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寺隨緣

作者: summer_wind

導讀聽說在去年和前年的時候,扶風法門寺的路正在修,曾經看過一個網友寫他在西安火車站的焦急和等待,問遍所有的車都沒有去的,最後只能悵然而歸。總覺得,到這種地方是憑緣分,如果無緣真的很難。我曾憑著緣分到過昆明西山半山腰的華亭寺,按說旅游團的行程中並沒有它,但是團內有名年輕的居士,她執意要去那兒幫師傅還願,於是我們全團的人得以和它結緣。 記得 ...

聽說在去年和前年的時候,扶風法門寺的路正在修,曾經看過一個網友寫他在西安火車站的焦急和等待,問遍所有的車都沒有去的,最後只能悵然而歸。總覺得,到這種地方是憑緣分,如果無緣真的很難。我曾憑著緣分到過昆明西山半山腰的華亭寺,按說旅游團的行程中並沒有它,但是團內有名年輕的居士,她執意要去那兒幫師傅還願,於是我們全團的人得以和它結緣。

記得那兒火紅燦爛的山茶花盛開,記得放生池裡微粼的清水,其實完全不記得還有“問花笑誰?聽鳥說甚?”這樣涵義深刻的對聯,這幾乎和當年華龐居士感嘆之“好雪片片,不落別處”的禪意媲美。聽說華亭寺又名“雲棲禪寺”,在這彩雲之南的地方想必處處的雲彩都很美麗,而這裡卻獨敢命名“雲棲”。楊慎有對曰“一水抱城西,煙靄有無,拄杖僧歸蒼茫外;群峰朝閣下,雨晴濃淡,倚欄人在畫圖中”,這應該是他當年被貶謫到雲南時游弋至此而留下的吧。想想看當年的楊慎,在北京故宮午門外幾乎被“廷杖”至死,含著委屈和為朝廷的擔憂來到這裡,卻沒有在這三十二字中寫出一個幽怨之詞,也許正是華亭寺曼妙的風景和的飄散的禪意感染了他,撫平了他的心。

最喜歡南方寺院裡的放生池,暗色的水中游動著深紅色的魚,還有一些凡眼看不到的生靈。據說昆明圓通寺的池中生著兩條巨大的蟒,,這是前年修葺圓通寺時才發現的,而當年的我就站在放生池中間的橋上,看過陽光撒在水裡的絲絲金色,難道竟是它們背上美麗的紋?前不久,北京的八大處後園小池邊的石頭上,一只鱷龜悠然的曬太陽,被人發現後引起軒然大波,怎麼一百多歲的它生活在這兒我們一點兒不知道呢?許多人都有是最近才放生到這兒的揣測,而我堅信它也許生活在這不止我們能推測的年限,也許上世的它就是這寺院一名虔誠的僧人,也許他當年曾經在這池邊靜靜的禪坐,請求佛祖洗涮他靈魂中所有的欲念,所以他悠然地托生,悠然的生活……

“青山之高,綠水之深,豈必佛方開口笑;徐行不困,穩地不跌,無妨人自縱心游”,真喜歡佛家這種心態,平和而深刻,著名學者南懷瑾曾經說“佛家是百貨店,像大都市的百貨公司,各式各樣的日用品俱備,隨時可以去逛逛,有錢就選購一些回來,沒有錢則觀光一番,無人阻攔,但裡面所有,都是人生必需的東西,也是不可缺少的……”,這麼形容佛教,會覺得也許有幾分戲謔,有不敬之嫌,但是我很喜歡,因為,這個百貨公司裡的確有我需要的很多必需品。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