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的第一場雪,比以往來得早了一些。2008年1月10日,剛下過一場大雪,吉林省松原市天氣預報:34℃,注意,是零下!而離市區30公裡外的查干湖,早已是水凍冰封,每年的這個季節,當地漁民都會進行一次古老而又神奇的漁獵活動——冰下捕魚。每年,查干湖都能捕撈起幾百萬斤鮮魚,但奇怪的是,漁民們並不需要大面積地破壞冰層,所有的行動都是在一尺多厚的冰層下展開,他們究竟是怎樣做到的呢?帶著這個疑問,我來到了查干湖。這麼大規模的捕魚行動,單靠個人力量是遠遠不夠的,所以,全村漁民有組織有紀律地分成了4支隊伍,每隊大概四、五十人,隊伍的帶頭人叫做“魚把頭”,他們有自己的特定穿著——狗皮帽、羊皮靴、羊皮大衣,腰間扎一條鮮艷的紅綢(為祝願自己的隊伍有個好收成)。我跟著一號捕魚隊,他們的魚把頭叫做張文,長得高大雄壯,是個很有經驗的捕手。早晨4點多,外面漆黑一片,天寒地凍,漁民家已經熱鬧起來了,吃過熱氣騰騰的水餃,喝一點點白酒御寒,就可以出發上冰湖了。盡管村裡有汽車,漁民們還是習慣性地坐著馬車上冰湖,一是減少污染,二是盡量少驚動湖裡的魚群。大概凌晨5點半,馬車隊准時出發,不多時就來到冰湖上,此時繁星漫天,萬籟俱寂,只有馬車軋在雪上的吱嘎聲。冬捕對於在哪裡下網非常講究,地點都是提前一天選好,插上紅旗作為標志,並把滿滿一車漁網也拉在這裡,這樣第二天到來時,就可以立刻投入“戰鬥”了。漁民們用一種尖頭的鐵制工具鑿冰,他們管它叫做“冰镩子”,這種工具造型簡單卻非常好使,尺把厚的冰層,不一會兒就給鑿穿了,湖水咕嘟嘟地往上冒,越來越多,最終,入網口被鑿出一個三尺長兩尺寬的長方形,就可以下網了。網分為兩片,每片大概有1000米長,後面還連著一個大大的網兜,就是這張大網,要在入網口完全放入冰層以下。看到這裡,你可能要提問了——提問一:如果魚兒都縮在湖底不入網,該怎麼辦呢?回答:這個問題完全不用擔心,查干湖雖然一望無際,湖水卻只有3米深,而網的寬度足有十幾米,在水下,漁網並不是平鋪的,而是立在水中,上面挨著冰層,下面拖著湖底,所以冰層下的魚兒可以一網打盡。提問二:這麼一張大網,至少也有幾百斤吧,究竟是靠什麼力量在冰下展開的呢?回答:這個嘛……一言難盡,我們需要看看另一組的工作。當一隊漁民在入網口緊張勞作的時候,另有一隊漁民在同時進行著另一項工作:鑿冰孔。從入網口開始,每隔15、6米,漁民都會鑿一個炒菜鍋大小的圓孔,這樣的圓孔大概要鑿120個,它們在入網口兩側呈弧線分布,並在1500米外的出網口彙合,這樣,入網口、出網口、冰孔,就在冰面上劃出了一個美麗的橢圓,橢圓範圍內的魚群,都是要一網打盡的。下面要出場的,是一個非常簡單而又至關重要的工具:穿杆!其實,穿杆就是一根長約20米的松木杆,早在入網口的時候,它就被放入冰下了,它的身後帶著那張千米大網。穿杆是要在每個冰孔下走過的,人們會從冰孔中伸入一個鐵鉤子來控制它的走向,就像穿針引線一樣,穿杆是針,漁網是線,在穿杆的帶動下,千米大網就在橢圓區域內完全展開!你可能又要問了:漁網那麼沉重,單靠人力怎麼可能拉得動呢?這時,我要介紹一種新的工具了——馬拉絞盤!穿杆前進,靠的不是人力而是馬力,把漁網前頭的粗繩掛在絞盤上,由馬來拉動絞盤,帶動漁網前進。最開始一匹馬,隨著漁網越來越沉,馬兒也越來越多,最多能上6匹!過程看起來簡單,其實所有的漁民從凌晨6點到中午11點,都要一刻不停地工作,沒有現代化機械,沒有電力,所有的工作都要靠人工進行,冰湖上寒風朔朔,哈氣成霜,很多人的胡子上結了厚厚一層冰碴。中午11點,漁網終於到達了出網口附近,這時,漁民終於可以輕閑一下了,喝兩口燒酒,從懷裡掏出干糧啃兩口,臥在雪地上曬曬太陽,享受一天中難得的悠閑時光。12點左右,就可以從出網口收網了,這時湖上的游客也慢慢多起來。漁民們管收成好叫做“打紅網”,我運氣好,待在冰湖的最後一天見證了一個“紅網”的誕生。出網口被鑿出一個三角形冰洞,漁網就是在這裡被撈出,肥大的鮮魚你擁我擠,源源不斷地來到冰湖上,景像之壯觀讓我腦海裡只有一個詞:魚山魚海!魚山魚海!!魚山魚海!!!在這一天,張文的冬捕隊一網打出了20萬斤鮮魚!魚兒們來到湖面很快會被凍住,游客們趕緊挑個頭大的買下,查干湖的魚兒並不便宜,然而還是有很多人慕名而來,賣得最好的是胖頭魚,頭大體胖,很喜慶。接下來就是熱熱鬧鬧的買魚、拍照、銷售、收魚回庫等例行場面。直到下午3點半,游客滿載而歸,夕陽把湖面染紅,整個冰湖又寂靜下來,冬捕隊開始去尋找明天的下網點。盡管捕魚量很大,但漁民很注意整個冰湖的休養生息,冬捕活動大概只持續20多天;每年春季,漁民會在湖裡放入多一倍的魚苗;捕魚用的是大眼網,只捕大魚,保證小魚順利逃脫。正是這些舉動,使得“冬捕”這個古老的漁獵活動一年又一年地持續下來。為了清楚了解整個活動,我在查干湖畔住了8天,2件羽絨服+2條棉褲+1條毛褲+3雙棉襪+3只帽子+2雙手套的裝束讓我不堪重負,但是整個08年的游歷中,印像最深最鮮明的,仍然是這次“冰湖捕魚記”。

(我得意地笑,撈到一條好魚了)

(魚山魚海)

(冬捕功臣——冰镩)

(凌晨,緊張鑿冰孔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