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游新疆-5,6

作者: fylfeimi

導讀環游新疆-52002,7,24被天席地 昨天跑了一整天的沙漠公路,最後選擇在塔河的一個農家留宿,五塊錢一個床位。 早上起來,女孩子們都在忙忙碌碌。她們忙忙碌碌是因為她們很重視自己脖子上的那一塊只有十幾個平方釐米面積的臉蛋。 我總是在獨旅。這一次大家一起出游,才發現有女孩子參加的行程,旅游就總是顯得柔軟了一些。無論風沙多麼肆虐,無論條件多麼艱苦, ...

環游新疆-52002,7,24被天席地

昨天跑了一整天的沙漠公路,最後選擇在塔河的一個農家留宿,五塊錢一個床位。

早上起來,女孩子們都在忙忙碌碌。她們忙忙碌碌是因為她們很重視自己脖子上的那一塊只有十幾個平方釐米面積的臉蛋。

我總是在獨旅。這一次大家一起出游,才發現有女孩子參加的行程,旅游就總是顯得柔軟了一些。無論風沙多麼肆虐,無論條件多麼艱苦,女孩子們總會在第二天清晨的時候,給你看到一張張干淨而白皙的面孔。

沒有了男人,女人也就無所謂柔軟;沒有了女人,男人也就無所謂堅硬。

在我強烈的建議下,通殺小姐終於決定從她的相機上摘下標准鏡頭,換上理光28-105鏡頭。我強烈建議的原因是:當我再一次給通殺小姐拍倩影的時候,不會老是因為構圖的原因,自己各兒地跑前跑後。結果換好鏡頭後擺弄了半天的通殺小姐說:這個鏡頭一樣不可以變焦呀!

我幾乎暈倒,有氣無力地說:拜托你旋轉一下鏡頭可不可以?

從此,攝影水平很水的我,就被只會擺“撲死”而不會攝影的若眾女生尊稱為“教授”。

koko自然是個十分勤勞的人,她正在給司機文師傅准備早餐。早餐並不復雜,就是一包開水泡面。

五分鐘過後,文師傅從索然無味的方便面中挑出三個完整的調味包。原來聰明無比的koko小姐只打開了五分之二個調味包就倒進開水宣告大功告成。

在大家集體前仰後合之際,koko宣布:以後全程負責文師傅的早餐泡面。

才一起相處了三天,我就慶幸我們找到了一個很好的司機。文師傅為人坦蕩踏實、寬和熱情;精通維語,是一個地地道道的新疆通。文師傅經常為我們這些旅游者著想,雖然每天包車的費用是固定不變的,可是即使是經過一個我們誰也未從聽說的旅游景點,文師傅也會把車開過去介紹給我們看——即便因此會繞遠。買東西的時候,文師傅也會用維語為我們爭得盡可能便宜的價錢。

不由得想起昨夜和文師傅一起長聊。文師傅有一句話讓我怔怔地想了半天——他講完自己的家庭和一些過去之後,感慨地說:好男無好女。意思是一個好的男人,很難尋覓到一個好的女人作妻子。

還好,我還不能算作是一個好男,估計還是能夠找到一個好女的。

塔河,顧名思義,就是在塔裡木河的河畔。

這一帶的塔裡木河水流湍急,河面的寬廣超出了我想當然之中對塔裡木河的臆想。漫步在塔裡木河河灘上,一簇一簇的紅柳正生機盎然地開放著紫紅色的花朵。估計到了秋天,應該是一副可以入畫的風景。

文師傅帶我們一頭扎進塔裡木河河邊的胡楊林,那裡有一條不知名的美麗的小河,很多人根本不知道。

在陽光亮麗的時候,河畔的風景應該是很容易地就可以拍攝成明信片。讓我無比郁悶的是,老天正在下雨,塔裡木河上空烏雲密布。

很無奈地大聲吼唱著唐朝樂隊的一首歌《太陽》:

太陽,你在哪裡?

太陽,你在哪裡?

越野車繼續穿越塔克拉瑪干大沙漠。

在筆直筆直的沙漠公路上開車其實還是有一定危險度的。公路兩邊是千篇一律的浩瀚沙漠,視野所及沒有什麼變化,也鮮有彎道,司機就很容易打盹。——我們在沙漠公路的旁邊就曾經看到過因司機打盹而翻倒在沙漠中的大卡車。因此坐在司機副座上的人,就應該多和司機說說話。

到達塔中。塔中,顧名思義,就是塔克拉瑪干大沙漠的中央。我們計劃在沙漠之中露營。

之所以存在一個塔中,是因為附近有油田。塔中其實只有幾處人家和幾家小餐館。

吃過午飯(如果這個時間吃飯算是午餐的話),我們背著輜重向沙漠深處挺進。在一個被風的地方扎好了帳篷。

白天燥熱無比的沙漠到了夜間就是一派清涼了。風吹過來,漾起漫天的細沙。每個人都不可避免地被吹進了滿嘴啥子。晚餐就只好擠坐在帳篷裡面.

月亮升起來,整個沙漠朦朦朧朧的一派皎潔。一個人在寧靜的曠野中走走,心也跟著寧靜了。

實在是不想辜負這輪干淨的月亮以及滿天的星鬥,我把睡袋拿出了帳篷,直接睡在了沙漠的膚表之上。

可惜,還沒有數到第20顆星星,我就沉沉地睡去了......

環游新疆-6

2002,7,25 走出塔克拉瑪干

是阿涼的一聲吆喝,把我從睡夢中驚醒。大家爬起來看塔克拉瑪干大沙漠中的日出。

沒有雲,太陽光禿禿的冒出來,突兀的讓我根本不想打開相機包。

滿頭滿臉滿嘴的沙子。於是跑到公路旁的一家小餐館洗了一個涼水澡。確切地說,是一個鹹水澡。

吃早飯的時候,koko又開始了一貫的勤勞:別的女孩子們還在描繪著新一輪臉蛋的時候,她把所有的空礦泉水瓶子都灌滿了茶水。

越野車繼續穿越塔克拉瑪干大沙漠。

陽光亮麗。車上七個人除了司機文師傅外,所有的人都戴上了墨鏡。大概是因為我們在城市裡看慣了灰暗的陽光,以至於走出城市我們反而不能夠習慣透明的陽光了。我們只好用黑色把陽光繼續制造成灰色,來看這個原本清澈的世界。我們都適應了這樣的處世哲學:用灰暗來習慣灰暗。

我們終於走出了塔克拉瑪干大沙漠,抵達大沙漠南部的端點之一——民豐。民豐,是我們的南疆之旅的起點。

民豐是一個很小的縣城。縣城中央的小廣場上,依舊佇立著文革時期立起來的方柱,四面用漢語和維語書寫著偉大領袖毛主席的語錄。單從這一點上來看,民豐是一個生長極其緩慢的小城。

小城的漢人很很少,維族人造就了整個小城的民族氣氛。在這個小城,維族的小孩子們和你打招呼,竟然都是說“HELLO”而不是“你好”。

各種各樣沒有見過的加工方式制造著很多你沒有吃過的食品。隨便一個小攤坐下來,都會看到張羅小攤的維族婦女給你一個暖烘烘的柔和而誠懇的微笑。

盤坐在維族小攤後面平板車的紅毯子上吃飯,維族的小孩子會好奇地在你不遠不近的地方注視著你。你可以把維族婦女剛學會走路的小孩子抱過來逗著玩,順便欣賞欣賞他們一律明亮的大眼睛和長長的彎彎的睫毛。

內地有不少人聳人聽聞地說:南疆是個危險的地方。

我想,說這種話的人大概有三種:其一是走在南疆的時候確實遇到了麻煩,但是我想有些麻煩應該是自己一不小心違背了當地的民族習慣,不尊重當地的民族信仰所招致的吧?——當然也可能是遇見了惡性事件,因此以偏概全否定了整個南疆。其二是在自己的環境生活久了,初來乍到不適應當地濃郁的民族氣氛,加上語言不通,有一定的恐懼感,就認為南疆是一個令人發毛的地方。其三就是根本沒有到過南疆,人雲亦雲,不負責任地就先入為主,固執地認定南疆是個恐怖地帶。

以我看,注意安全就足夠了,絕大部分維族人都是溫和可親、質樸善良的。只要放下所謂的地域偏見以及自以為是的高高在上,就應該可以在南疆和當地人達到適度的融合。

可以融合,是一個旅行者必備的心理素質。

自由活動的時候,我去找網吧。

我想寫自己環游新疆的游記了,因為我很想第一時間把自己的感覺真實地翻譯出來。如果回到北京再動筆,在一個喧囂紛亂的地方回憶寧靜潔淨的感覺,實在是很有難度。

一打聽才知道,民豐縣城只有兩家網吧,一共只有18台機器。好不容易找到一家,等待了四十分鐘才有一個機位。

在維族男孩打網絡游戲的吆喝聲中,我開始動筆寫《環游新疆-前言》。

非一郎 2002,07,30凌晨於南疆喀什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