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時讀書,偶見湯臨川語“一生痴絕處,無夢到徽州”,遂斷章取義,心生向往,並留下心結,糾葛有年。時戊子年六月,一家六口,細語南下。 小睡未足,已飛抵合肥駱崗,熱浪襲人。舍機而登車,直往屯溪。過銅陵,長江色若黃河。幾番顛簸,暮色漸起,白牆黛瓦,若隱若現,比至宏村,燈火已黃昏。碧園主人來迎,入舊庭院,品臭鱖魚,卸淨塵埃,一夜無夢。
清新晨曦,鳥鳴花香入戶,遂欣然起行。院落三進,小巧別致。正廳為燕怡堂,瓶素鏡白,座椅古舊,四牆飾以筆墨丹青,有匾懸於堂上,曰“聖人孩之”,頗有雅意。燕怡門廳為一水榭,臨一方活水小塘,數十錦鯉悠游其中,聞聲則喜,水榭上清茗幾杯,就清風飲之,涼意心生,口有余香。院落塘畔遍植花木,雖多不識,但綠肥紅瘦,也甚撩人。院落中有亭,凌駕樓頂,人道是宏村屋舍最高處,憑欄臨風,心胸為之一闊,放眼四望,素面黛眉,重檐飛角,錯落有致,再襯以山隱隱、水迢迢,正是我輩胸中丘壑。
宏村為牛形村落,先人引雷崗山泉水入村,家家戶戶門前溪水如織,數百年以降,宏村女人們依然於此淘衣洗菜,母親晚間於溪流邊嘗作漂母,也覺頗有情趣。溪流在宏村中央彙為月沼,曰牛胃,汪氏祠堂立於池邊,可惜當年浩劫,徒留滄桑,令人扼腕嘆息。祠堂兩側房屋均為當年村落貴人居所,然今日繁華零落,已泯然眾人矣。池中水甚清,而白牆黑瓦倒影其中,鵝鴨游弋其上,村姑搗衣其畔,宛若寫意山水,筆墨未干。
沿村中水系往下游而行,可至南湖。湖面甚廣,有大片蓮花點綴其中,晨開夕閉,湖畔垂柳依依,纏繞煙霞。一條小徑橫亙湖面,一座小橋躍然湖腰,雖非舊物,卻也深得宏村之趣,當年李慕白牽馬而過,確是獨占風騷。湖北有南湖書院,建築甚宏,往昔村中學子由此咿呀而語,啟蒙開智,並終於跨過南湖,揮別蓮花,走上亦儒亦商的人生道路。而如今湖畔多寫生者,濃妝淡抹,總是一個綺麗的宏村。
村口有紅白二樹,均是先人手植,今如飛龍向天。村中凡有紅白喜事,均會繞樹三匝,或是感激,或是離別,或是祈福,或是還願。在宏村幾日,我們習慣來此納涼,聽村邊白水流過,看對岸嘈雜市儈的現世霓虹,或若有所思,或一無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