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前一天不知深淺地喝了許多酒,一夜睡得並不是特別踏實,總覺得半睡半醒之間還是有另一個時空。並不自知,我是從那裡來,還是將要到那裡去。
七點多鐘便醒來。這一天我們便]要輪渡過那一灣淺淺海峽,到海那邊的另一個瓊島。
從邢天馬離開,我們在房間裡檢查有無漏掉的行李,趴在地上往床底望去,居然看到長長網線。K呼天搶地,怪自己大意,不然他開心網上停著的車就不會被人貼條了。 再在陽台上呼吸一口海風踉蹌,便和K告別了這廈門島的三天良辰。
打車至輪渡碼頭,上船,花一元錢到二層甲板上,海風夾雜著鹹濕水氣把頭發、衣裙統統打亂。大概只是幾分鐘的光景,船靠岸。鼓浪嶼的土地,在面前向無限遠處鋪展。
這是座怎樣美麗的島嶼,遺世而獨立,如佳人倚海而望。沿著海邊的延平路向北,我們要去歇腳地,花堂。一路上,鳳凰花開得熱烈,星星點點的紅成簇,成線,成抬頭的那片雲,鑲嵌在翠的發亮的綠樹間。頭頂鳳凰花與嬌日蜜陽,而身旁則踏著海岸線。這島嶼將美麗旖旎遍布身體周遭的每個縫隙,使人無處立足,無處找尋那屬於我們俗人的平素一角。這意想情景,讓我想到 藤原琉璃君的“黝濕枝上疏花 /湮沒人群 /若不能,一秒也不能呼吸 ”。
或許我是被這島上的景迷住了眼,去往花堂的路愈發變得不明晰。在延平路左轉上三明路,美國領事館舊址往上便出現兩條岔路,不知何去何從之時,只見牆角畫著高高的向日葵,我和K心領神會,這該是花堂主人給我們留下的路標,讓我們不至迷失於美景之中,按圖索驥也能找到歸處。輾轉之下,終於在一條斜斜小路的坡底找到那座靜僻小院,花堂。這裡樸實清雅,沒有娜雅般風情,卻自有她的風華。
在一樓拿了房間鑰匙,櫃台上還有鼓浪嶼的明信片,後來我也買了兩疊,並統統寄了出去。 我們的房間叫青橄欖,在小樓三層。房間很大,牆通體是翠微的綠,讓人心神安寧。我在床頭看到一本小小的《聖經》,我明白,花堂的主人為什麼叫約翰。我翻到,彼得前書第1章25節:“凡有血氣的,盡都如草,他的美榮都想草上的花。草必枯干,花必凋謝;惟有主的道是永存的。
房間靠近床頭櫃的地方有扇小門,打開卻見一灣陽台。陽台上可以望見窄窄小巷,和巷子對面人家陽台上的花。
花堂的主人該是畫家。廊亭、樓梯上擺著的,掛著的皆是油畫。
我和K把東西放妥,便出了花堂。順著三明路,我們准備去龍頭路。這裡是鼓浪嶼的商業中心,有小吃,有隱於市的咖啡館,有張三瘋奶茶鋪。
我想,如果對鼓浪一無所知,大概留戀的僅僅是這裡的碧海銀沙和環佩叮咚。但你知道,這裡的人和事都沉靜的內斂著。這裡有隱沒的歷史,有浩瀚的歲月,有宋朝的漁網斑斑,有元朝的兵卒御守,有明朝抗倭的墩台,有清朝的商船殷殷,而真正隨著歲月沉澱下來的,是租借時期留下來的櫛比洋樓。那些陶立克式、愛奧尼克式和克林斯式的廊柱,帶著古希腊的富麗,歷經時光沉寂無聲的侵蝕,如今依舊聳立於島上的各個角落。
三明路出來,直直便拐進鼓新路。這是條鮮有游人來往的小路。船屋便在這條路上,還有楊家樓,八卦樓。船屋是美國人郁約翰設計的,因為房子的左右立面的直角成135度弧形斜角,所以房子也造成了一艘船的模樣。據說這裡的主人是醫學世家而且還會開家庭音樂會。
那天我站在船屋門口接電話,有人走出來和氣地問,你們從哪裡來?我從海上來。
從船屋旁的小路往下拐,是一條陡坡。其實在這點上,我覺得鼓浪嶼和青島很像。直上直下的路,如果可以騎單車,一定是滿路的三角梅花瓣紛落。
而抬頭望去,便是懸崖上的彙豐公館。
這條路的末端,是原美國領事館。三明路。這裡的前身是Marine Hospital海員醫館,建於1871年。這裡之前大概是個賓館,但現在已經門可羅雀。紅白基調的美國領事館,在麗日之下更顯破落,那紅是江河日下的落寞。
美國領事館下就是三丘田碼頭。於是,我們又回到延平路。向南,靠海走,就是龍頭路。但這裡,顯然比我想像的復雜。鼓浪嶼的路,很奇特,比如龍頭路。它並不是一條馬路一通到底。而是以某個點為圓心,四周的都是龍頭路。因為這個,我和K出來乍到,在無數條標注為龍頭路的巷子裡流連。這裡,讓我感受到廈門的市井與商業性。不時有人過來問我們要不要請導游,婉言拒絕後,他們還會跟在身後走很遠,不停地說,請個導游路好走。這裡有很多賣海鮮干貨的小店鋪,也不停有人拉攏你進店看看。我不喜歡這樣的鼓浪嶼。很吵,很勢利,很像城隍廟。
當我們好不容易從小商小販的拉扯中“逃”出來,來到街心花園。於是,我看到張三瘋奶茶鋪。張三瘋是生活在鼓浪嶼的一只貓,自由自在,小時候很頑皮,長大了卻像梁朝偉一樣深沉。長大了的張三瘋,常常紅杏出牆。和隔壁旅社的狗狗一起,在鼓浪嶼上私奔幾天。如果不是大海阻攔,他們早就浪跡天涯了。
和K走累了,進去喝杯奶茶,15元。這價錢,很上海。小情侶,地中海藍的牆面和聖彼得堡教堂紅的沙發,鄉村油畫,吊頂燈。我在這寫了兩張留言條,一張給K,另一張給李姑娘。
從張三瘋奶茶店出來,鬼使神差,找到趙小姐的店。之前,一直有人在這家店給我打電話,或在豆瓣上給我留言說在趙小姐的店會想到我。之前一直在龍頭路上找,卻沒有找到,世上果然有驀然回首的燈火闌珊。所以說,龍頭路上的這些店,不能靠尋找,只能憑隨緣。有緣份便能碰上,沒緣份便錯肩。
趙小姐的店供應功夫茶,是自助的。我自認為這裡的茶偏貴,兩位的鐵觀音要50,我想島上的人是不會來這裡的。其實,這並不是我想要的趙小姐的店。這裡太陰柔,充滿脂粉氣,不明亮,更不親民。附庸的風雅並不是真正的雅。
我更願意走在陽光裡,把皮膚曬成蜜糖一樣的顏色。
和K接著去了大德記浴場。海水才是自然的親近。晃岩路、中華路、港仔後路,便到了菽莊花園,也是鋼琴博物館。而旁側便是浴場。這裡的沙灘和廈門島的白城沙灘比,砂子有些粗礫,人也少很多。在海灘上玩得盡興,我們都很累,本來想順著原路去天主教堂和三一堂,也沒有成行。
而是順著復興路歪打正著去了廢棄的復興堂,許家園,原日本領事館還有娜雅。這一路走來,想去的地方久覓不至,不可預見的風景隨處可見。也許,不可預見的,才是我們的正途。濃密的樹蔭,幽深不見底的小巷,白的牆,藍的天。到娜雅時,看著那塊寫著“幸福不在路上,便在路的盡頭”的牌子,我知道,我已經沒有必要以進去喝杯咖啡的方式尋找幸福了。
這個時候,夕陽已有沉落之意,我和K走走停停,要麼坐在滿是枝葉的石頭台階,一回頭便是庭院深深,要麼就是坐在海邊小凳上,不說話,只看海。
正在我望著海發呆的當口,童夢夢發短信說要上島。K先回了花堂,我便去接夢夢,我和K盤算著晚上三個人一起吃大排檔。
夢夢穿著埃及藍的上衣,果然還是那個我喜歡的,清淡淡的夢夢,只不過多了些堅強和獨立,大概心中也有著向往。我們在花堂的大廳看電影,ONCE。邊看邊泡壺洋甘菊。我趴在桌上寫明信片,准備給老師們寄去,時不時抬頭看演電影。這時,K發短信說發燒了。花堂的店員找了很多藥,有止吐的,有雙黃連口服液,有維C銀翹片,還有消炎藥。我抱著一堆藥當當當上三樓,K的頭很燙。花堂老板還送上了稀飯給K喝,這讓我很感激。他們信奉主耶穌,他們很善良。三人大排檔泡湯,我和夢夢急急地去龍頭路簡單吃了碗魚丸,又去BBC餅屋買了盒綠豆餡餅怕K半夜會餓。回到花堂,老板一家剛吃好飯,老板的兒子木樨正在撒嬌,他笑著叫姐姐就撲到我懷裡。這樣的可人兒,讓人怎麼不歡喜。
坐了一會,夢夢要回廈門島,送她離開後,便奔上三樓。K依然在發燒,我不停用冷毛巾給他敷頭,後來,我躺在沙發上看著聖經,睡著了。傳道書上寫:萬事均有定時。神造萬物,各按其時成為美好。
攻略:輪渡:廈鼓輪渡單向收費,進島免費,出島8元,每天22點之後出島免費。但節假日,黃金周除外。
babycat私家御餅屋:舊館(藍館)龍頭路143號 新館(白館)龍頭路8號 綠茶、椰茸餡餅需訂制 12元/盒
趙小姐的店:龍頭路298 有仙草涼茶、餡餅、咖啡、工夫茶、生活工藝品 價格偏貴
娜雅家庭旅館:鹿礁路12號B座 www.naya-hotel.com0592-2063588 前身德國領事館 芝士蛋糕&黑啤
老字號小吃:黃勝記肉松,位於龍頭路福建路交叉口,始於1842年。現在的傳人叫黃滿鴻,可以先嘗後買。
張三瘋奶茶鋪:龍頭路266號,招牌奶茶由錫蘭紅茶調出,15元/杯。味道尚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