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1日
今天就要踏上一個人的未知的旅途了,早早起床去吃早飯,這是在這個四星酒店的最後一個奢侈的早餐了,這裡各種面包和點心電信真是很美味啊!!想想今天漫長的路途,一定要吃飽!
Angkor Express的旅行大巴7:45出發開往我向往已久的吳哥。車況還好,雙層大巴。下層放行李,上層坐人。車上的服務員總是滿臉堆笑的,服務也還不錯,准備回來還坐這個公司的車,盡管比其他的貴上2-3美元。
沿途沒有太多景致,柬埔寨的鄉村,很多椰子樹芒果樹,偶爾可以看見一些修在木樁上的木屋子,我時睡時醒,沒覺得怎麼太遙遠就到了,這時是下午3點半。
到了目的地,大巴一停穩,無數TuTu司機蜂擁而上,我的司機是一個看上去十分老實的小伙子,我問他叫什麼,他說叫“塞肯”。我雖然已經定好了賓館,但是還是想再看一看,就叫他載著我在舊市場附近一家一家看,我的要求不高,最後到了一家“Royal guest house”住下了,有空調、獨立衛生間、熱水洗澡的房子15美元。安頓之後就坐賽肯Tuk-tuk去買票。在Siem Reap這個地方,一定要坐坐Tuk-tuk,非常有趣的經驗:當Tuk-tuk飛奔在大街小巷裡,當亞熱帶雨林那種溫濕的風,帶著些許植物腐敗的氣息,或溫柔撫面、或高高揚起我的頭發時,那種心情是格外舒暢的;這是坐在封閉的汽車裡所沒有的感覺。3天的景區門票40美元,也就是說3天之內吳哥內所有的景點都可以隨便玩,這個價格真的是很低位,而且買票這種方式特別方便旅游者。
進了吳哥王城,第一站是巴戎寺(Bayon)。巴戎寺在外表看,其實蠻其貌不揚的,破破舊舊的塔群,黑壓壓的一片廟山。最外面的廟身很多已經搖搖欲墜,用很多的木棍支撐著。走近後,才能分辨出塔頂的四面臉。巴戎寺共有49座塔,每個塔的塔頂都有四張臉,總共是196個表情略有變化的巨型笑顏。走在塔林叢中,仿佛被無數的目光交叉注視著,無論在哪裡,不管在哪個方向。摹然回首,總能看到幾個微笑的臉,巨型的臉在陽光下露出永恆的微笑,歲月的斑駁也掩蓋不了這神秘笑容的魅力,這種感覺非常奇異。
看完巴戎寺,已經5點多了,賽肯還在門口等我,下一站是巴肯山看日落。巴肯山是吳哥的至高點,是看日落的最佳地點,但是上去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繞著窄窄的土路一圈一圈地上山,等到滿鞋滿褲子都是土的時候,一抬頭,山頂上的巴肯寺就在眼前。山上坐滿了等到看日落的人們。看到了巴肯寺,要爬上去更加吃力,台階斜度很大,而且台階特別窄,只能把腳橫過來走,幾乎是啃著上面人的後腳跟雙手並用爬上去的。巴肯寺有7層平台,共109座塔,所以又被稱為是百塔洲。它供奉的是印度教的Shiva(濕婆神),濕婆在印度教裡是一個毀滅者,他掌握世界的輪回,他的舞蹈預示滅亡也孕育著重生。在印度廟宇裡,人們把男性的生殖器-林迦(Linga)的造像作為濕婆的形像來供奉。夕陽已經快落下山了,已經沒有了午後的酷熱,坐在高高的石階上,傍晚的微風襲面吹來,看著慢慢落下的夕陽和夕陽下閃著溫柔光亮的洞裡薩湖,真有一種夢幻中的感覺。
上山容易下山難,同樣也得手腳並用,而且太陽落下之後,山上沒有任何照明,黑的很快。等在外面的賽肯把我送回了客棧,並說好了明天的安排。賽肯的英文有著濃重的柬埔寨腔,我們連比劃帶寫的也可以交流。賽肯像是很有修養的樣子,說話總是彬彬有禮的,工作的時候總是穿著整齊的襯衫,外面套著寫有他號碼的馬甲,不像街邊有些司機總是光著膀子。
回到客棧洗了一下臉,發現從臉上衝下來的水都是黑的,天那,半天就髒成這個樣子啊!洗干淨了,就出去找吃的。肚子已經很餓了,一想我連中午飯也沒有吃,下午又走了那麼多路,當然要餓嘍,決定犒勞自己吃點好的。我住的地方裡市中心的舊市場很近,走路3分鐘,街邊全是各種的紀念品點、餐館和酒吧,店裡的伙計們操著流利的但是帶有口音的英語招呼顧客,滿街都是外國旅游者、背包客,這情景讓我想起拉薩,你想像它們應該是很閉塞、很落後,甚至很愚昧的,但是你置身其中就會發現它們已經很西方化了。我找了一家叫做“Bloom”的餐吧,點了一個主菜、一盤薯條和一杯果汁,獨自慢慢享受。
2月22日
晚上休息的不好,房間外面不知道是什麼機器聲音的轟鳴聲,響了一夜,加上萬惡的蚊子們,屋裡的蚊子是在太多了,打個哈欠都要擔心有幾只蚊子會進嘴裡,是在防不勝防。早上摸著脖子上、腳腕上、臉上的“山丘”,腦海裡閃現的是“登革熱”、“瘧疾”、“森林腦炎”等等詞彙,不行,今天一定要換個地方。
和賽肯說了我的想法,他就帶我到附近找合適的旅店,好在有很多的選擇,最後我換到了一個叫做“Angkor Villa”的客棧,地點不錯,同樣也是15美元,但是新一些,感覺也安靜,蚊子嘛就不好說了,它們不到晚上是不出來的。
“女王宮”景點有些遠,大概離旅店三十多公裡,坐TukTuk要一個小時左右,早上坐這樣的敞棚車還真是有點涼,事實證明我在金邊買的8美元5條的長長的大披巾可派上了用場,早晚可以保暖,在暴土揚長的地方可以圍住口鼻,大太陽底下可以披在身上擋住暴曬。
去往“女王宮”的沿途路經兩個寺廟,豆蔻寺(Prasat Kravan)和比粒寺(Pre Rup),不是吳哥最主要的景點,所以沒有什麼游人。由於我的時間並不寬裕,所以也只是簡單看了一下就匆匆繼續趕路了。
女王宮真的是值得一看,本來以為是為某個女王修建的宮殿,實則不然,它是供奉濕婆神的印度寺廟,盡管面積不大,但是寺內有世界上最好的石雕作品,被譽為吳哥藝術皇冠上的一顆明珠。正是因為那裡的石雕實在太過精致細膩了,不像是處於男人之手,據推測有可能是由女人修建的,所以叫“女王宮”。女王宮內幾乎每一寸牆壁上都裝飾著精美的浮雕圖案,很多浮雕都有自己的故事,有些痴迷的游客能對著一塊石頭看上幾十分鐘。我不懂宗教,也不懂建築,但是也被這美輪美奐的石雕所感動,要知道這可是一千多年前的作品,那個時候人的審美和工藝竟已經如此登峰造極。
“女王宮”不大,在裡面流連了1個小時,回到城裡,這時已經很熱了。我把旅店換好,和賽肯說好中午休息一會吃飯,下午一點再出發。
新的客棧旁邊有一家北京餃子館,離家10天了,想念家鄉的口味,便走進去吃午飯。老板是北京人,到柬埔寨20多年了,我一邊吃炸醬面一邊和他有一搭沒一搭的聊天,再外面的人總是有很多感慨的。吃完簡單的午飯離下午出發的時間還早,就去舊市場逛逛,這裡有很多當地的手工藝品、紀念品、英文的書,以及曬干的魚什麼的,我買了兩個草編的餐墊,又買了兩個芒果解饞。
賽罕(終於弄清楚了人家不叫賽肯)很准時來到客棧,我們下午先去了癩王平台、站像平台、巴芳寺,接著去了最具藝術氣氛的遺跡——塔布隆寺,之後在去往吳哥窟的路上參觀了班迭哥迪,最後一站是偉大的吳哥窟。說是在的,可能是對吳哥窟的期待太高了,也由於現在為了保護吳哥,從去年10月以後就只允許游人登上第二層了,所以想像中的壯觀來得並不那麼震撼。班迭哥迪,一個未及完工的、有些部分近乎廢墟的佛教寺廟,不那麼有名氣,卻給了我意外的驚喜。當然,下午的行程中我最喜歡的還是塔布隆寺,雖然參觀的時候是正午烈日當頭,但是塔布隆寺高大的參天古樹帶來足夠的蔭涼。斑駁的樹影下,寺廟坍塌的寶塔和圍牆被巨大的樹木根系所纏繞,讓人感受到令人敬畏的叢林的力量及其頑強的生命力,這是人與自然千年的抗爭,古老的遺跡上體現出富有詩意的循環。先是人類征服自然,在這片叢林中創造出奇跡,之後自然再一次主宰人類,慢慢地將其毀滅。
今天的內容十分豐富,幸虧我有一位好的向導,賽罕建議我如何避開人流、避開烈日,事實證明他的建議都是很有道理的,大部分人喜歡早上去吳哥,但是我們卻和大部分人的行徑不太相同,所以我的照片大部分都沒有人頭攢動。
回到客棧將近7點,洗了澡,寫完日記,現在准備上街吃喝,再買些明天的早點和路上吃的,明天可能不能回到客棧午飯了。
2月23日
今天有些陰天,不曬,但是像悶著雨似的悶熱,早上還是7點准時出發,第一站是奔密列(Beng Mealea),據LP上說,這是吳哥最具神秘色彩的寺廟,網上一些網友也強烈推薦,所以雖然距離Siem Reap有70公裡,但我還是決定不辭辛苦去看看。我們的TukTuk用了兩個小時,路況時好時差,有一段完全是坑坑窪窪的土路,我只得用披巾把腦袋和口鼻包得嚴嚴實實,再帶個大墨鏡,像個阿拉伯婦女。可憐我的PP辛苦了,在座位上顛來顛去的。奔密列的門票需要單買,不包括在40美元的3天游套票內。吳哥的每一座寺廟都絕不雷同,各有獨特之處。奔密列就是一座完全陷落於荒野之中的寺廟,步入其中,竟有著身在原始森林的錯覺,寺廟也完全被淹沒在叢林之中,除了保存相對完好的一個圖書館以外,其他的已經辨不出原來的模樣,但是僅憑坍塌的殘跡,也可以想像得見千年以前的輝煌,這是一種荒蕪的、頹廢的、蒼涼的震撼。
奔密列中遇到很多當地的孩子,他們快樂的在叢林裡玩耍,臉上綻放著燦爛的笑。當游人走過,他們就熱情地跑過來說要給你指路,實際上他們是希望從游客那裡得到小小的禮品,文具、糖果什麼的,有一個黑黑的小男孩甚至用中文對我說:姐姐,糖果!我後悔沒有從北京帶些這樣的小禮物送給他們,因為你真的很難拒絕那樣的眼神。想起包裡還有幾根朋友留在金邊的雙彙火腿,本來是想中午墊肚子的,現在就全部拿出來分給他們,孩子們高興極了,但是他們好像沒有見過的樣子,不知道怎麼吃,在我的指導下他們吃到了,然後高興地哈哈大笑。
從賽罕那裡我知道,這些孩子全都來自窮苦的家庭,有的上不起學,好些的每天也只上半天課,剩下的時間就在景區賣一點小東西賺錢幫助家裡。他們大多數不是直接乞討,大些的孩子賣東西,小孩子也會用他們的辦法幫游人做點什麼,比如說幫游人帶路;我在女王宮還看見一個大概8、9歲的小男孩,在白紙上畫出一朵朵盛開的蓮花送給游人;還有小女孩將野花或是小草折成戒指送給游人,當然接受這小小禮物的人一定不會不有所表示。來到柬埔寨,我更加體會到這個歷盡戰亂和磨難的國家的貧窮,那是一種令人絕望的貧窮,這些孩子的家長每天冒著踩上地雷的危險,一年到頭賺到的錢還沒有他們的孩子賺的多。可是你從他們臉上看到的都是笑容,滿足和快樂的笑容,而不是愁苦和無奈。
奔密列面積比較大,走完一圈,腳有些累,在加上天氣悶熱,出來以後我就在外面的攤位上小憩,買了一個煮老玉米,又要了一個新鮮的椰子解渴,這是我經過對那些攤位的一番考察之後,認為唯一干淨的東西。吃飽喝足,繼續趕路。我那飽受折磨的PP又開始在座位上顛顛,我們接下去去了羅洛寺群,游了洛雷寺、巴空寺和神牛寺。這是高棉古典藝術時代初期建造的,說實在的,和前面看過的寺廟比起來,這幾個廟就沒有太多特點了,也小,逛一逛就可以了。
這些小寺廟之後,差不多3點了,我感覺重要的地方也差不多了,加上天氣悶熱,牛仔褲都被汗粘在腿上,就決定回客棧,路上要賽罕帶我去買好明天回金邊的車票。
剩下的時間我將洗澡、然後去舊市場逛逛,買些當地特點的東西,再體會一下這個小鎮的獨特,然後自己找飯轍,這是在Siem Reap的最後一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