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2-24日 平安夜在肯德基吃了“平安夜大餐”之後, 背著行李去了北京西站,20:30, Z67,原本應該次日8:04到南昌, 不過21號剛剛調整為8:24。
這次臥鋪有和以前不一樣的經歷, 我做了好久的地震的夢, 在夢裡, 大地不停在震顫, 天空不停的在打雷.....難道上了年紀, 臥鋪也不適應了?
2008-12-25 聖誕節
清早,到了南昌,先買了去玉山的火車票, 然後在火車站附近的永和吃了豆漿和油條
火車站正對面的街邊就是2路公交起點站,上了車, 晃悠到八一大道和八一廣場, 我也借此確認了沃爾瑪,長途站等主要標志的大概位置。很快, 車到了八一起義紀念館,大約9點多; 用身份證領了張參觀票, 開始參觀。
八一起義紀念館有兩部分組成, 一個是江西大旅社,當年的指揮部, 還包括了當年周恩來,林伯渠他們的套間陳列; 另外一個是陳列室吧, 挺大的, 把來龍去脈講述的很清楚。當年起義的官兵也有2萬人, 不知道真正能夠活到1949的有幾個,不知道走上這條不歸路最終也享了福的有幾個, 又有幾個真正的實現了自己起義時的理想。。。。。。至少那些個師團長, 後來能數得上的寥寥無幾, 起義的總指揮賀龍也未得善終.....
接下來去了滕王閣, 和黃鶴樓一樣, 是新修的, 和很多重修的建築一樣, 外表巍峨招搖, 細節不堪入目。每層展示著一些可有可無的陳列,最不爽的是那憋屈的人行樓梯, 狹窄, 壓抑, 昏暗, 破敗..... 登樓舉目遠望, 一汪贛江水從樓下流過....其實這些名樓, 當年也是大家小資的地方, 既然每一塊磚都不是啥文物, 莫不如當作一個半商業場所來修, 弄一層茶室, 一層咖啡廳啥的。。。。和當年的意境貼得還能近一些。 就像過上幾百年,也許也會有“金貿大廈送***”,“首都機場3號航站樓送***”之類的美文千古傳唱。。。。如果時代還能再誕生啥文學家的話。。。。
然後乘坐游2, 去了繩金塔,繩金塔始建於唐,相傳建塔前掘地得鐵函一只,內有金繩四匝,古劍三把, 還有金瓶一個,盛有舍利子三百粒,繩金塔因此而得名. 目前的塔是在清代殘留的基礎上修復的,在南昌也算個數得上的地方;塔長得清新秀麗, 比較中看;藍藍的天, 安靜的院落, 風中丁丁當當的鈴鐺,讓人感覺很舒服; 塔旁邊還有個這兩年市政府新修的文廟, 不知道是否以前就在這裡有,如果以前沒有,又非要把佛塔和文廟修在一起, 就只能說是不可理喻了。
在寺北側的街邊,買了些煌上煌的烤鹵做午餐, 味道還不錯.
繼續乘坐游2到了八大山人紀念館。 很年輕很年輕的時候還以為八大山人是八個人。。。。:)這個地方在大興土木, 貌似要建一個比較大的旅游區, 看山形水勢, 看施工中亭台樓榭, 倒還像模像樣.這裡和繩金塔一樣, 屬於人跡罕至的景點,我在這裡的時候沒見到一個游客。八大山人紀念館,也就是青雲譜道院,朱耷,別號八大山人,著名畫家, 他19歲那年,明朝被清滅亡,他便長期隱居在青雲譜道院當道士。這個院子西側是幾間陳列室, 東邊是回廊,亭台和池水, 植物很多,更顯得人煙稀少。
逛完之後, 乘坐游2回到了八一紀念館, 這附近好堵車呀, 大街上都是人。。。。這條街上還有一家哈根達斯。我一直走回到了八一廣場, 照了照八一紀念碑,然後到萬達廣場吃的肯德基, 打車去火車站坐火車。
2136 南昌-玉山 17:55 - 22:24,39元, 但是這車開的比5204都慢, 但是時間正好合適, 天黑出發, 晚上到,不浪費旅行時間。車到上饒的時候, 有人上來兜售上饒烤雞腿, 聽同坐的旅客講, 以前還不錯, 現在退步了,還漲價了;但是看著同車廂裡若干人揮舞著雞腿大啃特啃,並且也有一些餓了, 不由得被這種氣氛所感染......於是花七塊錢買了一個, 味道麼, 不難吃, 也算不上好吃......後來又查了查, 這上饒雞腿卻是算有一定名氣, 並且近來一直在努力砸自己招牌中
晚上10點半, 走出玉山車站, 沒看到有拼車前往三清山的, 於是聽從了一個火車站附近小旅館+私車司機的兜售,有3個上海人住在那裡,明早7點乘他的車去三清山南索道。 房間麼, 當然談不上好, 不過基本干淨, 有獨立衛生間,有空調有電視,40塊錢,也算物有所值了。
提示:游2是游覽南昌的最好工具, 途徑秋水廣場, 八一大橋, 滕王閣, 八一紀念館, 繩金塔, 八大山人, 幾乎囊括了南昌所有的值得去的地方。
2008-12-26
6:45, 起床, 吃早點。 七點,司機准時來到門口, 又過了一會三個上海人也下來了,五十多歲的夫婦和她們的女兒 因為加了人,他們和司機重新敲定了價格, 他們三個80,我30。車子很新,車況很好。
一路, 他們尋找早點, 大約8點半我們到了索道口。 看很多人功略說, 在景區口買票, 要司機開到索道口; 但是我們直接在索道口買的票。2008年的12月是三清山最後一個12月的淡季, 以後每年只有1月份執行淡季價格。 但是整個景區的游客非常少, 索道根本不用排隊(更確切地說至少空駛10個以上座位才會有個游客), 並且是淡季運行時間, 也許三清山景區的淡季價格就是個擺設吧。
三清山索道大約2500米,比較長, 不過比起比起我在委內瑞拉乘坐的12公裡的索道, 就是小巫見大巫了。很多人提到南索道風景好一些, 不過在我看來,索道上看到的風景(如觀音聽曲)在萬壽園都看得到,並且只有在萬壽園才能真正進行拍照, 所以, 南索道不是必選的上山方式。
大約9:20, 我到了山上, 先去了萬壽園,然後在上山路上碰到了那三個上海人, 理智的謝絕了上海mm一起走的邀請, 給他們建議了一條難度不大的線路, 然後開始按照我的計劃逆時針走南清園(一線天(上午10:30左右)-〉玉女開懷-〉(上午11:00左右)東方女神-〉巨蟒出山(上午11:30左右)),在玉皇頂吃東西,休整,然後從玉皇頂走陽光海岸(東海岸,大約13:00左右),然後走西海岸(大約13:30左右),超前計劃於15:00左右回到了南索道上站附近, 確認了南上東下相當可行。 在東海岸乾坤台, 還再次遇到了上海夫婦+上海mm. 看時間充裕,於是從日上山莊走玉兔問月,再次上山到玉皇頂, 然後從巨蟒出山到金沙索道, 大約下午4點半下山。當然, 自認為個人體力好於平均水平, 所以這個時間表僅供參考。我因為要去金沙坐車,所以行程中二走玉皇頂, 玉皇頂--巨蟒出山一段也是重復的。不過從去金沙索道的路上仰望巨蟒出山, 感覺更加神似形似。
個人認為三清山沒有什麼山路非常艱難, 所以什麼順時逆時如何分配體力,節省體力, 都不用太放在心上, 選擇自己喜歡的游覽順序即可。
作為世界自然遺產, 三清山的花崗岩峰林地貌還是很值得一看的; 那些經典景點都可圈可點。 (三清山十大絕景:司春女神 巨蟒出山 猴王獻寶 玉女開懷 老道拜月 觀音賞曲 葛洪獻丹 神龍戲松 三龍出海 蒲牢鳴天)
我去的那天陰天, 如果有藍天白雲, 配上花崗石峰林應該更好看; 倒也因此, 逛西海岸的時候一路雲霧繚繞, 座座山峰若隱若現, 如同仙境。 下山之後, 在金沙吃了晚飯,一飯一菜一湯。 然後等6點50的上饒-〉玉山-〉金沙-〉婺源的班車, 絕大部分網站功略都沒有提及這班班車,但是我認為它是三清山婺源聯游的首選,因為是晚上7點過三清山,正好下山之後晚上到婺源;只要在金沙鎮街邊攔車就可以。 這班班車17:20從上饒出發,18:00到玉山,18:50到金沙,20:30到婺源。 這晚客人少, 開得很快, 不到20:10我就到了婺源, 花30塊錢打車去思溪。 一路拒絕了司機關於住到思口和延村的建議......
住在通濟橋對面的農家, 60元的房間質量還不錯。窗下的通濟橋, 一盞燈, 照著木廊, 照著河水
信息:
抄自金沙停車場
玉山-婺源
抵達金沙時間, 8:50, 13:40
到達婺源時間, 10:30,15:20
婺源-上饒
到達金沙時間 12:20, 到達上饒時間14:00
上饒-婺源
上饒發車時間 17:20, 到達玉山時間 18:00, 到達金沙時間19:00, 到達婺源時間 20:30
2008-12-27
夜裡應該下過小雨, 空氣潤潤的, 剛剛沐浴過的思溪楚楚動人
由於村民和旅游公司在鬧矛盾, 所以其實景區是不開放的, 夜入山村的我也因此省了一筆門票。不過好在思溪延村的景點大部分都是活著的景點, 景區關閉了, 但是這些景點都依然可以隨心所欲的拜訪; 同時,整個上午我沒看到第二個游客, 享受著古村淡季中的淡季的美妙。游蕩在在幽深的小巷,目光越過那巷子邊白色的天際線,又回到那濕漉漉的青石板......
思溪村子挨著河,通濟橋是思溪的一個重要景點,它座落在思溪村口泗水之上,建於明代,是一座兩孔廊橋,我住的地方就在橋對面,正好俯瞰古橋和村子。都說思溪最精美的建築是乾隆年間建成的“俞氏客館”,確實如此,隔扇門上的人物花鳥木雕都十分精美;楷、行、草、隸、篆等字體的“壽”字組成的“百壽圖”也十分精致。
思溪通濟橋上游不遠,有個人字小橋, 兩邊是田園風光,一條小路直通村子的小巷,意境不錯; 有人在游記裡特意詳細告訴大家這個橋在哪裡,免得錯過;我倒是覺得大可不必, 凡是用心,精心在小村中行走的, 根本不會錯過; 匆匆趕來到此一游,錯過了也就錯過了,心不在景,看到了也是枉然.
清早7點到8:45, 在思溪游蕩, 然後去不遠的延村, 逛到9:30, 花20塊錢打了輛摩托到了婺源汽車北站,趕上了10:00去景德鎮的班車。
大約11:30, 到了景德鎮裡村車站, 打車先去了陶瓷館, 門票20, 說實話, 有些失望, 沒有多少精彩絕倫的陳列, 一級館藏文物都只能看到張照片.出來後溜達到了主要的商業街, 在肯德基解決的午飯, 然後走到了龍珠閣.
龍珠閣是景德鎮明清時代御窯廠的主要建築物, 陳列以御窯的修復品為主. 本身還算不錯,但是門票40, 昂貴......
出了龍珠閣, 打車去汽車西站, 先去旁邊的陶瓷大世界逛街, 購物....裡面非常大, 很快就可以看花眼....當然, 明顯的檔次的區別還是可以從做工和細節上看出來. 逛了2個小時, 選購了套茶具和幾個零散的茶杯咖啡杯.
購物結束,乘坐16:30的長途車去九江, 大約2個小時的路程.
景德鎮大街邊的燈柱都是陶瓷的, 盡顯地方特色. 我還在車上看到有些紅綠燈也是陶瓷的,長得非常可愛,可惜徒步的時候再沒看到, 沒能照下來給大家.
九江, 一個現實與歷史頗不相稱的城市....在攜程甚至於混不到一個景區的地位, 旅行者也只把它作為去婺源和廬山的中轉站......而這裡, 曾有無數遷客騷人駐足於此, 留下諸多美文名篇; 這裡還是長江咽喉, 兵家重鎮..... 到了九江, 在長途車站對面的擁軍賓館住下(70元標間, 衛生間,空調,電視,直撥電話), 就開始了我在九江的游蕩.
先溜達到了太平洋百貨, 然後順著甘棠北路直抵江邊. 九江的江濱公園著實讓我吃驚, 晚上竟然是不開燈的, 配著茫茫的長江江面, 欲下欲止的江南小雨, 漫步在黑洞洞的江濱公園, 著實貼近古文豪的心境.....
看過夜晚的潯陽樓和鎖江樓,離開了黑暗濕滑的江岸, 打車回到了太平洋. 在大中路步行街走了走, 在胡同裡面吃了瓦罐湯(4元)+鍋貼(4.5元), 一共花了8.5元, 真便宜......
然後走到了甘棠湖邊, 彩燈中的煙水亭, 燈亮的過於耀眼....
九江市是以甘棠湖和南門湖為市中心建設的,免費開放的,兩個湖以一條小壩,也就是李公堤為分界,湖堤路晚上八點之後就禁止通車,這兩點看九江政府做得還不錯.
順著甘棠湖, 到了李公堤, 坐在堤邊的水榭, 看著雨打甘棠.....
離開李公堤, 又在南門湖畔走了走, 最後從九江醫學院那條路走回了賓館
在這個不大的中心城區, 密集著九江主要的中學,小學, 幼兒園, 還有九江學院的部分校區, 不知道甘棠湖邊的那幾座湖景住宅要多少錢.
2008-12-28
清早7點,開始在九江的游蕩
天空中飄著小雨, 江南的冬天
首先到了能仁寺, 能仁寺始建於南朝粱武帝年間,中軸線上分布著山門、天王殿、雙陽橋和大雄寶殿, 此外還有大勝寶塔, 石船等可看之處.
托早來的福, 省了20元的門票. 佛香飄過松柏圍繞在身邊, 早課的經聲穿過點點冬雨似留似去.
8點10分左右, 告別了千年古寺, 走不遠,就來到了天主教堂; 十字路口角上的教堂沒有任何縱深, 與電線密布的線杆依偎在一起. 裡面正在進行學習, 坐了大約100人.
繼續往西走, 就是甘棠湖, 清晨的甘棠湖文靜, 端莊. 煙水亭並不開放, 也許因為還在修復.相比昨晚, 真切了許多. 煙水亭相傳曾是東吳周瑜操練水軍的地方。後說白居易經常來,為紀念他,後人在此建亭,取他的《琵琶行》“別時茫茫江浸月”之句,取名浸月亭。到了北宋的熙寧年間,周敦頤重建,以“山頭水色薄蘢煙”的詩情,取名煙水亭。現在建築為晚清時遺跡. 在甘棠湖畔徘徊了半個多小時, 打了輛車到了琵琶亭. 琵琶亭得名於當年白居易在九江寫下的名篇《琵琶行》. 可惜, 登亭一望, 挖沙廠盡收眼底, 看著卡車們來往奔波.....坐落在這樣的環境中, 真是對《琵琶行》莫大的諷刺. 奉勸後來者, 繞院一周如果能拍到你喜歡的照片留念, 大可不必花這10塊錢門票.
離開琵琶亭, 坐了兩站車, 到了鎖江樓.鎖江樓建於明萬歷年間,時任九江郡守的吳秀,愁於長江水患成災,特彙集名師工匠,在水湍急旋的回龍磯興建“江天鎖鑰樓”和“文峰塔”. 就這兩座建築而言,比同在江邊的琵琶亭和潯陽樓都更值得看, 3處如果選一處買門票參觀的話,鎖江樓當是首選. 可惜的是,鎖江樓有樓無廊,窗戶也打不開, 只能從窗戶縫往外看,無登臨之爽,卻好似坐牢..... 好在整個景區有多出亭台可以望長江而撫今追昔, 九江長江大橋也在不遠處.
出了鎖江樓不遠, 就是潯陽樓, 和鎖江樓不同, 在潯陽樓周圍有很多角度可以很好的觀賞和拍攝, 所以這20塊錢門票我就省了.
在江邊又小坐了一會兒, 打車回賓館, 乘坐11點半的長途車直奔南昌.
提示: 景德鎮--九江, 九江-南昌的高速大巴都是2個小時的路程, 前者1小時一班,後者半小時一班;另外也有九江-昌北機場的直達車,1天四班,路上需要1個半小時.景德鎮和九江都很小, 打車起價5元, 一般點到點就是5-8元.
到了南昌, 吃午飯, 萬達廣場的沃爾瑪購物, 然後八一廣場東側乘2號大巴去機場(火車站--機場,大巴10元,用時大約1小時), 晚上17:40的廈門航空回北京, 不算稅費的話只要200元.旅行圓滿結束......
後記:
原本計劃旅行的時候,打算先去九江, 然後去景德鎮, 上饒, 到玉山三清山, 返回南昌; 但是發現景德鎮去三清山繞了個大彎, 並且景德鎮去上饒的車也不多; 後來發現有玉山-三清山-婺源的班車, 這就意味著取道婺源就不繞那個大彎了. 婺源-三清山班次少, 就成為旅程計劃的關鍵點, 發現婺源-三清山的線路不能保證我有充足的時間由三清山; 而三清山=婺源那班晚上的車實在太符合我充分利用時間的出發點了. 並且南昌-三清山-婺源-九江, 就意味著我周五游覽三清山, 因為看別人游記把三清山等纜車形容的十分恐怖, 所以我想周五情況應該好一些. 事實證明,纜車純屬多慮; 歪打正著, 周六周日下雨, 成就了我周五在三清山能有個不壞的天氣, 畢竟雨中游三清據說啥都看不見. (反方向的話,我就是周六游三清山). 原本婺源就是路過, 但是一看我的路線, 周五晚上住在縣城, 莫不如找個鄰近的徽州村落住下, 看看我最喜愛的小村的清晨, 反正也就十來公裡的路, 於是選擇了思溪作為我在婺源的住處.最後總的來看, 這條線路讓我覺得還可以, 雖然貌似終日漂泊,但是游覽時間比較充分, 晚上的時間得到了充分利用, 每一步的銜接也都沒有浪費. 主要,還是,我喜歡, 這種游蕩的旅行的感覺.....
此次婺源純屬路過順路游覽, 請讀者不要就婺源的行程拍轉
另外, 關於江南的冬天, 也有很多網友提示冬游三清山注意保暖, 我這一路都沒覺得. 對於一個從北京過去的背包客, 那裡的溫度我感覺剛剛好, 就穿著北京的衣服, 感覺很舒適.
旅行照片,請訪問
http://cid-5e24652c7371e609.skydrive.live.com/browse.aspx/2008%e5%b9%b412%e6%9c%88%e5%ba%95%20%e6%b1%9f%e8%a5%bf%e4%b8%9c%e5%8c%97

(南昌繩金塔)

(三清山巨蟒出山)

(三清山玉女開懷)

(婺源思溪)
(景德鎮龍珠閣)

(九江鎖江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