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睜開眼,有霎那間的恍惚。掙扎著看了看表,才4點過。陽光已經透過窗簾明晃晃的照在了呼呼大睡的西瓜身上。北方的早晨來得太勤快,早上4點就升起了下午2、3點的太陽。今天一天都將在阿爾山國家公園度過。阿爾山,全名“哈倫阿爾山”,蒙古語意為“熱的聖水”。傳說是因為治好了成吉思汗受傷的戰馬而被賜名。呼倫貝爾草原、錫林郭勒草原、科爾沁草原和蒙古國草原在這裡交彙;大興安嶺的最高峰特爾美峰在這裡俯瞰;千百萬年前洶湧炙熱的岩漿在這裡噴薄流淌;歐亞針葉林、歐亞草原植物和東亞闊葉林的各種植物在這裡繁衍生長。這裡是地質學家的樂園,也是植物學者的天堂。繼2000年年初成立阿爾山國家森林公園後,隨著對這片土地獨特的地質地理風貌的進一步發現和認識,2004年這裡再次被冠以國家地質公園的稱號。面積逾10萬公頃的阿爾山國家公園,像深藏在大興安嶺腹地裡遺世而獨立的碧玉,吸引著我們不遠千裡,慕名前往。阿爾山市離國家公園還有70公裡。在當地人家裡吃過簡單的早餐,我們正准備出發,一輛純白的歐式馬車“得得”有聲地從溫泉雪街上跑過,一時錯愕的我都忘了掏相機。路過了伊爾施鎮。這個東北風情濃郁的小鎮原來只是一個伐木人駐腳的小村落,現在已是各色當地人的聚居地。街上人很多,熙熙攘攘,熟人碰到就掏出煙,雞鴨在木頭圈成的房前圍欄裡刨食踱步,歪歪斜斜的木質屋頂上長著不知名的花。一路上總是見到背著大筐的人,騎自行車的,開摩托的,搭拖拉機的,一個個興高采烈,奔赴山裡,去撿蘑菇,采野菜。他們管采摘蘑菇叫撿,好像蘑菇就擺在樹下草上,唾手可得一般。大片大片沒有田埂阻擋的綠色莊稼在風中恣意起伏,走近一看才發現是接了果莢的油菜。啊,那豈不是看不到成片金黃的油菜花了?靜謐的哈拉哈河一直默默地跟隨著我們的腳步。這條發源於阿爾山摩天嶺的河流,在阿爾山境內蜿蜒百余公裡後,到蒙古國繞了一圈,然後回到了祖國的懷抱,同她一起歸來的,還有每年桃花時節,成群結隊逆流而上的各種珍稀冷水魚,包括以肉質鮮美著稱的體形碩大的哲羅魚。沿途不時可以看到漂流點,掛個彩色的游泳圈,插只紅色或綠色的旗幟就算是標記。因為即將進入林區,我們在國家公園入口處被收繳了所有的火種。第一個迎接我們的景點,就是哈拉哈河叫做不凍河的一段。由於地熱的關系,據說這段河流在寒冬腊月零下幾十度的嚴寒裡都水流潺潺,雲蒸霞蔚,熱氣騰騰。據統計,阿爾山整個火山群有50多個火山錐,上百個火山丘、7個天池,數十個堰塞湖,想要一天都看完當然不可能,況且很多地方林深地僻,根本連路都沒有,我們只能挑一些初步開發了的景點游覽,首先徒步而行的就是三潭峽。沿水勢湍急的河水溯源而上,迎面就是個醒目的警告牌,上面寫著鬥大的幾個字:小心防蜱。不知道蜱究竟是何方神聖,好在我們去的時候天氣已經轉涼,蚊蟲不多,每人都穿著長衣長褲,雖然常常看到這樣的警示,到底未曾遭它毒手。依次經過悅心、虎石、臥牛三潭,木質棧道從玄武熔岩堆積起來的峽谷蜿蜒進入了古木參天的森林。當我們在哈拉哈河邊支起三角架准備拍流水的時候,躲了一天的烏雲終於追了上來,剛剛還一碧如洗的天空,霎時就陰雲密布。在長滿了高大挺拔興安落葉松的森林裡大約走了3公裡,空氣清新濕潤,用當地人的話那就是“好的都打鼻子!”。整個森林除了我倆的腳步聲,就是快門按動的“哢嚓”聲,不時一聲奇異婉轉的鳥啼,卻怎麼都找不到聲音的來源。後來到了石塘林,我們才發現,原來能發出這種聲音的,居然不是鳥……

(悅心潭前過河的馬群) 三潭峽過後我們參觀了地池。這是阿爾山眾多火山湖中最奇特的一個。火山口湖泊的形成,是因為火山噴發時向四周噴射出大量熔岩,導致火山口頸部塌陷成漏鬥狀,如果正好火山口內的岩石有一定保水能力,經年累月,霜雪雨露或地下水彙集,就會形成天然湖泊。所以一般這樣的湖泊都會在山頂,比如著名的長白山天池。但是,在阿爾山發現的這個火山湖泊,居然在地平面以下,四周沒有圍碴,沿著木制的棧道可以繞湖一圈,從不同角度感慨它的渾圓的容顏。而最能集中反映阿爾山火山地貌的恐怕還是要數石塘林,當地人干脆叫它“大黑溝”。從6400萬年前第三紀開始就頻頻迸發的阿爾山火山群飛迸而出滾燙岩漿流,以無以復加、壓倒一切的氣勢,摧枯拉朽、氣勢磅礡地吞噬了這塊低地上的一切生命。不同時期的岩漿在這裡層疊、形形色色的噴發物在這裡彙聚,直到把濃密森林豁拉出一條長20公裡,寬10公裡的黑色玄武岩石塘。在這個好似波濤洶湧的熔岩的海洋裡,多種火山地質奇觀鱗次櫛比:翻花石、熔岩壟、熔岩繩、熔岩碟、熔岩洞、熔岩丘、噴氣錐、熔岩陷谷、地下暗河……看得我簡直是頭昏目眩。而這個石塘林的“林”字,卻濃縮了一部漫長而艱辛的植物進化史。在所有的生命被摧毀後(感覺像災難片裡的世界末日),是風兒帶來了生的希望——隨風而來的地衣孢子在冷卻熔岩形成的裸石上生存下來,形成殼狀地衣;殼狀地衣層層疊疊的生長復死亡,混合著風化或分解的岩石碎屑漸漸形成了土壤;枝狀地衣和苔蘚的出現進一步改善了生長環境;蕨類植物終於來落戶了;接著漸漸有小灌木在這裡扎根;草叢形成後,終於贏得了樹木和森林的青睞。這樣的過程,整個植物界用了億萬年的時間,而在石塘林這個相對獨立卻又沒有同外界完全隔絕的地方,這個過程被成十倍,百倍地縮短著,進行著。現在走在裡面,也能清楚看到各階段植物原生演替的奇特現像,這也正是植物學家視阿爾山為天然珍貴的生態實驗室的原因。石塘林給我留下極其深刻印像的,首屈一指絕對是那在世界上都能排上名次的熔岩丘。如若不是大鵬的大聲呼叫,我們還差點與它失之交臂——在石塘林裡已經轉的暈菜了。這些熔岩丘高度大多在2米以上,有的甚至達到4米,直徑在5到7米之間。究其成因,是炙熱的岩漿在流淌過程中遇到了冷水,形成大量的蒸汽,連同岩漿一起從表面已經冷卻結殼的地上膨脹出來,就像一大鍋滾水裡翻騰出的大氣泡,只不過力量不足以使整個岩漿泡炸裂,只是形成很多出氣孔和裂縫,有人說外形像開花的大饅頭。當幾百個這樣高大黝黑的大饅頭密密麻麻分布在周圍,一眼望去根本看不到頭的壯觀著,耳邊又再次聽到那種奇異的啼叫,我的心裡立即產生了某些不太好的聯想(如果南派老三來這裡看看,沒准能寫點什麼驚悚情節)。然後,我居然親眼看到有東西從熔岩丘裂縫裡爬了出來。媽呀,大白天的,怎麼會有粽子?!正當我頭發倒豎,抓著西瓜准備逃離這個只有我們兩人的地方之時,那東西好像也聽到了動靜,站在岩石上,一動不動了。定晴看去,鼠不像鼠,兔不像兔,通體灰褐,耳朵圓得像用圓規畫出的一樣。難道裝石頭是它麻痹對方的手段?接下來,我驚奇的發現,這東西居然就住在熔岩丘裡面,而且幾乎每個熔岩丘都被它們占據了,以致於走到哪,仔細看看都能找出它們的身影,難道,我們已經進入了敵人的包圍圈,中了奇門遁甲的招?最最不可思議的是,那種鳴叫居然是它發出來的,仔細聽上去,真像一個小孩的啼哭,莫非這是未成年的小粽子?後來大鵬看了我們的照片,說這是石兔呀,一種穴居群聚的吃草咽根的小動物,呵呵。

(石兔) 另一樣讓人過目難忘的,就是這裡的偃松,一種匍匐著生長的松樹。這種珍稀樹種在石塘林這樣貧瘠苦寒的地方,頑強地用裸露在岩石表面的粗壯根系纏繞、捆綁、吸取和生長。在這場無聲的較量中,看似頑劣的石塊往往落的粉身碎骨的下場,而看似矮小的偃松卻越來越密集地揚起它蔥蘢的小腦袋,舒展著它長達十余米的根系,叫人不得不感嘆生命的頑強。前後游覽了兩個火山偃塞湖。仙鶴湖因有灰鶴、丹頂鶴在這裡繁衍生息而得名。仙鶴我是沒見著,雞鴨鵝倒是不少——據說這裡居然承包給了一個養魚養鴨的,而且連游客到湖邊拍照他也要跑來收錢。大鵬就停在離他籠舍較遠的湖邊,放我們下去玩,然後很誇張的帶著我們在他籠舍前繞了個巨大無比的圈,一溜煙開跑了,哈哈。另一個火山堰塞湖就是杜鵑湖。我們溜達進去的時候淅淅瀝瀝的雨終於落了下來。湖面上的好幾種不同的水鳥高興地享受著天老爺開的淋浴房,不時撲騰幾下,滑翔一段,快活得不得了。湖邊的杜鵑花早已過了花季,連枝頭的藍靛果都掛成了藍靛干了。我摘下一顆就往嘴裡送,酸酸涼涼的,開胃啊……

(杜鵑湖飛過的水鳥)這才意識到餓了。催著大鵬趕緊帶我們去吃飯。臨點菜前,大鵬小聲說,點家常的就可以了,野菜野味你們吃不慣。我想大鵬這樣說,可能一方面那些刺五加、哈拉海、猴腿、柳蒿芽、金蓮花什麼的味道真的不尋常,一方面也是想替我們省錢。於是我很感激地接受了他的好意。走到木頭搭就的餐廳後面,一大片菜園出現在我眼前,菜園後就是起伏的青山和郁郁蔥蔥的森林。呼吸著充滿松香的空氣,不得不感慨這地方真是太養生了!吃飽喝足,我們很快爬上了海拔1200多米的駝峰嶺天池。從山頂看去,幽靜的天池仿佛巨人的腳印,讓我登時想起了北京奧運會開幕式。傳說有位多情的姑娘桑日勒將一面心愛的銅鏡掛在駱駝身上,讓駱駝自由流浪,第一個照在銅鏡上的男子就是姑娘期待的愛人。駱駝行走千裡,終於精疲力盡,化作一座山峰和一汪清水。幾年後,能騎善射的獵手寶力格上山打獵被歹人搶走獵物,推落湖中。等他醒來,敲開天池邊第一家的家門,迎接他的竟是一位白發蒼蒼的老額吉,這就是一直痴痴等待有緣人的桑日勒。原來寶力格在湖中已經飄了整整50年。現在當地的男女定情時,還愛跑到這片湖水邊,扔下兩塊石頭,以它們是否都能浮在水面判斷對方是否真心。呵呵,這個簡單,只要撿那種布滿孔洞而且非常輕的就成。我在騰衝小空山火山口曾經舉著一塊直徑一米的石頭拍照,就是因為它是在太輕了。但在這裡,並不是所有的石頭都是浮石,能找到一塊還得憑運氣。當我在一片七彩浮石前張牙舞爪的時候,遠遠聽到了大鵬的呼喊。他從出口那邊上了山,來接應我們了。在他驚訝地感嘆我和西瓜的過人精力時,得意忘形的我把腿給蹾了。

(駝峰嶺)最牛的是我居然拖著這條被蹾了的腿爬上了海波1330多米的阿爾山天池。要知道在海波高度上,這個天池可是全國排名第三啊,前兩名分別是長白山天池和新疆天山博格達峰天池。當我穿過一片茂密秀美的白樺林,爬到山頂的時候,正趕上一輪紅日將山顛照成一片溫馨的橘紅。這個從空中看來像一個大眼睛的碧藍天池,登上過《中國國家地理》的封面。親身站在它的旁邊,感受它的澄清寧靜,碧玉般的湖水綢緞般地滑潤。隨著太陽的落坡,陣陣輕煙在湖面氤氳開來,暗示著我們是時候離開了。

(阿爾山天池)真不想走。晚上我們就住在了阿爾山國家公園裡面,林區工人自己開的家庭旅社裡。大鵬帶我們到一家叫“漁家樂”的餐館吃飯。老板娘那叫一個熱情,簡直能把寒冬的冰雪融化,大眼睛忽閃忽閃的,眼睫毛濃密得像兩把扇面。聽說我們想看電視,非把我們拉到她屋裡的大炕上,還讓我在上面吃飯。我是第一次見到大炕,稀奇得不得了,真沒想到這炕有這麼老大,下面還燒著火,賊熱和了。飯菜價格也公道,棒茬粥可好喝了,玉米粒都賊老大,熬得可面可香,一點渣都沒有。還非要送我們一盤野味炒肉,說賊老貴了,一般人都不給他吃。連大鵬出來都說,媽呀,受不了,太熱情了。第二天一早去吃早飯,笨雞蛋特香,還打死不收錢,哎呀,給我臊的,送她禮物時自己都覺得不好意思。晚上按摩會自己的破腿,就沉沉睡去。半夜忽然醒了。林區的夜是清冷的,遠離了城市的喧囂和工業的污染,月亮的光芒如水銀般明亮晃眼。我的心在這樣寂靜透亮的夜裡,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清靜和明晰。希望明天,會是個好天氣。更多精美圖片,更多精彩游記,請點擊http://mbjh2008.blog.***/未經本人許可,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