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雖然久居北京,但長期關注全世界各地的美食新聞。這家新加坡的黃亞細肉骨茶餐室,我是怎麼知道的呢?
話說,有一天哈,香港特首曾蔭權到訪新加坡,由於白天的工作繁忙,但卻又很想嘗嘗這家著名的黃亞細肉骨茶,因此讓助理致電,約在晚上用餐。結果吃了個閉門羹。
這家店,只做半天兒的生意,店不大,裝修的也不怎樣,還不開分店,但名人政客都上趕著來,就為了一品那傳說中新加坡最牛的“肉骨茶”。
一般只開半天兒的店,都是不愁客源,老板又很知足常樂的那種。這種店鋪,在我們中國西安的回民街,西羊市和大皮院也是很常見的。
人家講話兒了,我們也不能為一個人,就把伙計們都叫起來做東西啊,要吃,跟大家一樣,白天來。
說真的,我這人比較賤,就喜歡這種拽拽的店,和勁兒勁兒地愛誰誰的老板。
差點忘記說地址了:No 208 Rangoon Road(營業時間6:00—14:00),名為:黃亞細肉骨茶餐室。

曾蔭權是給撅回去了,但馬英九還是嘗到了這家的肉骨茶,還有右下角的譚詠麟。我在很多新加坡的食檔裡,都看到過譚詠麟和老板的合影,哎,這個愛吃鬼呦。
我正在看牆上合影的這會兒功夫,手機響了。一看是我姐,我立馬兒給掛了,在這兒接電話,加上漫游多貴啊。不到10秒鐘,她短信來了“接電話,回頭我付錢。”
當電話再次響起時,我接了:
“你干嘛呢?吃飯了嗎?”
“別那麼多前綴,電話費挺貴的。正吃呢。吃那個我和馬英九都吃上了,但曾蔭權沒吃上的肉骨茶。”
“什麼?”
“吃那個我和馬英九都吃上了,但曾蔭權沒吃上的肉骨茶。”
“啊,你和馬英九,曾蔭權一起吃飯?”
此時,此刻,我不知道該埋怨我姐的智商,還是該抱怨中國移動的信號兒。

說“肉骨茶”是新加坡名氣最大的菜,我應該不用擔負什麼重大責任吧?因為全世界人民都這麼覺得,既然法不責眾,我就說它是。
顧名思義,肉骨茶這道美食,是把排骨或腔骨,和藥材混合在一起燉煮出來的。裡面配有大蒜,和香料啥的,當然,香料是很重要的啦。
與馬來西亞的肉骨茶不同,新加坡的肉骨茶,湯中少了些藥的氣息,而濃郁了一些胡椒的味道。
你看到的這碗,裡面是4根肋排,這裡也叫一字骨,這樣一碗是7新幣。如果你點用腔骨做的肉骨茶,是5.5新幣一碗。從口味上,我個人覺得沒太多的區別,湯都是一樣的,就看你喜歡吃哪個部位的肉了。
先喝上幾口湯,再吃上一塊肉(配著醬油和碟子中的辣椒),把切成塊兒的油條放進湯裡浸泡一下,再夾起來放進嘴裡,是我喜歡的吃法兒。
如果覺得湯好喝,可以再讓老板給你添一碗,別不好意思。

肉骨茶和烏龍茶,堪稱最完美的搭配。這裡的茶2新幣一包,你千萬別吝惜那2塊錢,來這裡吃肉骨茶,不邊吃肉,邊喝茶,那就是一個美食棒槌了。
香濃的烏龍茶,能夠襯托出肉骨茶獨特的風味。你試試看,先喝肉骨茶的湯,再吃一口肉,隨後一口熱茶喝下去,解膩的同時,周身通泰,那種感覺非常奇妙。
趁著喝茶的功夫兒,我跟你說說,這家店和曾蔭權之間的後續故事吧。
後來,老板得知後,給曾蔭權寫了一封信,信大概的內容是,“哥們兒那天真不知道是你來,這得怪外交部辦事兒不靠譜兒,他們壓根兒就沒告訴我您的大號。要知道是你,我能不開門兒麼?對不住了哈。要不,這麼著吧,你下次來,茲要提前告我一聲兒,我一准兒請你好好撮一頓。”
這是我翻譯的北京話版本,你能看明白吧?玩笑一下,接著往下說。
不過說真的,老板這麼一來,我還真不崇拜他了。我想了,趕明兒,我要是有能力在北京開一飯館兒,奧巴馬來吃飯,我也不給好臉兒。茲要趕上人多,就得在外面等號兒,實在等不了,就跟別人拼桌兒。要是想跟我合影,掛他辦公室裡,還得視我當天洗沒洗頭而定。

雖然我不再崇拜老板了,但店裡的東西,我還是能繼續保持熱情的。比如這碗,醬燒豬蹄兒,湯汁濃郁,蹄蹄香而不膩。
這頓飯,咱們算算錢哈,一碗肉骨茶7塊,烏龍茶2塊,米飯0.5塊,一份油條2塊,一盤青菜3塊,一盤醬燒豬蹄8塊,22塊5新幣。
估計我姐想,花22塊錢,值了,我妹妹都跟馬英九和曾蔭權吃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