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行5:慈城寶善堂(上)

作者: 小指左

導讀 同學先進走馬樓,我在自己慈湖邊慢慢悠悠拍照。東、西各一處宅子,搞不清哪邊是走馬樓,隨便走到東邊,還走對了。翻看慈城牛皮紙地圖,西邊的宅子叫“寶善堂”。於是吃了午飯,大家到西邊的宅子逛逛。 寶善堂,聽名字就知道以前是個慈善機構。到了清晚期,改建為一個文人聚會的場所。據說慈城名人應昌期的訂婚儀式就是在此舉行。應是原是慈城的大戶,後到台 ...


同學先進走馬樓,我在自己慈湖邊慢慢悠悠拍照。東、西各一處宅子,搞不清哪邊是走馬樓,隨便走到東邊,還走對了。翻看慈城牛皮紙地圖,西邊的宅子叫“寶善堂”。於是吃了午飯,大家到西邊的宅子逛逛。

寶善堂,聽名字就知道以前是個慈善機構。到了清晚期,改建為一個文人聚會的場所。據說慈城名人應昌期的訂婚儀式就是在此舉行。應是原是慈城的大戶,後到台灣成為金融家與實業家,他對現代圍棋有兩個重要的貢獻:一是發明了現代圍棋比賽規則——應氏計點法;二是獨資舉辦的應氏杯世界職業圍棋錦標賽,是世界上獎金最高的職業圍棋比賽,也由此帶來了世界棋壇前所未有的繁榮景像。



走近看,服務員的服裝和走馬樓的一樣,原來是同一家公司在經營管理。寶善堂現在是茶室、酒吧。



門邊的一小塊綠地漫不經心很輕松的樣子,渾然天成,其實仔細看植物的配置很講究的,這江南人的園藝真是沒得說了,隨便一個小角落都可以伺弄的那麼好。到了日本覺得他們的園藝好,其實小日本全是跟這兒學的。



門前的抱鼓石是新做的,關鍵是上面的石鼓是用好幾塊圓形的玻璃板拼在一起的,這玻璃的用途被發揮成這樣了!玻璃石鼓上刻著的應該是他們的logo,在走馬樓廚房的玻璃門上見過,是一朵對稱的線繪花,這個符號感覺應該和佛教有點關聯。

右邊用玻璃罩著的是一口井。



進到院裡,從裡往外看剛才的那口井,是個半邊井。很多古代的慈善機構、宗教場所或是行善的大戶人家的院牆邊都會有這樣的半邊井,一半在裡自己用,一半在外方便路過的人飲用。

現在人們都喝自來水,井就成了擺設。井口被改成了兩個,上面蓋著一塊防塵的圓玻璃;外面做了個玻璃罩子,裡面設上玻璃欄杆。為了景觀的需要,這裡的圍牆開了一個拱形的門洞,本來這也沒什麼,可是門洞裡和地面貼上了馬賽克,很不搭,可不是貴的材料都是對的。院內的牆上畫的畫,也很多余。

更多精彩請看我的博http://***/shenyuxiaozhizuo


精選遊記: 寧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