愜意的麗江行1

作者: 淺淺清風

導讀12月12日傍晚,抵達麗江。 說不盡的麗江。 在這個之前,功課准備的最多的就是關於麗江,讀了大量的攻略和游記。甚至腦子裡呈現出了飽和的狀態。但是,當走進這座古城,留下的印像和曾經閱讀的文字還是敲打出不同的節拍。 到達的時候,天空有點陰沉,風吹在我們臉上有點寒冷。 本來聯系好了客棧,可是在購買長途車票的時候一再被推薦另一家,並提供接站服務,我 ...

12月12日傍晚,抵達麗江。 說不盡的麗江。 在這個之前,功課准備的最多的就是關於麗江,讀了大量的攻略和游記。甚至腦子裡呈現出了飽和的狀態。但是,當走進這座古城,留下的印像和曾經閱讀的文字還是敲打出不同的節拍。

到達的時候,天空有點陰沉,風吹在我們臉上有點寒冷。

本來聯系好了客棧,可是在購買長途車票的時候一再被推薦另一家,並提供接站服務,我們也就不堅持,跟隨來人到了他們提供的住所。可能生意太好了吧,一路上,負責人對我們不理不睬,到了目的地也先忙著忽悠兩個韓國妹妹,當我們提出置疑的時候,來人指出,他的客棧已經客滿,只能把我們安排到他朋友這裡了,天哪,這可不是什麼好開端。即便是需要在雨夜中背著行李尋找,我們也斷然決定,重新選擇住所。Betty電話聯系了原先的客棧,老羅馬上答應過來接我們,沒過多久,我們已經在“有家客棧”的陽台上俯看麗江的夜色了。

在旅行中,總是會有計劃外的事情發生,有好的有壞的,正是這些未知數讓旅途格外精彩。我們很慶幸在我們那遇見善良的人時,享受這些善良人帶來的快樂,遇見那些不愉快時也能當機立斷,把這些不愉快及時地拒之門外,把它對我們的傷害降至最低點。事後證明我們的決定是正確的,以後一直以“有家客棧”為根據地,去到不同的目的地,走時像暫別,回來時像歸家。

第一晚對麗江的印像還不錯,安靜,涼爽。客棧的布置也自然,舒適,沒有拒絕人的張揚。一夜好睡吧。

第二天,睡到自然醒,已經是八點左右了。我們到大理時就發現這裡的太陽起地比其他地方的晚,每天八點左右才天亮,晚上八點左右才遲遲歸去。怪不得我們這些懶人在這裡反倒變成早起的鳥兒了,居然八點多還能看到早市場。以後隨著在麗江留滯時間的延長,腳步變得越來越慢,畢竟閑散才是這裡主題。

吃吧,吃吧,沒有什麼比美食更真切了,我們第一天早上就把當地的大部分的小吃點了一圈。雞豆豆漿:我的最愛,啞光粉綠色,淡香。酥油茶:喜歡那個筒子甚於茶本身。黃豆面:同志們的最愛,我只嘗了上面的黃豆,吃不下了。糯米血腸:太油膩了,而且太容易飽,對以後品嘗美食不利。粑粑:沒大理那個好吃,而且沒餡,外面用豆腐乳調味。

邊上有個納西族的老人也在吃早餐,沒問價格,吃完就直接往店主的手裡放錢,應該是老客了。我找她拍照留影,居然要收錢,收就收吧。這是唯一一張我拍照需要付錢的經歷,誰叫我喜歡她那張布滿皺紋的臉呢!

閑逛到了古城的中心--四方街,已經是靠近中午了,到處都是人啊,那裡有什麼寧靜的古鎮,分明是穿著古舊外衣的大商場,到處摩肩接踵,人頭攢動,難道這就是書中描述的享受柔軟時光的那個橙黃色的地方嗎?我開始懷疑了。

因為明天的行程是瀘沽湖,所以晚上並沒有出去溜達。總結第一天對這個城市的感受,是好壞參半。當我在夜色中客棧的天台俯瞰這個城市時,我喜歡;當清晨在賣蔬菜的老人中行走,我喜歡;當我坐在小吃店的矮板凳上吃著當地人一樣的食物時,我喜歡;可是,當本地人以兩倍的價格把相同的水果賣給游客;當滿大街賣得都是旅游市場批發來的物品;當那個納西老人伸出手指表示要給錢時,我非常地不喜歡。

畢竟只是開始,我們還是有機會撩開這個城市的面紗,去尋找它真正的魅力。去揭開這麼多流浪的人游走在麗江的答案。


精選遊記: 麗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