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12月8日到11日共4天
目的地:韶關市新豐縣雲髻山、廣州從化石門森林公園
車輛:別克賽歐
路線:東莞——廣深高速——北二環高速——京珠高速——鐘落潭下高速——從化——呂田——新豐縣城——雲髻山,回程沿原路返回至從化,轉入去石門森林公園的路15公裡到
2008年12月8日,我和老伴兩人早上8點半從東莞開車出發,近10點半到從化,10:40經飛來峽彩虹橋,停車拍照並休息10分鐘。11點經呂田鎮,11點半進入新豐縣境,12點到達新豐縣城,見到城標雕塑是一把大鑰匙。繼續前行,按著路上的指路牌拐彎,但是卻又回到了那大鑰匙旁邊了!怎麼回事?又繞回來了?!只好停車向路人打聽,原來是我們錯過了那個不大的路口。只好調轉車頭向回開,終於找到了!原來是一個不太明顯的路口,向裡面看去怎麼好像是一個單位呀?硬著頭皮向裡開,才知道在那個像單位的大門旁邊有一條向左拐的路,順著路開去就是去雲髻山的路了。路況尚好,是雙車道的水泥路,不過拐彎較多。12:50終於看到了一座白白的山頭,那就是我們的目的地——雲髻山了!

(雲髻山秋色)
幾分鐘後我們就看到了“雲髻山省級自然保護區”的大門了。

(“雲髻山省級自然保護區”的大門)
車開進去,並沒有想像的售票處,只有一幅導游圖,從圖上看才知道還沒到售票處呢。左邊一條路下去是溫泉度假村,我們就開下去了。那裡可以住宿和泡溫泉,雙標間開價記得是380元,由於當天不是周末,講價到260元,包免費泡溫泉。但周末不但不能講價,幾周後的房間都預訂一空了。晚餐就在住的溫泉中心吃的,兩人100多元,並沒吃什麼山珍野味,只是炒雞肉塊和客家釀豆腐而已,山裡的餐館總要貴些。住的房間是小木屋式的,房裡的設施和普通的雙標間一樣,空調機是帶熱風的,開起來後暖和多了,房內溫度達到18度了(睡覺前室外約8度左右)。室外感覺很冷啊,去泡溫泉的路上穿得少,凍得一路小跑,直到下到溫泉池裡,才感覺舒服極了!人少極了,有時只有我和老伴兩人,好像包場呢!泡了一小時才上來,冷風一吹,又是凍得發抖,趕快用大毛巾擦干,穿上住的房裡提供的衣褲,好多了。
第二天(12月9日)就上山了。開車到森林公園大門口約10分鐘,門票30元(70歲以上才免票)。山上有不少紅葉了,用白白的山頭作背景,拍出照片來還挺好看的。有的山頭上有不少整顆樹都紅的,還夾著一些橙色的,讓人感到色彩繽紛,比我以前去北京香山看到的色彩還好呢!

(色彩繽紛的雲髻山,比我以前去北京香山看到的色彩還好呢)
我們走走停停,到快1點還沒到圖上介紹的最上的景點,就下山了。還是一路走一路拍照,回到中途的小賣部,只有泡方便面,就各吃了一碗,5元一碗。3點左右回到了大門口,開車去新豐縣找住處。在市政府廣場附近的中山東路上找到一間“京都賓館”,有停車場,100元/雙標間,還不錯。
第三天(12月10日)早上退房開車向從化方向前進,8:50出發,9:50經過呂田鎮,10:20經過良口,10:50左右掉頭後轉入去石門森林公園的路(有路牌指示,顯示15公裡),是雙車道水泥路,路旁行道樹長得很好。11:09終於來到了石門森林公園的大門口,65歲以上免票,小車票10元。從大門口的示意圖上看到,這公園裡道路有兩個大圈,都是汽車路,我們就開車進去了。同時前面也有一輛車一起開進去,我們都是開開停停,看見紅葉就停下來拍照。可惜大多數的樹葉還是暗紫紅,可能要再過些天才會變成大紅吧?有幾顆烏桕樹已是紅葉初現、色彩斑瀾了,我們停下來左拍、右拍,拍了N張!

(石門森林公園有幾顆烏桕樹已是紅葉初現、色彩斑瀾)
一圈繞完已是下午1點10分,還餓著肚子呢,看到有一家吃飯的檔口,只此一家啊,就在此解決吧。兩人吃了約80多元。飯後繼續繞另一個圈子,當我們的車開到一片湖水旁邊,陽光從彩色的樹葉中照射下來,映著湖水中波光粼粼,啊,太美啦!這時又見幾對拍婚紗照的新人,新娘穿著雪白的婚紗,背景是陽光照射下的火紅的紅葉,擺著各種pose拍照,真是美上加美呀!一直玩到15:40才出大門,是不是下山去從化住呢?兩人商量後決定就住在山上的接待中心,一來想要在山上看落日,二來再多享受一晚山上清新的空氣,因為從山上看下面全都淹沒在“滾滾紅塵”之中啊!接待中心沒有別的客人,講價到100元/雙標間,房間的後陽台也可觀山景哎,感覺很不錯噢。

(石門森林公園觀落日)
第四天(12月11日)回程,我們利用順路的機會去參觀一下華南植物園。但是從華南快速路一下來進入廣州就迷路了,在龍洞附近繞了差不多半小時,問了幾次才終於找到了華南植物園的大門。門票10元,60至65歲半價。停車記得是6元吧。
總的來說,這次去觀嶺南紅葉是來廣東後的第一次。以前總以為嶺南是看不到紅葉的,所以這次感覺是格外的好。老伴總結說:這次看到的兩座嶺南森林公園,不似西北大山的蒼涼和雄偉,又不像江南園林的小巧和整潔,有著茂密的山林,又有著一種“遠離塵世”的寧靜,有似火的紅葉,而又不失適度,不似日本紅葉的“紅艷”,而有些秋天的“蕭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