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天:上山-西海峽谷
K222的時間不錯,約四點到,在早點鋪休息一下就差不多有車坐了。淡季,火車站的中巴都是宏村和湯口的客人一起送。5:40開車,約6:40到塔川,7:15到湯口。雲海樓和游豆腐都在換乘中心再遠一點的位置。當地的交通已經很成系統,所有的出租車一大早就在兩間旅社門口轉,客人拼車上山。50元一部車,都算方便。淡季拼出租更好,換乘中心的大車也要等人才開,而且走的路線比出租要遠。
8:00到索道口,淡季,不用排隊。
上到山不用怕不會走,永遠有團隊,中國人、日本人、韓國人、新加坡人,不開口講話分不出區別。因此有次把個台灣人當成了韓國人,聽不懂人家的閩南語,以為不是中國人,不敢開口請他幫我拍照。幸好那位老人家很熱心,主動開口講普通話問我要不要幫手。
如果天氣好,新索道出來向右不遠就是小夢幻,向左是始信峰。可以玩完再辦入住。我上山是陰天有雨,山上全是大霧,我於是決定直接下西海峽谷,無謂浪費時間體力。峽谷是近景,在雨天也有風景看。
本來是想住北海的,但北海的獨衛房不單租了,我只有一個人,只能住去了西海山莊。辦入住時9:20,120元每人的六人間。基本每晚滿員,衛生間不錯。
我是從北口排雲亭下峽谷的。西海峽谷果然不負厚望。在山上霧蒙蒙陰沉沉的天色,到轉出一環已經豁然開朗。每次乍見黃山特有的雲霧仙山,總會嘆息,何德何能,見美景如斯。
山的特色如此,晴日有晴日的魅力,但不免失於單調;雨天有雨天的沉澀,卻有雲蒸霧繞的神妙。黃山尤其為最。有好幾處,立等,原來清朗的山色,雲霧徐來最後白茫茫一片,山仿佛沒有存在過。或是本來霧蒙蒙的一片,慢慢地雲霧散開,山景像揭面紗一樣從沒有到漸好到最好到最後一覽無余。
走到谷底時霧氣沉重起來,又是完全沒風景看的趕路。有風景的路走來怡然自得,不知不覺已經走完一環二環,驚喜連連。沒風景的爬台階就很艱辛了。
谷底再去服務站是一路上坡。雨越下越大了。
直到步仙橋,又見霧氣散開,雨中,仙山縹緲。步仙橋是名不虛傳的。全程走走停停約5小時,基本和雲海樓老謝的手繪圖一致。
西海峽谷未必一定要走通,但一環二環和步仙橋,不可不去。當天的黃山,唯走了這兩程,心願盡足。雖然走去天海出谷時腳痛無比,但跟著一群小黃帽小紅帽們趕路,我是竊喜的。我知道對他們而言,黃山只是到此一游,卻全未識之真面目。
第二天:日出-轉山-天都峰-下山
天氣預報翌日晴天,很准。晨起5:30,滿天繁星點點,日出極有希望。本來一心去始信峰,但走到北海已經迷路,幸好有兩個游客正出北海賓館去猴子觀海看日出,於是就跟著走了。從清涼台到猴子觀海,都是擠得滿滿看日出的人,獅子峰遠很多,人相對就少。冬季太陽是從山後跳出來的。相信始信峰才能看到更純粹的日出。聽說光明頂更好,映了滿山雪松。
猴子觀海沐浴在朝霞之中,山景無敵,美不勝收。黃山是各有各佳處的,身臨何處都有驚喜。
朗晴。於是決定趁著朝陽走始信峰和小夢幻。一路跟著導游看夢筆生花、童子拜觀音之類,印像淺淡。這是導游賴以謀生的題材,於游者意義其實不大。晴天的始信峰和小夢幻,看到山松相映,奇秀絕倫。
路熟了之後發現黃山開發得極完善。多數是一條道,岔路口就會有路標。路標有些畫得怪異難懂,但路上很多導游和工作人員,問一下就不會走錯了。
從小夢幻去到白鵝嶺不過20分鐘,再走去光明頂也就40分鐘。白鵝賓館門口有幾棵很美的雪松,昨夜的黃山不知覺間竟是下過雪了。
山風很冷,今天的高潮是天都峰。老道口上,新道口下,山下有清楚的路標。
走到老道口時,天都上山一條長長不見盡頭的陡路,嚇住了不少人。幸好是大晴天,昨晚結冰的地方已經化了。否則這條路真是無釘鞋不能上的了。下完天都,腿再次抬不起來了。山是真正爬上爬下的,手腳並用。天都的特色在其險。鯽魚背上寒風呼嘯,雖然安全措施極好,望下去仍是心驚肉跳的。天都的風景不會如西海峽谷有那麼深刻的滿足感。因此在千辛萬苦上到的峰頂,我執意坐多了一會,任它山風勁猛凜冽。
正常一個小時可以上到峰頂。吹風拍照下山用了兩個鐘。三點時下到了半山寺。
半山寺有一處極干淨漂亮的免費公廁。
黃山的旅游服務做得很好,多處可見執勤和保潔人員,問路很方便。淡季也並不淡,團隊散客不絕如縷。於是在百步雲梯處,一連聽了兩個導游講豬八戒照鏡子。鰲魚洞號稱升官發財洞,而一線天則叫桃花路。我是走完一線天才聽到導游講這個典故的,不免有點想入非非…冬天走一線天是很要一點勇氣的,路窄到胖一點的人就過不了,而且路上有些地方已經結了冰,極滑。我背著包,是手腳並用一點點蹭下來的。而且上下都是同一條單行路,幸好沒多少人走,否則等都等死人。
注意前山上下山的路上會有很清楚的箭頭,寫上山由此上或下山由此下,是很有道理的。因為有些路是單行線,如果不照指示走,上下山的人會撞車,不得不等一批人走完才能走。淡季還好,最多等一兩批,試想如果是旺季,那可要等到花兒都謝了。
二上黃山我的體力比第一次好很多,路線設計合理有很大幫助,黃山太大,山路如果走錯是很浪費體力和時間的。
天氣也比上次好很多。雲海,以西海峽谷為最精髓。不後悔下雨上的黃山,更欣慰朗晴下了黃山。
3:30離開半山寺,3:50已經到立馬橋,再走下慈光閣是16:30。腳奇痛,我於是休整長一點時間後跑跳著下台階。以期每次下梯級時的疼痛會輕一點,代價是會累一點。背上的背囊愈益感覺勒得肩膀痛。休息時幾乎會伏在背囊上小睡過去。已經是見到每一處石凳都有坐下休息的欲望。
近黃昏的山裡很靜很愜意。如果不是怕拼不到人坐的士我真想消磨多一點時間在山裡。只是我的腸胃在三天沒正經吃飯後開始抗議。帶的干糧已經是想到都會嘔了。總以為我不講究吃的,吃飽就好,原來一樣是嬌生慣養。
除了晚霞,日出雲海天都峰,一個都沒有少,夫復何求!
出口處很順利拼到的士,慈光閣坐車返溫泉,一路的景色都很好,斑斕秋色,紅黃相間的行道樹,清幽盤山道。
的士送到雲海樓門口。房間整潔,24小時熱水,有綠茶有電熱開水壺,老謝家茶味道很好。衝涼的水要放十分鐘才開始熱,熱了之後就很好,水量夠大。
衝完涼清清爽爽下去吃飯。睡衣是上黃山都要背的,對自己好最重要。穿一身干淨舒服的睡衣我才睡得著。
房間只不過是二樓,下樓時腿已抬不動。上過黃山的人都了解。
挪到餐廳,臨窗,靚仔服務生立刻上一壺黃山綠茶,哇,幸福生活從此開始。
這是出行後的第一餐正餐,決定奢侈一把。
小服務生推薦的筍干炒肉不錯,飯很好,青菜豆腐湯也很好,唯一不好的是我點的青椒香干,竟然這裡是沒有菜椒的,所謂青椒只是綠色的辣椒。我不吃辣。菜的份量足夠兩個人吃,合計31元。
我很大吃地把所有不辣的東西掃清。
靚女服務生的態度也很好,不知是不是因為只有我一個客人。飯後去雲海樓大廳的電腦上網,我每次只是查一下MAIL再看一下股票,不會用超過半小時。人少就是好。最喜歡雲海樓的方便,可以穿著睡衣趿著拖鞋把晚飯和上網一條龍搞定。
雲海樓的細節做得很好,房間准備了衝涼用的塑料拖鞋和休息用的加厚一次性室內拖,每張床都備了一大一小兩個枕頭。服務也好,會問你是否需要morning call,是否需要訂返程車票及下一站的房間。
回房開了電熱毯暖腳,空調我是不用的。
泡一杯滾茶,無限滿足。我不需要星級待遇,有熱水有干淨的暖床足矣。終於可以睡個好覺了。這是這次出行,睡的第一個好覺。
我仍是無法忍受多人混住。西海山莊那晚幾乎整夜都有人起身,而每個人動作我都會醒。
以我這樣一個生活挑剔的人,卻堅持間或地自虐。這是很多朋友無法理解的事。
攻略:
1)地圖自始至終只有雲海樓送的那張最有用,最後用到殘破。詳細寫了每天行程。相信老謝,給的都是專業意見。我很遺憾沒能趕到始信峰看日出。不過聽說冬天看日出最好是光明頂。這個意義上講住白雲賓館或天海是個好選擇,日出之外還有朝霞下的燦爛雲海。唯一的缺點是第一天背著所有行李轉景點。在西海峽谷見到不少人從天海下排雲亭出,想來是住天海附近的。這樣走上坡的台階多一些,會更累一點。住西海的好處是上山辦入住近,可以最早輕裝。但下山那天就要背所有行李了。其實負重都差不多。如果是喜歡多次往返住處的,不建議住光明頂附近,那畢竟是1860海拔的地方,不是可以等閑走走的。我住西海山莊,不過走兩次光明頂。
2)黃山我從來不建議走路上山。如果不是為了上蓮花峰或天都峰,力薦全程纜車上下;為爬兩峰之一(兩峰不同開,輪休保養),可以纜車上山走路下山。路上的風景和山上不能比,和峽谷不能比。不是對爬山有特別興趣的體力超人,千萬要善待你的腿,把時間體力留到精華風景處,黃山實在太大。我每次都會遇到千辛萬苦爬上了黃山,然後沒力氣爬始信峰和西海峽谷的游人,那是買櫝還珠了。
3)雲海樓硬件服務基本都不錯,只是不愛用熱空調的要提前和老謝講好。否則空調是統一開的,不僅要交費還會被轟隆的室外機吵一夜。早餐趁早,我九點多下樓竟然稀飯已經賣完了,只能吃菜泡飯。
4)淡季從湯口去屯溪最好坐公交車,定時定班。小巴要拼客,運氣好拼得到早早就能走,運氣不好能在湯口鎮轉上半天都不走。
5)不同天氣上山風景不同。黃山至少要玩兩天,雨天上晴天下,有機會看雲海日出;晴天上雨天下,有機會看晚霞;都是晴天有機會看日出晚霞;都是雨天,那就不好說了…
6)西海峽谷的一環二環和步仙橋,不可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