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在途中,尤其是可以享受透過鏡頭的景色,連那些值得回味的照片。
今年的節日一股腦地都擠在一塊,途中的機會也跟著扎了堆:元旦故地重游了水鄉同裡,若不是酒友相伴一起醉臥古鎮,這裡不過就是褪了色的旅游景區而已;所幸這個江南古鎮中還擁有了文化遺產的退思園,否則我想它也該從所謂的幾大江南名鎮中劃掉了。這10年間,我還走過了西塘、烏鎮、南潯、周莊、木瀆、錦溪、甪直等許多水鄉名鎮,但在我看來,能夠真正值得再去的只有西塘。我喜歡西塘的煙雨長廊,那是最能體驗當地百姓生活的小鎮,沒有烏鎮翻新後的做作,沒有南潯官家庭院的刻意氣派,更沒有周莊炒作的喧鬧,途中的感覺就是隨時隨地坐下,在農家門口休憩完又走進茶館品茶,即便是看著來往的路人發呆,也享受到不行。
說到古村落的煙雨長廊,楠溪江中游古村落的岩頭鎮也有一個。11年前到那裡的時候還是個名不見經傳的小鎮,古樸的民風和村落絲毫沒有受到旅游風潮的侵蝕,煙雨長廊下甚至沒有茶館和商鋪,沿著鎮中小路走著走著甚至可以進到稻田裡,與附近原生態的芙蓉村和蒼坡村構成了天然的大寫意。這裡的每個村落都是單獨的體系,石牆包裹著幾十戶的人家就成了小型社會,祠堂、書院、戲台、公共景觀樣樣齊全。記得同行的朋友是建築系教師,4天時間徒步探訪了14個古村落,在他的指導下邊走邊學,實在是受益匪淺。
2000年初秋的一個月內,連續走訪以歙縣、黟縣、婺源為中心輻射開來的數10個徽派古村落。與楠溪江中游古村落木建築不同的徽派民居建築,有著高大的白牆青瓦、氣派闊綽的大宗祠以及招牌式的牌坊。當然,到了徽州除了觀景外,品嘗徽菜也非常重要。有時候,從美食看文化往往來得更加具有吸引力,讓這種邊走邊吃的旅途多了許多回味。
你能想像明清古建築和窯洞的結合嗎?2003年大年三十,當我踏進山西磧口李家山的一戶農家時,突如其來的到訪打破了村民的生活秩序,本來簡單的晚飯變成了羊肉餃子宴,熱乎的炕頭散發著戶主人的熱情。清晨站在村中的高處,看著遠處漂浮著碎冰的黃河,腳下的溝壑中便是一層摞一層的民居,依舊是高牆大院,院內卻是連排窯洞。要到達李家山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沒有交通工具也沒有導游,靠的就是在塵土飛揚的土路中兩個多小時的步行,這種灰頭土臉的旅途生活真不是一般的都市人願意嘗試的。
這些年來,在享樂的旅途生活中我走過了四川的黃龍溪,山西的王家、喬家大院,陝西的韓城山、寨結合的黨家村,浙江的諸葛村、泰順廊橋等等古村落……之所以用享樂這個詞,是因為享樂絕對是一種有利健康的生活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