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我上開封找老朱喝酒去。
我改稱閑來沽酒為老朱了。他還挺樂意我這麼喚他。
他詫異的看著我背著包,還拖著個大拉杆箱出站:你你你,來這幾天帶那麼多東西?
我趕上了返鄉過節的人流,火車上那個擁擠勁第一回碰到。比十一那回坐車去萍鄉還要厲害。
到站後根本無法下去。需要提前一個小時甚至更多的時間來擠出那短短的幾十米。不斷有呻吟聲此起彼伏。“我的腿我的腿,我的包我的包……”。
可憐那些在異鄉漂泊的人們,回一趟家太不容易。每個上車的人,費盡九牛二虎之力,才能進得車廂來。他們的背負沉重而巨大。體積龐大的塑料箱子,半人高塞得鼓鼓囊囊的牛仔背包,圓油漆桶等都是最常見的行李。而這些東西哪裡還有地方放呢。連人都快沒地方站了。
可憐那些嬰兒,臉上都是淚痕。大人們買不到坐票,只能站著蹲著,40多個小時,我無法想像。我一步都不能挪,連上廁所也最好忍著。因為根本就擠過不去。
我告訴老朱,火車上人很多。他罵我:真不知道怎麼說你,買坐票過來。
我想想自己這十多個小時還算是好的。雖然到徐州後被擠著站了三四個小時,但和那些無座而疲憊的人比起來,已經是夠幸運的了。
我請老朱代買回程票,說座票行了。他還是幫我買了臥鋪,說回去更擠,你還要上班,不要太累了。
我幫那個男子拖了一個拉杆箱出站。他是開封人,在上海倒騰服裝回去賣。我在補票處等著補徐州到開封的票。只見他滿頭大汗的上車來。兩個大拉杆箱加上一個牛仔背包。臨近開車,架子上,座位底下已經堆滿了東西。
聽旁邊的人說,剛剛上車時那個擠啊,真是嚇人。男子理個平頭,個子不高,很焦急的樣子。我看看行李架那兒有些箱子很小,便拍拍他說,你跟人家商量,把你的箱子放在下面,讓人家的箱子壓在你上面。這趟車是去四川的。老鄉們還是比較樸實。紛紛幫著他把箱子抬上抬下的,只有一個長相尖瘦的女子不滿的要求那男子不要碰她的包,說裡面是電池,碰壞了他賠不起……終於把所有的行李都安置好了,男子也松口氣。
火車已到昆山,卻還沒見到那個補票的女人。她只出現了十分鐘,皺著眉頭對著帳本計算了好久,才在眾目睽睽之下不知躲去了哪裡。我站在那裡傻等著。前兩天去蘇州坐的恰巧也是這趟車,蘇州站上來的人那叫一個多。我怕一會兒擠不過來。那男子也站著等補票,我們便聊起了天。
他看看我的票說你有座就先坐去,就算下了車再補也沒事,並說自己是無座都不怕。這時餐廳來人吆喝茶座的生意,我便推推那男子,最後一個位置總算讓他得了。總好過在這裡挨一夜。
等補票時有個老頭,年紀很大了,拿著根扁擔。旁邊的老鄉用四川話和他聊天,才得知他被人騙,去成都的票被換成了到昆山的。看著車廂裡滿滿當當的人,心裡很酸楚。他們的臉上滿是歸途艱辛的無奈。每個人上車,行李都須費力舉過頭頂才能蟻行。他們的腳邊,放著方便面,水等幾十個小時的簡單食物。在這樣的車廂裡,列車員是不出現的,所有的人早已沒有了作為乘客的尊嚴,只是被胡亂塞在開動的車廂裡,期待著回到那個叫做家鄉的地方。
田野裡蒙著霜,天色微微發亮,枯樹一根根的立著,白霧裡有早起的農人。這是中原的冬天啊。
離開封越來越近了。我取出黑陶哥的新書看,時間不再顯得漫長。這裡的天亮得比南方遲些。
快下車時,好不容易擠到門口,包都沒地方放。那平頭男子站在門口,叫住我,把我的包接過放在他行李上。他的一個拉杆箱在上車的時候擠壞了,只能扛在肩頭,下車後我便幫他拖一個。開封站出站的路還挺長,我倆終於把兩個大箱子弄出了站。那男子對我說:開封是個小地方,生活很慢,有點髒……
我在火車上看到河南人,他們的長相很有特點。五官和臉龐輪廓清晰。居然有個人長得跟電視劇《紅樓夢》裡演賈鏈的那個演員一模一樣。
我忍不住一看再看他。
這是我第一次來到中原大地。空氣清冷,車站的“開封“二個大字分外醒目。
2700年歷史的古城,我很向往。
火車晚點半小時。久等的老朱看看我說,餓了吧,喝羊肉湯去。
我看看老朱,還是穿著那件藍色的衝鋒衣,便問他:你就老穿這個啊。
他說,我們又沒工作服。
來到清真寺。古樸而斑駁的寺門寺頂吸引著我的目光,但我還是迅速被那些路邊熱氣騰騰的小吃攤勾去了魂。老朱跑來跑去,一會兒便端來白切羊肉湯二碗,並塞給我饃一塊,筷子一雙。
羊肉湯很燙。我邊吃邊東張西望。對面昏暗小店裡獨坐一老頭,喝著燒酒就著小菜當早飯。清真寺前賣各色雜貨的攤子很多。隔壁鋪子寫著:丸子,四味菜,鹵牛羊肉……。老朱吃飯速度很快,還幫我取來了相機拍照。可能是這裡太冷的關系,我的手機和相機都罷工了。
我喝得一滴湯都不剩,被老朱誇獎。不好意思的承認:不浪費糧食是種美德。老朱只得把本來要扔掉的,咬不動的一點點饃硬給咽了下去。
老朱總是說:你有時間的話,趁我還在,來河南打秋風吧。
十一前古古想來,但我已定了去武功山。接著年假又去了雲南,古古為此有些生氣。她想來河南。
我對老朱說,今年的假期都用完了,秋風是不准備打的,有時間就來看看你。
我問古古,我們元旦去河南好麼?老朱正好還在那兒。
古古那會答說時間還早,定不下來。
有一天,老朱忽然發來短消息,說古古這周末要來開封,你來麼?
我很詫異。因為古古並沒有告訴我。我回老朱倆字:沒假。
我平時沒雙休,也只能等到元旦申請不加班了。老朱說:本想一鍋端的,唉……
這家伙一定恨死了。青山是最早去的,接著是古古,後來才知道醉翁同志也悄沒聲的跟著一起去了河南。
青山稱老朱為三陪。
老朱得知我終於決定來河南,大為高興。直說放心吧,他會安排好的……
我說安排啥呀,我就一個人隨便走走好了。只想去個朱仙鎮,你有空就一起來玩,別耽誤了工作。
他說什麼意思啊,我知道你來了還能放你一個人過去。
老朱說這話時很大男子,我喜歡。
本來我想請幾天假,把河南好好走一走。
但領導說業務忙檔到了,從三月份起才能使用09年的休假,除非不可抗力。徹底粉碎了我的美夢。
所以我只能在開封呆三天。我很散漫,又懶得跑動。就想去看看老朱,一起喝喝酒抽抽煙聊聊天。從雲南好不容易帶回來的葡萄酒還有小半水壺,青稞酒也只剩這最後一飲料瓶。老朱饞這個呢。
老朱在上海有個粉絲,叫小田。是我的同事。
這家伙看了老朱的游記,那叫一個崇拜。老說他寫得怎麼怎麼好,看了怎麼怎麼長知識。
老朱去轉經前,來上海,青山請客送行,小田也去了。那天她笑個不停,特別是和偶像合影的時候,那叫一個瘋。她告誡我:你別跟個母老虎似的,人家安排好了你就從了吧。
我這個人,一向不容別人來安排我的行程。
我逼著老朱答應我只在開封和朱仙倆地呆著,我一點不想趕來趕去的。
如果有時間,我也想去洛陽,去龍門石窟,去鄭州博物館,去少林寺,去……
但我只有三天,還是免了吧。
他問我:你想去南太行是吧。
我沒好氣地:三天去什麼南太行,不去。
老朱開車,說,朱仙鎮那個地方,你去了就知道,別提住一宿了。
而我本打算在那裡迎接新年。
他告訴過我開車只要二十分鐘,我說那我們騎車過去吧。我想那麼近,走路也可以吧。老朱沒搭理我。過會兒才說,哪裡去找自行車啊。
車子駛過開封市區。低矮的房子,穿著厚厚冬衣的人。陽光倒是很好。讓雨神我很是滿意。
我和老朱是因為青山而相識的。青山九月要去外轉經,五一前在攜程上發貼找伴。老朱看到就報名了。還捎上了他的好朋友老王。後來青山手受傷去不了。老朱和老王心很誠,堅持要去,挺不容易的平安回來。七月的時候,青山,老朱,古古和我四人去長城走了一遭。說實話,那回我對老朱的印像很一般。因為他和青山要趕車提前下撤了,讓我心裡堵得慌。
我曾和古古說,你看,你看,這男的長得還不錯。我們在MSN上談論長城事宜時,看到老朱穿著寶藍色衝鋒衣的頭像,私下裡嘀咕。古古讓我小聲點,別讓人家看出我們的好色來……
我看到老朱就會想起一休裡的新佑衛門,動畫片裡那個男子也是在下巴這裡有個凹進去的地方。而且老朱還有美人尖。哈哈,他前世很可能是個美女。
我和老朱道貌岸然的坐在車裡。我不斷喊著,自行車啊自行車,這麼好的騎行路線……
老朱不以為然。
經過城門時,老朱說,這是“新門”。我很喜愛,不斷拍著照。
朱仙鎮早有耳聞是出木版年畫的地方。那天在地圖上看來看去,瞄到了這個地方。過了兩天,意外收到老朱寄自那裡的實物,讓我好一番驚喜。
在老朱郵件中,得知朱仙鎮原是中國四大名鎮之一,歷史可追溯到戰國。年畫的歷史有1200年。朱仙鎮傍著賈魯河,水路轉淮河可遠達揚州。自唐宋以來,一直是交通要道。明末清初是最繁榮的時期。
而開封的名字源於春秋時,鄭國莊公選了朱仙鎮修築儲糧倉城,取“啟拓封疆之意”,定名“啟封”。漢代景帝時(公元前156年),為避漢景帝劉啟之諱,將啟封更名為開封。
如今繁華已是過去,我只看到清淺的運糧河默默流淌。
老朱常去的那家天成老店門口,放著烘好上完色的木版年畫。陽光下它們散發著溫暖鄉土味兒。
朱仙鎮的年畫和其他地方的不同,有濃郁的生活氣息。以礦物,植物為原料。線條簡練,造型古樸誇張。題材和人物源於民間故事、神話和戲曲等。我很喜歡財神的那張和 “三俠女”,普通的門神也很好看。用色飽滿,人物生動活潑。
老朱寄來的年畫是特別的,他把第一道工序黑胚保留下來,套色時,每種顏色保留一張,直至成品。為此,老朱很自豪的說,這個方法他可是獨創。
老朱說走吧。我其實很想在這裡多呆一會兒,做年畫的老人們臉上很平靜。
我們去了鎮上的岳王廟。這是全國四大岳飛廟之一。老朱告訴我,朱仙鎮是當年岳飛的成敗之地。朱仙鎮大捷後,原可收復開封,但賣國賊一天十二道金牌令其收兵。岳飛嘆:“十年之功,毀於一旦”。這個廟建於明代。牌坊和岳飛的手跡碑刻都保存完好。我感嘆著岳飛可真是文武雙全啊。“虎父無犬子”,他的幾個兒女也有出息。唯一的女兒銀瓶為岳飛蒙冤遇害而上奏無果,跳井自盡,可惜可惜。
我愛岳廟大殿外磚牆的顏色,淺紅色落滿塵土。
紅牆邊有秋千四架。
我跑過去蕩了起來。仰頭望著藍天,陽光多麼明亮溫暖,照進我的心裡。
老朱也來玩,這個家伙太重了,秋千架吱吱叫。我嚇他:要斷了要斷了……老朱藍色的身影在泥土、陽光、紅牆中穿梭。
他笑了起來。
廟外有集市,賣著各色百貨,熱鬧非凡。老朱說:瞧,朱仙鎮就這麼點地方。
我說和我去過的青州倒也有些相似。
臨近中午。老朱像看過行程表似的,說黃河邊你一定要去的,我們到那邊吃飯吧。
來前,老朱懇求我:來河南聽他的,去蘇州聽我的。
我回:中。
在車裡看朱仙鎮上搭著的簡易舞台,喧囂的流行音樂聲中,一個身著翠綠色衣服的小妞正在盡情跳舞。台下人都看得目不轉睛。老朱笑:這裡都這樣,都這樣……
駛向黃河邊的那條道兩旁載滿了楊樹。光禿禿的站在淡藍天空下的黃色土丘上。老朱說:喏,北方的冬天就是這樣。我喃喃自語:要是騎行該多好……
黃河水很淺,冬天的關系吧。但水流依舊是迅猛的。卷著一個個小漩渦。
岸邊泊幾張船。老朱很熟悉的和老板打招呼。要野雞。
我笑。
問他,知道野雞在我們那裡是啥意思麼。
老朱說古古青山醉翁都是環保主義者,不吃這個。
沒有野雞,好像要了個柴雞。還有黃河鯉魚。
丸子是這裡的特色。用蔬菜做的,炸過,很好吃。
魚的做法是先用油炸脆,再用醬燒,味道鮮美。雞是辣的,肉不肥。
菜的量好大啊,我們都吃不完。就著深紅色的葡萄酒,坐在陽光下的船裡,暖洋洋的,聊天。吃老朱從家鄉臨海帶來的甘甜桔子。
飯罷,提了水壺去岸邊喝。河南人民喜歡喝白開水而不是茶。
坐在草地上,看著黃河。風還是很大。老朱喝過酒臉紅紅的。
我們找了避風的地方坐,我躺下來,天還是藍。老朱說這樣好的天在開封很少見。
是咱人品好。我答。
吃飽了飯的午後,我忽然很困。老朱罵:你昨晚沒有好好睡。如果是臥鋪現在精神就要好多了……
他非要我去什麼地方休息一會兒,我不肯,說要四處走走。
其實我在車上起碼睡著了三次。老朱每次都說:看看,看看……
回到城區,老朱把我帶到山陝甘會館。他說,你肯定喜歡這個。
因為我在朱仙鎮盯著老店外的一塊石雕轉不開眼。
這個會館是清代山西巨賈會同陝西、甘肅旅汴同鄉,於乾隆四十一年(公元1776年)集資興建的集會場所。裡頭確實有好多可看的磚木雕刻。老朱指給我看那大殿門口垂下的,用整塊木頭雕成的結霜葡萄。還真是很像。他說最喜歡的還是那九條龍,麻繩雕得太逼真了。
這個會館供著關爺的像,進門的照壁上寫著“忠義仁勇”四個大字。這是中國人最為崇尚的精神,幾千年來不變。
在一個館裡,看到了開封以前的城區模型。外城、內城、皇城三道城牆、三條護城河。人口密集達150萬。這個曾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千年以來,經歷了省會搬遷,黃河改道。2700年的歷史,經歷了七個王朝:戰國時的魏國、五代時的後梁、後晉、後漢、後周以及北宋和金。曾被稱為:儀邑、大梁、汴梁、東京、南京、北京、汴京等。
據考證,五千多年前,開封城附近就有先民居住,以農牧為主。而現在,開封城下13米共埋藏著六座古城。我和老朱談起這個,很是感慨。
轉出來時太陽還沒落下,這裡的天倒也暗得遲些。
我拍著衣服裡裡外外沾著的草屑。在黃河邊躺著蹭上的。
老朱說:這個不用弄,過幾天就掉了,我都這樣。
他又說,我們去河南大學看看吧,我很喜歡那裡。
來前,我說不想走馬觀花,老朱說,我又不是旅游團。
我說,看你挺像河南的托。
但是他的腦子確實好使,歷史的那些都能講得頭頭是道。有點過目不忘的神奇。偏我又不愛學習,只知道看些花花草草什麼的。
冬冬得知我要去河南,說他想去鞏義。我說那是啥地方,在哪。冬冬說,河南呀,八月寫的游記你沒看啊。我說沒仔細看。他說哦,原來你是半瓶子水啊。
河南大學老校區的校門是古典式的,凝重古樸。我叫著好看好看,老朱就把車開進去了。
他停在廣場旁。後面一排他說是外國人造的小樓真是有味道。夕陽的光線照在上頭,干枯的樹枝交錯著。有種身在異國的感覺。廣場很大。我看到了操場,說我們跑步去吧。
老朱笑,你又跑不過我。
我說,不試試怎麼知道。
我們進了跑道,這裡的視野真開闊。能看到羽毛球館,小洋樓,樹林,土城牆和溜冰場。有人在草地上踢著足球。老朱愛這個,一直在看。
他笑我,你就這速度跑馬拉松,是走的吧。
跑了七八圈,很爽很爽,身上也有些熱了。
天色暗下來。老朱帶我去看鐵塔,他說,在這兒看看就行了。
建於北宋皇佑元年(1049年)的鐵塔的外身是褐色硫璃磚砌成的,混似鐵鑄,氣勢雄偉。塔高55.88米,八角十三層。
開封舊景中曾有“鐵塔行雲”一景,是開封現存最高的古建築,也是開封精神的像征。
我們在那裡說了會兒子話便在暮色中離開了。
晚飯吃的是重慶小天鵝火鍋。我在上海時也愛這個。
老朱真是恨不能在短短三天裡讓我游遍,吃遍河南。
充實啊。
中原人民的酒量我算是見識了。
老朱說當地人到飯店吃飯都自帶酒。
我看見鄰桌那女的,和男人干起杯來是白酒一碗碗的,一仰脖子,沒了。
看得我汗,我是一直在抿。
老朱倒是喝得快,我說你慢點,還要開車。
他說習慣了。晚上我們喝青稞,不知不覺喝光了。
中原人民的菜量也好大。全是大盤裝的。我和老朱都愛火鍋,口味驚人的一致,吃喝甚歡。
老朱說:我最煩那些這也不吃,那也不吃的人。
我嘿嘿笑。
飯畢,又去夜市逛。
他說你可憐哪,啥都沒見過。天太冷,如果是夏天,我們就坐這兒弄點吃的,喝喝啤酒。
他給我解說一樣樣吃食。可惜我吃不下了,光流口水。
買了杏仁茶和冰糖熟梨分食。夜寒,吃得暖融融的。老朱說快吃快吃,一會兒結冰了。
夜市上有鋪子在打花生糕,用紅紙包著賣。好看又好吃的樣子。
老朱告訴我,在開封好多的路口一般都是小吃的夜市。
他帶我去茶樓看豫劇,我想這又是他的保留曲目吧。
正好有個做生意的某某老板在,唱豫劇的不斷對他說著吉利話。
剩下的就是我倆。
女旦和老旦都是女子,感覺被稱為“祥符調”的豫劇特別鏗鏘有力。演老旦那女子有股英氣。
總算看到個男子上來唱,我看著他們,眼梢都細長,且上挑。未化妝卻也入戲。唱苦情戲的女子淚光閃閃。
開封人很樸實,下面坐的茶客拿了桌上的塑料花,等在一邊,要上台獻給心儀的女演員。也有茶客拿著話筒張口就唱。台下人會為他喝彩叫好。
他們深深以豫劇為榮為樂。聲音洪亮。想起去蘇州聽昆曲,比起來就是蚊子叫,或是頭疼腦熱發出的哼哼聲。
我的酒勁上來,閉著眼搖晃著就要栽下去。
老朱看我不對,說休息去吧。
我說隨便找個住處吧。他執意讓我住在安靜的開封賓館。
這裡的樓充滿古意,離大相國寺很近。
我有N年沒住過賓館,一時不怎麼習慣。
“這麼大啊?”
老朱說是這樣的啊。
同事說我就喜歡男女混居。
洗完澡後,我卻毫無睡意。窗外居民為慶新年而燃起的鞭炮、煙花聲聲入耳。
已是子夜,又是新的一年。而我忽然不知身在何處。
看著窗外一片被照亮的樣子,
恍然隔世,仿佛又見到開封城曾經燦爛的顏色。
插圖:

1、開封城/夜市

2、年畫老店/成品

3、頑皮的老朱/岳廟裡的碑林

4、山陝甘會館的照壁

5、我們在黃河邊/小丫頭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