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借鑒網上的攻略自助游,受益匪淺。終於決心這一次也貢獻一下自己的旅游心得,方便後人。
詳細的旅游景點介紹&游記,還請移步專業旅游網站。
偶只在此列出點經驗體會,如果mm正在策劃西安游,可以參考下。出行前准備篇
1.行
-西安的飛機去程一般2小時40分鐘,回程1小時45分鐘,上海出發降落基本都在浦東,回程僅有一班落在虹橋(經停合肥,時間久點,要3個小時左右).住在浦西的mm們可能辛苦點。偶們11點的飛機,早上8點上海浦西家裡起床,抵達西安賓館也16點了。第一天基本在路上。如果你能忍受火車15小時左右的臥鋪旅行,其實火車去,飛機回是個不錯的辦法。現在火車又提速了,西安-上海的特快也差不多夕發朝至,時間上是最劃算的。西安火車站就在市區,交通方便。西安機場距市區1小時車程(其實走高速,40分鐘左右)。飛機往返就是2邊地面時間較長。
-因為拖老帶小,偶們選擇飛機來回。西安不算熱線,飛機折扣比較大。新年前的12月是淡季,一般最低折扣1.6折-2折。偶提前半月訂票,來回單獨定的,都是2折,250+稅220,共450元。(不過偶們因為出票早,沒趕上燃油費降價,最後差不多是3折的票價 )有人說國內的機票是越晚訂越便宜,以偶的觀察,淡季可能是,但旺季就不一定。臨近聖誕新年時去程已全線7折,回程5折。(但12月中旬時,提前一天仍能訂到3折票)一般寒假應該也算旺季。建議:訂票時設定個心理價位,到了就趕緊訂下 。訂票查價時建議多看幾個網站,每天上去看看最新票價(最低折扣有時不是最早放出來的)不同訂票網站,折扣也不相同(偶以前一直以為都是相同折扣的。ctrip & mango的價格/政策就有差異。ctrip兒童可買大人折扣票,可以先預定,後出票。mango預定後1天不出票就取消訂單,兒童票也不讓買大人折扣票。)海航有較大優惠,往返3折,而且兒童訂大人折扣票可享受兒童的燃油稅,可以關注下。
-偶們去程上航,回程海航。飛機都很准時。(經歷了去年踏雪出行,在飛機上等候掃雪傻坐4小時的痛苦經歷後,偶訂機票首選上航。據說上航在上海機場最搞得定,東航一點不行。那次別的航班都飛走了到深圳了,獨剩偶們的飛機還輪不上掃雪趴在原地。 )上航的service 中規中矩,海航第一次坐,service不錯,空少空姐比較熱情、服務到位。(媽媽在打盹,空姐順手就把毛毯給她蓋上了。)就是供應的小食簡單了點---只有一袋超小的青豆。
-西安非熱線,飛機一般都不大。100多人的中型機。左右各3個座位的---不喜歡小飛機的mm訂票時要留心下機型。
2.行裝
如果不是為了去會20年的老友,大概偶也想不到大冬天去西北。都說西北的冬天太冷,其實北方的冷和南方的不盡相同,並不是那麼恐怖的。那邊的元旦天氣最低溫度一般零下2-8度,晴天為主,也沒下雪。出太陽的時候,沒風,在室外活動很舒服的。偶們去了一周,雨傘一點沒用上。(據說天氣干燥,已經50多天沒下過雨了。冬天尤甚)少雨天氣為主,准備一把雨傘備用就行了,
一件厚毛衣+一件長的厚的羽絨服(中長,帶帽),一條厚點的棉毛褲+厚點的外褲,全套圍巾+手套+帽子+口罩(給小朋友准備個)。鞋子裡放個毛鞋墊,襪子厚點(不行穿2雙)基本就Ok了。特別怕冷的帶上暖寶寶。(偶們帶了,也沒用上)。小朋友多加了件羽絨背心,脫卸方便。室內有很熱的暖氣,外套厚點,裡面不要太厚,不然室內要熱出汗的,反而容易感冒)
帶個可以放熱水的瓶子(不嫌重,帶保溫杯),因為溫度低,室外直接喝瓶裝水太冰。(天冷,好像也不太易口渴,不用帶很多水)早上賓館裡灌點熱水,午餐時飯店再灌點,就夠了。
帶潤唇膏+護手霜,因為干燥容易口裂潰瘍。
帶水果刀,多喝水多吃水果,補充水份。---那邊水果很便宜的
帶點Vc類藥+腹瀉藥備用--其實城市裡現買也很方便
去遺址類景點(兵馬俑、半坡、城牆上等)一定要全副武裝,因為展廳裡沒空調,很空曠很冷。
如果早出晚歸,也要全套帶上,因為晚上很冷。
室內博物館(陝博等),空調很足,外套根本穿不上要拿手裡參觀。
3.攻略
西安游,不看山水,只看歷史,文物、古跡,純粹的人文游。如果你對歷史不太感興趣,也許它並不是個理想的目的地。如果歷史知識不夠豐富,最好出發前看點基本的資料,大概了解下。偶給小二的女兒准備了份最簡單的景點介紹,在飛機上給她先上了堂歷史普及課。(孩子小,不一定喜歡這些東西,參觀起來也不像大人這麼帶勁。可以用點物質獎勵辦法鼓勵下小人的積極性)
西安不是旅游熱門,ww/liba上游記不多。偶主要參考了ctrip的目的地指南/攻略/有問必答+陝西旅游資料網,建議找攻略時最好找出游季節時間相同的,最新的,比較有幫助
“長安自古帝王都”,周秦漢唐的輝煌讓與雅典、開羅、羅馬並稱世界四大古都的西安透著一絲難掩的王城氣概。也是中國六大古都中建都時間最長、朝代最多的,新中國建立時也因三票之差險些成為首都。至今王者之氣尚存,名勝古跡全在。城頭的大王旗變化了十三次,飄揚了一千多年,每朝每代都在此留下了他們的痕跡。文化古跡驚人的多,尤其是地下。
1.兵馬俑
兵馬俑是秦始皇陵的從葬坑,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
1974年3月,陝西臨潼縣的村民在秦始皇陵東1.5公裡處打井時,意外地發現了許多碎陶人,經考古工作者探測,這是一個長方形的秦代兵馬俑坑。按照被發現的時間,它們分別定名為一、二、三號坑。這一發現震驚中外,1975年國務院批准在一號坑原址上建一座占地16000平方米的博物館,並於1979年10月正式對外開放。二號和三號展坑也陸續於1989年和1994年正式展出。1999年6月,又奇跡般的發現彩色兵馬俑。
兵馬俑坑的規模宏大,三個坑共約有2萬多平方米,坑內共計有陶俑馬近八千件,木制戰車一百余乘和青銅兵器4萬余件。其中一號坑規模最大,面積12000平方米,有俑馬六千余件;二號坑次之,面積是前者的一半,有俑馬千余件;三號坑只有500余平方米,內有武士俑68個。根據考古判斷,這幾座從葬坑像征著始皇生前的宿衛軍守衛著陵園,而三座坑是按兵法布陣的,其中三號坑是總指揮部統帥三軍。
這是世上無與倫比的地下軍陣,站在一號坑前最令人感到強烈的震撼:最前面的是前鋒,二百一十名武士俑,橫列三隊,手持弓駑,背負箭囊;後面緊緊跟隨的是身穿鎧甲的步兵,間雜著駟馬戰車組成四十路縱隊從十幾條坑道裡湧出;軍隊左右各有側翼,末尾又有三列後衛。整個軍陣布局嚴密,酷似待發之勢,令人聯想到當年始皇帝金戈鐵馬,橫掃六合,所向披糜的聲威。
兵馬俑身高在1.75米至1.85米間,根據裝束、神態、發式的不同,分為將軍俑,武士俑,車士俑等。兵馬俑通體風格渾厚、健美、洗煉,每個陶俑的臉型、發型、體態、神情都各不相同。陶俑、陶馬原奔都有彩繪,但由於後來的火燒和浸泡,大多已剝落變色。坑內還出土有劍、矛、戟、彎刀等青銅兵器,雖然埋在土裡兩千多年,依然刀鋒銳利,閃閃發光,可以視為冶金史上的奇跡。
目前一號坑中的兵馬俑,由於保護技術有限,大部分已回埋,只展出1000余個。淡季(12月1日至次年2月底)65元。目前二號坑因維修保養關閉,游客可參觀一號坑、三號坑及銅車馬。
建議聽導游講解。館內中文導游60元/次, 開放時間:8:30-17:30 由火車站東廣場乘游5(306)路公交至終點站“兵馬俑”,全程票價7元。此外,火車站東廣場還有914、915路公交開往兵馬俑,單程7元。車程1-1.5小時。
2.華清池 “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唐明皇與楊貴妃的故事使華清池除了優美風光之外,更增添了不少傳奇色彩。華清池亦名華清宮,位於西安城東臨潼區驪山北麓,自古就是游覽沐浴勝地,
相傳西周的周幽王曾在這裡建離官。秦、漢、隋各代先後重加修建,到了唐代又數次增建。名曰湯泉宮,後改名溫泉宮。到了唐玄宗時又大興土木,治湯井為池,環山列宮殿,此時才稱華清宮。因宮在溫泉上面,所以也稱華清池。
唐代華清池是帝王妃嬪游宴的行宮,每年十月到此,年終返回。據記載,唐玄宗從開元二年(714年)到天寶十四年(755年)的41年時間裡,先後來此36次之多。現有4個泉眼,每小時總流量112噸,水溫43度,內含多種礦物質和有機物質,沐浴對理療皮膚很有幫助。白居易《長恨歌》就寫道:“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
華清池大門上方有郭沫若書寫的“華清池”匾額,大門內兩座宮殿式建築的浴池左右對稱,往後即是新浴池。由新浴池往右行便是九龍湖,湖東岸是宜春殿。北岸是飛霜殿為主體建築,沉香殿和宜春殿東西相對,西岸是九曲回廊。向南有“貴妃池”建築群。“蓮花湯”池形如石蓮花,供皇帝沐浴;“海棠湯”池形如海棠,供貴妃享用;“尚食湯”是供大臣們沐浴之處;“星辰湯”傳說原址上面及四周無遮物,沐浴可見天上星辰。在星辰湯後有溫泉古源。
華清池在中國現代革命史上也有重要的地位,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就發生在此,華清池內至今仍完的保留著當年蔣介石行轅舊址五間廳,後面驪山的半腰間虎斑石處即為“兵諫亭”。走出望湖樓,向右可沿著一條磚砌的台階上行,直登蒼翠蔥綠的驪山游覽。
旺季70元,淡季40元。8:00-16:00,從火車站(東廣場)乘坐914、915、游5(306)路公交在“華清池”站下車即到。
3.乾陵,46元。 唐高宗李治和武則天的合葬陵,是“唐十八陵”中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陵園,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座兩個皇帝的合葬墓。陵墓延續了唐代“因山為陵“的墓葬制度,建於陝西乾縣梁山上。遠觀此山像一位美女睡姿,俊秀飄逸。乾陵地面文物主要是石刻,共計114件,有著名的石獅、61賓像及武則天的“無字碑”和為高宗記功的“七節碑”。陵前石刻全長575米,寬11米,由 3200塊陝西墨玉石砌成526級台階和18座平台。陵東南有17座陪葬墓,永泰公主章懷太子、懿德太子墓先已發掘復原。
4. 法門寺,門票28元。因藏有佛祖釋迦牟尼“真身舍利”而轟動世界的法門寺,是一座歷史悠久的佛家名剎。法門寺始建於東漢,相傳印度的阿育王為使佛教發揚光大,將佛祖舍利分送給各地,凡得舍利處都要建造佛塔供奉,法門寺就是其中之一,而且是規模最大一處。1987年,因地震塔倒半邊,在清理塔基時,發現了被封閉千年的唐代地宮,裡面珍藏著佛祖釋迦牟尼指骨舍利以及大批的唐代珍貴文物。這一發現意義重大,是繼秦始皇兵馬俑之後的又一重大發現,也是佛教史上的一大盛事。如果你有興趣走到後院,的確是說不出的靜幽,鳥鳴聲不絕於耳。
5大雁塔北廣場,要看亞洲最大的音樂燈光噴泉,免費的,周一到周五,中午12點一場,晚上8:30一場,周二檢修不開,周末及節假日10:00、12:00、14:00、16:00、18:00、20:30各一場。一場大概25分鐘吧。很漂亮,看噴泉的表演的時候,不必擠到水池前, 水噴灑的很高,遠處也能看見,遠眺的視野會更廣,更有氣勢。晚上的更好看
6.大雁塔:門票25元,登塔另外20元。大雁塔,全稱“慈恩寺大雁塔”,始建於公 元 652 年,樓閣式磚塔采用磨磚對縫,磚牆上顯示出棱柱,可以明顯分出牆壁開間,是中國特有的傳統建築藝術風格。據史書記載,慈恩寺是唐高宗李治為其母文德皇後祈求陰福所造,它北面正對大明宮含元殿,附近環繞曲江池、杏圓和樂游原,風景秀麗迷人。大雁塔是慈恩寺的第一任主持方丈玄奘法師自印度歸來,帶回大量梵文經典和佛像舍利,為了供奉和儲藏這些寶物,而親自設計並指導施工的。玄奘被尊稱為“三藏法師”。唐高宗和唐太宗曾親自撰寫《大唐三藏聖教序碑》和《述三藏聖教序記碑》。
大雁塔和小雁塔不同,是樓閣式磚塔,整個建築氣魄宏大,格調莊嚴古樸,造型簡潔穩重,比例協 調適度,是唐代建築藝術的傑作。唐代許多著名詩人登臨大雁塔都留下傳誦至今的佳句,如杜甫的“高標跨蒼穹,烈風無時休”;章八元的“卻怪鳥飛平地上,自驚人語半空中”等。
早在唐中宗神龍年間,雁塔題名就已成風俗。凡新科進士及第,先要一起在曲江、杏園游宴, 後登臨大雁塔,題名塔壁留念。當年27 歲的白居易成為進士,寫下了“慈恩塔下題名處,十七人中最少年”的詩句;劉滄更豪邁的題下“及第新春選勝游,杏園初宴曲江頭;紫豪粉 壁題仙籍,柳色簫聲拂玉樓”,把雁塔題名與登仙並提了,可見他們春風得意的喜悅。後來 已形成“塔院小屋四壁 ,皆是卿相題名”的情景,可惜北宋神宗年間一場大火毀掉了題壁。
大雁塔確是盡收佛學經典之家,是皇家主持建造的寺院,有著顯赫的地位和宏大的規模,是 西安之行不可忽略的名勝。附近還有曲江池、杏圓和樂游原等景點。近年來,由於西安市區環境等方面的因素,大雁塔已傾斜了 1 米有余。登上七層可以俯瞰西安城區。從北廣場可以明顯看出大雁塔的傾斜。
7.碑林,45元,因碑石叢立如林而得名。這是收藏我國古代碑石時間最早名碑最多的藝術寶庫。它始建於北宋哲宗元二年(1087 年),原為保存唐開元年間鐫刻的《十三經》、《石台孝經》而建,後經歷代收集,規模逐漸擴大,清始稱“碑林”。幾經易名,1992 年正式定名為西安碑林博物館。該館是在西安孔廟舊址上擴建而成的一座以收藏、研究和陳列歷代碑石、 墓志及石刻造像為主的藝術博物館。由孔廟、碑林、石刻藝術室三部分組成,設七個陳列室、六條游廊和一個碑亭,陳列面積 4900 平方米。
碑林博物館是典型的中國傳統廟宇式建築群。它的前部由原先拜祭孔子的孔廟改建而成。為了表示對這位聖人的尊敬,孔廟的門開東西兩側,東門稱禮門,西門稱義路。南面正門封閉, 稱塞門,內有華山前西岳廟移來得太和元氣坊。號稱“天下第一名鐘” 的景雲鐘,鑄造於 唐睿宗景雲年間,鐘上刻有各種紋飾圖案,雕工精致,形像生動,上有唐睿宗親筆書寫的銘 文誇譽鐘聲洪亮,每年除夕中央人民廣播電台播放的新年鐘聲就是以景雲鐘錄制的。
碑林外就是南門的古城牆根,可以近距離觀賞古城牆。附近是書院門,有 古玩字畫,古董、玉器等出售,還有老北京的布鞋專賣店。不少民間手藝在這裡都能找到, 現場做皮影的,吹糖人的,捏面人的,吹塤的,題字做畫的應有盡有,走在這條街上仿佛找到了古風古韻。
8.小雁塔:50元,可以用年卡,又全稱“薦福寺小雁塔”,與大雁塔東西相向,因規模小於大雁塔,故稱小雁塔,是唐代古都長安保留至今的兩處重要標志之一。薦福寺創建於唐代(684年),初名獻福寺,是為唐高宗百日獻福而建立的寺院。小雁塔現存13層,高約43米,塔內設有木梯,登上塔頂,你可以飽覽西安市內風光。寺內還保存一口重達一萬多公斤的金代明昌三年(1192年)鑄的巨大鐵鐘,每天早晨寺內會定時敲鐘,鐘聲清亮,數十裡內都可聽到。小雁塔雖不及大雁塔規模宏大,但這裡環境清幽,風景優美,在古城中別有一番韻味。(西安博物院也在小雁塔景區內,那裡的文物和省博的不盡相同,也是值得一看的。)
9.驪山,華清池隔壁,年票即門票免費,買索道票20元/位,坐索道上山,還有一道檢票的,注意:讓我們心驚也是至今念念不忘的景點出現了:鳥語山林,強烈推薦去玩,出示年票免費的,進門花一塊錢買一包玉米,進門之後出現在我眼前的是“鋪天蓋地”的一張巨網,巨大的難以想像讓人恐怖,把整座山都蓋住了,裡面飼養了很多的鳥類,和人很親近,孔雀、鴨子、天鵝、山雞等都不怕人的,
10. 鼓樓:27,可用年卡。從回民街出來,就是,鼓樓上有二十四面二十四節氣的鼓,還有一個創吉尼斯世界記錄的最大的鼓。如果買鐘樓鼓樓聯票是40,鼓樓不同時間有不同的鼓的表演。
11. 化覺巷大清真寺:從鼓樓出來,旁邊從回民街的一個巷子進去就是,門票25,可以用年卡。大清真寺建築為明清風格,是我國四大伊斯蘭教寺院之一。寺院的主體建築有前後大殿、省心樓、鳳凰亭等,式樣別致,是中國古典建築與伊斯蘭教建築風格的完美結合。寺內還珍藏有清代手抄本《古蘭經》和一幅《麥加圖》,是西安穆斯林進行宗教活動的主要場所。 淡季15元。
12. 鐘樓:從清真寺出來就去了,8:00-17:30,有一個大鐘,有表演。這一帶基本都是從底下通道走,反正下面都有指示牌易找的。鐘樓上面有鳳翔泥塑介紹、齊白石的真跡及編鐘表演,鼓樓有陝西民俗介紹及鼓表演。晨鐘暮鼓,鐘樓鼓樓面面相對,已經千年。畢竟是西安的標志性景點,
13.城牆:是明朝初年在明太祖朱元璋的政策“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指導下,在唐皇城的基礎上建成的。完全圍繞“防御”戰略體系,城牆的厚度大於高度,穩固如山,牆頂可以跑車和操練。現在的西安城牆是在明城牆的基礎上1984年-1985年政府維修後的,據說現在的城牆還只是盛唐時期的十分之一。最大的特色是全部城牆是連起來的,很長的。城牆景區在南門共有北側、南側2個登城口,年票用戶需自南門北側登城口參觀游覽。秋冬季08:00-19:00,門票40元
14.陝博:免費開放時間為每周二至周日;周一全天閉館整修(國家法定節假日除外)。9:00-17:30(16:00停止發票);本人憑身份證領票(不能代領)游玩篇
1.住
大雁塔區域/鐘鼓樓區域/火車站區域是幾個最方便的落腳點。有各種星級酒店,步行能到標志物景點。火車站乘旅游車方便。
不過西安不大,市區內打車一般10-20元都能到,住其他區域也很方便。
偶們住南郊美院附近,打車去鐘鼓樓也就13元。
網上訂到的酒店都不是最便宜的那種,如果你要經濟點,也可以找下當地的那種准星酒店。100元左右的標間也有的。
偶們的酒店是朋友幫訂的,2個大床套間,218元/晚。酒店設施一般,不過住住沒問題的。
機場bus一號線就停在美倫酒店,旁邊是麗晶。對面就是鼓樓。
大唐芙蓉園的酒店能憑房卡自由出入芙蓉園,仿唐小園林,最低700元,要去芙蓉園的可以考慮。
2.行
西安是個四方城,馬路筆直,公共交通方便。(地鐵在建ing)
公交的話,交通卡0.50元/次,投幣1元/次。打車6元起價,1.5元/公裡
人多的話,打車方便點。偶們因為4大1小正好一車,就體驗了一次公車,其他都是打車的。(比上海便宜多了)
去郊外景點都有國營的旅游車。(也可包車,一般300元/天,自己侃價)
西安機場的taxi不太多,都是“打表走,150-180元左右”的開價,偶們怕被斬,最後還是大巴(25元/人)到鼓樓再打車的。
據說那兒也有可以一口價的車子招攬客戶的,不過那天警察在,偶們沒看到。
從市區去機場的taxi行價是100元(隨便哪個司機都願意去的)
西安的taxi普遍較小,尤其行李箱小(因為有個天然氣罐頭),捷達算大的,santana 3000看到2次,要放2個大行李箱的,至少捷達。機場往返時,一定要確認車子的行李箱大小。否則只能像偶們一樣打2個車了。不過西安的車子允許開著行李箱蓋子行駛,要拉你生意的司機都說能放下。(偶擔心行李路上掉了,沒敢嘗試)
西安打車基本還方便,就是下午3-4點交班時會拒載。好像沒有面包車,也不能電話預訂。
去浦東機場的路據說最近修路有點堵,不少人因此誤機。建議上海出發時預留時間,以免誤機。折扣票都是不能簽轉退票的。浦東機場內部也很大,從check in 到登機門也要走很久,一路辦下來也就坐等了20分鐘,正好拍拍照。
附:西安旅游專線車
西安公交網絡中設有多路旅游專線車,方便游客前往各個景點。線路列出如下,其中站點只列出起、終點站和途經的景點。
游1路:火車站東廣場-西岳廟-華山。每日一趟,8:00從火車站東廣場出發,17:00由華山返回。車程約3小時。票價:單程22元。黃金周會加車。淡季1月-3月停運,可去城東客運站乘其他車。
游2路:火車站東廣場-法門寺博物館-太白山國家森林公園。每日一趟,8:00從火車站東廣場出發,分別有一趟車發往法門寺和太白山。返回時間法門寺為15:00,太白山為16:00。車程約2.5小時。票價:太白山22元;法門寺25元。黃金周會加車。淡季1月-3月停運,可去城西客運站乘其他車。
游3路:火車站東廣場-乾陵。每日一趟,8:00從火車站東廣場出發,15:00由乾陵返回。車程約2小時。票價:單程18元。黃金周會加車。淡季1月-3月停運,可去城西客運站乘其他車。
游4路:大唐芙蓉園南門-大唐芙蓉園西門-大雁塔北廣場-文昌門(碑林博物館)-新城廣場-北門-龍首村(大明宮遺址)-漢陽陵。返程會在途中經過大雁塔南廣場。發車時間為09:00-18:30。票價起步2元,進位1元,全程6元。
游5路(306路):火車站東廣場-驪山索道-華清池-臨潼博物館-八大奇跡館-秦陵地宮-秦始皇陵-兵馬俑。火車站發車的時間為07:00-18:30;兵馬俑發車的時間為08:10-18:10。大約每隔15分鐘發車一趟。票價起步2元,進位1元,全程7元。
游6路:火車站-文昌門(碑林博物館)-南門-大興善寺-翠華路(陝西歷史博物館) -大雁塔-大雁塔南廣場-青龍寺-秦川一分廠。發車時間為07:00-19:00。票價起步5角,每四站進位5角,全程3元。
游7路:火車站-新城廣場-鐘樓-南門-小雁塔-夏家莊(西安博物院)-西辛莊,發車時間為07:00-19:30。票價起步5角,每四站進位5角,全程2.5元。
游8路(610路):火車站-革命公園-鐘樓-鼓樓-廣濟街-小雁塔-大興善寺-翠華路(陝西歷史博物館)-大雁塔北廣場-大雁塔南廣場-大唐芙蓉園-曲江海洋世界-大唐芙蓉園南門。發車時間為06:30-19:30。票價為一元一票制。
游9路(320路):金花北路(長樂公園)-大雁塔北廣場-秦嶺野生動物園。金花北路發車時間為06:00-20:30;秦嶺野生動物園發車時間為06:00-19:30。票價為:普通車起步1元,進位5角,全程4元;空調車起步2元,進位5角,全程5元
3.玩
都說歷史這東西,3分靠看,7分靠聽。所以一路參觀游玩,最好聽解說。可以請解說,也可以蹭導游。否則自己瞎看看實在看不出所以然。陝西省博物館的解說有講解(80元/次)&解說耳機2種,可自行選擇。偶們省博&華清池(25元)請了解說,女兒挺高興的。
歷史的東西看多了也都差不多,偶等到此一游族最後也有點審美疲勞了,很落俗的放棄了剩余的歷史景點,而增加了人工景點--芙蓉園。
偶們的游程
D1:上海-西安 晚上朋友一起吃飯聊天
D2;西線:乾陵 --法門寺(離西安車程2小時)
D3;半坡博物館(新石器時代遺址,東郊)--大雁塔---大雁塔廣場音樂噴泉
D4:東線:華清池-驪山(烽火台(周幽王烽火戲諸侯的出處) 明聖宮(道觀) 老母殿(女媧))--兵馬俑
D5:省博-大唐芙蓉園(下午入,晚上出。水幕電影20:00&電車巡游219:45還是值得一看的,就是很冷)
D6:市區:小雁塔-鐘樓-回民街-清真寺-鼓樓
D7:城牆 中午返滬
時間寬裕的話,游完城牆,文昌門下來就是碑林。喜歡書法的可以看看
半坡有點遠,去的游客不多,也是一個大坑,還原新石器時代的生活區。如果時間不夠,可以不看
驪山耗時較長,索道上去了還要走好多路才到去各景點。如果對烽火台不感興趣的話,可以直接從華清池爬山上兵諫亭(看看老蔣出逃的地方),不用乘索道的。(導游會推薦索道,因為他們有回扣的)。索道上山後入口處的人指點的路線,上烽火台必須騎馬。(單程30元,淡季半價可成交)。其實從入口的另一側有樓梯路能爬的,體力好的可以自行攀爬。年輕人都是自己爬的。
西線也可待選。因為自己坐旅游車去很遠,而且只有一天一班車。偶們是包車去的
芙蓉園就是還原了唐朝園林的一個主題公園,很大,可以逛一天,看看表演的。就是門票小貴。68元/人。南門外有新天地(很多飯店,可吃飯)+大型游樂場,也是芙蓉園的一部分。可以玩好了再進園的。
如果不入園參觀,記得大雁塔噴泉看好,打個車,讓司機在“曲江遺址公園”停會,那裡能免費看到芙蓉園的夜景,真的很漂亮。
清真寺,不買年卡,就別去了。一個很普通的伊斯蘭寺。
鐘鼓樓不想買聯票的話,就去鐘樓,在樓上可以看到西安城市以鐘樓為中心,東西南北四條筆直馬路延伸開去的壯觀景像。可以拍到以鼓樓為背景的照片。鼓樓就是有24節氣的大鼓&各種老鼓的展覽,建築風格和鐘樓相似,編鐘表演2邊都能看。
其他基本是必看的了。
西安的旅游發展的不錯,政府的優惠政策也很多。寒假春節都屬淡季,門票比旺季便宜很多的。而且游客不多,尤其早上。景點門票憑學生證,軍人證,老人證(65-69歲的身份證)都能享受半票(只除了大雁塔不讓外地老人買半票外,其他地方都是半票),1.2m以下兒童免票。(管的不嚴,沒人核實身高)70歲以上老人免票。(外地的是否能享受,有待確認)
如果游玩時間久的話,可以考慮陝西旅游年票(68元/人),很劃算的。具體介紹查下年票官網。有些使用限制,都要看清楚。比如元旦、春節城牆不能上。自己算下。購買也很方便,買回來自己貼張1寸照片就好用了,很多郵局/tb上都有賣的。偶們用年卡去了小雁塔、驪山、鐘鼓樓、清真寺、城牆。
省博周一閉館,千萬別白跑了。
因為拖老帶小,華山就不去了。據說冬天華山更險,去爬過的都喊累。一定要去的話,最好最後去,以免大傷元氣,影響後面游玩。
游玩路線安排建議遠近結合。一天長線,一天短線。短線的可以睡到自然醒再出門,長線的則最好早起,這樣一天累一天閑,基本能夠休息得充分點。尤其適合小孩老人。
元旦時大小雁塔、城牆都有撞鐘祈福活動,芙蓉園的迎新節目也延續到子夜,很熱鬧的。
4.吃
如果你是南方人,如果你像偶一樣不喜歡吃辣的話,那西安著名的小吃對你而言可能只能是雞肋。
第一頓到達晚餐是當地朋友請的,忘了介紹自己不吃辣,結果吃的痛苦不堪,胃也燒痛了。
小朋友如果不吃辣的話,那就更麻煩了。偶家的挑食女兒7天基本就吃了點肉包/燒賣果腹,回滬後狂叫“餓煞了”
西安料理的標志特點就是又酸又辣
著名的回民街全是清真食物,對不吃羊肉的偶們真的也不算天堂。(偶在擁擠的街上晃了一小會,就被滿街的羊肉味熏的要反胃了,落荒而逃)
著名的賈三灌湯包貌似上海小籠,卻是牛肉餡的,還加了孜然之類的奇怪調味,讓最愛小籠的偶也提不起勁。一定不要點他們的素包,他們的素包餡是雞蛋+豆干+白菜,一點不像上海的碧綠一片,非常吃不慣。
菜包也是白菜餡的。在那兒還吃到油條,基本口味一樣,蠻親切的。
有個“東東包”,就是油炸小饅頭,有豬肉餡的,味道不錯。
西安當地人告訴偶們,不要在那兒吃魚。那邊魚不好。
不過現在飲食文化發達,只要你在飯店點單時注意關照下,也是基本能吃到符合自己口味的。
因為吃不慣當地小吃,偶們後來都是點炒菜吃米飯的。反正沒魚蝦,4個人100多就能吃飽了。點單時要求全部免辣,免胡椒、花椒就行了。(曾經吃了個清炒菠菜,不僅有辣椒,還有花椒混雜其中挑也跳不出來。 )那邊的菜量很實在的,建議比上海點菜時少點1-2個菜,不夠了再點。(偶每次都忘了這點,每次都吃不完剩好多 )
西安的蘭州拉面店也很多。口味和上海的差不多,能吃得慣。
西安的飯店如不要發票,一般送罐飲料。
附:西安美食集錦 (zt)
西安美食排行第一的,當然是羊肉泡饃
羊肉泡饃老大自然是老孫家的啦,老店在東大街上的柏樹林街口,東門外的西部飲食苑和西五路(在革命公園對面)的老孫家都是他們的分店。同盛祥的羊肉泡饃其實不比老孫家的差,同盛祥只有鐘鼓樓廣場上的一家店。15。8元起價
b 西安本地人最喜歡的是北廣濟街的老劉家和西羊市街的老米家泡饃,絕對正宗,8元一碗,吃泡饃普通的即可,除非很愛吃肉。北廣濟街是西大街向北的一條路,從鼓樓向西走大概200米就到。進去不遠就能看到老劉家的泡饃,再向北一直走大概50米右拐到西羊市街走進去200米就是老米家泡饃。兩者相比老米家要更好些。最好不要飯口去,人很多。
菊花園老馬家得也好吃,南稍門的“建基泡饃”也不錯。
去胡家廟菜市場對面的泡饃館去吃!要優質得!打車去都知道司機!
西門外邊的伊君樓,老黃家都不錯
大皮院的“老烏家小炒”也很特色
西安回民小吃街---美食推薦(個人觀點)
泡饃:西羊市老米家,陝西第一碗,大皮院老烏家小炒泡饃
賈三灌湯包子,西羊市金家麻醬涼皮,一分利的牛肉面,平娃烤肉
大皮院定家小蘇肉,賈家的甜食(在烏家小炒隔壁)
清真炒菜:大皮院奴哈家的炒菜, 李家炒菜
金家沙鍋 王家餃子 東南亞甑糕(麻家什子)
麻家什子的劉紀孝腊牛肉 劉家燒雞的爪子特別好吃
大學習巷的石家包子
西羊市趙家的粉蒸肉和他家隔壁的麻乃餛燉
大皮院街進去約50米有一家韭餅,每天下午17:00開始賣,超好吃呀
腊汁肉夾饃(大肉的,在回民街沒有)
最有名的:樊記肉夾饃(在鼓樓對面的竹笆市,阿房宮電影院隔壁)
個人推薦:西木頭市的秦豫肉夾饃
測繪路的榮記肉夾饃
東關吉祥肉夾饃 王恆肉夾饃
腊牛肉夾饃(清真的)
李老三家,李老四,李老五,在西安開了好多分店,也不知是不是一家的兄弟幾個,不過味道都不錯。
振興路的劉峰肉夾饃 五星街的於老大家
西安葫蘆頭泡饃館:很多,尤以“春發生”飯店為正宗。它味醇湯濃、鮮香可口,饃筋肉嫩 ,肥而不膩,名聞遐邇,享譽中外。吃牛羊肉泡饃、小炒泡饃時,最好自己掰饃,掰得越小越好,這樣做出來的味道才最佳。
1.鼓樓後面的【回枋街】和旁邊的【大清真寺】必游項目,好吃的多不勝數,全是成都吃不到的,建議樣樣來點嘗嘗,【炒涼粉】,【烤牛羊肉串】,【羊肉泡饃】,【烤饃】,【油炸餡餅】,【油炸柿餅】,【酸梅湯】等等,每家的味道都不錯,個人覺得【安家】的好點,再點個【蔥爆羊肉】,來個【燒牛肉】,保證吃得你上吐下瀉。
【紅紅酸菜炒米】的酸菜炒飯6元/份,在回枋街的中段,比成都的炒飯好吃。
【賈三灌湯包】相當不錯8元/籠,別點它的茶哦,28元不劃算,但是【八寶粥】是必須要的。
【老馬家手工面】簡直就是一絕啊6元/碗,7元大碗估計你吃不了。
在回枋街的最後左手處看噴泉吃永豐岐山面的馬路對面,一家叫做黃金老碗魚,特色菜是大碗魚,份量實在大,那個米飯是用類似於漢朝的那種碗,一碗一碗蒸出來的很好吃,菜也不錯,三四個人的話可以點那個老碗魚。(偶們陝博出來吃的就是這家,超大盆魚啊,青魚鯰魚2種,48元,3口之家足夠吃了。湯裡粉條蔬菜都有的。鹹鮮口味的,湯有點鹹胡椒味重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