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聊城、濟南、臨淄、青州、濰坊、鄒城、微山湖七日自駕攻略

作者: 錦瑟畫眉

導讀其實不是很愛寫攻略的人,雖然在旅途中總還是習慣寫日記,卻似乎記載下來的少之又少,記憶的篩子眼大浪淘沙般的把很多細節都丟棄了,時間久了便真的以為沒有發生。於是不妨寫一寫攻略,其實也就是自己的行程安排,流水賬的骨架搭在這裡留待日後添油加醋。D1:北京—德州 有事情耽擱中午後才出發,走京開轉京津塘再上京滬,在天津和河北兩個邊界口遭遇大堵車,高 ...

其實不是很愛寫攻略的人,雖然在旅途中總還是習慣寫日記,卻似乎記載下來的少之又少,記憶的篩子眼大浪淘沙般的把很多細節都丟棄了,時間久了便真的以為沒有發生。於是不妨寫一寫攻略,其實也就是自己的行程安排,流水賬的骨架搭在這裡留待日後添油加醋。D1:北京—德州

有事情耽擱中午後才出發,走京開轉京津塘再上京滬,在天津和河北兩個邊界口遭遇大堵車,高速路以省界設立關卡實在是一大弊病。本想直達聊城,但時間晚

了只到德州。但進入山東省界後到德州出口區區十幾公裡卻收費15元,答曰這是最低收費標准,即使你進入山東界後從5公裡的出口出去也要收15元。真是無

奈。選擇停留德州很大程度還是為了一口扒雞,德州扒雞的名聲如今在京城內似乎不那麼響亮了,但既然來到了原產地自然該去見見真章。德州城內的扒雞美食城裝

修豪華,和海鮮作伴,不過價格卻依然是很家常的,扒雞的味道很足,還吃到了膠東黃瓜和醋溜咯炸。宿德州。

D2:德州-聊城(光岳樓、海源閣、鐵塔、山陝會館)—濟南(芙蓉街)

沒在德州停留,直奔聊城,聊城的古城其實也是有名無實了,除了那座光岳樓依舊高聳挺拔。樓前有很多賣葫蘆的小攤,有紫色的葫蘆上面刻畫,算是這裡的特

產。光岳樓南有一海源閣乃是歷史上著名的私人藏書樓,不過我去的時候正在中午,大門緊鎖也許根本不開放,只能沿著街邊看到裡面的藏書樓的屋檐。街上很多賣

“呱嗒”,一種裡面帶餡的油炸餅,長長的橢圓形,就在街邊小桌旁一坐,喝一大杯一塊錢的扎啤,來一碗涼皮,很愜意的午餐。聊城也有雞,叫做魏氏熏雞,很多

商店都有賣真空包裝。本來還想看看聊城的毛筆,但是沒有找到相關的店鋪。我是從古城的東邊入口一路走到光岳樓,中間還路過傅斯年陳列館,有興趣可以看一

看。聊城的鐵塔卻沒有想像中巍峨,很孤單的矗立在一片大工地中,這裡圍繞鐵塔正在建一座公園,也許以後的風光會更美吧。附近還有一座清真寺,在一大片廢墟

之中隱約還能看到一些古老的建築遺存。當然聊城最輝煌的還是山陝會館,到裡面仔細地去看那些精美的木雕吧。門票30元,在門口時就聽到某當地出租司機在和

兩個人說不要買門票,從後面哪裡哪裡能進去,兩個人就往那方向去了,但不知道是否能真繞進來,至少我在裡面沒有看到什麼後門。在會館門外的小攤上我買了一

個泥陶的小口哨,1塊錢,很古樸很精巧,賣東西的老大爺說這玩意不多見了,外面買不到。

離開聊城過黃河前往濟南,進入濟南市郊立刻大城市的氣息撲面而來,雜亂臃腫,道路遠沒有德州聊城那般寬敞痛快,大明湖的風光還是很嫵媚,只可惜她不像

西湖那般免費開放,於是便只在門口到此留念了一下。循著曲水亭街而入,原來濟南也有胡同,傍晚時分溫柔的陽光灑在小巷內,別有韻味。芙蓉街卻要變成一條美

食街了,一座座仿古建築內都是人間煙火,我在芙蓉泉邊的一家小飯館品嘗了九轉大腸和糖醋鯉魚,大腸的味道真不錯,非常甜,非常有魯菜的風韻。建議到濟南一

定要嘗一嘗。要麼就在曲水亭街那裡露天臨水而坐,小桌子小椅子吃點烤串喝點啤酒,晚風習習,格外愜意。有人說這一帶是最有濟南味的地方,我不了解濟南,不

過這幾條小巷、老房子、店鋪和行人,的確韻味十足。

D3:

濟南—周村(古商城)—臨淄(齊國故城遺址)—青州

離開濟南往淄博去,因為天氣突然變陰且有下雨征兆,又看了道路不是很好走,放棄了原先的峨莊行,這座全國美術寫生基地所在地就此擦身而過。往淄博的路

上路過周村,可能很多人知道周村燒餅的名頭。看過資料這裡還有幾條以前的商業老街,如今建成了一大片周村古商城。也開始收門票,通票60,包括裡面一些參

觀景點如狀元第、染坊、魁星閣等,不去景點光買街票也要40元。主要有大街、銀子街、絲市街組成,中間矗立著周村旱碼頭的大牌坊,這裡以前有很多名聞天下

的商業老字號,也出過不少歷史名人,南來北往的人也帶了多種樣式的建築風格。雖然如今這裡開發成了景區弄了不少虛假的店鋪招牌,不過原先的古建築並沒有變

樣,那些青磚、雕欄、石刻、彩繪依舊保持著原始的古舊面目,逛一逛還是很有看頭的。特產周村燒餅隨處可見,還可以參觀生產過程。周村蜜罐子是一種泡在蜂蜜

裡的油炸食品,味道一般,但是外包裝的那個小罐子我很喜歡。

過淄博市往東到臨淄,曾經的齊國故城遺址大多分布在臨淄以北的齊都鎮,一到這裡就能隨處看到封土堆,晏嬰墓、管仲墓、桓公台,除了有名的幾個,其他大多沒

有任何標示,這裡極其適合探索考古愛好者。可參觀的景點主要是齊國歷史博物館,其他還有城牆遺址、排水口遺址、殉馬坑、馬車博物館、孔子聞韶處等,殉馬坑

真是名副其實,就一間廳轉一圈5分鐘出來,門票10元。排水口遺址大概也要門票,但我去的時候已經下班關門了,但繞到後面麥田裡能透過欄杆清楚地看到裡面

的遺址。這些地方不是很好找,如果不是自駕還是包車方便些。這裡的古跡太多了,沒准你還能有什麼意外發現。

淄博到青州國道修路,省道開始一段異常顛簸難走,漫天飛沙撲面。傍晚到青州,宿青州賓館,標間140含早餐。滿街尋找有人推薦的“佛光全羊”,按照攻

略終於尋覓到這家小店,但真的不像一家店,裡面就一張桌子,也沒有別的客人,要了一斤全羊,所謂全羊就是一種湯鍋,裡面有羊肉、羊肚、羊肝之類,酸辣口

味,來兩張山東煎餅就著吃,吃得不怎麼安生,總覺得有些像黑店的感覺。其實在淄博也看到一些飯館寫著“佛光全羊”的招牌,想要嘗這一口的大可不必在青州這

裡找尋了。

D4:

青州(東關街、真教寺、衡王府石牌坊)—濰坊(楊家埠)

上午逛了東關街一帶的回民聚集地,老街老建築很有味道,衡王府石牌坊就在玲瓏山路邊,挨著一家大醫院,建築已經沒有了,只有兩座牌坊還在。偶園我沒有進去,那一帶也是老街,青石板路,不過覺得沒有東關街耐看。

下午前往濰坊,路過昌樂,這裡號稱西瓜第一鎮,路邊的西瓜攤特別多,這裡的西瓜個頭很小,但甜度比較高,另外還有賣火銀瓜,是一種香瓜,但是價格奇

高,4元左右每斤,覺得味道也不過爾爾。到濰坊後吃了雞鴨和樂,其實就是饸烙面,沒什麼新鮮的。直奔楊家埠,村裡的大道已全然被一家一家的年畫店風箏店割

據了。民俗大觀園門票30,裡面地方不小,能看到年畫和風箏的制作工藝以及歷史淵源。要購物就還是到外面吧,不過幾乎每家店的東西都大同小異,想挑到精品

還要火眼金睛。年畫一塊錢一張的、五塊錢一張的、八塊錢一張的都各有區別,風箏普通的20元左右,可以試飛,還有迷你小風箏,做工很精致,值得留念。楊家

埠這地方的民俗氣息很濃,不過僅從表面上來看也不過是些商業手法罷了,想要找尋深入的民俗文化恐怕並不容易。回濰坊,找了一家店吃朝天鍋,實際就是大餅卷

菜,可以卷肘子、口條、豬肝、豬耳朵、雞蛋、素菜等,圍著一口大鍋而坐,邊喝湯邊吃餅,很山東很豪爽的感覺。濰坊的高檔賓館挺多,價格比較高。晚上很多的

街邊燒烤小攤。

D5:濰坊(風箏博物館)—青州(青州博物館)—鄒城

早上去了風箏博物館,這裡陳列有很多曾經獲獎的風箏,另外還有如美國、日本、韓國、印尼等國家的風箏,但一比起來和中國風箏簡直不可同日而語。想來風

箏節的時候也是很熱鬧的。放風箏很累的一樣是脖子,頭總要向上仰著,所以我放風箏的時候就在地上鋪上野餐墊,仰面躺在上面放,呵呵。以為在濰坊會逗留比較

多的時間,結果卻覺得沒什麼好看的了,又回青州,補上了青州博物館,這是全國縣級博物館中最大的一座,最值得一看的就是龍興寺石造像,這批精美絕倫的石造

像因為一直被埋在寺內的窖藏坑中,因此保存較為完整,很多還帶有原先的彩繪圖案。不過總有一些精品被借走到各地甚至出國展出,所以看到的不是全部。博物館

旁就是範公亭公園,裡面還有李清照故居。

再返濟南,穿城就花了一個小時,天都快黑了只好上高速直達鄒城。黑燈瞎火也摸不清鄒城的輪廓,只有一個感覺就是這裡的音樂茶座出奇得多。

D6:鄒城(孟府孟廟)—魯橋(微山湖南陽古鎮)—梁山

孟府孟廟游人依舊不多,不過開展旅游的意識也已經強化起來了,也許再過幾年就能達到曲阜的聲勢了。其實我也沒到過曲阜,但是那些網上關於曲阜宰客騙人

管理混亂的游客經歷確實讓人望而卻步,加之高額的門票消費這樣的地方不去也罷。孟府孟廟聯票40元。還有孟林位於城外10幾公裡,我沒有去。直接奔微山湖

的魯橋渡口,去南陽島大多只能自己租船,也有公共交通船只,但時間不一定趕得上。租船我們兩人往返100元,船要行駛一個小時多一點,一定要和船工講好返

回的時間,我們就是開始沒講清楚,結果他還要按點回去再接人,要在等他回來又太晚了,最後搞得我們在島上逗留的時間很匆忙。古鎮的感覺還是很愜意的,肯定

要吃一頓魚鮮,有幾種不同的魚,還有小龍蝦、松花蛋等。松花蛋、鹹鴨蛋、菱角米、雞頭米、魚干等特產可以買些回去。

微山湖實際由四個湖組成,我去的是最北面的南陽湖,很多游客通常去最南面的微山湖,那裡的島叫微山島,島上有鐵道游擊隊紀念碑、微子墓等遺址。

過濟寧往梁山,這一路的省道寬敞平坦絕不亞於國道,而收費甚少。住梁山城南的杏花村賓館,很新,140含早餐。因為不打算去單縣了,所以格外想要喝一碗羊湯,卻不料整個梁山縣城內都沒能如願,一家關張,一家寫著羊湯卻說今天沒有。最後還是露天燒烤解決晚餐。

D7:梁山—陽谷(獅子樓、景陽崗)—返程

其實我個人對於梁山這樣的純人為搭建出來的景點毫無興趣,不過ld比較有情結,可能水滸英雄好漢的形像太深入人心了。不過就是這麼一個小山寨還要門票

50元,終於覺得很不值,拂袖而去。改奔陽谷了。到陽谷要穿過河南境界一角,再渡黃河,這一段也是一路上最差的一段路。陽谷縣城中心的獅子樓還是很巍峨壯

觀的,斜對面竟然還有座教堂。在這裡可以買到景陽崗酒和武大郎炊餅。但依然沒有單縣羊湯。炊餅非常類似周村燒餅,很薄很脆,想來絕不是武大郎當年做的那

種。在城內博濟路廣場的一角還有一座博濟橋的遺址,已經看不出橋的樣子了,塌陷下去有圍欄圍住,距今已有400多年歷史。景陽崗距離縣城20多公裡,在張

秋鎮附近,其實這裡同樣也是一座人為景觀。三碗不過崗、山神廟、陽谷告示、武松打虎處,一一再現,裡面樹木叢生還挺容易迷路。其實我最想體驗的無非是打兩

角酒,切兩斤牛肉這一水滸中反復出現的場景,50多度的大碗酒我終是消受不起,大塊牛肉倒吃了不少。

寫完一看覺得也算不上攻略,連住過的賓館名字都大多忘記了,更沒有什麼手把手的推薦,實際上旅行還是自己的主意,別人的話只是一點參考罷了。

回到北京後我終於在永定路那一帶找到了一家山東單縣羊湯館,不光有羊湯,還有不少山東特色菜,赫然在目的是竟然還有微山湖松花蛋。


精選遊記: 濟南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