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開放的上海博物館

作者: Quincy1234

導讀救命的陶俑 – 上海博物館陶瓷館 俑產生於中國古代"事死如事生"喪葬理念的溫床。最早的俑見於安陽殷墟商代王室墓中與人殉一同發現的雙手綁縛的奴隸俑。至春秋戰國時期,社會的進步導致了人殉時代的終結,代替人殉舊俗的隨葬俑興盛起來 。 古俑是中國古代明器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最早是專指古代墓中隨葬用的偶人,後來其外延有所擴大,有生命的家禽牲畜以及想像 ...

救命的陶俑 – 上海博物館陶瓷館

俑產生於中國古代"事死如事生"喪葬理念的溫床。最早的俑見於安陽殷墟商代王室墓中與人殉一同發現的雙手綁縛的奴隸俑。至春秋戰國時期,社會的進步導致了人殉時代的終結,代替人殉舊俗的隨葬俑興盛起來 。

古俑是中國古代明器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最早是專指古代墓中隨葬用的偶人,後來其外延有所擴大,有生命的家禽牲畜以及想像中的神靈的摹擬品亦被納人其中。因為俑的使用是為了使死者能在冥世繼續如生前一樣生活,所以俑真實負載了古代社會的各種信息,對研究古代的輿服制度、軍陣排布、生活方式乃至中西文化交流皆有重要的意義。而且中國古俑在其盛行的從東周至宋代的約1500年中,彌補了同時期地面雕塑在種類及完整性上的重大缺憾,為我們勾勒出古代雕塑藝術發展的脈絡以及歷代審美習尚變遷的軌跡,成為了解中國古代雕塑藝術史不可或缺的珍貴實物資料。

紅陶聽琴女俑 - 東漢(公元25-220年),一定是聽到了大師的演奏,多燦爛的笑容。

更多圖片請見

http://***/s/blog_5d22737b0100bjxk.html


精選遊記: 上海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