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貴關於哈爾濱之旅報告會暨答記者問
新花社上海電訊
自08年年底阿貴攜3女共赴哈爾濱一事,社會反響強烈,民眾呼聲高漲。所以阿貴特別在上海召開了新聞發布會,將有關事項進行說明和澄清。
阿貴(下文簡稱貴):各位領導,各位兄弟姐妹,各位同志,各位大叔大嬸,各位港澳台同胞,各位看客。首先非常感謝您能在百忙之中抽空來參加我關於哈爾濱之旅的新聞發布會。在此,我向大家保證開誠布公,也希望大家能指正我發言中的不足之處。首先,我想從時間、地點、人物幾個要素介紹一下本次哈爾濱之旅。
這次哈爾濱之旅始於2008年12月17日,歷時共計6天5夜。我們一行4人,自上海北上,一路顛簸,在經歷兩個半小時的飛行後到達了黑龍江省會哈爾濱市,個中辛苦真是無以計數。回顧我們北上經歷,最痛苦的事情莫過於在飛機上進行三缺一的翹腳麻將活動。在達到哈市後的14個小時,我們不顧舟車勞頓以及身體勞累,又在大巴上顛簸了近7個小時後,終於到達了本次旅行的第一站,號稱中國雪鄉的黑龍江省牡丹江旁的雙峰林場。在雪鄉經歷了三天兩夜的FB活動後,又驅車趕回哈市FB了三天二夜。最後搭乘中國春秋航空公司飛機回到上海。
本次整個哈爾濱之旅的花費大約是在人民幣3000左右。
參加本次FB活動的除了我之外全部為女性成員,分別是X和大F和小F。
貴:下面我想從衣食住行四個方面具體闡述本次哈爾濱之旅
首先說衣眾所周知哈市入冬後氣溫長時間低於零度,在衣服上添磚加瓦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各位也無需過分擔心,穿一件較厚的羽絨服,再加上一件厚毛衣和一雙保暖的雪地靴足夠抵御哈爾濱的室外干冷的天氣。當然,帽子和手套圍巾是必不可少的。由於室內供暖充足,其實哈爾濱的這個冬天不太冷。女性同胞由於生理條件限制,四肢本就比較容易受凍,再加上一些暖手寶或者暖足貼更可謂是無謂寒冬。
阿貴小貼士:雪地靴可以在中央大街的任意商場以50元的價格買到,或者可以在中央大街近松花江的沃爾瑪以29.9元的價格買到,根據各位時間和錢包鼓攮程度決定。
然後說說食
先說喝的,強烈推薦當地特飲--格瓦斯,一種發酵但不含酒精的氣體飲料,味道獨特,價格約在5-6元一瓶。伏特加麼,說老實話,真難喝,首先因為其多次過濾的制造工藝決定了伏特加沒有國酒的酒香,酒精濃度在40度,味道和醫用酒精差不多,我想這也是為什麼很多雞尾酒用它作為基酒的原因。
真要嘗試的話,建議兌點橙汁喝。中國人說品酒品酒,酒需要在口腔內轉個來回再下肚,伏特加麼,直接下肚就完事了。
再說說吃的。
到了哈市,才知道自己胃口小
一是因為哈市的菜量特別的大
二是因為哈市的菜金也非常的便宜
上海人平時吃的多數都是吃飼料長大的(動物吃飼料,植物吃肥料)所以到了哈市就覺得什麼都好吃,一開始我看著幾個姑娘在那裡狼吞虎咽還厚著臉皮以為是自己秀色可餐的緣故,後來才知道北大荒的大米就是好吃,北大荒的黑土地上的長什麼跑什麼都好吃。
阿貴小貼士:所有的餐館不要發票都有小恩小惠,如果是正規的餐館還能打折,沒有要發票的同志去了結賬時千萬問一句:“不要發票能便宜麼”
三 住
哈爾濱真熱,這句話還真不是在吹牛。當然,我沒有瘋狂到赤身裸體在哈爾濱的室外吹風,主要原因有二,一來身材不夠火爆(主要原因),二來室外零下二十多度的氣溫我暫時還沒有適應(次要原因)。說熱是因為哈爾濱的室內太熱了 在市區供熱系統的支持下,一件襯衫足矣。到了雪鄉更不得了,火坑+火牆立體供暖,給你全方位的溫暖呵護.南方人可能會像我一樣不習慣這樣的環境,每天晚上都像烙餅一樣的在火炕上翻滾,久久不能入眠(當然,隔壁睡著三個如花似玉的花姑娘也是原因之一)由於不是旅游高峰,床位足夠我在炕上翻來覆去的折騰,繞是如此,第二個晚上也不得不開了會窗才能入睡,雪鄉都是雙層的窗戶,外面一層塑料紙,裡面再裝玻璃,這樣將空氣流通降到最低,也保證了玻璃不會在極冷極熱的環境下爆裂。
實事求是的講,雪鄉的居住環境不是很好,家庭旅館居多,被褥絕不可能天天換,兩人次一換是那邊的最高清潔標准(對此我表示充分理解,雪鄉陰晴無常,氣溫又低,根據初中物理常識(蒸騰和蒸發),衣物被褥是極難曬干的,只能在室內烘干)家庭旅店的另一特點是家家用水都是來自水井,水壓會比較低,如果你不滿於洗澡的時候用“涓涓細流”衝洗身體,或者,發現便便無法順利的被衝走,廁所裡一直洋溢著健康天然的味道,我勸你還是忍忍吧,畢竟三十元一個床位的價錢還是非常非常公道的。
阿貴小帖士:
1.其實雪鄉空氣清新,滿地銀裝,洗澡實在是非常無必要的舉動。摔倒了爬起來,抖抖雪,也髒不到哪裡去,除非....你正好摔倒在馬糞上面........
2.雪鄉在旺季的床位貴一些,大年初一的時候是頂峰,大概是200一位,各位要有心理准備
阿貴大亂彈
1.小時候喜歡尿床的朋友注意了,晚上臨睡錢別喝太多水,炕熱很容易尿床。但是也要准備一瓶水在床邊以便晚上烙醒時能及時補充一點水分,當然,蓋子要千萬擰緊...........
2.消化系統不好的朋友注意了,別吃太多不容易消化的食物.有充分的科學依據證明加熱後食物腐化的速度會加劇,會導致你比平時產生更多的令人不太愉快的氣體.............
3.基於上述兩點以及被褥無法及時更換,每一個去雪鄉的朋友最好默默祈禱上一個睡在這條被褥裡面的朋友不是上述兩種人之一...
四 行
在外旅游最常用的交通工具就是11路和出租車。雖然選擇不多,但是在天寒地動的東北,我覺得還是有必要說說這兩種交通方式的優劣。
先說11路,作為人類進化進程中一直被保留下來的行進方式,其他諸如爬,滾等行進方式,一般不常見於公共場所,更多的時候是作為表演項目(SM)和懲罰措施(多見於被老P抓現行)無可匹敵的機動性和靈活性成為本次東北旅行的主要交通工具,特別是到雪鄉之後除了上山看日出之外,其余所有行進全是依靠11路。在哈爾濱,中央大街離索菲亞實在是不遠,開動11路瞎走就能走到,一路還能慢慢欣賞沿途的俄式建築,如果是初次接觸東北冰封天氣的朋友們注意了,11路不要開的過快,容易摔跤不說,出了汗也很容易凍著。具體標准是不要比你周圍的東北人走的更快(走的再快也沒用,冬運會也沒競走這個項目)。在雪鄉,大路基本都被壓實了,小路上有些積雪所以請步步為營。剛到雪鄉看見積雪就興奮的想去踩兩腳的朋友們注意了,一腳踏實了再邁另一只腳,腳崴了受傷事小,落差過大把褲子崩掉失節事大.....
我在雪鄉大大小小摔跤也有十幾回了,大多是在滑雪場上摔的,也不疼,但也見著了路上走著好好摔得不巧直接脫臼的例子。
再說出租車,起步費8元(當時有1塊錢的燃油附加稅,不知現在還有沒有)反正在哈市裡面到處轉悠不過20多,去機場120(100車錢加20路費)火車站黑車多,其他地方還比較規範。
阿貴小貼士:
運輸方式彙總
11路免費,機場大巴20元一個人,可以到哈大和火車站(這兩個地方到中央大街基本等距,建議哈大下車打的去中央大街,10元左右車費)哈市到雪鄉車程6小時以上,上車前必須小解干淨,一路上小量多次補充水分,公廁條件非常差,能不上就憋著吧,反正我看到那堆冰封屎山/尿冰震驚不小。車費找張鯨翔(百度一下吧,他是在哈市做散拼的,資源上有點優勢)
其他想說的
1.在東北沒見著雷鋒
死雷鋒埋哪兒不知道,沒見著。活雷鋒...說實話...也沒見著.期間有個出租車司機冒充雷鋒車,其實是個忽悠,帶著我們去“土特產專賣”,小X在“專賣”裡中刀被忽悠去了30塊錢,然後忽悠我們去機場100塊(沒算20塊錢過路費)
要去貴婦人買皮草的同志們注意,買了皮草打的是不用車錢的,一般都由商家直接補貼,具體也不是很清楚,感覺是暴利的不行了...
不過話說回來東北人只要不發生金錢關系還是非常實誠的,只能說世風日下了
2.二人轉
據說東北各個地方的二人轉特色都不一樣,晚上道外區到處都有場子演出,一般三個小時一場,葷段子居多,相比之下,老趙上春晚的都算是高雅的不得了的。二人轉的表演形式變化多端,三個小時可以笑到你大腦缺氧....值得一看....
雖然經驗不多 有需要的朋友可以聯系我 我盡我可能解答關於哈市和雪鄉旅游的方方面面....趁我還記得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