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徒步行我是和兩個朋友一同完成的,先說一下我們行走的路線,是先乘車到達玉水寨,游罷後步行到玉湖村拜游洛克舊居,後又依小路行至白沙游白沙壁畫,最後再延公路在小松林裡行至清溪水庫啖美味三紋魚,最後再乘車回城。這就是我們游玩的全部路程,再說一下我們為什麼選擇這樣短程的徒步游。首先,我們三個沒有徒步虎跳峽的那種勇氣,說白了一是沒有力氣也害怕如果出了意外找不到路晚上該如何應付,我這可不是嚇人的,因為住在祥和院的一批客人就嘗試過這樣的滋味,他們去徒步虎跳峽,當晚便迷路,於是便於野外露宿一夜,幸好沒下雨,據稱他們那晚是笑著度過的,也許是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也許很浪漫,也許也很愜意,再或許,或許一種俠骨柔情在心頭,但對於我來說實在不願意,所以我就選擇了這條簡單宜行的方法,也體驗了徒步的滋味,很好嘛!
再者,對於體力沒有很大的限制,只要年紀不大,對於這17多公裡不會有太多問題,當然了,如果你比我還懶,那還是坐車好了。
最後一點,那就是你會和大自然很親近,感覺一下諾大的一個世界裡,僅剩下了你和你的朋友的感覺。真是不錯!
下面我就詳細的寫一下我的游記,希望大家還能接受。
那天早上出發的時候天氣不錯,艷陽高照,天空也出奇的藍,心情也是出奇的好!坐著趙師出奇快的飛車,顛顛簸簸中到達了玉水寨,便開始了這次行游。花了十元錢買了門票,因為一好友是麗江的,所以門票價格就有所優惠,雖然有點地方保護的意味,不過我也是受益人嘛!所以心情也就——嘿!嘿!進了寨,山是格外的綠,天是格外的藍,水也是格外的清,夏日裡,不覺熱反而是絲絲涼意在心頭游走。玉水寨人文的東西做得實在不太好,不敢恭維,真的都能顯出假意來,不過自然風光倒是絕對一流的,心情就在自然風光中放飛,一游就過了兩個小時,看水、玩水,興味依然,最後,聽到一個當地導游對另一保安議論“這幾個人怎麼還沒有走?”此時,我們才看看時間,才依依不舍的離開了寨子。出來後,當地的那個朋友說,在前幾年還沒修玉水寨的時候他們就來這裡玩過,真是的,我的朋友真幸運,在沒有受仍何人文破壞的時候他就來感受過了,現在這個地方,有了人文的東西,但又沒有能將內涵體現出來,所以就很不舒服,哎!真是可惜了。
走在窄窄的公路上,直直的,遙遙的,遠處公路上蒸騰起熱氣,把公路也印得搖搖晃晃,兩旁是矮松林和沙地,很有在美洲沙漠上行走的感覺,我們不禁大叫狂呼!倒是嚇壞了路悠然吃草的牛。
我們此次沒有帶仍何的干糧,沒有帶仍何的飲料,在一時的興奮後又很快的感覺疲累起來。興好在磨過漫長的45分鐘後我們到達了玉湖村,這裡很古樸,牆全是由石頭磊成,這和大研古城的不一樣,路面上停著許多如花瓣般的蝴蝶,我們一經過便全部飛起,哄哄然,紛紛然,如秋風中亂舞的花兒,很是好看,只記得在電影裡見過這樣美的畫面,沒想到我也能體驗上一回,身體的疲憊也舒緩了許多。我們在這裡購買了食品、飲料。侍吃飽喝足,又和村裡的年青人踢了會兒足球,很友善,又打聽到了洛克舊居,由於需6元門票,便沒有進入,也不贅述。由原路返回,到了公路旁,找到一條小路,一友提議試試,我們便興然答應,現在想想當時膽子也是夠大的。不過確時很有意思,比走公路要有意思,沒有仍何的建築物除了路旁的灌木叢以外便只是一望不到邊的玉米地,還有,還有一條小溪隨著路轉,陪著我們一路想著各種電影橋段。我一時說可以拍什麼鄉村愛情片,一會兒說可以拍成美國鄉村片,還有還有——
天此時也變了顏色,濃雲滾滾,造型多多,層次多多,質感強烈,當時我沒有想出更多、更好的形容詞,現在我也沒有想出來,只是被迷得一塌糊塗,反而忘了快下雨了的現實。我仰著頭,一滴調皮小水珠親吻了我的面頰,才意識到雨將至,吾輩無雨具之現實,遂狂奔。路邊的景物也搖呀,晃成一片帶流影的綠色。
不覺入了白沙鄉,游人如織,將我們從天大地大的世界拉回狹小的空間,不喜歡,不情願。所以,也不再贅述。
後面的後面,也不再,不再贅述。
回到了古城,覺得今天的游玩,確是不錯。即鍛煉了身體,平時我就很少鍛煉,現在這樣做確是不錯,不乏味。又陶冶了性情。
朋友,如果有機會不妨試一次,也許你也會喜歡上的。
麗江特色:
獨特的民族風情巍峨的玉龍雪山、梅裡雪山,碧藍的瀘沽湖孕育了熱情的納西族、白族、摩梭族……古老的民族,獨特的文化。
茶馬古道
沒有人懷疑麗江是個古城,她的歷史悠久到可以追溯到唐宋時期。茶馬古道是“西南絲路”的主要干道,麗江是這條古道上最重要的集市。雲南和四川的茶葉需要銷往西藏地區,西藏的金銀飾品等也源源不斷地運進來,道路上有大山大江阻隔,艱險難行,為了長途運送貨物,成群結隊的馬幫就應運而生,茶馬古道因此而來。一個馬幫少則幾十匹牲口,多則成百上千。貿易的興旺為麗江這個千年古城創造了輝煌的文化。 石鋪的古道、熱情勤勞的納西人民、精美的手工制品……處處透著“古”的氣息。如今如果去得時間恰當,還可以看到“馬幫”表演,一探當年馬幫這個特殊的群體給這座古城遺留下來的印記。
古老而神奇的東巴文化
東巴文化是納西族的古代文化,因其主要依存於納西族的東巴教而得名。東巴文化蘊含著豐厚的藝術瑰寶:像形文字、文學、音樂、舞蹈、繪畫、傳統習俗……是中華民族珍貴的文化遺產。
東巴萬神園景區地處玉龍雪山南麓玉峰寺旁,是以弘揚和展現古老神奇的東巴文化,再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為主題的文化旅游景區。走進東巴萬神園,將穿越時空的隧道,打破人與自然的空間阻隔,讓人們與神靈對話,與山水相諧、與古人作心與心的交流;游客將在這裡流連忘返,慰籍心靈,深深喚起對納西先民的尊崇。
奇特的婚戀風俗
靈秀的山水孕育了熱情勤勞的人們,大自然的懷抱下,古老的民族依舊延續著自己獨特的繁衍、生活方式。神秘的“走婚”,迷離的“母系社會”吸引著世人的眼球。各家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婚戀習俗。
“走婚”是摩梭人、納西族族的習俗。由於歷史的原因,在摩梭人中還保留著具有早期對偶婚特點的阿夏婚姻形態,保留著母系氏族公社時期的一些特點,這種婚姻在時間上可長達數十年,也可短到一二天;在數量上,可與一二人結為“阿夏”,也可以與更多的人偶居。結合自願,解除容易,雙方不來往即算解除“阿夏”關系。與此相適應,家庭是由血緣為紐帶的母系親屬組成,家中財產均由母系血統的成員繼承,子女均留母家,隨母姓。男子的身份是舅父或舅祖父。婦女在家庭生活中和生產管理上是主持人,享有崇高的地位。這一獨特的民俗風情也使瀘沽湖的摩梭人名揚海內外。更使麗江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
巍峨雪山和高原水鄉
麗江古城兼有山鄉之容,水城之貌。主街傍河,小巷臨渠,泉水環繞連接每家門庭,開門即河,迎面即柳,形成高原水鄉“家家臨溪,戶戶垂柳”的特有風采。麗江人用水十分講究,名為三眼井,即泉水噴湧的第一眼井供飲用;下流第二眼井為洗菜;再下流第三眼井方可用以洗衣服,嚴格分開,不准亂用。一石跨渠,即成一家,水繞民家,自然處處以橋通路。大研鎮保存了許多座明清的石拱橋,雖經幾百年的風雨剝蝕、兵火焚毀,乃至多次大地震的破壞,石橋如故,至今依然雄跨主河,為這個“中國的威尼斯”、“高原姑蘇”贏得一份古樸的壯麗。
玉龍雪山是納西族的保護神。南北向排列的玉龍十三峰猶如一條騰空的巨龍,它不僅氣勢磅礡,而且秀麗挺拔,造型玲瓏,隨著時令和陰晴的交替,景觀也變幻無常。以險、秀、奇著稱的玉龍雪山,其內主要有雲杉坪、白水河、甘海子、冰塔林等景點,是一個集觀光、登山、探險、科考、度假、郊游為一體的多功能的旅游勝地。
推薦景點:
麗江古城
麗江古城坐落在麗江壩中部,海拔2400余米,其主要原住居民為納西族人,是一個悠久的少數民族古城。古城具有800多年歷史,面積約1.5平方公裡。麗江縣城由山川流水環抱,清澈的山泉水從東、西、中三條河渠流入古城,並經城內水系流經全城,形成 "家家有水、戶戶垂楊" 的美景。古城內房舍錯落有致,古橋流水遍布城中,構成了麗江特有的高原水鄉風情。古城內的主要景觀包括麗江木府、四方街、趙家大院等。
麗江木府
麗江木府位於古城西南角,占地約17萬平方米,是明代麗江土司木氏的府衙,人稱麗江古城文化之 "大觀園" 。
木府采用納西宮廷建築,氣勢萬千,原建築物包括牌坊、儀門、議事廳、萬卷樓、護法殿、光碧樓、三清殿、配殿等。但由於清末戰亂頻繁,加上文化大革命時期的毀壞,木府已經面目全非,即使在1996年經重建,亦只是回復了原建築的四分之一。雖然如此,游人仍可感受到木府的恢弘的氣勢。
玉泉公園
玉泉公園位於麗江縣城北500米處,麗江古城北像山腳下,俗稱 "黑龍潭" 。由於泉潭晶瑩清澈,有如翠玉,因此得名玉泉。潭水倒映玉龍雪山、亭台樓閣,加上公園內有三座古建築點綴下,景色流韻溢彩,美如詩畫。
玉龍雪山
玉龍雪山位於麗江縣城西北約15公裡處,是北半球最近赤道的雪山。玉龍雪山的十三個山峰由北向南橫行排列,延綿約50公裡,終年積雪,猶如一條白色的巨龍在飛舞,其中最高峰為扇子陡峰,海拔5596米。
玉龍雪山四時景色變化不同,而氣候環境亦因地勢而變化,素有 "一山有四季、十裡不同天" 的說法。雪山上你可見到花海、奇樹、冰川、湖泊、溪流及草甸等,令人目不暇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