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兵馬俑坐在飛機上的時候,大概8,9點,飛過秦嶺,黃土高原,溝溝壑壑在晴朗的萬米高空突顯得分外清晰。 在從鹹陽機場去西安的路上,路邊不斷掠過一座座突起的小山包,或者應該說是土堆。大小不一,眾多帝王陵,上至4,5千年的商周,2000多年的秦漢,1000多年的唐朝已經算近了。當下開始很激動,千年的痕跡猶存。13朝古都的氣息渺渺不絕。第二天掙扎著爬起來,一看,快8點了。真的,這絕對是我在西安4天中,起的最晚的一天。尋思遠的地是去不成了,奔東線兵馬俑吧。 打車奔向火車站,一路繞著城牆開,恍惚中覺得繞了個大圈,鑽進了某城牆洞時,到了,混亂似一鍋粘稠粥的西安火車站。 游5(306)線路是華清池-驪山索道-兵馬俑。車票全程7塊錢,1個小時左右。聽聽這游覽地名,有文化啊。楊貴妃洗澡的地,多麼火樹銀花的女人,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 不過我壓根沒下去看,就在車上看著,早聽說這裡沒有任何看頭,因為一大池子水早就被放空了,用於排演‘長恨歌’搭台子。至於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的場景,通過40塊錢的驪山索道也沒法體現。雖然我一心向往驪山,恨不得能去親見下周幽王褒姒烽火戲諸侯,為博美人一笑甘願調侃天下,可惜早被攜程眾人告知上面一無所有,除了光禿禿的石頭。利用等待時間遙想了一下當年此處勝景之後,我直接到了兵馬俑,途中膜拜了多個古地名,同時神往了一下當年臨潼眾星雲集的勝景。 兵馬俑在一個小山坡下。門口賣完票,被忽悠上了一輛旅游車。6塊錢上下山,因為聽說要走很遠,而且據說路程很遠。游5的售票員,導游都忽悠我們坐車。大冷天,做個環保電瓶車上山,3分鐘,一路大風,很冷!!!受騙了。。。走路也很近的好不好,拜托。而且下山坐車上的時間真的只有1分鐘....我們請的這個導游,勉強還算專業,除了一路不停的催我們快走,不讓我們看之外,講的還可以。領著我們到了酷冷的兵馬俑1號大棚,也就是廣大人民群眾包括我以外常常在電視上看見的那個場景。實際來說,一般壯觀。因為很多都沒有挖掘出來,也好。要知道兵馬俑剛發掘出來的時候身上都是有鮮艷色彩的。可惜了,我們現在看到的沒有任何顏色,震撼力相比也小了一些。不過這只是秦始皇陵的冰山一角而已。 2號坑和3號坑的燈光比較昏暗,這樣能保證減少一些光線上的輻射外。有幾個修復號的兵俑。仔細看看,他們的神態刻畫都非常逼真,並且沒有一個重樣,應當就是按照當時軍容的再現吧。不過也正因為如此,看了那麼多,太逼真了,心裡怕怕呀~~~我們還見到了被稱為‘世界唯一幸存的奇跡發現人’,發掘兵馬俑的老先生。這話說出來的時候,旁邊小同學咕噥了一句,好靈異哦。。。汗~這位老先生現在不定期過來簽名售書...真幸運。。。 當地有個著名對聯:翻身不忘共產黨,致富全靠秦始皇。橫批:感謝老楊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兵馬俑坑道出土的車馬。造型很精美。隔著玻璃,近近的看,2000多年的歷史,從眼前一晃而過。甚至有點恍惚。可以想像戰車上秦始皇的英姿。尤其是在看了寫李斯的那本書之後,更對這位奮六世余烈,振長策而御宇內的帝王充滿憧憬之情。而且皇帝的排場大呀,講究就是多呀,我只看到這點,就覺得做皇帝福利好啊~ 兵馬俑總的來說,就是這樣了,有3個坑在發掘。更多的發掘工作現在是暫停的。尤其是皇帝的陵墓,更是沒有挖掘。也挺好,雖然我非常渴望能看,但是我更願意讓它沉睡地下,在這個技術缺乏,商業氣息過濃的社會。司馬遷同學這麼描述,“始皇初即位,穿治驪山,及並天下,天下徒送詣七十余萬人,穿三泉,下銅而致槨,宮觀百官司奇器珍怪徒藏滿之。令匠作機弩矢,有所穿近者輒射之。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魚膏為燭,度不滅者久之。”另外,對與設計秦陵的丞相李斯,無限膜拜~ 歷史上,項羽曾經遣30萬大軍挖陵,搬運寶物1月仍未盡。黃巢大叔也挖過(說他老人家還挖過乾陵,汗)。秦皇地宮當年勝景,今天只是遼闊黃土地上隆起50多米的一個小土丘而已。不過盡管如此,地下宮殿的輝煌,70萬人歷時40多年修建的輝煌宮殿又豈是2000年的光陰能夠磨滅的!更多的科技效果請觀賞MUMYY III,李連傑同學參演的。 那天下午回到西安就去了陝西博物館。一路還拎著臨潼兵馬俑買的2個巨沉無比的石榴。。。真的好重的。。。胳膊都快斷掉了。下午去到那快3點了,淡季就是好啊,票還沒有放完.排了2分鐘拿到票進去了,滿好.不過5點就閉館趕人了.強烈建議有興趣的同學,合理均勻分配時間.我把大把時間都花在青銅器上了.... 陝西博物館的寶貝很多。商周招牌青銅器,秦漢唐的瓷器,宮廷用品等等。甚至還有新石器時期刀鑿斧鑽的工具,5000千多年的文明,幾個小時之內,穿越時空,跨越千年。 5點多的時候一路暴走到大雁塔。可惜打樣下班了已經。於是在塔外暴走,晃悠。周圍都是仿古建築。還有賣紀念品的小攤~ 6點多的時候,還有亞洲最大音樂噴泉的表演。應和著雄渾的唐樂,幻影般的燈光束下,大雁塔裡也點起了燈。大唐盛世,恍如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