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行3:慈城孔廟B

作者: 小指左

導讀 尊經閣規模不大,但是鬥拱卻巨大美觀。這些鬥拱的形式和北京地區的不同,我猜是該地區的通用形式,因為後來在好幾個景點都有見到類似的。 尊經閣再往東是西備弄入口。對於追求中庸的儒教建築,建築一定是中軸線對稱的,但是有極高園林造詣的江南人,又怎麼會放著自己的拿手本事不用呢?於是慈城孔廟不僅有中軸線,還有東西軸線,二者的建築之間的通道就是備� ...


尊經閣規模不大,但是鬥拱卻巨大美觀。這些鬥拱的形式和北京地區的不同,我猜是該地區的通用形式,因為後來在好幾個景點都有見到類似的。

尊經閣再往東是西備弄入口。對於追求中庸的儒教建築,建築一定是中軸線對稱的,但是有極高園林造詣的江南人,又怎麼會放著自己的拿手本事不用呢?於是慈城孔廟不僅有中軸線,還有東西軸線,二者的建築之間的通道就是備弄。這樣雖然還是對稱的,但是就可以產生穿插,就有了做一些“小手腳”的可能。剛才進門的節孝祠、尊經閣等都屬於西軸線南端。不過不著急,先到中軸線去。



中軸線共四進院落,最南是欞星門,第一進院落裡是泮池。北京國子監中心建築建於中軸線中心一座圓形水池中央的四方高台上,形同圓形有孔的玉璧,取名“辟雍”,它是中國古代最高等級的皇家禮制建築之一。而諸侯的級別比皇帝低,所以只能環半水,稱為“泮池”。後來又衍生出“入泮”,即入學的意思。

泮池上的橋也有名堂,叫“跨鰲橋”,取獲得功名,獨占鰲頭之意。



泮池往北是大成門,這是進入第二進院落的門,意為入此門者必成大器。“大成”是孟子對孔子的評價。他稱“孔子之謂集大成”,贊頌孔子達到了集古聖先賢之大成的至高境界。

大成門也是三間,中間的門檻極高,一說是禮制上大成門必須與大成殿齊高,另一說是門檻提高後,進大成門謁聖的人自然就得小心舉措、端正舉止,符合聖廟莊嚴的氣氛。不過我們還是從側門進的。同學說要男左女右,包括先邁那條腿,害我的腿停在半空,一時“腦”亂如麻,不知道有沒有邁錯腿。



大成殿是孔廟建築群中最重要的建築,殿內外其中有三塊匾額,分別由清康雍乾三代皇帝題書。



大成殿正中供奉孔子塑像,按古代天子禮制著裝和持禮器;兩側供奉四配,再外是十二哲,他們是孔子得意的徒子徒孫和重要的儒家傳人,按古代上公(即大臣)禮制著裝和持禮器。

更多精彩請看我的博http://***/shenyuxiaozhizuo


精選遊記: 寧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