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靈渠龍勝陽朔南寧10日游
聖誕加元旦,lp突然多出10來天假期,不出去玩一下豈不浪費了,北方太冷,至少得去南嶺以南,海南只適合休閑,雲南又想留給更好的季節去,桂林算是受冬日影響較小的地方了,於是決定去桂林,另外想多見識幾個城市,從桂林去南寧也很方便,於是決定從南寧回。整個行程是這樣的,安排得比較悠閑:
12.25 北京出發,12點半航班,3點半抵桂林,徒步夜游杉湖榕湖,晚8點半觀漓江大飯店瀑布
12.26 李宗仁官邸,像鼻山,伏波山,疊彩山
12.27 興安靈渠
12.28 龍勝大寨梯田,宿全景樓
12.29 從大寨返回,下午抵桂林,王城獨秀峰,宿桂林
12.30 漓江竹筏,楊堤至興坪,宿陽朔
12.31 上午遇龍河竹筏漂流,上半程遇龍橋至舊縣,下午自行車去大榕樹月亮山,
回程騎行遇龍河下半段,工農橋至朝陽寨回陽朔
1.1 上午銀子岩,下午回桂林,桂林博物館
1.2 早上火車去南寧,中午抵達,中山路小吃,南湖公園,晚上海鮮批發市場吃海鮮
1.3 廣西博物館民族文物苑,青秀山公園,下午6點飛機回北京
桂林:
兩江四湖就是一些燈光烘托下的夜晚江景,類似很多城市的沿江風光帶,徒步走走較近的杉湖榕湖足以,花一兩百坐游船似無必要,晚上八點半杉湖旁邊的漓江大飯店整面牆會有10分鐘的人工瀑布,很多人觀看,在別處沒有見過。李宗仁官邸大部為一些單位所占據,只剩幾個房間陳列著一些照片和少量實物。像鼻山還是買門票進去看更好一些,不要像一些攻略所說坐私人竹筏從江面看一下,伏波山,疊彩山可去可不去,無甚特色,疊彩山高處可以看看桂林全貌。
王城現在是廣西師範大學的校區,獨秀峰在其中,一起門票50,從側門進去不用買門票,但注意別背包,我們還在師大禮堂看學生們排練元旦節目以及去食堂逛了一圈,但沒買門票不能上獨秀峰,在山腳下轉了一圈,當然山上也應該沒什麼,看看桂林全貌而已。桂林博物館在西山公園旁邊,有桂林歷史文化展以及少數民族展,本來應該有較為知名的明代梅瓶展的,但我們去的時候因為廣西建區50周年大慶給搬南寧去了,說是1個月後再搬回來,博物館條件很差,屬於沒有空調四處漏風型。
此外桂林機場路收費站附近還有個熊虎山莊,號稱有七百多頭老虎,幾百頭熊和非洲獅,我本來很有興趣的樣子,打聽了一下說本地人門票40,外地人門票80,另外加上沒有合適的時間遂作罷了,對猛獸有興趣的不妨打探一下,不過全世界老虎都不多,我對其數量是深表懷疑的。
下面說說桂林的住宿,目標是經濟型住宿,我們住在中山路上西城路口附近,中山路是桂林最繁華的大街,交通方便但比較吵鬧,先是西城路口公交站附近的永興賓館(0773-2854468、2283600),標間72一晚,房間不多比較新,分散在各個樓層,第一晚住的房間比較安靜,但沒有窗簾,一大早就醒了,第二晚換了個房間,結果很晚回來發現熱水器不出水,雖然不直接朝向大街,但離大街較近,中山路上車流很吵,又是很早就醒了,這個地方其余條件還行,但需注意挑一下房間。第三晚實在不能忍受了,在附近中山路兩旁以及西城路步行街找了找,但環境都不盡如人意,最後入住文明路李宗仁官邸旁邊的同德賓館,標間90一晚,設施比較陳舊,被子也很老舊,但環境非常好,很安靜,窗戶外不遠處就是杉湖,可以在房間裡欣賞杉湖的日月雙塔,有點景觀房的意思。另外還去南門橋附近的九龍商務酒店看了看,條件一般,所謂江景都被樹枝擋住了,只有4層能看到一點。
關於桂林的吃,首先當然是米粉,當地人喜歡干吃,燙熟後加一點鹵水,混著哨子辣椒酸豆角之類吃完,吃完再喝半碗湯,吃了好幾次早餐米粉,但都是加湯吃的,味道都一般,湯的味道似乎不如湖南米粉。另外桂林居然滿大街都是賣臭豆腐的,很合我這個湖南人的口味。餐館嘛,西城路步行街口的百姓飯店,榕湖邊的曾三家味館和漓江大瀑布飯店旁邊的桂林粥城漓江菜不錯,印像較好的菜有風味田螺,荔浦香芋扣肉等。曾三家味館(榕湖邊的桂林賓館沿信義路往南不遠)有一道特色菜叫麻包雞(不知道算不算桂林的特色菜),就是豬肚裡邊包一只土雞開燉,麻包雞生意很好,88元一只,本地食客不少,基本沒有游客,我們第一頓沒點麻包雞,過了幾天專門去吃,沒想到去晚了點,8點多居然就賣完了,看來比較受歡迎,也算是一個小小的遺憾吧。在桂林覓食最有成就感的是吃狗肉,靈川是桂林的郊縣,狗肉很有名,別人的游記裡只提到一句桂林三裡店廣場喜洋洋超市旁邊有靈川狗肉一條街,我們拿著地圖就找過去了,位置在漓江東邊,公交站叫三裡店廣場,中心區過去得20多分鐘半小時的樣子,整條小街都是吃靈川狗肉的小店,挑了一家人多的,狗肉30一斤,兩人要了1斤半,分量足味道夠地道,就著清淡的漓泉啤酒,簡直爽極了,強烈推薦,也是桂林本地食客如雲的地方。在桂林吃飯需要注意的是,餐館經常算錯帳,每次都是多個幾塊錢,有意抑或無意乎?介意的話注意一下。還有廣西著名的酸,就是把青澀的瓜果蔬菜泡在酸水裡邊吃,放了不少糖,太甜了,對於我這個除了糖醋排骨無法接受別的菜放糖的人來說無法接受,另外現在街頭賣的看著像速成的,少吃為妙,還有鬧市區賣的比較快,在西城路步行街買的完全沒有入味,全扔掉了,後來在南寧南湖公園買的還稍微好點。
靈渠:
27號去的靈渠,景點就在興安縣城旁邊,桂林到興安一個半小時,再從汽車站打的6塊錢,參觀時間也就1小時左右,門票40包括坐人撐的船上鏵嘴一次,冬日裡游客很少,兩千多年前的石壩大小天平依然歷歷在目,還是很值得一看的,我們起得比較晚,參觀完後又沿著南渠走了很久,回來桂林已經是下午4點多了,緊湊一點的話半天時間足以,可以再安排一個市內的景點。
龍勝:
天氣!天氣!看梯田最重要的是天氣,碰上起霧就一切都抓瞎了。計劃好了28號去龍勝,早上下起小雨,市區有淡淡的霧,如果有經驗的話此時應該及時改變計劃,因為山區只會霧氣更大,沒有任何僥幸,結果當天下午冒雨哼哧哼哧爬上山後啥也看不見,呆在房間裡看了半個下午加一晚上電視,郁悶得不行,心裡的默默的發功無數遍,一聲雨停二聲霧散三聲出太陽,不知道是發功有效還是老天可憐我們,第二天天氣真的好轉了,邊下山霧氣邊退散,爬上最壯觀的3號景點是最清晰的時候,梯田還真是壯觀,雖然不算是景致好的季節。
我們住的是大寨最高處的全景樓,他們提供來回車輛,車費單程40元,標間70。大寨的1號景點處依次有N個叫X景樓的,相距幾分鐘路程,全景樓在最高處,服務都差不多,都有來回車輛,淡季可能會互相拼車,坐他們的車比較快,單程2個半小時,自己坐車到和平鄉路口轉車的話據親歷過的人說得4小時左右。全景樓會有導游帶人上山,上去之前會先帶你去大寨的餐館吃中飯,我們點的干筍炒腊肉就5,6片腊肉,性價比較低。晚上全景樓自己的菜倒還不錯,竹筒雞味道很好,半只38元,只是要米飯時發現師傅忘了壓電飯鍋開關,等了很久。房間木質帶磚結構衛生間,但唯一的日光燈關了之後會閃光,關燈後發現無法入睡,去找老板,老板已經睡覺,告知每個房間都這樣不願意管,幸好帶了手電筒自己卸了了事,第二天問別的房間的客人說日光燈不閃,看來是老板怕冷懶得起床,這個陽姓老板是外地來做生意的,待人接物似不如當地人熱情,說話聲音有些怪異,當然全景樓總體的服務還算可以。
第二天一早由全景樓的免費導游小潘帶著去3號景點,小潘人不錯,每天爬上爬下很累收入也不高,當天雲開霧散心情不錯,下山後給了他20塊小費,小潘推辭了一下接受了,我覺得他還是蠻高興的,現在的中國這些靠自己辛勤勞動提供服務的人普遍掙得不多,是應該得到一點額外的報酬,不用太多,10塊20塊的足以,當然不給也沒什麼可譴責的。
另外上山時會有可愛的瑤族老婆婆跟你到吃飯的地方使勁推銷她的“手工”產品,記得要狠狠還價。我們買的圍巾還價到25一條,結果第二天發現到處都是,開價才15,呵呵。還有瑤族婦女會使勁勸說你讓她背包,她們挺不容易的,背一簍裝兩個包30來斤爬兩小時才賺20-25塊,如果包有點重量的話還是接受了吧,樂得輕松也好,不過我一向喜歡身體力行,讓婦女背包的事情還是免了,大老爺們怕丟人。
陽朔:
30號首先是漓江游,游船是桂林到陽朔全程,要兩三百大洋,太貴了,太快而不自由。那就坐竹筏吧,楊堤到興坪,從火車站坐開往陽朔的大巴到楊堤路口下,路上為了拉客在市區慢慢游,40km花了70分鐘,在楊堤路口轉陽朔開來的小巴,全程100分鐘才到楊堤碼頭,比想像的慢,大巴上有人拉客,還價到110,筏工是個姓楊的小伙(13667837600),家住江邊的全家洲,父子倆給我們開船,一路上算是比較融洽而滿意。全家洲都是廣東遷過來的漁民,說白話,老一輩普通話不好,開始說好是小伙開筏子,出發時小伙想讓他父親單獨給我們開,幸好lp堅持了一下讓小伙開,跟老伯幾乎沒法交流,小伙介紹得挺好,說他們筏工在九馬畫山等三個景點是必須停靠上岸觀景的,否則游客可以投訴他們。中間到全家洲的時候還去他們家吃了一頓午飯,一點河裡現撈的魚和果園裡的一只雞,一盤炒雞蛋,一共70塊,還給我們吃了自產的橙子和柚子,土雞湯非常鮮美,吃飯的時候我傻乎乎地問人家吃什麼,搞得別人挺尷尬的,小伙是一塊吃的,老伯另外吃了點,我們倒不是很介意,因此吃農家飯的注意筏工可能是一起吃飯的,介意的話就別去了。另外旺季的時候生意多,他們是不願意上岸吃飯的。農家飯得現做,吃飯花了一個半小時還多,漂的時間大概是兩個小時多一點,到陽朔已經4點多了,找住宿之後就沒去別的地方了。
當天晚上去看印像劉三姐,我這人心軟,通過介紹住宿的野導游買的票,135每人包接送,她得通過大的旅行社給我們拼車,結果到了現場後差點沒人給我們票,折騰了一下才進去,還好沒誤了觀看,因此注意還是通過大一點的旅行社訂票為好,票價都差不多,野導實力太弱,容易出問題。印像劉三姐為山水實景演出,以燈光映照下的山水為背景,或一大票人在江邊舉著火把唱山歌,或在江面上撐著筏子表演團體操,總之確有其獨特的地方,票價是值了。
31號上午去遇龍河,漓江上是PVC管造的機動筏,可以坐6個人,這回才是正宗的人撐的竹筏,只能坐兩個人。由於天冷只漂半程,上下半程風景各有千秋,上半程沒有旅游團人少。先坐陽朔開桂林的慢車20分鐘在白沙鎮下,再坐摩托車2km5塊到遇龍橋,半程是從遇龍橋到舊縣,一個筏120塊,要下10個左右的堤壩,大概兩個小時。在漓江上忘了要毯子被江風吹得夠嗆,這回找筏工要了兩件棉衣裹在腿上,感覺好多了。撐筏的師傅是個40多歲的中年人,姓朱,手稍有殘疾,普通話不錯,相處很融洽,可能這邊的筏工普遍都不錯吧。到終點後我們覺得師傅不錯,問起有沒有名片,想幫其宣傳一下,居然說連手機都沒有,還真是淳樸啊。到終點後走了10幾分鐘到公路,包摩的六七公裡20塊回到陽朔。
所謂桂林山水甲天下,以前總是將信將疑,這次在漓江和遇龍河上經歷了兩次,清澈無比的江水,兩邊點綴著高聳而又稀疏錯落有致的山頭,那種感覺真是妙不可言,至於山頭都像些什麼倒不是很重要,去過的幾個地方,這裡確實是山水結合得最好的,甲天下此言當不虛也。
中午回到陽朔,天氣不錯,到桂林幾天來除了第一天下飛機之外首次見到太陽,騎自行車沿桂荔公路去大榕樹,這一段路一直到高田是陽朔人說的十裡畫廊,風景不錯,騎行的人不少,就是路上的汽車太吵了。經過工農橋,也就是遇龍河全程漂的終點,那裡風景格外美,大榕樹就在附近。陽朔景點的門票給旅行社折扣很大,通過他們買比自己買便宜一些。在大榕樹呆了一陣,繼續往前就是月亮山,在路邊山下看看即可,不用上山,lp照了幾張托著圓月的相,有一張怎麼看都像餐館服務員托盤子的姿勢:)。
回程不想再在公路上聞汽油味了,通過地圖發現從工農橋北岸沿著遇龍河可以繞回陽朔,河邊有一條為了漂流運筏子而修的窄水泥路,很適合不喜歡顛簸體力一般的人騎行,正好又可以飽嘗遇龍河下半程的風景,一直騎到朝陽寨,經過一小段土路之後上了舊縣到陽朔的公路,就可以回陽朔了。從陽朔出發到繞回來總共20多km。騎行時地圖是很關鍵的,開始如一些攻略所說買了份手繪的,發現標注不夠詳細,又買了份標准的,因此如果只選擇一份的話還是標准的地圖為妙。
當天是2008的最後一天,當地人在西街附近的江邊放了焰火,除此之外沒有聖誕熱鬧,陽朔是見過的景區中老外比例最高的了,即便是淡季,也隨處可見老外拖家帶口或閑逛或騎行。西街的店鋪也如一些人所說的有些崇洋,我們進店鋪就幾乎沒有店主打過招呼,倒是見到有人很熱情的招呼洋人。
1號上午去的銀子岩,旅行社65每人包接送,又走了一遍去大榕樹的十裡畫廊,洞內風景不錯,就是景區配備的導游講得太快,經常人沒跟上就開始講,剛講完就開始走,電腦控制的燈光自動關閉,幾乎沒有時間照相,一個小時就游玩了,想多呆一會都不給機會。中午回桂林,在汽車站坐上了類似直達快吧的車,結果一路經常上下客,發指的是中途1,2塊錢距離的老婆婆都要搭上來,6,70km的距離走了一個半小時,終點是到火車站的,不知道有沒有真正直達桂林汽車站的快巴。
陽朔的住宿:
西街邊的住宿很集中,家庭旅館很多,很便宜,衛生是見過的各景區衛生狀況最好的,可能老外多的緣故吧。第一晚住的是60塊的家庭旅館,很干淨,但外部環境一般,lp覺得熱水器不好洗澡不方便,當晚又找了第二天的住宿,看了好幾家,其中家和假日酒店性價比最高(0773-8881289),在疊翠路上和縣前街交叉的地方,80塊一晚,有30多個房間,比較正規,推開窗就是桂花溪,能看到碧蓮峰,離西街不遠但又沒有西街的喧囂,2007年剛開業,設施很新,房間干淨舒適,而且是我們住過的這個價位的旅館中唯一有遮光布的,細節比較注意。不過我們是很晚沒有背包看的住宿,也許背著包去找報價會貴一點。
陽朔的吃:
吃就是啤酒魚了,在陽朔人食坊吃了58一斤的劍骨魚,1斤7兩,夫妻店,店面還不小,味道尚可,也沒有傳說中的美味了,也分不清劍骨魚和毛骨魚的區別。另外在陽朔吃飯西街邊的館子性價比較差,金龍寨是桂林的連鎖餐館,地理位置稍差,性價比較高。還有所謂田螺釀是把田螺肉剁碎混著肉末再塞回田螺殼中,個人感覺遠不如直接吃田螺,lp則認為相反。其他特色菜還有蔥姜漓江蝦,蝦很小,不太好吃,桂花醬排骨,有些甜,味道尚可。
南寧:
1月2號早上坐火車去南寧,南寧本身沒有什麼景點,中越邊境的德天瀑布冬天去又怕沒水,去南寧只是為了見識一下這個城市,從桂林到南寧上下午各有一趟雙層城際列車,上午那趟1月2號的假期尚且只賣了四節半車廂,根本不用提前買票,方便得很。4個半小時後中午1點抵南寧,比起曾經的省府桂林,現在的首府南寧規模大多了,中國的行政中心資源集中度也由此可見一斑,也幸好桂林不再是省會才得以較好的保持山水的原貌。
下車後直奔預定的城市便捷酒店振人正寧店,名字真拗口,網上預定的便宜一些,117每晚,條件尚可,地址在人民中路人民西關路口附近的小巷裡,倒是不吵鬧。不過我被南寧的熱鬧程度徹底雷到了,西關路口一直到朝陽廣場附近,密密麻麻行人和擺地攤的開摩的全攪和在一起,真的到了寸步難行的地步,除了在老家的趕集,我還真沒在別的地方見過這麼逛街的,誇張的是,後來發現到了冬日裡的晚上9點多也沒有松動的跡像。
放下包後直奔中山路,南寧的小吃老街,兩天內前後吃了不少東西,復記老友粉和仙池八珍粉面館的八珍伊面都很鮮美,比一般的桂林米粉強很多,不可不嘗,當地吃的人非常多,旺季肯怕得排隊才能吃到。此外粉餃餡甜而膩,不喜歡,冰神的雙皮奶尚可,lp說很好吃,香芋西米露一般,王老吉涼茶苦得不行。注意中山路上的小店普遍衛生條件一般。
吃飽喝足後去南湖公園轉了轉,不知是嶺南人面相顯小抑或其他,公園裡類似初高中生的情侶真的比較多耶。另外嶺南的女人真的很能干,摩的司機女人幾乎占一大半。南寧沒啥好玩的當然就要吃了,來之前聽說有來料加工的海鮮市場,也沒做功課,在公園裡拿著地圖找啊找,還真看到一個海鮮批發市場,找一對當地夫婦一問,還真就是南寧著名的海鮮批發中心,有意思的是我們問過之後,那夫婦倆也開始商量說晚上去那裡吃海鮮吧。於是查地圖找公交半小時後抵達星光福建路口的南寧海鮮批發市場,第一次去這種地方,只認得螃蟹,蝦和扇貝,就買了4只藍花蟹,一斤多明蝦和十幾個大小扇貝,連加工一共170,吃得很High,可惜被青島壟斷了沒有漓泉啤酒。
1月3號還有大半天時間,要了解廣西的少數民族風情,博物館當然是必不可少的,於是去了廣西區博物館,跟民族文物苑在一起,結果卻有些失望,區博物館的陳列內容一般,民族文物苑已經差不多廢棄了,據說是在青秀山那邊新建了一個民族博物館,廣西建區50年大慶的時候開了一陣,現在又重新關閉了。看來今後看少數民族的內容得去這個新的民族博物館了。出來還比較早,就去了青秀山公園,公園挺大,一般城市郊野公園的樣子,稍有點熱帶風情,裡邊有個新修的很大的觀音禪寺,當天恰好是農歷的腊八,施粥的場面很壯觀,我們領了兩碗,免費,很好喝,捐了10元功德錢。最後回中山路吃了東西就坐下午6點的飛機返京結束了漫長的廣西之旅。
一些小結:
伏波山,疊彩山可去可不去,無甚特色,
王城側門可免門票,但不能上獨秀峰
像鼻山要買門票進去看,坐竹筏從江面看無法替代
桂林可以吃麻包雞,靈川狗肉
漓泉啤酒非常適合不怎麼喝酒的人,味道極其清冽
靈渠半天時間足以
龍勝梯田一定要天氣好再去
桂林山水甲天下此言當不虛也
陽朔手繪地圖無法替代標准地圖
遇龍河下半程的水泥小路很適合不喜顛簸的人騎行,上半程騎行會辛苦一點
冬日漂流記得要毯子或軍大衣保暖
南寧可以吃吃海鮮

(像鼻山)

(靈渠)

(龍勝大寨梯田)

(遇龍河)

(工農橋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