今年四月中旬去了趟黃山,因為趕上下雨起霧,玩得很不盡興。一直都想找機會再去,上個周末終於成行。我是一個人自助游,以下的個人游程安排和體會供大家參考。
第一天周六12月20日
乘2521從南京出發五點多到達黃山火車站。下車後不慌不忙地先買了回程的火車票,然後上了一輛私人運營的去湯口的中巴。因為是一個人出行還是有點兒不放心,所以提前和望秀山的程老板打招呼的,讓人舉個牌子接我(我比較相信程老板啦)。
車子磨磨蹭蹭地等客,在火車站逗留了1個小時,期間數個小販上來推銷手套、冰爪等物。我買了一套冰爪(10元),以防萬一,不過後來沒有用上。
過了6點半,中巴才慢悠悠出發,7點半到達湯口。
我先去了望秀山取訂房的收據,然後自己步行到南大門入口。
因為淡季人少,那裡的新國線早上都沒有,我只好花50元打的去雲谷寺。早知道應該直接在路邊攔的講好價格去雲谷寺,這樣還能少走些路。
到了雲谷寺門口,意外地是根本不用排隊就輕松地買了門票和纜車票。淡季出游就是爽呀!
八點半坐上纜車到白鵝嶺,下纜車後游覽北海景區,觀音峰、始信峰、清涼台、獅子峰等。到了排雲亭後,順路去下西海大峽谷,因為淡季封閉部分景區,只能走到一環入口處。
原路返回排雲亭後,經飛來石去光明頂。
下午兩點到達白雲賓館。我住的是一樓的6人獨衛,聽說比較潮濕,我覺得還好。房間條件超出我的預計,液晶電視,電暖器,電水壺,吹風機等設施一應俱全,和標間一樣。我洗洗漱漱,吃喝一番後有了困意,畢竟是早上五點多下的火車,而且走了大半天了呢!我決定先睡一會兒,起來再去西海大峽谷西路看落日。
一覺醒來,立馬覺得自己又電力充足了。於是四點鐘輕裝出發去步仙橋。
下午的山谷起風了,天空布滿雲朵,估計落日是看不了了,看看傍晚的峽谷也不錯。
一路上人跡罕至,只有松濤聲和零落的鳥叫聲陪伴著我。真感覺這黃山就是我一個人的!
走了40分鐘到了步仙橋,景色非常好,可惜沒法兒給自己照個相留念。冬天天黑得早,我沒有過多逗留,就匆匆返回了。快到天海的時候徹底黑了。
第二天周日12月21日
因天氣預報日出的概率非常低,我就不打算早起折騰,睡到6點半才起床。
7點半退房開始下山。
出門全是霧,風大地不得了,溫度至少零下五度。我對新買的衝鋒衣非常滿意,防風效果真好,一點兒都不覺得冷。
我沒敢上鰲魚峰,怕被風刮下去。一路上在狂風迷霧中慢慢地走,經過一線天、百步雲梯,一個小時走到了蓮花亭。
蓮花峰和天都峰都封了,所以時間上很寬裕。我走走停停,偶爾能看到雲開霧散的山景,美地讓人驚叫連連。
11點40到達慈光閣,坐新國線回黃山南大門換乘中巴直接回屯溪。
由於體能實在富裕,我下了中巴直接慢悠悠地走了一個半鐘頭到了老街。因為下午飯店都沒有開張,我轉了一個多鐘頭後就坐公交車返回火車站了。
晚上上了火車就睡了,睡眠質量堪比在家裡。第二天一早五點多下了火車回家收拾下就接著上班了。
同事們都驚訝我的果敢和體能,只有我自己明白,那是黃山的吸引力使然。
總的來講,我對這次黃山之行還是比較滿意的,兩天的風景迥然不同。雖然很期待的雲海還是沒有看到,但留著和下次的西海大峽谷全程和天都峰一起實現吧。
出去玩,既可以選擇一群人的熱鬧,也可以嘗試一個人的精彩。我為自己感到驕傲!期待第三次的黃山之行!
小貼士:
1.冬天上山飲用水不用多帶,一瓶就夠了。到了住處可以續水。
2.背包裡的東西精簡些,背著背包直接玩,悠著走也不是很累,而且能省不少回頭路。
3.一般情況下,爬山不會覺得太冷。我考慮再三,沒有穿羽絨衣,怕萬一太熱反而難受。上身衣著是:排汗內衣+薄毛衣+抓絨衣+衝鋒衣,事實證明足夠了(第一天上路不久就脫了抓絨衣)。下身是:排汗內褲+薄毛褲+衝鋒褲。質量好的衝鋒衣非常重要,衣服不透風就能很好地保存身體熱量。
4.手套一定要防水。
5.住宿宜選擇白雲賓館的獨衛,性價比很高。可以提前讓山下的自助客棧幫忙訂房,我是讓望秀山幫忙代訂的。
6.山上冬天黑得早,最好帶個比較亮的手電或是頭燈。我帶的手電光太弱,最後的一段山路還真有點小害怕。
7.我一個人全部的花費是530元,其中門票+纜車185,來回火車168,賓館80,本地交通一共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