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雲門寺的三日三夜
---------------------------------------
2008年最後一天,我初次前往粵北乳源。此行的主要目的是到雲門寺禮佛,順便見見在此寺的懷一法師和打禪七的友人志納。也想趁此機緣,將舊年的種種瑣事作個了結,祈願自己在新年有一個好開始,有一番精進。
一覺醒來,已是8點。匆忙收拾好行囊,出門,無奈還是錯過了第一趟車。只好等下午兩點的班車。在車站附近的網吧上網,查了些關於乳源的旅游資料,瀏覽了宣化上人寫的關於打禪七的文章,之後返回車站買票,等車。終於乘上廣州至乳源的班車。落日時分,抵韶關。韶關沒我想像中好,感覺跟別的城市差不多,無外是樓啊路啊車啊人啊這些,看著有些疲倦。欣慰的是,夕陽照在韶江的景色還挺美。班車終於抵達乳源,一下車,便迫不及待地招呼了一輛的士,直奔雲門寺。來到山門和久候的志納兄見面時,已是傍晚六點。因為齋飯時間已過,只好餓肚子了,還好有心理准備。志納兄引領我來到下榻的客房,又給我講了一些寺規,便進禪堂打坐去了。樓下的香積廚有來自五湖四海的義工在幫忙准備明天的齋食,相比之下我閑得有些慚愧,便生起在寺裡各處走走看看的欲望。雲門寺風水絕佳,建築風格也很獨特,整體以黃色調為主,依山而建,古樹泉水相融其間,寺外則是一大片田野,盡顯樸素端莊之風。此時天色漸暗,夜色很美,我獨行至後山,去敬拜虛雲老和尚的舍利塔。踩著一地落葉,沿山梯而上,吹著涼風,聽著淙淙水聲,走到了桂花潭。可惜路在此處斷絕了,只好折返。途中抬頭一看,發現自己竟披星戴月,不禁驚喜。來到虛雲老和尚的舍利塔,敬仰之心油然而生,作過拜禮,吟著東坡居士的詩句,我走下了山來。
回到客房,靜靜的,空空的。躺在床上,翻了幾本佛書,也無心看。品味著在年末最後幾個小時,夜行雲門寺後山的經歷,想著明天是新一年伊始,心裡生起種種願望。禪堂的鐘聲板聲,忽然在此刻打響了,我熄了燈。
--------------------------------------------
-
2009年1月1日
4時30分起床,洗漱完畢,在寺內游蕩了一圈。天上依然掛著昨夜所見的繁星,陣陣鐘聲頌經聲傳來,打禪七的僧人和居士正在禪堂靜坐。從懷虛亭邊上,穿過幾棵參天古樟樹和竹林間的小路,我靠近一座隱蔽的小樓,“禪關”兩個醒目的大字頓時映入眼簾,原來此處是僧人閉關之地。我放輕腳步,繞步到房後的小密林,驚飛了幾只大鳥。風吹竹動,久違的布谷鳥叫聲不知從何處傳來,莫名讓我想起了尺八的樂音。回到大殿,給如來佛上了一柱香,也是我生來第一次這般虔誠行此拜禮。返回居士餐廳用過早齋,元旦來上香的信眾游客們也陸續來了,寺裡慢慢熱鬧起來,凡塵飄起,有人在放生池邊喂魚玩樂,有人吸煙,有人快步行走大聲講話。有些敗興,我走到田邊,曬曬太陽,看僧人在耕地。直到中午,用完午齋,和志納兄一起到懷一法師的小陽台飲茶。茶話後,我也跟懷一進了禪堂,體驗坐禪。雲門寺的道風正統,打禪七的程序安排得復雜而合理,因緣和合,讓這我俗人開了一番眼界。循規蹈矩一番,入座開始打禪。一片安靜,我也微閉雙眼,試著進入打禪狀態,無奈是剛一陣子功夫,便雜念四起。偷偷環視了堂內,許多小沙彌也終於顯露了孩子真性,有睡覺的,做小動作的,老僧也有打呼嚕的,監香的棒喝也隨之而來。一柱香之後,我走出了禪堂,去登記住宿,被安排在另一客房住下,住期兩晚。等到傍晚,與懷一,志納趁空閑到寺外的荒野散步。穿過田園村莊,山腳草坪,路遇兩個老居士向我們問禮,我也雙手合十還禮。據懷一說,其中一位居士原來患了重病,在醫院久治無效,便來雲門寺休養,現已基本康復,真是一個奇跡啊。閑逛回來,又錯過了用齋飯的時間,只好吃干糧充飢,洗過熱水澡,去了寺裡書店一趟,買了一本《禪宗七經》作留念。因為手機沒電了,便又走出寺外,找了一家小店充電。回來時,天已黑。一顆孤星伴著月牙遠在天邊,望去如鑲於塔尖,頗有禪意。
------------------------------------------------
2009年1月2日
今早有點戀床,起來較遲,醒來後走過田野,到附近的鬥灣村游玩。此村民風淳樸,環境也不錯。因大部分是泥瓦房,風吹雨淋後顯得破敗,村中有溪流池塘,我走過的時候,看到一群女人在溪邊洗衣,幾個小孩在巷子游戲,幾個老人在屋前烤火閑聊,生活氣息很濃。 遺憾是垃圾亂丟,使我對此村的印像大打折扣。又閑游至寺院後的另一條小村,直走到山後 的叉路,此處偏僻,猶豫要不要繼續前行,最後決定折返。在寺邊的小橋流水邊,我順手折了一根小竹子,插在草堆,許下心願,默坐了一會兒。午齋後,又到懷一住處飲茶,抬頭望遠山時,見一只鷹在山頂上盤旋,久久不離,氣勢非凡。茶後和志納兄再登桂花潭,閑聊了些俗事。懷一打禪後,也出來和我們一起散步。至一水庫,我欲走小路,無奈懷一和志納都身著僧衣,不便行山,於是原路返還。路上大家聊起死的經歷和童年舊事,風趣而荒誕的話題。晚上我再踏禪堂,聽了方丈明向和尚的開示,提及牆頭草和崖邊松水中石的寓意,感觸也多,索思也久。從禪堂出來,又觀星空。此時竟有一條星河橫在眼前,非常壯觀,我破天荒生起了潛入星河,渺渺而隱的浪漫之懷想。
----------------------------------------------------
2009年1月3日
今日是農歷十二月初八,釋迦牟尼佛成道日,醒來後我去大殿,參與早課,頌經拜佛。齋畢,到後山行散,遇見許多只小松鼠在樟樹和竹林間穿梭,很有生趣。又去虛雲老和尚舍利塔前繞走了幾圈,便下山。無意中抬頭,看見一個又大又圓的日頭正從山邊冒出,匆匆登上半山腰,觀望日出。寺院瓦頂上,雲霞煙霧在光照中徐徐飄散,有一種難言的美。眼底下,有小僧老僧在打掃路面,有來歷不明的人在院裡來來往往,我端詳了許久,陷入了沉思。想想今日中午便要啟程離開雲門寺了,有些依依不舍。三日寺院生活,一場精神洗禮,恍如已度過一生那麼長久。冥冥此生,又似是借來的。這種感覺,真是奇妙,不可思議。中午,我去與懷一法師、志納兄告別,臨走前懷一贈給我一套非常珍貴的書《虛雲老和尚全集》,費盡周折終於塞進包裡,我背起行囊,走出了寺院山門。
清風有味,嚼月無渣,天堂路上的必備瑤寨
========================
從乳源縣城,轉車去必備瑤寨,一路盤山,沿江而上。約一小時後抵必備口。必備口的瑤寨很新很整齊,乍看有點像西街,只是沒什麼商業氣息,游客也少。在旅游景點入口問了門票和住宿,價格太貴。我退了出來。到一個賣瑤族手工藝的小攤上,買了一瓶糯米酒,問到一條小路,越過水壩,開始登山。山中獨行許久,攀上半嶺村瑤寨,遇見一村民,跟他打了個招呼,瑤民很熱情,邀我至他家喝茶。我正有此打算,也不客氣,便去這人家借住一宿。跟他進了家門。閑聊中得知,此村民姓鄧,他愛人姓趙,也是鄰村的,都是瑤族。家裡有兩個女兒在外讀書,還有一個兒子在家務農。一杯熱茶之後,開始准備晚飯,飯桌上有瑤家酸菜,野山菇,和大魚大肉,口味非常好。我喝了幾杯糯米酒,趙大姐酒力不錯,老鄧則稍遜一籌。晚後烤火聊天,還煨了紅薯芋頭。半嶺村規模很小,總共才二十來戶,一百多口人,除了一家姓趙,其余均姓鄧。半嶺村自去年開發旅游以來,開發商跟當地村民意見不合,關系鬧得挺僵。建造旅游景點占用了村民的部分水田,補償不到位。老鄧家境每況愈下,沒了水田,現在連米都要買吃,真不容易。他家養了幾頭大豬,一窩雞,一只小狗。種地之余,老鄧和趙大姐還上山幫人砍木。飯後,老鄧一直在門口磨刀,幾把砍刀都鋒芒畢露的。他家的小屋是去年剛搭建好的,開發商要村民搬遷到城裡,但需村民出一部分錢買房,村民們不樂意,就僵持著。趙大姐給我講了一些瑤人的風俗,盤王節盤王廟等等,還給我看了她們繡的漂亮包包,她女兒鄧妹子也很開朗,一夜聊得挺開心。我向她們探問了,走去桂坑村的山路,趙大姐還說起她娘家,在田排村,那裡路途也不遠,有梯田有水庫,風景也好,再走遠還有溫泉。我決定明天先走走桂坑村。閑聊期間,有幾個鄰居來竄門,有一個很壯實的瑤家男子和一個很漂亮的瑤家女人。他們話不多,烤了一會兒火就回家了。我走出屋外看夜景,在村子裡逛了一圈,便回來睡覺。踏著木梯,上一閣樓,躺到床上,很快進入了夢鄉。
第二天早晨7點半,醒來看日出。鄧妹子在家門口梳頭,一條小狗趴在身邊,陽光曬下來,霧氣漸散開,這個畫面讓我很陶醉。准備早餐的時候,老鄧打開音樂,竟然是劉歡的《好漢歌》,仿佛要為我壯行。鄧妹子梳好頭後,換了一首流行歌“我知道你就要離開,也許不會再來。”不知誰人在唱,聽得人美滋滋的。吃早餐時,我又喝了一杯糯米酒,收拾好行裝,臨走前塞了50元錢到老鄧的口袋。告別了這一家人,我繼續沿山獨行,路過溪流小瀑布,途中有瑤人燒炭時留下的痕跡,和剝下來的樹皮曬在路邊。一路上不見人影,只聞鳥語。眺望山下,一條小公路在懸崖峭壁裡,如細蛇彎行,路旁是橫妻河,江水清轍,遠山是梯田,一片開闊。我情不自禁唱起了一曲山歌。在一個拐彎處下山,沿著水渠走,一個多小時後到達了桂坑村。在此村游覽了一番後,走過一條大橋,來到桂坑希望小學邊的公路,繼續沿江前行。一路上只遇見幾個開摩托車的瑤族青年,呼嘯而過。行至另一條橋,遇到一個賣甘蔗的大伯,我買了一根邊吃邊走。直走到釣魚台水電站,終於見一面包車開來,我招手叫停了面包車,搭去桂頭鎮,再轉車去乳源回廣州。很意外,在此車上又遇見了老鄧,他恰好也去城裡辦事情,真是有緣啊。老鄧又邀請我過年時,再去他們家作客。瑤人的熱情,讓我這趟旅行有如回家般的溫暖,一點都不孤獨。我無法言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