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晨剛下火車,三天的行程安排非常滿,收獲頗多,和大家分享一下!
12月31日乘T138出發,下午3:56至次日7:58分到。下了車,直奔酒店而去。酒店是東六街和尚愛路交叉口的如家,距火車站步行10分鐘,146元,一般會員價。在酒店餐廳吃了早餐,洗漱一下,再次回到火車站坐去兵馬俑的旅游車。去兵馬俑的車是游5,又叫306,一般6-10分鐘一趟,坐滿了就走,路上有好幾站,其中有華清池、秦始皇地宮、秦始皇陵和兵馬俑,終點站是兵馬俑,7元/人,全程大約75分鐘,45公裡。可以在任意一站下,玩了之後同樣在下車的地方等,過會就會有下一班車來。早聽說華清池和秦始皇陵沒啥可玩的,就沒下車,但還是沒禁住賣票的小姑娘慫恿,在秦始皇地宮下了車,15元/人,不賣學生票。其實就是根據文獻記載和後人探測模擬了一個秦始皇陵墓的地下宮殿,可以看看,有人講解,很程式化的,基本上呆了不到10分鐘就出來了。又坐上游5繼續向前到兵馬俑,下了車,就看到KFC,當時很飽就沒去吃。買了票,全價65元學生票35元,還挺先進的,是磁卡票,像上海的地鐵票一樣,第一次檢票是要通過閘機的。但是比較煩的是,每通過一個門都需要再驗票,包括學生證,就得把證件不停地拿出來再放進去。在門口租了一個電子導游器,10元/個,200元押金/個,在入口處租在出口咱還,挺合理的。只是進了銅車馬館就打不開了,偏偏這個館是唯一一個只能進一次的,只好跟著別人的導游去蹭,也就此開始了我們的“蹭聽”之旅。出了這個館又去換了兩回導游器,都是當時蠻好,進了館就不行了,攤主說是電池接觸不好,後來我們也懶得換了,接著蹭。兵馬俑如何我就不說了,既震憾又痛心吧。在兵馬俑一共呆了4.5個小時,出來的時候都4點了,坐上車返回市內。下了游5又步行了約20分鐘才打著一輛車,直奔回民街。回民街外面就是鐘鼓樓廣場,不過鐘樓鼓樓在飢餓面前都不重要了,直接略過,殺進回民街。在路口吃了一塊鏡糕,一般化,1.5元/塊。進了街沒多久就看到了平娃烤肉,在以前的攻略中看到很多人提到過這家,專程慕名而來。進了門,雖然覺得店面很髒很油膩還是坐了下來。有兩個服務員各自拿了一把烤肉往我們桌子上的盤子裡一放,我說等等我還沒點呢,服務員說不用點,你就說要不要吧,吃完了數簽子付錢。那就要吧,烤牛肚,烤牛肉,各0.5元/串,又要了10串羊肉串(1元/串),一杯酸梅汁(1元/杯),後來再流水一樣端上來的東西都沒要。說實話,味道真不怎麼的,跟上海的羊肉串都沒法比。而且量極少,烤牛肉和牛肚上基本是一串一片肉,羊肉串三塊肉/串,中門那塊一定是大肥肉不能吃的。吃完了數簽子,我數的是24.5元,服務員數的是31元,重數後證明我們數的是對的。後來又找到了網上極力推薦的紅紅酸菜炒米,一樣的風格,東西粗糙,而且不管點沒點這樣東西,先朝你桌上放一盤,吃完了趕著你走。估計他的米都是大鍋炒的,離想像中又酸又辣又脆又爽實在是差得很遠。吃完了繼續向前走,以前聽說這裡不能隨便看東西,更不能講價,如果看了、講了又不買是要被暴揍的,所以一路上念叨著“非禮勿聽、非禮勿視”朝前走,遇到新奇的東西才敢瞟兩眼。走回了路口,轉了一大圈才找到極富盛名的“同盛祥泡饃”。20元/碗,湯清肉少、味道寡淡,大失所望,還得聽著服務員不停地勸著旁邊的桌子的客人多點菜,甚至連3-4歲的小孩子都要來一碗泡饃。其他菜也不便宜,醬牛肉35元/份,區區幾片肉,兩只手都不用就可以數得過來,羊肉包子2元/只,是上海的肉餡月餅的三分之一大吧,怪不得我們說點一個包子服務員的眼神怪怪的。吃完了出來,走了幾個街區才看到一家小超市,買了一點餅干面包之類的給第二天當干糧。
第二天,早就打聽好去乾陵的游3在節假日的時候是7點開車,只發一班,所以起了個大早6:20起床,6:50出門,直奔站前廣場。游3的路線是西安à永泰公主墓à乾陵à法門寺à西安,車在景點外等著,看完了拉上再走,除了法門寺。分段賣票,西安到乾陵是18元,乾陵到法門寺是7元,法門寺回西安據售票員說有很多車,不用一定坐來時的車回去。永泰公主墓隔壁就是乾陵地宮,但在車上售票員就跟我們說乾陵沒有發掘,可想而知類似於秦始皇地宮,所以沒進,只進了永泰公主墓(也是乾陵博物館)。門票20元/人,學生票7.5元/人。估計這是中國少有的已發掘而且基本保持原樣的皇家陵墓,一個墓道直通地下16米,但幾經盜墓賊光顧已經不剩什麼東西了。因為永泰公主是在17歲時因和哥哥議論祖母武則天的私生活而被杖殺的,而且是個女兒,所以相對來說比較寒酸,包括石棺,包括牆壁上的裝飾都是如此。墓道的盡頭是個約20平方米的空間,放置石棺,上為圓頂。石棺巨大,約4米長3米寬2.5米高,黑色,已經記不得有無紋飾了,只記得有一股非常不好聞的味道,是潮濕?是腐臭?總之我呆了不到10秒鐘就撤了出來。而且當時只有我們兩人進入墓道,有多陰森可想而知。出了永泰公主墓,車又開了10分鐘才到了乾陵,門票28元/人,學生票14元/人。來乾陵主要是為了瞻仰武則天的無字碑,雖然陵墓並沒有發掘。剛好來之前的一個晚上在中央10台看到了一個節目“乾陵61藩臣像之謎”,講的是乾陵裡61尊藩臣像為什麼沒有頭,所以算是先預習了一下吧。說實話,乾陵除了無字碑、61藩臣像就沒什麼可看的了,只好爬上梁山,緬懷了一下武則天和她的丈夫李治,說起來李治應該是古代愛老婆、敬老婆、怕老婆的典範了吧,把整個天下都拱手讓給了她,有夫如此,妻復何求呢?:)重又上車,經過一個小時在鄉鎮間穿梭,在我都要睡著之際來到了法門寺。法門寺和法門寺博物館非常值得一看,特別是對於佛教徒來說。我們在兩個上共花了3.5個小時,主要是以瀏覽文物和蹭講解為主。法門寺裡還有個佛學院,和尚們也是與時俱進,自行車、藍球、電腦、手機、MP3,一個都不少,日子過得不錯。出了法門寺都已經3:05了,停車場上只剩下了一輛游2(西安—法門寺),車門關著司機不知道哪去了,我們一幫人在車下凍得發抖,打給西安旅游管理專線被告知最後一班車是4點開,3:50司機才出現,上了車還要查來時的車票,幸虧我老公還保留著以前的票才蒙混過關,要不然真不知道怎麼才能回西安,回程票25元/人。到了西安都6點了,沒勁再跑,在酒店樓下的老鐵家泡饃點了一碗泡饃、一個土豆絲、一碗小酥肉、一盤扒羊肉,全部吃完,味道比同盛祥的不知道好了多少,這麼多菜一共48元。吃完了飯散步,發現了一個小鋪子賣肉夾饃的那種饃,1塊錢3個,買了3個,回房間又吃掉了一個,愜意呀!
第三天睡到8點才起,在路邊攤吃了一碗豆沫、兩個菜角、一個肉夾饃、一袋豆漿。走到站前廣場沒找到去博物館的游8,就打車去了,12塊。博物館免費不免票,用身份證換了票,把東西存了起來就進去了。本來是想請講解員來著,可後來看到好多講解員,一撥一撥的游客,跟著這撥聽聽,跟著那撥聽聽,也挺好,就沒請。意外遇到了一個義務講解員,陝西小伙子,講得特別好,在大家的盛情邀請下他帶我們從第一個館一直講到最後一個館,真是賺著了!一圈聽下來,陝西文明在唐朝之前發展很快,唐時達到鼎盛,之後迅速衰落。估計唐之前的歷史還可以去河南博物館看看,宋主要看河南,明看南京和北京,清就只能看北京了。我們9:40進入博物館,1:30才出來,打輛車去碑林。30元/人,學生票15元/人。兩點收獲:看到了唐太宗六駿圖、看到了拓片的過程。原來留著肚子想吃網上推薦的碑林門口書報亭旁邊的秦豫肉夾饃,又被忽悠了一把,別說沒見到肉夾饃,連書報亭都沒找著,只好買個烤紅薯填肚,味道不錯,贊一個先!出了門已經3:40了,來不及上城牆了,想打車去沃爾瑪就是打不著,多少輛都是說不順路或者根本不停,只好徒步走去,好在不遠,也花了20分鐘。用20分鐘采購了一些特產就衝出來,打車同樣打不著,好在我方向感不錯,挑了輛公交車上去,坐到五路口下來走回酒店取行李,還順便買了9個饃帶走。在去火車站的路上,就在東七路上,近尚儉路口有一家小館子,也賣肉夾饃的,我們一人喝了一碗羊雜湯就一個饃,那個香呀,比前一天的老鐵家還要香得多,兩個人才花13塊,難忘呀!上到車上,5:29,還有20分鐘開車,這才長舒一口氣。
幾點建議:
l西安的出租車拒載很厲害,下午4-6點間是換班時間,基本上打不到車,而且旅游車(游2,游3,游5,游6,游7,游8)都在火車站售票大廳以東的廣場上坐,所以建議選離火車站比較近的酒店住,並且隨身攜帶有公交線路的地圖。
l東線的華清池、秦王地宮和秦始皇陵建議忽略。
l兵馬俑建議找導游,蹭來的總是不全的。博物館一定要找講解員,要不然根本白來了。
l吃東西如果能夠忍受衛生條件差一點的館子的話,建議別去回民街,在大街上任選都比回民街的味道強,而且便宜。另外還可以上www.dianping.com看一下當地人的點評。
l去西線的話起床要早,趕游2或游3去,注意把握時間,回程的車不多。
l建議如果不是書法愛好者碑林就可以省了。
l建議有學生證的話帶一個,沒有的話想辦法辦一個,我們兩個人一共省了200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