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老撾行

作者: volvolu

導讀2008年12月下旬, 盤算已久的老撾之行終於得以實施。原來和幾位朋友相約一起成行,可惜朋友們臨時均無法抽身,網上臨時招兵買馬也應者寥寥。看到關於老撾旅游最佳季節為11月到4月,決心獨自赴寮。感謝網友熱心回答關於到老撾落地簽證和健康卡情況,同時自己也設法聯系到磨憨口岸的邊防站電話,接電話的武警接線員盡其所知耐心回答關於老撾簽證疑問。在包裡塞入一本臨時 ...

2008年12月下旬, 盤算已久的老撾之行終於得以實施。原來和幾位朋友相約一起成行,可惜朋友們臨時均無法抽身,網上臨時招兵買馬也應者寥寥。看到關於老撾旅游最佳季節為11月到4月,決心獨自赴寮。感謝網友熱心回答關於到老撾落地簽證和健康卡情況,同時自己也設法聯系到磨憨口岸的邊防站電話,接電話的武警接線員盡其所知耐心回答關於老撾簽證疑問。在包裡塞入一本臨時買的關於老撾旅游的書就上路了。

12/20上海→昆明飛機。

有機場52,67路公交,到昆明站下。

注: 1)網上介紹到萬像車票在茶花賓館買票,本人也確實這樣買的票, 實際上茶花賓館是老撾領事館所在之處。在昆明火車站附近有二個汽車站有發往老撾班車,一個是昆明汽車客運總站,往萬像臥鋪班車,距火車站約二百米,17:00發車。另一個是昆明站東側的火車站長途客運站汽車站,發往朗勃拉的臥鋪班車,18:00發車。

2)茶花賓館售票人員會極力向你介紹必須先在領事館簽證後才能入境,別信這一套。

因對落地簽證無把握,買了昆明到蘑丁/磨憨臥鋪車票,218元。

12/21一夜顛簸早上六點半到達磨憨關口。八點半開始出關。中國邊防檢查站的警官態度和藹,有問必答,手續規範。中國口岸到老撾邊境站大約有二公裡路。車和乘客需分別過關。老撾磨干口岸,有貼有落地簽證字樣的窗口,中國公民簽證費人民幣200元,好像西方公民230元, 爽! 不過聽說東南亞和韓國是免費的。也沒遇到網上介紹的需支付小費和要健康證情況。與老撾簽證官員聊了幾句,他甚至將他手機號碼也留給我。不過有些到老撾做小生意的同胞在入關時因自己無法填寫入境卡,則需乖乖獻10,000kip(老撾幣)作為代勞費。因同車有人帶貨,老撾海關要收稅,班車耽誤到12:30才開車。與中國邊防和海關相比,老撾海關的效率差多了,也不知耽擱這麼久是否因其他原因。同車遇一在上海做餐飲同時在老撾投資的貴州人,交談下得知近年隨著老撾逐漸對外開放, 到老撾投資和做生意的中國人也越來越多,做小生意多為湖南人。而投資中有很大部分是在當地購買土地種植橡膠樹,據說國家鼓勵國內公司到老撾投資橡膠種植,而中國橡膠園基本在老撾北方,而越南則在老撾南方。聯想到經過景洪時沿途滿山遍野種植的橡膠林,從國家戰略利益考慮,這種方法也是勢在必行的。

晚上8:30到達朗勃拉市(Luang Probang)。

12/22早晨參觀香通寺。門票20,000kip,可多日使用。與tuotuo車原談好8,000kip,並寫在紙上。到目的地後司機硬說是80,000kip,與他理論不通,參觀時隨時隨地貼身跟隨,孤身一人怕有意外,,只好給了30,000才打發走。網上早有人提醒在老撾坐tuotuo車,談價錢時必須要他寫下來,結果不幸言中。當地人不講信譽印像極壞。下午借了一輛自行車,一天半15,000kip。

下午四點,打算去普西山看日落和朗勃拉全景,因剛到達,對該城市沒有地理概念,向當地人詢問後得知普西山有二個入口,選擇從山背後小路上去,一路盡是當地居民住宅與僧侶住所,甚至見到小僧侶挑水澆菜, 恍惚又回到了當年的少林寺。一路沒見到售票人。下山在正門卻見到有人售票。正門處正是著名的夜市。

普西山頂游人較多,可惜天公不作美,太陽被雲遮蔽,但見霞光從雲層射下,萬道金光照耀在湄公河和NAK KHAN河上。

晚上沿江而行,但見沿江酒吧林立,客人寥寥無幾,大概是因聖誕將近,西方人都回國,只有我這個不過聖誕節的中國公民孤獨地游蕩在老撾。

12/23無目的騎車沿著湄公河和NAK KHAN河閑逛。一條馬路沿江繞行,馬路臨江側多為酒吧,另一側則旅館林立。旅館多為歐式或本地式樣的二層建築,風格各異,行人稀少且幽靜。

計劃明天到孟威(Muang Ngoi Neua)去,孟威是一個沿江小山寨,對外通行靠船。因此到孟威必須先坐車到一個叫琅多(Nong Khiaw)的地方,然後坐船到孟威。

分別到南北二個汽車站查詢到琅多的車。到琅多的車由北汽車站發車。每天四個班次。快車70,000KIP,慢車40,000KIP。Min-van,70000KIP。到旅館接,很舒適。實際上,南汽車站是往南方車,北汽車站往北方。與車站地理位置無關。據說在快船碼頭有開往琅多的船,但該碼頭離市區較遠。最後選擇了在旅館可定購到琅多的mini-van車票,70,000kip/人,早上8點發車,到旅館接人。

與旅館服務小姐閑聊,她月工資僅500,000kip(400RMB),而一碗面要10,000kip,大米5,000kip/kg,可想當地生活水准。

12/24說好早上 8:00車到旅館接人,直到8:30才到,車況不錯,就像國內的商務車。一路上在市區繞行接人,滿車共七個乘客,六個西方人加上我這個唯一的黃皮膚華夏子孫。直到10:00才正式上路。經巴蒙(Pak Mong)吃午飯,1:00pm到琅多。巴蒙為從朗勃拉市到烏多姆賽(Udomxai)和琅多的必經之地。

琅多也是一個山清水秀的地方,也有戶外旅行活動, 如當天無法趕上去孟威的班船, 在琅多逗留數日也是不錯的選擇。遇到二個來自以色列的小伙子,他們在琅多已呆了一周,也不打算再到孟威,大有樂不思蜀之意。

琅多到孟威一天二班船,而孟威返回到琅多僅早上9:30一班船。

琅多到朗勃拉每天有一班船,順水而下。上午11點開,約五小時行程,115,000kip。

我坐14:00船到孟威。一小時船程。一路上水清可見底。兩岸水邊樹叢不見我們在國內漂流時常見的塑料袋等遺留物,疑為進入陶圓明當年入桃花淵之路。

孟威實際上一座臨江而建的山寨,據說人口約為700人,大概在方圓幾百裡也算得上大寨子了。一條土路鋪設的街道兩側多為旅舍、餐館、攤販或民居。沿江民居多數在臨江處搭建了用木框架和竹席搭成的簡易棚屋,以及茅屋式餐廳。這裡手機信號全無,筆者僅見到一個青年旅游接待處可提供國際長途電話及上網業務。

全山寨基本上靠柴油發電機提供照明,但僅晚上6點到10點。

寨子裡有一座依山而建的廟宇,內有七、八個僧侶。

寨子邊有唯一的學校,供周圍地區孩子上學,在簡陋的校舍傍正在新建一座新校舍,據說是一位日本老婦人,到此旅游時見到此地簡陋校舍,自願拿出丈夫去世後留下的部分遺產,捐助此地新建校舍。汗顏啊,何時可見國人此義舉?

此地旅舍價格各異,高的約十幾萬kip,多數在二到六萬kip,折合人民幣約16到50元。個人推薦選擇臨江的小竹屋,屋外有帶吊床的高腳陽台,躺在吊床上,白天沐浴溫馨陽光,夜晚仰天數星星,耳邊蛙鳴聲聲,世外桃園也。

晚飯時偶遇一台灣穆先生。因孟威無手機信號,且不通網絡。想請他明天返回到琅多代為向家裡發一短消息,以免牽掛(估計在琅多要呆三天),可惜這位穆先生以手機電不足回絕了。看來



(清晨佈施)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