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中秋後,去山東出了個長差,經由青島、膠南、諸城、濰坊、淄博,最後到濟南結束。 到達濟南後,恰逢周末,雖然天公不作美,一直下雨,我還是去登了泰山,逛了一下濟南。
周五到達濟南時已經傍晚,入住了通過攜程訂的七鬥星商旅酒店,因為原來在成都住過連鎖的,比較喜歡他們家的衛浴設施,不過濟南的這家似乎不如成都的好。
賓館在濟南火車東站,臨近大明湖公園東門。酒店入住後,坐公交車到濟南的市中心泉城路逛了一下夜市。芙蓉街是一條比較熱鬧的街巷,小吃和小玩意比較多,巷子裝飾的有點古色古香,掛著紅燈籠。泉城路兩旁是林立的百貨大樓,但是論繁華程度卻似乎不及青島。夜晚熱鬧的區域比較小,泉城相對於不夜城的上海而言,是很早就開始睡眠時間的。
周六早上開始下起小雨,坐車到濟南總站,本想買火車票到泰安,不想購票的人暴多,於是便選擇了從旁邊的長途車站坐汽車。 汽車還是比較方便,基本上每20分鐘一班,到達泰安車站越1個半小時車程。到了泰安,發現氣溫比濟南低了很多,雖然穿了長袖可是仍然很冷。 便在泰安的易初蓮花買了件薄毛衣,然後打車上泰山。本來准備從紅門開始登山,但一路折騰後已經是近中午了,而紅門到中天門需要大約2個小時的登山路,而從中天門到頂上的南天門又要2個半小時,所以考慮到晚上要回濟南,便放棄紅門改道直上天籟村,坐游覽車到中天門後登山。
從天籟村到中天門約半個小時的游覽車車程。 到達中天門,這裡的氣溫明顯下降了許多。到處的小店可以看到賣著紀念品和小吃。我買了一個有名而且很貴的“煎餅卷大蔥”,可惜實在吃了兩口不合口味。 登泰山的路已經在歷代帝王前來祭拜的時候被不斷修繕,所以石階路非常寬整,只是坡度比較陡,挺難攀登的。在登山的過程中,雨勢漸大,風也越來越刺骨,。 登到一半的時候,我簡直要放棄了,心裡不住嘀咕,老舍的所謂雨中登泰山的意趣我怎麼一點都感受不到。 可是看看向下的陡直的路,又是應了上山容易下山難的老話,不敢向下走。所以最後掙扎了20多分鐘,還是咬牙往上爬。山道兩邊,到處可以看到歷代文人騷客或帝王將相留下的摩崖石刻,估計這也就是泰山的觀賞點之一吧。只是我對書法沒什麼興趣,再加上要一心對付越來越陡的山道,幾乎沒怎麼留意。爬到接近升仙的牌坊處,我已經真的覺得自己要升仙了。這裡有泰山奶奶廟,據說是有求必應的,香火還相當的旺盛。 繼續搭著扶梯往上,終於開始登山後的3個小時後來到了南天門。 回頭看看雲海,可是由於天氣原因並不十分明朗。 向下望去,又有點佩服自己居然爬上來了。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這是描寫泰山的,其實泰山並不是很高,但地處平原,使得泰山越顯氣勢磅礡。天街上是一些山頂的旅店,也有賣吃食的。 山頂非常冷,連握在手裡的照相機也變得十分的冰。看看時間已經不早,也是對陡峭的下山道望而卻步,我很沒出息的選擇了坐索道下山。 因為登山人少,諾大的轎廂中只有我一個人坐著。傍晚時分,我趕上了回濟南的快客。晚上7點多到達時,濟南的雨勢已非常大了。道路由於建設,到處泥濘不堪。
周日早上,本來准備去大明湖的,但看看外面的雨幕,最終還是選擇上午窩在賓館的房間裡了。中午退房後,坐車來到解放閣,准備順道黑虎泉後到泉城廣場。 只是一路走去,竟然沒有發現黑虎泉的標記,便已經到了泉城廣場了。網上曾經看到泉城廣場的噴泉夜景非常漂亮, 可是白天又下雨,廣場的景色遜色了許多。 從廣場一頭走到另一頭,便是著名的趵突泉了。 趵突泉公園中,並不只是趵突泉,還有諸如漱玉泉、豹泉、柳葉泉、金線泉等等十數個泉眼,大小不一,當然趵突泉是最大的一個。 近期的雨水讓多年沒有噴湧的趵突泉重現生機,噴湧不止。公園裡的萬竹園倒是一處不錯的園子,裡面許多小庭院,有各位書畫大師的個人陳列室。比較吸引我的則是庭院深深的景色,比如石榴院中的掛滿枝頭的碩大火紅果實,誘人的緊。公園裡還有女詞人李清照的故居,只是人造的氣息過濃,我不喜歡,很快便退出了。 這時時間已經下午3點多了,於是五龍潭也被我舍棄。 回去賓館取了寄存的行李, 坐最後一班下午5點的機場大巴直奔機場。 晚上8點,我已經回到了悶熱卻又繁華的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