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父親的三清山及南昌之行

作者: YMH1980

導讀從南昌回來已經近四周了,每每上班的時候望著窗外陰冷的天空,總是有點懷念第一天上山在東西海岸與玉京峰時那燦爛的冬日陽光和蔚藍的天空。為了感謝協程上那麼多旅友的幫助,出發前我在協程上查閱了許多文章,也問了不少問題,因此我也將自己的行程介紹一下,算是給後來人一點小小的啟迪。去年年底的時候,由於銷售不利,工廠持續減產,為了徹底降低成本,公 ...

從南昌回來已經近四周了,每每上班的時候望著窗外陰冷的天空,總是有點懷念第一天上山在東西海岸與玉京峰時那燦爛的冬日陽光和蔚藍的天空。為了感謝協程上那麼多旅友的幫助,出發前我在協程上查閱了許多文章,也問了不少問題,因此我也將自己的行程介紹一下,算是給後來人一點小小的啟迪。去年年底的時候,由於銷售不利,工廠持續減產,為了徹底降低成本,公司領導決定年底的時候連著聖誕與元旦所有員工一起強制休假,我一共放了11天,從12月24日開始休,元旦過後上班。11天時間要我一直呆在家中是難以想像的,思前顧後,考慮還是去三清山吧,剛剛被評為了世界自然遺產,總有其獨特的地方。況且現在是旅游的淡季,來回坐火車,費用也不會很高。元旦前,上海火車票都是提前5天出票,12月20日我自己去北京路的售票點買票,真是淡季中的淡季,後來在三清山與南昌也都得到了驗證。整個售票大廳不超過10個人,我看到一個窗口空著,直接就買從上海到玉山的2315次的兩張硬座,67元/張。南昌回上海的車票我父親去北京路買了兩次,都沒有買到,原因是無票可出,鄙視南昌鐵路局,到現在還不聯網售票。D1:2008.12.24火車是09:56南站始發,我與父親各自背著一個包,我手裡還拎著一個就出門了。那時正好是早上上班高峰時間,地鐵一號線擁擠得不得了,過了人民廣場才稍微好一點。火車上人很多,與當初空蕩蕩的售票大廳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距離我們的位子兩三排的地方有5個年輕人,一看打扮也是去爬山的,一路上吵鬧得不得了,後來碰巧他們也是住“三清人家”,這是後話了。因為要讓車,火車誤點了大概20分鐘,在我的預計範圍之內。看了看漸漸灰暗的天空,我在火車上就決定包車去山腳下。剛出火車站,就有人來拉客,他開價140,我還110,不果,120成交,我心中雖然知道價格稍微高了一點,但是回程司機幾乎肯定是空程,因此沒有再計較。走的是條新路,要比老路稍微遠一點,但是崎嶇的山路依舊是扭來扭去,大概開到全程五分之三的時候,天完全黑了,路上幾乎沒有交會車,心中除了興奮還有點哈絲絲。不認識“三清人家”地址的司機在邵老板的電話指引下將我們送到了門口,臨走前,司機還塞我一張名片,如果需要回程司機的話,提前兩個小時通知他,他會來接的。我收下了名片,算給自己一個選擇。出門在外,給自己多點選擇總會有好處的,這是我一貫的作風。當時老板不在,守門的阿姨說會回來的。安頓好才知道,那時就我與父親兩個住客。今天是平安夜,由於客人少,只能選擇吃面條,一碗熱騰騰的面條下肚,我們感到暖和了許多。熱心的阿姨還讓我們烤火,心中暖暖的,驅散了些陰冷。回房沒多少時間,老板回來了,到房間來探望我們兩位稀客,親自把空調溫度調到了30度,還讓阿姨送來了兩床被子御寒。客觀地說,“三清人家”不是賓館,是一家條件不錯的農家樂,差不多的價格,感覺比黃山山腳下的農家樂的條件要好一點。D2:2008.12.25早飯後,老板親自開車送我們去售票處,上車前,老板說今天會是好天,當時霧氣彌漫。同車的還有火車上那5個年輕人中的兩位,聽他們的口氣是不打算住宿山上。漫長的南部索道將我與父親提升到了刻有“三清山”三個大字的石頭旁,在這裡我們留下了三清山的第一張照片。爬到日上山莊還是蠻累的,盡是上坡路。在日上安頓好房間,休息了一會兒,補充了點給養。10點鐘敲過,我們正式開拔,到了晚上才知道,我與父親是當天日上僅有的五名客人中的兩位。

先去了西海岸,這時山上霧氣大多已經散去,藍天白雲,滿目皆景,在陽光下漫步很是舒適。就這樣走走停停,累了椅子上休息一下,渴了喝點在日上剛剛燒的熱水,餓了就吃從上海帶來的壓縮餅干、牛肉干、巧克力,還有每人一罐紅牛,我第一次喝,味道一般。西海岸的棧道很好走,除了開始部分有一小段的上坡路。在猴王觀寶那裡碰到了兩名廣東女游客,問我們是否明天還要去婺源轉轉,婺源距離三清山也就一百多公裡,如果沒有去過的朋友可以包車或者班車前去,只是冬季並不是去婺源的好季節,何況我與父親也都去過,笑著謝過。往前沒有多少路到了一個三叉口,如果不去三清宮,這裡有近路可以直接去陽光海岸,我們在山上要住一晚,時間很充裕,當然沒有走近路。但是三清宮的確乏善可陳,兩個小湖,一個落敗的道觀,去之前查了點資料說它蠻有點歷史的,真得到眼前一看不過寥寥。下午兩點,到達了上玉京峰登山道。這裡不得不說一句,三清山的路標不是很清楚,從某個景點到下個景點是多少距離沒有,路口也只有相當簡單的標牌,缺乏相應的指引,比起同樣是世界自然遺產的九寨溝或黃龍來說差了不少,真希望今後能夠持續改進。登上玉京峰是我此次三清山之行的心願,因此在登山道下,我“拋棄”了父親,獨自上山,沒有帶給養只背了一個相機。因為我是從北坡上玉京峰,而且下來後必須與父親彙合後走陽光海岸,我只能原路返回,所以南路上的好漢坡還是留給下次吧!台階有些陡,而且有點窄,很累。我正值當年,體力應該是最充沛的時候,但是每天上班辦公室坐坐,空調房間呆呆,電腦鍵盤敲敲,周末還要去學校進修,缺少鍛煉,身體的各方面機能相對大學時期都下降厲害。喘得很,心怦怦得跳,感覺上與去年爬嘉峪關海拔4300米的七一冰川差不多,當然這次時間短多了。半道上沒有可供休息的地方,有時就靠著一棵樹短暫休息一把,燦爛的陽光透過茂密的枝葉射了進來,很婆娑的感覺。三十分鐘後到了登真台,我找了一塊石板休息一下,氣息平和多了,也許是過了自己的體力極限。十分鐘後當我的眼中出現了刻在石頭上的“玉京峰”三個字時,環顧四周,一覽眾山小,很美,很有一種孤獨求敗的感覺。只有在這個時候才感受到之前自己的付出是多麼的值得!很遺憾,周遭一個游客也沒有,所以沒有在最高峰前留下自己的影像,不過最美的風景已經深深地印刻在了自己心底,足夠了!掏出手機,給自己的朋友們發了消息,“我在三清山的最高峰玉京峰祝您聖誕節快樂!”,我相信我的每個朋友收到的這個消息是當天來自海拔最高的祝福,玉京峰海拔1816.9米。很快,我的短消息鈴聲此起彼伏。翻過了一堆石頭,出現了一塊空地,還有一尊佛像,很明顯有不少人前來拜過。這裡大概就是傳說中的露營地吧,沙石的地表,四周不是石頭就是草叢,的確可以擋點風寒。雖然比較喜歡旅游,可惜自己不是標准驢友,況且還有父親需要伺候,拍了些照片後就此下山。半道上碰到了三四個修電纜的工人,還有一個驢友,背了個70L的背包,上面有防潮墊之類的玩意,一看就知道了是去峰頂露營的,看著其疲憊的腳步,我微笑著讓過,心中默默祝福他好運!下山很快,三點二十分我已經出現在了登山道與棧道的交界處。由於時間不早了,因此已經連續高強度攀登一個多小時的我沒有任何停留,帶著父親繼續陽光海岸之行。看過了上午西海岸的風光,陽光海岸與之相比要遜色一些,而且冬日的下午三四點鐘,太陽有些偏了,再加上大山的阻隔,很多的景點與山道都處在陰影中,給我印像最深的是乾坤台與五老朝聖。說是乾坤台,實質是一塊伸出棧道的鋼化玻璃,周邊用欄杆圍了起來,玻璃底下有網兜兜住,應該是相當安全的,但是當你雙腳踏上透明的玻璃,腳下就是萬丈深淵的時候,心緒是不可能平靜的。反而倒是父親,若無其事得走在上面拍照留念,我則是雙手扶住欄杆,抖抖索索得就怕一陣風會把我吹跑。五老朝聖實質是五座山峰,一字排開,有點味道。之後的景致沒有特別出色的,我與父親只是走路,默默地走路,大概五點二十左右我們回到了賓館。吃飯,開電熱毯,看電視,睡覺。冬日,夜晚,失去了游客的三清山是清冷的。D3:2008.12.26八點准時出發,今天的目標是南清園。陰天,沒有霧氣。南清園景區是個環線,我們是順時針走的,出發前我也了解到順時針走與逆時針走體力消耗可能有所不同,實際體驗下來順時針要好一點,因為逆時針剛出發沒多久就會遭遇到一線天與連升三級,順時針走那裡正好是向下,體力消耗也蠻大的,更別提向上爬了。相比西海岸的寬廣,南清園的景致更顯得生動與形像。第一個有名的景點是狐狸啃雞,尖尖的狐狸嘴,兩個豎起來的耳朵,蠻像的,但是覺得狐狸少了幾條腿;第二個有名的景點是巨蟒出山,毫無疑問,它是南清園乃至三清山的標志性景物,拍照留念自然是我爾等的旅游方式,在平台上有拍照的攤位,攤主一看我手中拿著一個大家伙,也很知趣的讓開。其實昨天在陽光海岸,以及早上之前的山道上也都能看到巨蟒出山的石頭,只是角度沒有這裡的好。順著平台往前走,可惡的標志指引短缺讓我們唯一一次走錯了道。過了對應巨蟒的平台就是一個三叉道口,沒有標志,我看有人由下往上在爬,就帶著父親走了下去,在下面的平台上我倒看到了標志,一邊指向金沙索道,一邊指向巨蟒出山。當看到指向金沙索道的時候我就感到走錯了,在我的腦海中,金沙的那條路是整條南清園環線上的岔路,匆忙問了在道上掃落葉的工人,確認走錯了,但是我們也沒有原路返回,而是又去看了一邊巨蟒出山,耽擱了15分鐘時間。但是父親說在三岔道口前看到過標志的,沒有跟我說,可是再走一遍時我也沒有看到那個標志。三叉道口往前沒多少路便是女神賓館,在這裡我還鬧了一個小笑話。賓館門口站著一對人,我一看,怎麼有一個不就是昨天在猴王獻寶問我們是否一起包車去婺源的廣東人嗎?我先是衝她擺擺手,她呢,衝我笑了笑,待走近了我直接問她,“你怎麼還沒有下山啊?”,因為昨天廣東人說是晚上住在女神賓館,一早看好日出就下山,要到玉山趕班車去婺源的。也是一口廣東話,“我們今天剛剛上山,你大概認錯人了吧?”仔細端詳她,沒有差別啊!背包、登山拐杖、衣服、個頭,與印像中的一模一樣。“對不起,認錯了!”我無可奈何得朝她笑了笑,拉著父親離開,父親邊走還邊說,是蠻像的,是蠻像的。第三個有名景點是東方女神。可是我看來看去也不像,也許角度不好吧!之後的玉台與瓊台只是一個個觀景台而已,令人興奮的是當我們在玉台的時候,就看到霧氣從山谷中升騰,仙境中的感覺,太美了,自此D80的快門次數多了N下。那時的意境與我96年第一次爬黃山天都峰時一樣,油畫般的。個人認為第四個有名景點應該是玉女開懷,最形像了,自己看照片吧。成雙的兩個XX噴薄欲出的感覺……幸好還只是塊石頭!再往後的一段路很消耗體力,我們由上往下走應該還好一點。連升三級我們倒過來走就變成了連降三級,不管那麼多了,省體力最要緊;一線天只容一人通過,人多時需要排隊慢慢走,只是很多名山都有一線天的景點,三清山的一線天聊勝於無吧!父親想下山吃午飯,我還要負責拍風景,因此他走得比我快多了。回到日上,11點20分,南清園我們一共花了3個小時20分鐘,符合我的估計。去索道站的路上,看到了挑山工,很重的擔子,感覺他們很累,那時想想前一天的晚上兩份蛋炒飯加一份紫菜蛋湯要55元還是值得的!索道下山,我們看到上山的所有吊廂中都是空無一人,的確夠淡季的!運氣是好,剛出了山下的索道站,就碰到一位拉客的,開價80元到玉山火車站,比亞迪F3小車。印像中07年去黃山下午包車去宏村坐的也是比亞迪,看來比亞迪前途不可限量啊!怪不得巴老要入股。我一聽價格便宜沒有還價,立即成交。原來車主上午送客來三清山,自己家在玉山,要做返程生意因此開價就低了。兩次包車平均也就一百一次,很合算的。在玉山火車站邊,匆匆忙忙花13元吃了一頓熱飯,可惜去上饒的2249次又誤點了,倒是要我們吃飯的拉客小姑娘說我們買的那班車肯定誤點的。轉道上饒,只是因為它是大站,也許去南昌的火車班次能多一點,我原本是這樣想的,可惜也沒有多,最近的一班是2135次,這個玉山就可以上車的;要麼就是再後面的上海始發去南昌的D93次動車,毫無疑問,追求舒適的我當然選擇動車啦!何況父親在身邊需要照顧,再去擠那惱人的普快是耗體力的。最佳的體力應該留給最佳的風景,在所有的游程中我一直這樣操作的!81元/張,價格是蠻辣手的。最有意思的是在上饒火車站的售票口,我要買了28日南昌始發去上海的D92次動車,售票員一開始以為我是買南昌回上饒的動車,我重復了兩遍我要28日南昌去上海的動車,她才明白過來,估計很少有人會在上饒買南昌始發的動車,況且是長途。回程的車票搞定心裡安心了很多,一看時間距離開車還有四個小時,當然去上饒市區逛逛啦!市區很一般,遠遠沒有相同等級的浙江嘉興好。江西省排名第一的自然是南昌,第二的我想不是贛州就是上饒,江西雖說也屬於華東六省一市之一,經濟發展狀況可見一斑。不過我非常感謝步行路上的那名保安,是他指點我們去了巷子中的小飯店,味道還可以。D4:2008.12.27南昌的一天是我硬生生加出來的,一樣帶父親出來了,就周邊地方也看看,南昌只是一個中轉地,今後還不知道要過多少年才會來。若不想去,可以D3天下午到達上饒後直接買上饒回上海的D106次動車,長沙始發的那班,應該沒有問題。南昌之行就不詳細敘述了,我們上午去了八一起義紀念館與滕王閣,午飯後去了八大山人紀念館與八一廣場,在八一廣場邊的沃爾瑪超市買了點糕點回來送人。八大山人距離市區有點距離,不去的話可以選擇去佑民寺或者繩金塔轉轉。晚飯是在孺子路上吃的,那條路上飯店很多,我就挑了家人多且裝修貌似不錯的一家,名字好像叫“家常菜”。兩個晚上都住在船山路錦江之星,大概經濟危機客人少,正好搞活動,每間房送兩份早飯,我們一共住了兩天,送了四份早飯。南昌留給我的印像並不好。尤其是出租車,拒載嚴重,很多司機都會先問你去哪裡再決定去不去,相對而言,南昌的公交系統還不錯,線路多,班次也多。出租車是一個城市的名片,此話不假,08年去河西走廊就很能切身體會到,張掖的司機明顯不能與敦煌或者嘉峪關的司機相比,南昌的司機似乎還不如張掖的司機。D5:2008.12.28早上八點多的動車,到上海南站下午兩點不到,比時刻表還早到了10分鐘。地鐵轉公交,到家三點剛敲過。南昌到上海D92次動車,全程5個多小時,環境舒適,干淨整潔,相比四個阿拉伯數字的普快簡直就是天壤之別,當然價錢也是不好比的。人在旅途,重要的是心情,偶爾奢侈一點可以諒解。整個5日行程,兩個人所有費用2600元不到。



(三清山上的同心鎖)



(西海岸風景)



(玉京峰)



(巨蟒出山)



(玉女開懷)


精選遊記: 三清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