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瑞麗、騰衝紀行

作者: 小組長

導讀雲南瑞麗、騰衝紀行2008年12月26日,雲南瑞麗發生4.9級地震,造成3萬多人轉移。08年可正是一個災年呵,破壞的都是旅游好地方,這使我又想起了雲南瑞麗、騰衝愜意之旅。 “有一個美麗的好地方……”這首歌就出自雲南的瑞麗,曾影響過幾代人。06年的秋季,一直在瑞麗和騰衝之間做玉石生意的劉大師(57歲,在瑞麗做這一行很有名氣)邀請我去他那裡住幾天。我幾乎每年都 ...

雲南瑞麗、騰衝紀行2008年12月26日,雲南瑞麗發生4.9級地震,造成3萬多人轉移。08年可正是一個災年呵,破壞的都是旅游好地方,這使我又想起了雲南瑞麗、騰衝愜意之旅。

“有一個美麗的好地方……”這首歌就出自雲南的瑞麗,曾影響過幾代人。06年的秋季,一直在瑞麗和騰衝之間做玉石生意的劉大師(57歲,在瑞麗做這一行很有名氣)邀請我去他那裡住幾天。我幾乎每年都會去雲南,主要是去大理、麗江一線度假。但瑞麗我倒是從未過去,既然有老朋友請客免費大吃大喝,我當然是很樂意的嘍。

去之前找一些關於那裡旅游的信息,但是發現很少,也不完整,可不管怎麼樣我還是記了一些,以免到時兩眼一墨黑,鬧出笑話。美國華裔朋友JOHN正巧來上海探親,於是邀請他陪我一同前往,他雖然是一個純種的ABC,但卻很熱愛中國文化和名勝古跡,有此美事,他當然是樂得笑不動咯!

D1: 中午乘坐東方航空公司飛機從上海虹橋機場至昆明再轉機至瑞麗機場,兩段航班飛下來花了5個小時,盡管有點累可心情很不錯。劉大師和他一起做玉石生意的小張先生早已等候在侯機樓外,見面一番寒暄,便乘著他們開來的豐田吉普越野車直奔瑞麗市區,一路上兩邊全是熱帶植物,有香蕉樹、芭焦樹、菠蘿樹等等很是漂亮。40分鐘後車到瑞麗市區的景成大酒店,該酒店是按國際四星級標准投資興建和管理的旅游、商務酒店,毗鄰緬甸繁華的邊境貿易城市木姐、南坎,商務套間當然是很豪華的啦。

此時已是晚上19:00,劉大師打手機招呼在瑞麗做生意的一些朋友都趕到“中緬街”吃飯聚會,為上海來的我們接風。在去瑞麗前我曾在功略上研究過瑞麗的小吃,知道大凡到中國西南邊陲美麗的南國重鎮瑞麗的游人,都無不慕名前往當地有名的“中緬友誼街”參觀購物或瀏覽街景的。“中緬友誼街”,簡稱“中緬街”,位於國境線81號、82號至83號界碑兩側,全長約一點五公裡。在“中緬街”中間,聳立著一座恢宏壯觀,金碧輝煌,頗具民族特色的“國門”。在我國境內一段稱“中緬友誼街”,在緬甸境內一段,邊民們稱其為“白像街”。小河兩岸居住著中緬兩國邊民,同飲一河水,並且同河而居。這條街是邊境物資集散地,夜市更是熱鬧火爆!道路兩旁,高聳入雲的華燈林立。街市裡琳琅滿目的各類物品,最能吸引游客。店鋪主人們分別來自緬甸、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國及東南亞其他國家和我國各民族同胞。我對滿街的珍珠翡翠不感興趣,因為我是外行。但對街兩邊各式的餐館情有獨衷,山珍野菜、孟加拉灣盛產的生猛海鮮,不同季節出產的熱帶地區水果等等,那刺激胃口的陣陣油香撲面而來,令人垂涎欲滴撩得我心裡直癢癢。

劉大師的朋友:李總、老蘇、阿黃早已在“德宏大排檔”的大圓桌旁喝茶等候,劉大師一一介紹後便進入了“大吃大喝”的正題。菜一個接一個地上桌。竹筒乳香雞:色香味俱全,口感極佳。牛扒呼:類似牛肉清湯,帶一點兒傣族香料味,喝起來清淡卻又回味。火燒乳豬:是傣族待客的一道上等菜,選用德宏小耳豬,皮薄、肉質細嫩,用火烘烤,待散發肉香再切片入席。 豪甩: 傣族的風味小吃,用料為當地產的干豌豆粉和上等餌絲。傣味蜂蛹:雲南昆蟲席裡的一道名吃,把精心挑選的蜂蛹炸酥後加入木姜子等香料,真是鮮香無比。猛加拉灣大龍蝦刺身,油淋大明蝦,這和在上海吃的差不多,沒啥花頭,我倒是對一大罐眼睛王蛇燉野雞的火鍋很感興趣,整條蛇有兩米多長,去頭剝皮一分為二,有一半是別人桌上點的(注:店家說是有執照的飼養場飼養的,不是抓來的野生保護動物,否則是不敢公開銷售的,此菜肴價格是很貴的)。味道有一點點像雞肉,可能配以野雞燉的緣故所以很鮮美,蛇皮生切成絲沾芥末生吃,口感非常的脆,就像是吃海蟄皮。93年時我曾在海南三亞吃過此蛇,但味道不如此地香啦。大家喝著傣家米酒,吃著瑞麗的各種美味,暢所欲言。

不知不覺已至夜裡23:30分,JOHN起身要去網吧裡收發美國公司的郵件,因為賓館裡只有網線沒有電腦,而此時美國是白天,他的公司(在中國做紡織品加工生意)正在工作。我很擔心瑞麗夜裡治安是否安全?勸他不要去了,因為中緬邊境的毒品主要是通過此地流入內地的,不可能不存在治安問題。劉大師看出了我的擔憂,笑著說:“盡管讓他去上網吧,沒有事的。此地正因為是如此,所以管得非常嚴格,在此地如果有人犯罪不出10分鐘即會被抓住,邊防軍和警察每時每刻都不會松懈的,不信你試試?”我KAO!我敢試嗎?

D2:夜裡米酒喝多了,我和JOHN上午睡到11:00才起床,錯過了早餐時間。劉大師和小張又開車來到了賓館,要帶我去市區大排檔吃中飯,說那裡也很有特色。由於時間關系被我婉言謝絕了,於是四個人就在賓館吃了一頓便飯,小張開著吉普車帶著我們出發去瑞麗旅游的第一站:莫裡熱帶雨林原始森林公園。

莫裡熱帶雨林景區位於瑞麗市東北部的莫裡峽谷,距離瑞麗市區約20公裡,該景區是瑞麗唯一的國家4A級景區。“莫裡”是傣語,意為“美麗的瀑布”。進入茂密的熱帶雨林,零距離接觸熱帶雨林,感受天然負離子氧吧裡“醉氧”的感覺,是我慕名前來這裡的最終目的。

從“佛腳印”向西行,走過第一座木橋到扎朵河的對岸,眼前是一塊稍微寬闊平坦的谷地。這裡是人工園林區,可見到孔雀在悠然地覓食,野生芭蕉樹在微風下婆娑起舞,色彩繽紛的各種野花競相綻放。穿過一段三角梅長廊,我們一行四人便進入了莽林密布的莫裡峽谷。一路上,淙淙奔流的山泉唱著歌向東流淌,沿途成千上萬種熱帶和亞熱帶植物遮天蔽日,碗口粗的百年古藤像秋千又似吊床,橫掛在樹與樹之間;被視為“冷血殺手”的寄生植物,正在無聲地相互絞殺;成片的千年古蕨、萬年古木化石又像一本厚厚的教科書,陳列在人們面前。還有樹包石、石包樹等奇景,讓人目不暇接。

一路上,一邊觀賞獨特的熱帶雨林景觀,一邊沐浴著清新的空氣前行,碰到一家6口的緬甸游客,我們還和他們合影留念,他們非常的友好。不知不覺中已經走進峽谷數公裡路,在不見天日的雨林中穿行約4公裡,隱約聽到不遠處傳來“轟轟”的跌水聲,循聲行至峽谷盡頭,其聲已大如雷鳴,眼界也豁然開闊,巨壁齊天,在雙峰對峙的廣弄山和廣馬山之間,一條巨幅瀑布從70米高的絕壁上傾瀉而下……這就到了熱帶雨林景區的盡頭——莫裡瀑布。駐足瀑布前的巨石上觀景,瀑布濺起的水霧撲面而來,深深地一呼一吸,頓感神清氣爽。在稍事小憩,狂拍一陣照片後,原路緩緩返回,雖然來回走了好幾公裡路,但是一點也不感覺疲憊。哈哈!在莫裡熱帶雨林暢游著感受翠綠,那種舒適的感覺簡直難於名狀。難怪劉大師和小張說,常年翠綠的莫裡熱帶雨林總會給他們感受不完的驚奇和收獲。

出了原始森林我們又驅車直奔瑞麗芒令獨樹成林景點。沿320國道由雲南省德宏州芒市過瑞麗江橋約3公裡,在瑞麗市姐勒鄉芒令寨旁,遠遠就可看到一片偉岸青翠的榕樹林列隊路旁,就像在迎候遠方的客人。停車細看,才發現這片榕樹僅是一株大榕樹,因母株樹干向四周發展,從枝干生出氣根,氣根又長成粗干,再向更遠的地方發展,組成了這一片榕樹林,成為令人嘆為觀止的獨樹成林奇景。這株大榕樹樹齡已超百年,母樹主干要七八個人才能合抱,枝繁葉茂,四季長青,氣根發達,覆蓋面寬達4畝多,成為雲南省德宏州瑞麗亞熱帶風光代表性的一景。見此景色,JOHN一直瞠目結舌,哈哈,那可是美國紐約沒有的東東耶!接著,我們又去參觀了姐勒金塔。在瑞麗的芸芸佛塔之中,最有名的是姐勒金塔,它是德宏州佛塔之冠,而且是東南亞著名的佛塔之一,據說與緬甸曼德勒佛塔齊名。這座華麗的佛塔位於市區以東7公裡的姐勒村。塔群中心是高40米主塔,四周圍繞著小塔16座;塔身金光燦燦,塔冠裝飾著寶傘,風標和銀鈴,在微風中發出叮咚悅耳的聲音。姐勒金塔的歷史久遠,現已難以考證其創建年代。史籍記載,是在速塔共瑪腊王子統治時代建造的。

參觀完此景點已是晚上18:00,肚子又開始“咕咕”叫了,忙驅車至瑞麗江大橋旁的壩子上吃晚飯,李總、阿黃、老蘇又在那裡等候了,大家坐在露天的陽台上喝著茶。壩子上的餐館店名是:“傣家飯店”,建在了群山環抱之中,是典型的傣家竹樓,竹樓下是一塊天然平台,四周郁郁蔥蔥的鳳尾竹林一望無際;望著瑞麗江波光粼粼,渡口船來筏往,把兩岸的風物人情融合成一種難以言說的異國情調 。 這次我們一幫食客是現場燒烤整只德宏小耳豬,將整只50多斤重、洗淨的小耳豬用鐵棒穿透頭尾兩端放在三角鐵架上由小僕帽(小伙子服務員)反復翻轉燒烤,直至發出陣陣肉香味。待豬肉烤熟,我再也顧不上斯文,上前扯下一整條豬前腿便大嚼起來,那可真是又香又脆的美味啊!JOHN看到我這幅猴急樣驚得眼睛都發直了,獻醜、獻醜……

D3:上午睡到自然醒,吃罷早飯。劉大師、阿黃、李總、老蘇、小張一幫朋友開著兩輛吉普車全來了。劉大師說:今天的活動內容是參觀畹町橋和緬甸的木姐市容、金皇宮、金鹿寺。進緬甸的簽證手續他們會搞妥,不用我們操心。我從未去過緬甸,能進去看看當然是很開心的事了。

畹町是中國最小的城市, 畹町真正的迷人之處在於那座毫不起眼的畹町橋上。畹町橋是中國國西南之門戶,滇緬公路之鎖鑰,中印公路之紐帶。在抗日戰爭中,它是盟軍援助中國戰略物資的最重要陸路通道。周恩來也曾與緬甸總理並肩走過它。在畹町市區能看到很多不分男女都穿著裙子的緬甸人,很有異國特色。畹町海關的羅關長是劉大師的好朋友,為人極為豪爽。劉大師的朋友當然就是他的朋友嘍,尤其我們從上海那麼遠的地方來這裡看望他。參觀完畹町橋,“哢、哢”地拍了一些照片,羅關長便邀請我們一幫人去畹町一處傣族寨樓吃中飯,大家圍成一大桌,每人酒杯裡倒滿米酒,站著舉杯一起敬羅關長酒時,JOHN突然對羅關長冒出一句:“Thank you,祖國!”眾人一楞,隨後都哈哈大笑起來,羅關長尤其顯得高興,因為他明白JOHN中國話一直是詞不達意、結結吧吧的,但說出“祖國”兩個字,表明JOHN還沒有忘記自己是一個中國血統的人,把中國海關官員當作自己的祖國。

下午,我們告別羅關長驅車到了中緬街邊防關口,劉大師的助理小宋先生已在關口等候我們到來,見面交給了我和JOHN通行證。因為中國的汽車不能開入緬甸,只見劉大師拿出手機打了個電話給緬甸的朋友讓他開一輛車等候在緬甸的那一邊關口接我們。我、JOHN、劉大師、老蘇、阿黃、小張6個人過關去緬甸,其他人因為緬甸那裡的車坐不下就先返回市裡不陪同了。兩頭過關都很順利,劉大師他們手持的是長期有效的護照,由於經常來往的緣故,看得出他們與兩邊的邊防官兵都很熟悉。

過了緬甸邊防關口,很遠就望見一個40多歲皮膚黝黑、大鼻子、凹眼睛的緬甸男人朝我們大揮手,口裡喊著緬甸話,意思讓我們去那裡上車,劉大師對我說:“那個緬甸人一直和他們有玉石生意來往,名字叫:納光”。

納光先生滿口銀牙,笑起來齒牙列嘴的很是滑稽,他開的是一輛破舊的豐田客貨兩用的小車,除了喇叭不響,其它都“哐當”亂響,我們6個人加他開車一共7個人擠在這輛破車上,副駕駛座上擠著阿黃和小張兩個人,一路上在坑坑窪窪的泥地裡顛簸著,我很擔心超載會被緬甸警察抓到?劉大師笑著說:“不用擔心,他們會搞定的!”話音未落,就見前方樹叢中竄出3名穿制服的“警察”擋住去路,嚇了我一跳。納光先生嘰哩哇啦地和他們講了一通,只見劉大師掏出50元人民幣給了他們,一名“警察”要開一張收據給我們,被劉大師謝絕了,“警察”們似乎都很開心,揮手讓我們的超載車通過了。事後劉大師告訴我他們不是警察,是當地的保安員。

一路上看見緬甸人的房屋有竹質結構、木質結構的和水泥結構的。城市裡一般是水泥結構和木質結構的,農村則是竹質結構的。在大河邊看見一群緬甸婦女扛著大米包在裝船,每袋足有50公斤,感到緬甸女人在干繁重的體力活很奇怪,納光先生解釋說:在緬甸人都是女人干活,男人吃喝。我心想:這不是嚴重的重男輕女麼?劉大師反駁說:“納光先生解釋得不對是和你開玩笑的。緬甸男人是必須當和尚的,緬甸的男人雖然生活悠閑,但他們一生必須出家一次,出家次數不限,時間可長可短,有的終身當和尚,更多的則是幾年、幾個月甚至一兩個星期。除信仰因素外,出家的理由也千奇百怪:窮人為了有個地方吃住,富人為了長命百歲,體弱者為消災去病,強壯者為福上加壽,運氣好要當和尚高興些日子,運氣不好也要當和尚去去晦氣,婚前為婚後幸福要出家,婚後為重溫婚前獨身生活也要去做和尚”。哈哈!TNND還這麼復雜。

緬甸北部重鎮木姐,有一點像70年代初的中國城鎮,破舊而無生氣,商場裡的東西都是一些熱水瓶、棉被、衣褲、鞋襪、手表、自行車、糖果等等,除了玉石工藝品之外再也沒有什麼值錢的東西,連電視機都是12寸的中國國產貨,很多還都是黑白的電視機,我連順手捎點紀念品什麼的念頭我都沒有。

緬甸素以“萬塔之國”著稱,在這裡,到處可見大大小小金光燦燦風格各異的佛塔。據緬甸學者考證,古代在蒲甘地區實際有佛塔5000多座,這些佛塔,全是緬甸人捐款修建的。虔誠的佛教徒把修建佛塔看作一生最大的心願。他們平日舍不得吃穿,臨終前把一生辛苦的積蓄捐獻出來修建一座佛塔,才算了卻心願。正如緬甸人自己說的:“我們緬甸人在施舍時手決不會發抖”。不過,緬甸人修建佛塔的目的同樣是為了積德,以便擺脫苦海,來世升入天堂。

金鹿寺、金皇宮都是緬甸的大型廟宇,金碧輝煌,雖然我不能具體明白它們的歷史,但燒香拜佛捐錢的必修課我還是全到位的,入鄉隨俗嘛!

參觀完畢已是傍晚,又該吃飯了,回中國吃飯已經是來不及了。於是我們一行7人來到金鹿寺附近的一家緬甸人開的大排擋就餐,店名是用緬甸文寫的,看不懂,菜是自己可以去廚房裡挑的,直接談價,不用看菜單,因為老板也知道我看不懂字,廚房裡有很多野味,如穿山甲、豪豬、蛇、山雞等等。對這些菜由於已經大吃了幾頓早已沒有了興趣,我們點了一條很大的無鱗江魚和一臉盆油榨昆蟲、納光先生點了很多緬甸腊肉和幾大瓶蛇酒,說實在的緬甸的菜不太好吃耶,我感覺它的飲食有六大特點:辣味濃、油膩大、炸食多、拌菜多、酸菜多、椰子和棕糖食品多……

過了中國邊境已是晚上21:00,劉大師帶著我們去參觀了他在瑞麗珠寶城裡自己的5個大商鋪,盡管是夜裡但裡面仍然是有很多游客,幾百個攤位上放滿了各種珍奇的石頭和翡翠,萬年古木化石多得數不勝數。JOHN看中劉大師商鋪櫃台中一只用黃田玉雕刻的手鐲,劉大師就送了我和JOHN每人一只留作紀念。

D4,一大早劉大師、老蘇、阿黃、小張、李總開著兩輛越野吉普帶著我和JOHN直奔騰衝旅游啦。一路上崇山峻林、樹木繁茂,瑞麗江水流平緩、清澈碧綠,兩岸高大的仙人掌、碧綠的麻桑蒲、濃郁的袖子樹、遮陰蔽日的大青樹和婀娜多姿的鳳尾竹以及成片的芭蕉林,還有鳳尾竹中傣家小樓點綴其中……說不盡的風光如畫。汽車不時地轉彎或爬坡,如入無人之境。中途一幫人下車站在路旁對著樹林撒尿,JOHN很不習慣這樣做,磨磨蹭蹭地不願下車,我衝著他不容質疑地大喊一聲:“YOU,快去WC!”JOHN因憋得難受,無耐只得下車,嘴裡還爭辯道:“美國人上廁所從來不說WC,是錯誤的說法!”我KAO!經過4個小時路程後我們到達了藤衝第一站:藤衝的和順僑鄉。和順鄉在騰衝縣城南4公裡,古名陽溫暾村,因有河,順鄉流過,改為“和(河)順”。全鄉僑居國外的人口很多,華僑分布在緬甸、印度、泰國、印尼、新加坡、日本、加拿大、美國等十多個國家。和順,以華僑出國歷史長、僑屬多,而成為著名的僑鄉。僑鄉氣候溫和,花木茂盛,古建築保存較多。今日的和順鄉,在騰衝仍是相對富庶的村鎮。除經營農田,不少子弟與先輩一樣,走出家鄉到其他城市乃至其他國家經商、生活。

在和順鄉停車場的“農家樂”吃了中飯出來時,正進入正午,太陽照在身上暖洋洋的,和順鄉的街道上沒多少人,只有三三兩兩的外國游客,寧靜而和煦。沿著唯一通向僑鄉深處的石板路邊走邊望,兩邊的古建築保存完好。也許正是地處偏僻,這裡才能保留下那種悠閑。比起麗江,和順僑鄉更貼近大自然,氣候更溫和;而且山水相連,陽光明媚,古樸。 我向來喜歡自然風光,不停地“哢哢”拍照,慢慢跟著劉大師隊伍向上走。幾個彎轉過去,眼前突然亮了一下!和麗江一樣,有一個大水車在僑鄉的中心地帶。 水車旁看不到一個人。想想在麗江大研古城,想要在大水車旁留個影都那麼不容易,麗江的美好記憶頓時化為雲煙。水車旁的涼亭附近,幾個婦人背著孩子,閑散地曬著的太陽,幾名少女正在水中洗著衣服,幾頭老黃牛從我們身邊慢慢地走過,顯得非常悠閑。我們繼續走,又走過了一個村莊便到了艾思奇故居。

艾思奇故居位於和順鄉水碓村,系一幢中西合璧式磚木結構四合院樓房。建築占地600多平方米,高屋大院,串樓通欄,點綴西式小品陽台,故居前臨元龍幽潭,後枕鳳山,地勢高曠,環境優美。建於民國8 年(公元1919)年,是艾思奇之父李曰垓任雲南民政、司法兩司司長及礦物督辦時所建的新居。

艾思奇(公元1910—1966年),原名李生萱,生於騰衝縣和順鄉水碓村,青年時代,兩次東渡日本求學。193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7年赴延安,先後在抗日軍政大學、陝北公學、延安馬列學院任教,1955年任中央直屬高級黨校黨委常委、哲學研究室主任,兼任中國科學院社會科學學部委員,1959年任中央高級黨校副校長,兼哲學研究室主任。 艾思奇畢生從事哲學研究和教學工作,著有《大眾哲學》、《辯證唯物主義綱要》、《哲學與生活》等哲學著作,發表哲學文章360余篇,為我國著名馬列主義哲學家。

接著我們參觀了藤衝滇西抗日戰爭紀念館和國殉墓園。騰衝國殤墓園位於縣城西南1公裡處,落成於1945年7月7日,即盧溝橋事變8周年紀念日。“國殤”是為國作戰而犧牲的壯士。國殤墓園是一座埋葬著滇西抗戰中為國捐軀的8000多中華兒女的陵園。這是目前全國最大的烈士陵園。滇西抗戰在中國抗日戰爭史上留下了非常悲壯、光輝的一頁。

整個國殤墓園以小團坡為起點,在其東北向的中軸線上,建有“攻克騰衝陣亡將士紀念塔”、“騰衝戰區抗日烈士墓”|、“抗日英烈紀念堂”及墓園大門。紀念塔建於坡頂。團坡其實是一圓形的山丘,形如一座蒼翠的彎廬。坡上蒼松翠柏,青草黃花,相伴著3168座排列整齊、挺然屹立的碑石,每塊碑石上刻有一位當年攻城陣亡烈士的姓名、籍貫、軍銜、職務等。走在密匝的石碑之間,映人眼簾的每個名字都扣人心弦,使人肅然起敬。

墓園西邊,大盈江水洶湧狂奔,滴水瀑布的巨大轟鳴回應著墓園之松濤嗚咽,隔澗相對的龍光台上,明將鄧子龍所書“劍掃風煙”4個大字依稀可見,風嶺晴崗在它的東側,高聳的文筆塔與紀念塔相對應,向南望,美麗的和順僑鄉煙霞檬攏,風光晴旋,極目北眺,籠籠朝雲,瑞祥生輝,有名的史迪威公路——那條壯士們用生命捍衛的“抗戰大動脈”,從它的旁邊婉蜒而過。

夜晚和順鄉的古街遠遠不及麗江的熱鬧,酒吧街雖然裝飾得很豪華,但游客卻是了了無幾,顯得很冷清。但“藤衝人家”的菜卻很不錯,在那裡我品嘗到了雲南藤衝一絕——壇子雞,其色金黃玉潤,晶亮養眼,其色純正持久,不悶不膩,入口細品,皮脆肉嫩骨酥,滿口溢香。據廚師介紹:此菜是將壇密封,小火4小時,封火,再燜3個小時,共計7個小時,開封、出壇,壇子雞還因為中藥秘方的鹵制,有活血舒筋,清肺、健胃之功。

吃罷晚飯,一行人到了劉大師在藤衝購買的豪華山莊(2幢別墅)入住,每幢別墅分為兩層,裡面設施豪華,樓上是主臥室,樓下是保姆房和咖啡廳、餐廳,每幢別墅約有400平方米,我和JOHN兩個人住了其中一幢別墅,因為太大,就顯得空蕩蕩的。洗完澡已是晚上九點,劉大師、李總、老蘇、小張、阿黃從隔壁另一幢別墅走過來和我們打撲克,我們六個人玩“鬥地主”,JOHN不懂中國的牌路,在一旁教著哈尼族小妹(保姆)英語,一群人一直玩到了臨晨兩點才休息。

D5,上午睡醒起床,哈尼族小妹早已在樓下餐廳裡准備好了咖啡和早點,吃完早餐走在花園的小道上沐浴著陽光,呼吸著清新的空氣,感覺自己五髒六肺都舒坦極了。劉大師帶著我和JOHN在山坡上轉了轉,指著山坡下我們住的別墅群說:“這裡的別墅一共才18幢,現在是100萬一幢,我就買了兩幢,以後肯定會升值。”我當時聽了還不以為然,只是點頭隨聲附和地贊同罷了。沒料到事隔兩年就升值到了每幢250萬,到底是生意人有眼光啊!

在別墅裡吃了中午飯,我們一行7人先驅車直奔騰衝火山國家公園,該公園位於高黎貢山西側的騰衝縣,有“天然地質博物館”之譽。這裡集中分布在和順、馬站一帶的大大小小高高矮矮的火山,構成了一個龐大火山群景觀,是典型的第四紀火山,也是我國最為著名的火山密集區之一。 騰衝共有休眠期火山97座,其中火山口保存較完整的火山達23座。騰衝縣城即坐落在來鳳山火山流出的熔岩上,在縣城西北10多公裡的馬站村附近火山較為集中,黑空山、大空山火山群自北向南呈一字形排列,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區內火山類型多樣,火山堰塞湖、火山口湖、熔岩堰塞瀑布、熔岩巨泉等景觀十分豐富,構成中國規模最大的休眠期天然火山博物館。 爬火山也是一件很費力的事,由於山頂很高,一行人爬爬停停,費了好大的勁總於登上山頂。從山頂俯瞰全景,藤衝整個城市都一覽無余,非常壯觀!此地游覽完畢,我們又去了騰衝最有名的地熱溫泉。因為騰衝是中國著名的地熱風景區,地熱資源極其豐富,其中,最為壯觀的地熱景觀是距騰衝縣20公裡處的騰衝地熱溫泉群,又稱熱海,面積約9平方公裡。所以景區內到處可以看見各式各樣的氣泉、溫泉,共有80余處。有澡堂河瀑布、蛤蟆嘴噴泉、獅子頭、美女池、大滾鍋等景點。其中有14個溫泉群的水溫達90℃以上,到處都可以看到熱泉在呼呼噴湧。世界上有溫泉的地方很多,但像騰衝熱海這樣面積又廣、泉眼又多、療效又好的實在不多見。

熱海中最典型的是“大滾鍋”,它的直徑3米多,水深1.5米,水溫達97℃,晝夜翻滾沸騰,四季熱氣蒸騰。劉大師說:“以前有一頭牛到大滾鍋邊舔吃帶鹹味的泉華,不小心掉入鍋內,待牧童從村裡喊人來救它時,已煮成一鍋牛肉了。”我聽了直笑,那一鍋泉水不都變成牛肉湯了嗎?感到很有趣。然而大滾鍋的水確實很燙,直冒水蒸汽,幾名老太用稻繩捆綁著已被溫泉燒熟雞蛋,5塊錢10個一串地在向旅游兜售。我們坐在室外茶座裡,喝著茶,吃著熱騰騰的雞蛋,看著眼前翻騰的“大滾鍋”,真是幸福樂無邊啊!

騰衝熱海不僅具有獨特的景觀,而且對人們的生活非常有益。洗溫泉當然是我們此行的主要項目,購了門票進入了裝飾豪華的溫泉室,裡面的套房都是用木結構做的,室外溫泉池大大小小有好多個,水溫都是處理過的,所以不會被燙死,男男女女在一起混浴,泡在大池子裡和許多漂亮MM在一起洗溫泉的感覺真爽,看著她們身穿比基尼在水池中上下撲騰,泉水不時地濺得我滿頭滿臉,我可真是心花怒放。喝的冰水是免費的,當然洗溫泉是沒有黃色成份的,也不允許拍照。經過泡腳、按摩、疲勞盡消。在熱海景區裡面的“熱海明珠大酒”吃了晚飯便打道回府。

D6,上午起床吃了早餐,便開始整理行李,因為我和JOHN要趕下午保山機場18:00回昆明的航班。劉大師一幫人說今天中午去和順新近開張的“景頗飯莊”吃飯,飯莊的規模很大,主要裡面有雲南地道的景頗菜,景頗菜以舂菜為最出名,即把野菜、野果舂後做菜,既開胃又保健。就連服務員都是來自景頗族的小姑娘、小伙子。在享受少數民族特色美味菜肴時,景頗族小姑娘、小伙子們載歌載舞地唱完山歌後,便手捧斟滿白酒的酒杯一個一個地給我們敬酒,如果你不喝,她們的敬酒歌就對你唱個不停,一杯又一杯白酒下肚,直把大家灌得頭昏腦漲、滿嘴酒氣、面紅耳徹。豐富美味的景頗盛宴,讓我們親身體驗了景頗族獨特的民族風情。

李總、老蘇、小張都喝得酩酊大醉被阿黃開車先送了回去,阿黃因為下午還要送我們去機場翻越高黎貢山所以不敢喝酒。等我們酒足飯飽,阿黃開車載著劉大師,送我和JOHN去保山機場,高黎貢山真是受不了,彎多的跟什麼似的,從來不暈車的我都差點吐了,JOHN因為不勝酒力,趴在車窗吐了好幾次,我們的豐田越野吉普車開了三個多小時總於到了保山機場。眾人才下車依依不舍地告別,我的瑞麗、騰衝愜意之行也總算告個段落!

保山機場位於保山市南郊,始建於1929年,是中國民航建成最早的航站之一。機場候機大廳四周都掛滿了“飛虎隊”和陳納德將軍的介紹,當年陳納德將軍接受宋美齡的建議,在昆明市郊組建航校,以美軍標准訓練中國空軍,他還積極協助中國空軍對日作戰,並且親自駕機投入戰鬥。1941年,陳納德在羅斯福政府的暗中支持下,重金招募美軍飛行員和機械師,以平民身份參戰,7月和10月,200多人分兩批來華。隊員多半是勇敢,渴望冒險的勇士,首戰便對日本戰機予以痛擊,此後並連創擊落日機的佳績。“中國空軍美國志願援華航空隊”插翅飛虎隊徽和鯊魚頭形戰機機首名聞天下。其“飛虎隊”的綽號也家喻戶曉了!

飛機漸漸駛入跑道,直插藍天。從機窗外俯瞰騰衝,這座南方絲綢之路上的歷史文化名城,歷經滄桑,積澱了豐實深厚的歷史文化,邊陲古道的馬鈴聲,記錄著中、緬、印的商貿歷史;春秋戰國時期的銅案、銅鼓凝集著兩千多年悠久燦爛的文明;石雕佛像,閃爍著中原與東南亞文化交流的光芒;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中國軍民在這片縶土上抗擊日本侵略軍,首創全殲侵略者的戰例,捍衛了中華民族的尊嚴。莊嚴肅穆的國殤墓園裡安息著為國捐軀的抗日英烈,數千座墓碑向後人昭示著民族精英抵御外辱的浩然正氣。

再見了騰衝、再見了瑞麗!

旅游提示:

大家如果要走騰衝這條線的話也可以從昆明飛到瑞麗,反過來走,路要好走很多。

美食

瑞麗的特色小吃:傣家菜的特點是酸、甜、苦、辣、生。景頗菜以舂菜為最出名。德宏州最有名的一道菜是火燒乳豬。

瑞麗水果品種豐富,青木瓜和圓形的青檸檬是這裡的特產。檸檬汁加米酒加面包干等混合制成的泡魯打,是許多當地人的最愛。

最佳旅游時間

瑞麗冬天很溫暖,而且是旱季,所以很適合旅游;夏天就十分濕熱,讓人很難受。最佳游季是9月-12月,此時天空明媚,陽光和煦,旅游最好。

一般應根據季節帶件普通外套,或者背心即可,但是可以帶件簡易雨衣,這裡下雨較多,但持續時間短。

購物

瑞麗珠寶城:鑽石、翡翠、瑪瑙、綠寶石等等,從幾元到幾十元的玉雕小飾品,到成百上千元甚至幾十萬元的珠寶首飾,不同層次的消費需求都可以滿足。

邊貿街:瑞麗市內有一條貿易集市街長達1千米多,被人稱為“中緬街”。這裡賣主均是中緬邊民,貨物琳琅滿目,而且有很多具本地傣族特色的木雕、皮革、紡織等工藝品。每當夜色降臨,這裡便燈火通明,成為瑞麗的不夜城。可步行或乘出租車前往。

姐告邊貿經濟區:姐告邊貿區位於瑞麗市4公裡的瑞麗江東南岸,東、南、北三面與緬甸對外貿易主要口岸--木姐市相連,中緬友誼街坐落在姐告中緬邊界靠近中方的一側,這裡有許多頗具緬甸風格的商業店鋪。到達瑞麗市後,可乘微型車前往,票價5元,也可從中緬街走到木姐市區,但需要在邊防檢查站辦理相關手續。

住宿

瑞麗賓館酒店較多,主要集中在南卯街和邊城街,如凱通國際大酒店、天成大酒店、九州飯店等均可住宿。這些賓館電話可直撥世界各地,可辦理購機票、車票、出境旅游和出租汽車、自行車等業務。

一般星級賓館標間60—150元/間,普通賓館標間40-60元/間。由於瑞麗是邊境地區,人員較為復雜,入住前一定要先觀察周圍環境。





(瑞麗江)

(騰衝火山國家公園)



(偶和劉大師及眾弟兄在瑞麗江畔喝茶,等待著小耳豬烤熟)



(騰衝火山國家公園)



(熱海“大滾鍋”)



(偶們住在劉大師(翡翠、寶石鑒定專家)的豪華別墅)


精選遊記: 騰衝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