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了天寧寺塔,轉過來看各座殿宇。

中軸線上在山門和佛塔之間的是接引殿,供奉金絲楠木質地的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接引佛),即把信徒接引到西方極樂世界的佛,寓意接引眾信徒進入佛門廣接佛緣。不知道這位接引佛是否就是《西游記》中唐僧師徒到了西天後,撐著無底船來接他們的那位。
接引殿前有三塊石碑,奇怪,總覺得該是雙數對稱的才對啊;可是怎麼會那麼巧合呢,前天在都城隍廟前也是看到三塊石碑。不過這裡佛塔前有一塊石碑的模樣很相似,不知道是不是從這裡搬過去的,但是如果是這樣更奇怪了,好好的為什麼要搬過去?

接引殿背面窗檻牆隱約可以看到以前漆的大字“鍛煉身體保衛祖國”。

過去接引殿南有釋迦殿,天寧寺塔北有三大士殿,民國時被拆除,山門也跟著向北移。這兩座被拆殿宇可以肯定至少有一座的地位高於接引殿。因為現狀的所有廟宇都是采用硬山,這是廟宇中常用在配殿或附屬用房的建築形式,與天寧寺敕建寺廟的地位不符,天寧寺的主殿至少應采用歇山,甚至廡殿。
接引殿山牆上分布了一些像釘子一樣的物件,不知道是什麼用途。

後院西側配殿是彌陀殿,供奉西方三聖,即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分別表示無量壽、慈悲、智慧,阿彌陀佛是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後兩位是他的脅侍。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