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接我們的是兩艘漁船,只見船身上用紅漆寫著“漁船,嚴禁載客”。可是船家仍然明目地接應我們。進到倉,木椅整整齊齊排了兩列。船行駛出不遠天又下起了雨,雨越來越大,只能關上了入倉的玻璃門,雨水打在上面,根本看不到什麼景色了,浪隨風起,可以感覺到 小船左右上下地顛簸,但是全然不同於汽車上,那顛簸是硬物間的碰撞,而每當船落下,波浪又將它托住。前甲板上的出水孔,每當船落下時就湧起一小股水柱,和鯨魚的水柱有異曲同工之妙吧。每當雨小一點,船家就會指點介紹,哪個是蘋果,哪座是老人,又哪裡是石磨……這種人類想像力所賦予的名稱對於我們來說並沒有什麼吸引力。天空依然是黑色的,這種感覺卻似乎讓人產生一些聯想,《老人與海》的情景是不是有一些相似呢?幸而等我們到達九馬畫山時,大雨已經過去,只剩一些淅瀝的小雨,上了岸,發現那裡竟是一大片草地,以致於分不清是人為還是天工。船家說“如果誰看到了那九匹馬,許一個原,一定可以實現”覺得有點似曾相識。除了忙著拍照,女生們在石灘上揀起了石子,漓江,雖然沒有看到最為稱道的清澈見底,但是煙雨中的漓江卻又有另一種壯闊之美。隱約之中看到的是遠山連著遠山,山間縈繞的不知是雲彩還是霧氣。
待再上船,天又變得有些蒼白而不再深沉。看見幾個小孩在水中嬉戲,一船的人就衝著他們大聲呼喊,小孩有的則表現似地一頭扎入水中,又有一個穿紅色花衣的女孩,大方地朝我們揮手。這就是漓江的小孩?即使是下雨天,父母也不用擔心孩子們在漓江裡玩耍。似乎人類本來就應該是與大自然融為一體的,閃電,雷鳴,江水都不應該對人類造成傷害。
不知不覺,已經過了景致——草坪——楊堤——興坪。從興坪上岸,改乘車。途中,看到了一道長長的彩虹,從山裡一直申向天空,直到消失。空氣中只剩下雨後的清新,西邊的山澗留下一片亮白的天空,太陽已經下山。
第一晚的西街,沒有努力去發掘,白天真的經歷了好多的地方,不得不好好休息一下。住的是MARCO POLO。這裡房間的缺點是沒有電話,沒有梳妝台,太狹長。這裡最讓人喜歡的是那個小小又古色古香的陽台。那裡掛著一個個紅紅的燈籠,望下去,就是西街,斜對面則是Under the moon。買了套陽朔明信片,西街的街景就是這一段,覺得很有巧合,於是在陽台上也拍了張街景。
最喜歡在陽台上,看著路過的人,有時候默默地盯著一個人,然後看他(她)是否會覺察,印像深刻的是每個發現有人在陽台上看著他們的時候,抬起的頭,眼睛總是睜得大大的,也不是驚恐,也許有些錯愕。自己則抱著一種好笑的心理,也仍然直直地回敬。
只是有一天,對街窗口有人偷偷地不時在窗簾的掩護下看我看別人。窗裡共有3人,1男2女。那裡樓下是店鋪,樓上應該是家庭旅館或出租房。後來,一個女生干脆就也和我一樣,趴在窗口,看著樓下川流的人們。用肘支著下巴,和我一樣的POSE。我看她,她也看我,然後又各自觀察著樓下的人。
西街的特制T-SHIRT,還真有些特色,我很喜歡一件,前邊印的是“老外來了”,背後印的是“老外走了”。很有些幽默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