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哥8日深度文化之旅D8

作者: 03280730

導讀D0820080523Angkor Wat,Angkor Balloon,War Museum,Cambodian Cultural Village,吳哥窟 日出,吳哥氣球,戰爭博物館,柬埔寨民俗文化園, Crocodile Farm,Miniature Replicas of Angkors Temples, 鱷魚農場,吳哥遺址微縮景觀公園, Angkor National Museum,Wat,Angkor Night Mart,吳哥國家博物館,正在裝修中的新廟,吳哥夜間市場, Angkor Wat 吳哥窟日出 今天早上要去 吳哥窟 看日出,本人很不喜歡早起,一般是要睡到自然醒 ...

D0820080523Angkor Wat,Angkor Balloon,War Museum,Cambodian Cultural Village,吳哥窟 日出,吳哥氣球,戰爭博物館,柬埔寨民俗文化園,

Crocodile Farm,Miniature Replicas of Angkors Temples,

鱷魚農場,吳哥遺址微縮景觀公園,

Angkor National Museum,Wat,Angkor Night Mart,吳哥國家博物館,正在裝修中的新廟,吳哥夜間市場,

Angkor Wat 吳哥窟日出

今天早上要去 吳哥窟 看日出,本人很不喜歡早起,一般是要睡到自然醒,不過前幾天看了一個上海女孩照的吳哥日出的相片,我覺得太美了,早起也要去看一次,哪怕只有一次,不然就白來吳哥了。有的游客早起晚睡的,把各個著名的日出日落景點都看遍了,也是一件很好的事情。昨天約好了tuktuk 5$,今天4點多就起床了,收拾一下就下樓,司機很准時已經在門口等了,路上全是去看日出的tuktuk,這時天很黑,也沒有路燈,車都開著車燈組成了一條火龍,很壯觀。一路到 吳哥窟,路上有點冷,建議大家多穿衣服,主要是風吹得很冷。到了門口很多人,很熱鬧,工作人員在大門口打著手電查票,具說西邊的水池前看吳哥日出是最佳地點,一路走到左邊的水池,人不好,趕緊找個好位置,水池前的第一排,正好能照到倒影和吳哥窟全景。大家長槍短炮的,支好了三角架在等待,在這時有小孩搬著椅子讓游客坐著等,還有一杯咖啡,不過是要收費的。時間過得很漫長,等了好久也不見太陽的出現,直到天亮了,才知道今天的天氣不好,是沒有日出的,真是太背了,好不容易早起一次還沒看到,這又是本次旅行的一大遺憾,沒有看到日出和日落。以後再來吳哥的時候要把日出日落的好地方看遍了,還不能只看一次,還要租個車,把附近的幾百個小寺也全看了,那就不像是旅游了,有點像考查。天黑時的 吳哥窟 剪影,別有一翻風味,天亮了就清楚些,不過天氣不好,有一點霧,鏡頭拉近也不是太清楚,樹的剪影也很好看,從側面能看到圖書館旁邊的樹,放在一個畫面裡很漂亮,西邊水池旁的人們還沒有完全散去,回到寺門時吳哥氣球已經升空,這是一副歷史與現代的對話。遠處看主寺在天空之下,也是很渺小的。

Angkor Balloon 吳哥氣球

然後來到不遠處的吳哥氣球,出發之前作功略的時候就從LP上得知坐在這個氣球上可以俯瞰吳哥窟全貌,我想一定很美,就一定要去坐,昨天天氣不好沒有開放,今天看到它已經漂起就一要去坐。出了寺門找司機用了一點時間,第一是車太多,司機也太多,而且這個司機是今天第二次見,昨天晚上和今天早上天又黑也沒記住太多的特征,平時的司機是你在找他,他也能看見你,一打招呼你就看見他了,今天他也起得太早,正在車上睡覺,好不容易才找到他,看他睡得正香也沒好意思叫他,還是旁邊的司機看到了,才把他叫起來。這兒離吳哥氣球不太遠,1.5KM吧大約,進了大門就去票亭買票,這已經是我第三次來到這裡了,前兩次都沒開門,第一次是來的太晚關門了,第二次是天氣不好不能升空,這次終於可以坐了,不過售票小姐先讓你等著,服務小姐一身藍色,上身藍色外套,下身藍色長裙,很漂亮。這個票亭裡面有花有草,有幾排椅子供旅客休息,挺好的一個地方,沒什麼事兒做就四處看看,牆上有相關介紹,還有遠眺 巴肯山 和 吳哥窟 的圖片,有些是在氣球上照和日出和日落的相片很好看,翻拍出來很不清楚,大概是那麼個意思。屋外也是種滿了花草,有點像麗江,只不過植物全是沒有見過,也叫不出名字的熱帶植物。有時植物和屋子的背景是個黃色的大氣球,拍出的相片很有意思。等了好久工作人員才過來告之今天風太大,氣球不能再升空了,我問大約要到什麼時候才能升空,小姐說要看天氣,他們也說不准,也許馬上,也許今天都不能升空,我一聽很像航空業嗎,飛機延誤時也是這個樣子,這靠天吃飯的東西就是這個樣子,一點脾氣也沒有。這時腦子馬上飛快地轉起來,心想如果幾個小時之後再來,可以先去再看看 通王城,今天回來再試試,再要個電話號碼隨時詢問,這就要跟司機談價錢,加點錢去 吳哥王城,或者讓司機先回去,下午再來接我,這段時間只能去比較近的 吳哥窟,這樣就在這裡要多呆一天,本來打算看完日出和氣球就回去,然後去 暹粒 附近的其它幾個地方,完成在吳哥的行程,明天就回去曼谷了,這樣如果在這等也不一定能坐上氣球,如果坐不上,今天就等於白費了,明天還要再來一次然後去 暹粒 周圍的景點,加一天的行程,只能把BKK縮減一天,或者就先回 暹粒,到晚些時候再來試一試,不行就真得明天再來了,加一天行程也行,就是今天去哪的問題,最壞的情況就是今天沒坐上,明天還坐不上,就只能抱著遺憾回去了,正在亂七八糟的想著各種可能性的時候,從對講機裡傳來一句話,小姐說現在可以了,我一聽高興極了,這樣就最好了,馬上付錢買票15$,去排隊,說是排隊,可能因為天氣不好,根本沒有多少游人,只是去等漂在天中的氣球下來。這是一個黃色的大氣球,可能是熱氣球,但是看不到下面有個燒火的東西,也看不到火焰,要是氫氣球,得用多少氫氣呀?氣球的下面有一個很大的圓環型的鬥,上面可以站人,離近了才看到氣球上有很多鋼絲,用來連接氣球和下面的鬥,像蜘蛛網一樣細而且密。氣球是用一根主鋼絲牽引著直上直下,像放風箏一樣,不是想像中的可以漂到 吳哥窟 上空,要是想到 吳哥窟 上空就得坐直升飛機了,在票亭可以拿到介紹,好像漲價了現在要150$了,如果旅費寬裕可以選擇這種方式。LP上介紹,Helicopters Cambodia 吳哥直升機 俯瞰 吳哥窟 68$,吳哥王城 外圍的景點要120$,在 暹粒 老市場設有辦公室,它為前往偏遠景點,如 柏威夏古塔寺 和 聖劍寺(好像不是這裡的,是 柏威夏省 的 聖劍寺)的游客提供租機服務,每小時起價1200$,還要加收10%的營業稅,我想飛遠距離的直升機和在這兒看到的這種小的直升機還不是一種。在地面上有一個木板拼成的凹下去的圓型大托盤,用來停放氣球,鬥下面有輪子,可以在托盤中滑動,找到合適的位置,托盤中間有個圓洞,裡面有個軸承可以收放鋼絲牽引氣球升降,很粗,很結實的樣子。托盤外圍是用磚鋪成的圓型區域,在周圍有幾個固定點,每個點上有一個大方塊,很沉的樣子不知道是什麼材質,再外圍就是草地了,各個點再向外延伸出10幾米,又有相對應的固定點,地水泥的地基上面也有大方塊,對應的兩點之間有繩子連接,我想是氣球不用時在地面上固定用的,這樣它就可以貼著地面,也不隨便亂漂,如果是這樣的話,氣球的氣是不用放掉的,等要升空的時候解掉周圍固定點上的繩子就行了。鬥是鐵制的一個環型,可能360度隨意走動,裡面可以容納30人,像個鐵籠子,把人關在裡面,沒有玻璃只有鐵網,要照相得把鏡頭伸出去照,裡面有個控制台,平時用塑料套罩起來防雨,用的時候再打開,有個工作人員在操作。今天有風,氣球升空後有些不穩。這次旅程只有4個人,除了工作人員和我,只有兩名其它乘客,是一對加拿大的老夫婦。升空後可以俯瞰票亭,固定點和直升機坪,還可以看到周圍的稻田,民居都小小的,下面的水道和公路都顯得很細,遠處有一個大水池可能是東池吧,還能看到遠方的叢林和山丘,還有城鎮,可能是 暹粒。能夠遠眺 吳哥窟 和 巴肯寺,當時的人們不可能從這個高度看吳哥,那時只能仰著頭看,現在的游人可以俯視了,最高點距離地面200米,當天天氣不好,有霧,看不太清楚,只能看到大概的輪廓。我用的10.7倍焦距的鏡頭拉到頭兒也只能照成這個樣子了。不太理想,不過也不錯了,好歹是坐上了氣球看到了景色,知足了。

然後回住處,吃中飯,路上看到一個當地的新廟,整個色調是青綠色,有一個門樓,兩邊是攪動浮海的雕塑的寺牆,很有特點,在別處是沒有見過的。由於在行駛中的車上照的相片,有點歪,不太好。路口處還有一個廣告牌,上面用中文寫著珠寶批發,可以又是騙中國團的,珠寶對於參團的客人來說是最好賣的東西,中國人就喜歡這個,這種東西真假不好說,就算是真的,好壞也不好說,中間有太多的水份,價錢更是可高可低,高的離譜也有人願意花錢買。在中國的各個旅游景區都有珠寶出售,在國外也是如此,只要有中國團去的地方,不管那兒產不產寶石,都有的賣。客棧裡有一幅 吳哥窟 的油畫,上面有國王的相片,還有幾幅畫,畫的是當地風情,傳統舞蹈,什麼的。客棧裡的地板和樓梯全是木質的,光腳踩也不涼,很干淨。客棧的前台和休息的地方也不錯,可以看電視。前台旁邊供奉著中國的彌樂佛,佛龕放在地上,牆上有四面佛的木雕,和其它木雕,櫃台上還擺著一個大獎杯一樣的木雕。平時總是早出晚歸的,光線不好,也沒有好好 看看客棧的前台,今天是中午回來的,正好能好好看看。午飯還是在林金真吃的,雖然衛生條件不是很好,不過價廉物美,是個湊合的好地方,這裡的菜色很多,料也很足,基本都配有蔬菜,這樣營養均衡。菜單上全有相片,英文單詞也不太難,到時候看著圖點菜就行了。下面簡單介紹一下菜名,因為菜單上的英文筆畫寫得很連,有的也看不太清楚,有拼寫錯誤請大家見諒。

frred egg plan with ogester sauce 1.5$ 炒茄子,很淡沒什麼味兒,沒有北京的燒茄子好吃。

frred rice with chicken 1.5$ 雞肉炒飯,料足

khmer curry with chicken 1.5$ 高棉雞肉,一種燉菜

fried noodle vegetable 1$ 蔬菜炒面

Cambodian fried rice (khmer style) 1.5$ 高棉風味的柬埔寨炒飯 上面是一個雞蛋餅,餅裡有肉餡

papaya shake 0.5$ 木瓜果汁 很好吃,裡面有很多內容

fried spring rool 1.5$ 炸春卷 有蘸料,有點辣

fried rice with pineaple 1$ 菠蘿炒飯 料很足

fried rice with shrimp 1.5$ 蝦仁炒飯 蝦仁很新鮮

khmer sach chrouk 1.5$ 一種燉豬肉和排骨 味道偏甜

AMOK fish 2.5$ 高棉很有名的燉菜,裡面很多食材

frred sausages 1.5$ 烤腸,有點酸,很有當地風味

豬肉和干酪炒在一起,配有蔬菜,當地風味

在鎮上也有幾個不錯的餐廳,大家可以去試試,在我的功略上有介紹。街上有賣小玩藝的婦女,扛著一個杆子,就像是北京賣糖葫蘆的那種,上面插滿了自己作的小鳥玩藝,五顏六色的。吃完飯路過一個當地汽車站,不像是旅行社的售票點,屋裡有個大牌子,上面寫著從哪到哪,出發時間,多少錢,是什麼樣的交通公具。相當於一個長途車的時刻表,上面貼了很多紙條,修修改改的。屋裡的工作人員有統一的制服,有票據,有電話和對講機,門外有一排椅子供等車的人休息,很多當地人在等車,看來這個地方很靠譜,像個國營的汽車站,不會被賣來賣去的。找到從Siem Reap 暹粒--Poipet 波貝 的那一行,一看是座空調大巴,才5$,詢問了一下工作人員,幾點關門,如果今天下午能夠看完所有想去的地方,就回來買票,明天回曼谷。這的名字叫Capitol Tour Branch office in Siem Reap,就在大街上很明顯。之後又找了一個tuktuk,4$,去暹粒 的其它景點。

War Museum 戰爭博物館

下一站,戰爭博物館,就是那個政府開的,之後把 地雷博物館 擠走的那家。延著NH6號公路一直向西,一路上還是豪華的有當地建築風格的酒店,大約3公裡就到了。在路口有一個大牌子,上面畫著一輛坦克,上面寫著War Museum,一個檢箭頭往裡900米就是,很明顯,進去後有一個純白色的建築,很漂亮,像是個當地政府部門。我的新司機,制服後面的編號為4543,像是個交稅的。來到 戰爭博物館 門口,有個女孩在售票,3$一張,裡面的屋子不是棚子就是木屋,像是臨時搭建的。大門口有兩架飛機一架是運輸直升機,另一架是戰鬥機,都已經報廢很破舊,還可能看到裡面,更是髒亂不堪,有兩排座椅,一條重機槍的彈夾和一個破輪胎。這裡到處都有戰爭的氣息,用魚雷作批示牌,用炮彈當路標,凡是批示方位的箭頭都用這種東西。裡面是一個大院子,裡面整齊地種植著低矮的樹木,像一個果樹園,樹中間的間隔裡停放著很多軍事裝備,有T54坦克,登陸裝甲車,高射炮,大炮,發射導彈的卡車,小炮,高射機槍,還有彈夾呢。有的坦克都開了膛,有的只剩下輪子,沒有了履帶,其實就是個空殼子。大炮上有輪胎的也全是癟的,有的沒有輪子就用水泥塊支撐著。全身都是黃色的鐵鏽,不像北京的軍事博物館,把裡面的東西全刷上新漆,看著像是新的,這裡只有個別的大炮刷了綠漆。本人對軍事不是很了解,所以有的東西也叫不出名字,就自己想了一個湊合寫上了,有高手看到不對的地方,還要大家多多指正呀。這裡就像個大倉庫,把報廢的東西全都放在這兒,然後收門票來讓人參觀。每個裝備前面都有一個牌子上面有簡介,主要是英文。院子裡面還有一個小水池,種著小荷花,水是乳白色的,不太干淨,荷葉也沒什麼生氣。裡面還有一戶人家不知道是作什麼的。後面有一個大一些的水池,水是黃的,上面有一個木質的觀景亭,頂上是茅草,說是觀景亭,其實也沒什麼好景致可觀。有的地方還做成一個小場景,高台,土堆,戰壕,上面放著重機槍。周圍有8-10個棚子,裡面有台子,架子,上面放滿了各種軍用物品,有步槍,各種機槍,子彈包,炮彈殼,帶子彈盤的機槍,軍服,軍旗,鏟子,鞋,木箱和炮彈頭等等,地上放著各種重機槍。有的展室裡有各種地雷,掃雷器,還有被剖開的地雷讓游客能看到裡面是什麼結構,在地雷展室的牆上也掛滿了排雷人和地雷受害者的相片。有一個茅草棚裡面堆滿了炮彈殼。這的好處就是沒有人管,東西你可以隨便玩,我用一只手拿起了一個像是AK47的機槍,很重,又試了試上面有個大子彈盤的機槍,太重一只手拿起來費勁。還有放在地上的有三角架支撐的那種重機槍,一只手拿不起來。不像中國的軍事博物館全都圈著,只能看,在這裡可能摸到真東西,雖然都是不能用的東西。

Cambodian Cultural Village 柬埔寨民俗文化園

出來之後,司機帶我們去了一個地方叫 柬埔寨民俗文化園,還是用中文寫的大牌子,這一看就是個為中國團隊游的游客開發的,裡面全是新東西,修的到是很漂亮,門口有一個圓型的噴泉,上面是三條七頭蛇纏繞在一下百,中間是一朵巨大的蓮花,除了能噴水外,還能噴霧,呈現出一種夢幻般的感覺,門口還有石獅雕刻,很細致,有花有草的很漂亮,像個大花園。就像是中國其它的景點一樣的文化園,裡面有人表演什麼的,很有當地風情,票價9$,裡面的服務人員還會說中文,售票處窗口上面還掛著中國特色的新年快樂的橫幅。這個地方在旅游書上沒有介紹,在游記中也很少有人提起,我想是因為最近幾年中國人才開始到 柬埔寨 旅游,而新修建的。我想司機可能有提成,要不怎麼老跟我提這個地方要我來看,我對這種景點一直是不太感興趣的,就沒有進去。覺得有意思的朋友可以去看一看。

Crocodile Farm 鱷魚農場

門口的大牌子上寫著很多國的文字,有柬埔寨豆芽文,韓文,日文,英文,來吸引各國的游客,繁體中文寫著 鱷魚園,牌子上還畫了好多包包,皮帶什麼的,裡面應該還有鱷魚皮制品出售。我想這也是個招游客來參觀購物的店,然後導游和司機拿提成,要不司機不經我們同意就把我們帶到了這個地方,門票3$。我想去就去吧,讓司機也多賺點,我也進去看看和泰國的鱷魚園有什麼區別。裡面不大,用低矮的水泥牆圍成幾個區域,上面有一條架在空中的走道,旁邊有鐵欄杆,上面有頂棚,遮陽用,游人可以在上面俯瞰鱷魚。每個大區域的中間是水池,旁邊有小格子,可能用於隔離,裡面還種著一些樹,有一種長著大豆夾,開著小紅花的樹很好看。鱷魚基本上不怎麼動,大多數都在晾太陽,張著大嘴閉著眼睛一動不動,有的在水中呆著,有的在水泥橋下乘涼。有大有小,有的還斷了尾巴。我在泰國也去過鱷魚公園,裡面也有很多沒有尾巴和沒有嘴的,還有的吻是歪的,不知是什麼原因。整個園子裡的氣味非常難聞,尤其是站在橋上的時候臭氣一個勁兒的往上冒。個人認為門票有點貴,不值,規模沒有泰國的大,也沒有泰國的好,就是個賺錢的小地方,不過鱷魚比北京動物園裡的多很多,沒有看過這個陣勢的朋友可能來看看。

Miniature Replicas of Angkors Temples 吳哥遺址微縮景觀公園

街上有一個白色建築很漂亮,不知道是什麼。下一站 吳哥遺址微縮景觀公園,這是當地的雕塑家們的傑作公園,標在LP 暹粒 的地圖D1的位置上,18號,就在 暹粒公園 以東不遠。這是一處奇幻所在,裡面有 吳哥窟,巴戒寺,女王宮 的微縮景觀,你不能乘坐直升機飛到空中,就能看到它們的全貌,只有那麼偶爾進入視線的不成比例的昆蟲才會讓精明的人對這些景觀的真實性產生懷疑。門口擺滿了吳哥的雕塑,大門上是 女王宮 的門楣,兩旁各有一個石獅,像頭神,力士,就連石椅的靠背上也雕刻著 吳哥窟。門票1.5$,大人都不在家,只有一個小女孩在,那個小女孩只收了大約1$,沒有零錢找,她去換了錢回來找的瑞爾。這裡的雕刻有少量現代前衛的,大多數是仿古的。入口有一個車庫的大門,門楣就是用現代的手法雕刻的,有魚,蝦,龜,神獸,等水中生物,上面有個牌子寫著幾個微縮景觀的創作時間是1994-95年。門口還有一個像頭缸,一個水缸的4面有4個像頭,上面還放了一個木輪子。裡面只是一個自家的院子不是很大,不過顯得很精巧,到處都充滿了藝術的氣息。一進院子在牆上就有一幅復制的浮雕作品,另外一面牆上是一幅 巴戒寺 的浮雕,作工精細可以亂真。還有兩個復制的小仙女雕刻和一幅佛像的油畫掛在牆上。正對著門口的地方有一個 賴王 的雕像,就連基座下的地面上也雕刻了花紋。後面是一個座復制的塔廟,門前有兩個雕花水缸,頂上是高棉的微笑,精美的門柱和門楣雕刻,就像剛剛修復好的舊塔一樣。裡面供奉有一座大一點的主佛像和幾個小佛像,還有佛頭和國王的相片。旁邊擺放著一個證書,可能是當時獲獎時頒發的。院子裡種了很多植物,養植物的大盆有方的有圓的,有的上面也雕滿了花紋,很漂亮。就連自己住的地方的門也用石柱和門楣裝飾,進去了才看出是一個現代家庭,窗戶上也是石柱就和遺址中的一樣,二層的平台上周圍是一圈欄杆也是雕花的。院子裡還有一個雕花石柱,像個還圖騰,還有幾個大的神獸雕塑散落在草叢間,地上到處都是平面的寺廟雕塑,零散的小部件和小一點的神獸。繞過佛塔,在背面看到一座千手四面佛,這個雕塑很有特點,左邊沒有手壁,可能是原型就是個殘品,右邊仔細數一下有11只手,不過很有氣勢,像是有一千只手一樣,佛頭是雙層的四面佛,下面的大一點,第二層小一點,最上面一層還有4個小佛像,這樣的佛像雕塑我還是第一次見到。後面有一個倉庫一樣的大棚,很多零部件和未完成的作品堆在裡面,有小佛像,小吳哥窟等,純白色,像是石膏的,還有制作用的模具。倉庫的牆上還有一幅大型浮雕和一幅 吳哥窟 的浮雕,面積也比較大。吳哥窟 的作品很完整,比布局圖可好看多了,可以很直觀的看到他的建築結構。巴戒寺 的作品很繁復就像真的一樣,50多個四面佛全在上面體現出來了。院子裡到處都是植物,像個大花園。女王宮 周圍還有一圈護城河,很逼真,在真的 女王宮 裡沒有搞清楚它的整個建築布局,這下子可看明白了,是挺復雜的。有一個浮雕作品是全綠色的,中間是一個佛頭,佛像還開了第三只眼,就是 二郞神 的那種,周圍全是樹的根系纏繞在一起,像是 奔密列 的風格。 院子裡的房屋有個二層平台,游人可以上去俯瞰微縮景觀,新高度就有一種新視野。在二層的牆上掛滿了這三座寺廟的建築結構圖和剖面圖,可見作者對這些寺廟的建築是非常有研究的,還有作者的相片和獲獎證書,在相片裡作者的後面是一幅作者本人身穿禮服,斜披授帶的油畫,和在 神牛寺 看到的那幅油畫是一樣的,由此證明在那兒的陶藝微縮景觀也是出自這名作者之手,只不是這裡的更精細一些。女王宮 離得比較遠,又有樹枝遮擋,看不太清楚。到是沒有看到昆蟲,就是景觀旁邊種植的植物比較大,落葉也比較大,不太成比例,遠看還是可以亂真的。依依不舍的走出充滿藝術氣息的小院,下一站也是本次吳哥之行的一個驚喜,很棒的一個地方。

Angkor National Museum 吳哥國家博物館

分為兩層,第一層有7個區域,第二層有6個區域,共有8個展廳和一個商店組成,要從二層的第一個展廳開始參觀,8個展廳從A--G分為不同的主題,外加一個千佛殿。

2nd floor :

1,Briefing Hall介紹廳

2,Exclusive Gallery : 1000 Buddha Images 獨立展廳 千佛殿

3,Gallery A : Khmer Civilization展廳A 高棉文明

4,Gallery B : Religions and Beliefs展廳B 宗教 和 信仰

5,Gallery C : The Great Khmer Kings展廳C 偉大的高棉王

6,Exhibition Hall展覽廳

1nd floor :

1,Entrance Hall入口

2,Atrium中庭

3,Gallery D : Angkor Wat展廳D 吳哥窟

4,Gallery E : Angkor Thom展廳E 吳哥王城

5,Gallery F : Story From Stones展廳F 石頭的故事

6,Gallery G : Ancient Costume展廳G 遠古服裝

7,The Museum Shop商店

看過之後的總體感覺是好東西全在這裡了,遺址裡已經沒有什麼了,不過大多數是石雕像,和部件,其它出土文物很少。在門口要存包,隨身的全部東西說要放入櫃子,背包直接放,別的貴重物品比如相機等放入棉質的袋子中再存入櫃子,以免劃傷表面,真是體貼呀。然後給你一個號碼牌,如果花2$買一個Camera Pass可以把相機帶進去,不過只能在公共區域照相,進入那八個展廳就不能再拍了。每個展廳都有工作人員看護,偷拍不太方便。本國人憑ID卡3$,外國人12$,1.2米以下的兒童半價。當年的5月31號以前有個特價活動,門票可以買5贈1。3$可以租借一個講解機。開放時間每天09:00--20:00,內部不能吸煙,吃東西,不能帶寵物進入。這個博物館聽說剛開了半年,旅游書上沒有介紹,網上的游記也沒有提到,可能是還沒有多少人去過的原因。建築,內部裝飾,聲光電的特效,放介紹片的大銀幕,展位的布置, 展品的擺放,燈光效果,全是相當好的,可以算是一流的,和歐美的著名大博物館有的一比,有些方面還能勝過。外部建築有一種宏偉的氣勢,就像當年的吳哥王朝一樣,走入大門的時候就有一種被壓迫感,整個建築成方型,外圍有一圈走廊,非常漂亮,吳哥風格的寶塔尖頂和建築主體是純白色,顯得很干淨,門口伸出拱廊的門柱,門楣和側面的大門用桔紅色,廊頂和屋頂用深紅色的瓦排列,整體色調鮮明,很能吸引人們眼球,每次路過這裡都要多看幾眼,每次看到外觀就想進去看看,晚上還打上燈光,更顯得神秘,是強烈的好奇心把我帶進這裡。門口外面有兩個長條形狀的水池,裡面種有小荷花,旁邊草坪和一些樹,很有情調的樣子。博物館的標志設計成一個側面的七頭蛇非常漂亮,從形狀到顏色都很有品味。進入後在大廳中間有一座 毗濕奴 的塑像,手臂已經損壞,後面的牆上有一大幅落地的 吳哥窟 日出圖,再打上燈光很美,旁邊有兩個石獅,保存得比較完整。在另一面牆上有國王一家的相片,國王的相片在好多地方都有,看來國王在當地人心中是很有地位的。在大廳上面是個八邊型的寶塔,塔頂是透明的,在大廳裡仰望屋頂,可以看到陽光投射進來。館內設施很好,全都是新的,服務人員穿著干淨整齊,態度很好,有服務意識,讓人感覺很親切,一看就是投了不少資金。在大廳裡可以看到商店的櫥窗很有特色,在一整塊玻璃上貼有整幅的叢林場景畫,只露出不規則的一半,就好像把櫥窗放在了叢林裡一樣,裡面有新潮的藝術品和仿古的佛像。買票是用電腦出票就像超市的收據一樣,再給一個小牌上面畫著一個相機,就是我的Camera Pass。檢票後按順序先要去二層參觀,通往二層的是螺旋形走道,圍繞著中庭,走道下面的空間是一個休息的地方,周圍用磚圍了一圈,裡面放滿砂石,種著各種植物,就連牆壁上也花盆種有植物,顯得很有生機,旁邊有休息椅和垃圾筒,中間是一個阿修羅的半身雕像,就是南門的那一種。有一些普通的石雕就擺放在公共區域裡,是可以照像的,有南門的頭像,石塔和一些石頭的建築部件,不過最多的還是拌動浮海裡的神頭像。公共區域裡的牆全是白色,只有樓梯的扶手是淺粉色,展廳的大門是明顯的吳哥風格,高大有雕花的門楣,被刷成桔紅色。二層豎有一個批示牌,顏色搭配得很和諧,到處都透著品味。進入的第一個展廳是介紹廳,一進門先是一個大銀幕,就像個電影院,放的是這個博物館的一段歡迎宣傳片和介紹,有柬,英,韓,日,法,泰,中文可以選擇,按鈕在牆上,在館內有好幾處這樣的介紹影片放映地點,分布在各個館內,有的是可以選擇語言,有的只能選擇字幕,中文有口音聽起來挺可愛的。銀幕很大,片子拍得也不錯,音效非常好,再加上鏗鏘有力的解說語,很震撼,就好像能把你帶入那個時代一樣,英文版是最好聽的,不像是本國人錄制的。在兩個展館之間有一個現代版的佛龕,玻璃牆內有一尊臥佛,再裡面還有坐佛,外面是一個大理石的供台,上面放著現代樣子的祭祀用具,還有一個捐款箱。牆上有零星的油畫作為裝飾,有寺廟的,僧人的,還有一個船頭上放滿了祭品的。剛看到這裡我就覺得這個地方非常不錯,可能要用一個下午的時間呆著這裡好好品味了,本來和司機說是大約用三個小時,我覺得三個小時是不夠用的,這樣外面的司機豈不是要等慘了,我決定先出去和司機結賬,讓他先走,然後我再找別的車回住處,我把情況告訴了工作人員,詢問了可不可以先出去一下,他們很爽快的答應了,可是不知道這司機路去了哪裡,也沒找到他,然後參觀了幾個館後我又出去了一次,才讓司機離開,這樣我就能好好看了。在公共區域裡也有一個雙層四面佛頭像,不過這個要是真的。在千佛殿門口也擺放著兩頭保存比較完好的石獅,只有腳上有修復的痕跡。下一個展廳是千佛殿,用中國人的思維模式聽這個名字就是一種誇張的說法,就像千手觀音一樣,不過一進門我就被驚著了,展廳很大,粗大的柱子上貼滿了金色的花紋,四周有展台,中間有兩個比較大的展台成梯形,可以錯落擺放佛像。四周的牆上全是小佛龕,一個一個的小格子布滿了牆體,每個小格子裡都有一尊小佛像,真不愧為千佛殿,我看只多不少。我有一個同事的老爸是個機長,很多年前飛 柬埔寨 的時候來過 吳哥窟,當年還沒有開發旅游,可以隨便出入觀看,他還撿回來一個小銅佛,不過被燒黑了,說當時遍地都是這種東西,跟本沒人保護,到現在可全是文物。如今把剩下的文物收集起來就形成了現在的博物館,小佛像也就成了今天的千佛殿。展台上的佛像形態各異,材質也不同,有銅的,石頭的,木頭的,這裡面的佛像有的坐在神台上,有的坐在盤在一起的七頭蛇身上,蛇頭豎起作為背景,就像中國佛像的佛光一樣,還有的直接就坐在佛龕裡面。還有趴著的佛像和臥佛,四面佛等等。放臥佛的這面牆和外面那個玻璃佛龕好佛是通著的,很有創意。有的上面還有彩繪,顏色依稀可見,有一尊銅佛身體保留原來的銅黃色,頭發是黑色,蛇身是綠色,下面的神台是紅色,就連蛇眼也畫了出來,有眼白和眼珠,紅嘴和白牙,非常細致。佛像保存得都比較完整,我說在寺廟裡什麼都沒有,有也只是沒有頭的大型雕塑,完整的佛像很少見到,原來全都在這裡,真是太棒了,沒有白來。這裡的展品大多數是放在展台上,也沒有欄杆阻攔,只是在台子上貼一個禁止觸摸的小牌子,可能近距離觀看,把眼睛貼到跟前都沒關系,只是不要碰到展口即可,只有極少數用玻璃罩住。每個展廳裡的氛圍都很好,燈光很暗,展品用射燈打亮,很能突出效果。出了這個展廳就看到了開井,是長方型的,很開闊,下面有個淺水池,天藍色的很漂亮,因為底層的瓷磚是藍色的,水池裡面有桔紅色的花盆,盆裡種著高矮錯落的植物,邊上兩邊是高高像蘆葦一樣的植物,中間兩排是小荷花,最中間一排是開小粉花的一種植物,還有能流出水的深藍色瓷罐。走道上有一塊石碑一樣的東西,上面雕刻有一個持劍的人物,像是一個部件。下一個展廳布景為橙色,裡面的佛頭是放在玻璃格子裡的,還有各種各樣的神像,有的斷了手臂。這個博物館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在一些著名的石像後面的牆上有很大幅的圖畫和介紹,有時畫的是這個雕像的復原圖,有的畫出了這個藏品出自於哪個寺廟,很多寺廟是沒有去過的,有的地方比較偏遠,背景襯托著藏品,藏品也融入了背景,很有意境。還有的畫的是同一類型或風格的雕像,可能畫中的雕像已經不存在了。有一個雕像用腳手架圍著,不知道是在維修什麼?有一塊比較大的石碑上面刻滿了小佛龕,可能叫千佛碑吧?還有很多林伽,有又粗又大的林伽,放在一個大水槽上,有短粗的,還有三層的,也是有很多種,這下真是開了眼了。還有一塊像是來自 女王宮 的門楣的頂部,花紋精美繁復,一個菱形花邊裡刻著蓮花,上面有小佛像,整個部件都被刻得滿滿的。有一個像頭一半的臉已經剝蝕模糊了。還有很多種七頭蛇和門楣,有一個門楣上只有植物和花紋,沒有動物和人物,這是比較少見的。有一個門楣非常精美,有 女王宮 的風格,正中間是一個神獸頭,上面是一個三個頭的神像,像頭上有一個神單腿跪著,像是一個高級人物,其它花紋充滿了整塊石頭,中間有一條很粗的波浪形的花紋,兩頭有兩個小神手裡抓著一條蛇,像是 伽魯達,最上面一排以一條橫線分開,中間是一男一女騎在一匹馬上,稍大一點,左右各有7個小一點的神像,最邊上的兩個是獸腿人身,手裡也抓著什麼,這塊門楣上一共雕刻了19個人物,它被放在展台上能和你平視,不像平時在寺廟裡只能仰視。還有一個為 伽魯達 為主的門楣。和一個上面雕刻了很多個人物的門楣,其它的藏品就比較一般了。還有雕刻滿花紋的方形石柱在寺廟中沒有見過,六邊形和圓形的和寺廟中的一樣。出來後是這兒的咖啡館,就在大廳裡,裝飾很簡約,牆上的牆紙很特別,是綠白條的背景,上面畫了很多畫框,還有桌子,茶幾什麼的,茶幾上還有茶壺茶杯,另外一面掛的是真的相框。咖啡館對面有一個環廊,裡邊有個小型的畫展,有當地人的風土人情,和神話故事。這兒的畫都有玻璃框,看起來有點反光。其中最大的一幅描繪了當地人的生活場景,有很多人物,動物,和房子。只有一幅是現代抽像畫。二層的參觀結束了,從樓梯下到一層,窗外有些小景致,在兩個建築中間有一個連廊,旁邊有個三角區域,有綠色的池水和一些花草。這時正好到大門口,又和工作人員打了招呼出去找司機,這回他在,付了錢讓他先走了。一層的雕像是站立的,手臂也斷掉了。有一個小場景很漂亮也是砂石滿地,裡面有很多植物,中間有一個大寬口的缸,口裡擺滿了各色鮮花,一圈一種顏色,形成一個同心圓,非常好看,熱帶地區就是花多。整個館裡沒有幾個游客,很清靜,沒有人打擾可以慢慢欣賞。下面是 吳哥窟 展廳,這裡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像,先是幾個塑像,之後是一個獨立的區域,裡面一片漆黑,正往裡走的時候突然前方由三塊銀幕組成的超大屏幕亮起,四周的大銀幕照起相繼亮起,原來是個自動感應的環幕影院,這時工作人員出現把你引導到座位上,座位也不是一排一排的,是個環型的大圓圈,坐下繼續看吳哥的片子,這裡的音效很好,再加上是360度的銀幕,各個方位都有圖像,組成一個完整的場景,內容也不錯很好看,只能用震撼來形容,等片子結束時銀幕漸漸變暗,大廳中央一個完整的 吳哥窟 模型突然亮起,每個窗戶和門裡面都閃著藍光,太漂亮了,這時聲音繼續介紹著,銀幕上改成了小幅的風景畫,一會兒模型從正中間少了一半,變成了一個剖面圖,沒有建築的一半下面是相應的平面圖,讓人能很清楚的看到它的建築結構,不同層面用不同顏色的燈光,有藍,有紫,有白,一目了然,非常清楚。最後銀幕變成了360度的 吳哥窟 圖像,就好像身在其中,這時模型也變回成全景,門洞裡亮著紫光,顯得很神秘,隨後平常的射燈也亮起,完成了全部過程,當你走出這個大廳的時候,燈又全部變黑了。這個設計真是太棒了,感覺很好,可見這個博物館的設計者是很用心的。有一個神像的外表剝落了一層,像是把外穿脫掉了一樣。走道上有幾個修羅和阿修羅的頭像,像是 吳哥王城南門 的。有一個修羅頭上的頭飾很好看,還有一個頭上有一個很大的彈眼兒,是當時戰爭時期留下的。有一個佛龕裡面一個主佛,身後伸出兩排葉子像是兩個翅膀一樣,下面和左右兩邊還有小佛像。在大廳中央有一個凹下去的大的圓型區域,中間是 毗濕奴的雕像也是不完整的,我在整個吳哥就沒有見過完整的 毗濕奴 神像,只有新修的是完整的,可能是他的手臂太多了,很難在戰火紛飛的年代完整地保存下來。在展廳裡有南門那種頭像,不知道為什麼有的在外面,有的在裡面,也看不出有什麼區別。有一個很高大的石碑上面有很多佛像,連側面都有雕刻,這個比較大,中間還留有一塊空白的地方,可能是用來寫經文的。還有石塔,四個面都有雕刻。有一尊佛像表情很安詳。有一尊坐佛,耳唇下垂,斷了一條胳膊,留下一只手還放在膝蓋上。還有騎著三頭大像的神,騎鳥的神,不過頭部都沒有了。有一尊3層頭的四面千手佛像,從正面看兩層頭是2個,最上面的頭只有1個,每邊有10只手,下面有4只腳,很特別。還有圓形的佛塔,很像北京北海的白塔,周圍有雕刻。有一個佛龕一樣的有繁復的花紋雕刻,像 女王宮 的,整體呈紅色,佛像有4只手每持法器,面部殘損。有一個展廳裡有很多動物,有石獅,一個三頭的非常特別,身體比較粗壯與眾不同,兩邊的頭已經剝蝕了。還有獅頭,石像,伽魯達,七頭蛇,石馬,龜,以猴子雕刻為主題的門楣,漂亮的三角部件等等。還有刻滿經文的大石塊,背景牆上是整面的放大圖,還有刻有經文的石碑。下面一個展廳背景牆上是剝離出來的浮雕壁畫的放大圖,上面是生活的場景,前面是一些關於生活方面的石雕,有正在勞作的人物和石制和生活用品,一個大盆形的石槽中還刻有小人,這樣的器物在當時有期盼美好生活的像征意義。下一間有一個整面牆的玻璃展櫃,裡面用是真實的器物,有陶罐,金屬器皿,刀,用來碾碎藥材的石器,小金屬佛像,鈴鐺,圖騰等等。然後是一個關於服飾的展廳,裡面有很多沒有頭和四肢的雕像,整體以粉色和金黃色為背景,正中是一棵抽像,誇張,色彩艷麗的大樹,金色的樹葉在燈光下閃閃發光。左右兩邊的牆上是關於服飾,服裝飾品和頭飾,各種發髻,札發髻的方法的圖畫,每個雕像後面都有鏡子,整個廳裡充滿了藝術氣息。之後一個廳全是小仙女,這也是吳哥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值得一看,這的種類比寺中稍多,牆上是各種小仙女的圖像,一個一個整齊地排列。有一個斷了的小仙女石龕,又被重新接上了。最後是商店,賣一些仿制的藝術品,有雕板,佛頭和雕像,還有小的 吳哥窟 模型,手工藝品和服裝,手袋之種的東西。最後還有一個The Cultural Mall,沒有開門不知道是作什麼用的。出了博物館在周圍又看了看,三角形的綠色水池,紅白相間的走廊,側面一排排的黑色窗戶,白色的寶塔,和八角形的透光屋頂,館內館外都是那麼的漂亮,館藏很好,很豐富,寺廟裡的好東西全被收藏在這裡了,遺跡裡就沒有什麼雕塑了。新的總是好的,強烈建議大家也去看看,非常的不錯,相當的有品位,貴點也值了。在大門口有一個大幅的宣傳廣告,就是票價優惠的事兒,上面有4張館內的相片。

回來時路過 暹粒公園,很多植物,大片整齊的草坪,和樹木,很好看。找了一個tuktuk回住處,他要1$,這也太貴了,真是獅子大開口,才多少一點路呀,我說2000R,他不同意,反正時間還早走回去也行,一會司機又跟了上來,說3000R,我覺得還可以,就上車了。回到鎮上,咖啡館門前有人在清洗一輛小跑車。這時已經15點多了,在館裡看得盡興,連中午也沒吃,這時到覺得很餓了,又是老地方,林金真 吃飯,一個客人也沒有,吃了菠蘿炒飯,和Cambodian cheese & vegetable,還有果汁,一共2$。飯後天還沒黑時間還早,平時路過時看到鎮裡有一座新修的寺廟很大很漂亮,一直想去,現在正合適,也不遠吃飽了飯就想走走。在鎮子的另一方向,還沒有走過,路上有一座很漂亮的小樓房,白樓,紅頂,黑色鐵欄的陽台,每一間都有一個方形花盆裡面有植物,很有歐式風格。我很喜歡這裡的建築,尤其是純的一種顏色,奶白或淺粉,像塊大蛋糕,想去咬一口。

Wat 正在裝修中的新廟

這是一座正在裝修中的新廟,外牆很有特點,整體全是暗紅色,有大朵蓮花作為底座,中間是信柱子的形狀,上層和柱子上有繁復的花紋,牆面上寫有經文,牆頂上面是一整排小佛龕,這些裝飾都被刷上金色的漆,在陽光下顯得很耀眼,圍牆非常華麗,在別的寺廟是沒有的。寺廟大門的門楣是原來的水泥顏色,很繁復,主體有很多佛像,兩邊兩條七頭蛇作角,頂上是一個三層四面佛,這是個立體的,兩邊各有一根立柱,不知道以後會不會彩繪,這門楣也是寺廟裡比較精美的。一進門就像是個大花園一樣,到處都是盆景,花園中有一個大船,上面有很多花紋,和外牆的顏色一樣,上面拖起5根旗杆,五面旗幟在迎風飄揚,船頭還站著一個人,旁邊還有仙鶴,孔雀,騎白馬的王子雕塑。再往裡是個禮拜堂,邊上有小佛塔,再旁邊是一個像辦公室的地方,兩層小樓,屋頂很傳統,門口10根旗杆,飄了5面旗,再前面是紅色石頭壘起的一個平台,還沒有完工,不知道是作什麼用的。這個寺廟裡很多地方都有旗,圍牆上也有。寺裡面還看到一只白狗,和一只像火烈鳥一樣的大鳥,它們離得很近,都是自由走動,大家也相安無事。再往後是小佛塔,各種各表,大小不一,有的還沒有刷漆。主寺也很宏偉,因為它有兩層,屋頂下面還有一層屋檐,這是別的寺廟沒有的,頂部已經裝修完閉,最頂上沒有修過,看起來比較舊一點,我發現這一地區的所有寺廟好像都是這個樣子,不管別的地方多新,頂也是原來的樣子,可能是一種傳統,頂上的側面有繁復的花紋。主寺的大門口是兩個小門,中間一面大白牆,上面寫滿了捐資人的姓名和捐資金額。門框和門楣很精美,剛剛刷過漆。門沒開,沒有進入寺內觀看。這個寺廟的最大特點就是浮雕形式的油畫,在主寺周圍有一圈圍廊,本是水泥牆分成一格一格的,每一格都是一幅經變畫,表現一個宗教故事或國王的生活,有的還能說出名字。其它地方的油畫只是在平面上直接畫,這裡是先在原始的水泥牆上刻滿波浪紋,這要能讓後面的東西更好地依附在牆體上,再打一層底,像是畫布一樣,然後把要表現的內容在牆上打好草稿,再用水泥塑造畫面,有一些花紋類的部件是有現成的直接貼上去,這樣就變成了有立體感的浮雕形式,然後再彩繪,最後是點睛。工藝相當復雜,遠超過其它寺廟,表現力也不是一般的好,可以很好的表現出山川,大樹,叢林等背景與主要人物的關系,要不是正在施工,我也不知道是怎麼做成的,這樣可以看到已經完工的和正在制作的區別何在,更直觀地了解它的制作過程。後門的彩繪也很漂亮,門口有門大炮,旁邊放著一個還沒有貼上去的人物部件,是個力士。有一幅只有花紋的畫,上面是工人們的塗鴉,畫了一個大胸的卡通女人,本為不太大,後來又被加了一筆改大了,還有房子和一些話,很有意思,我指著這一幅對他們說這個最好,他們大笑。走廊頂上有精美的部件,雕刻繁復。我認為這是我所見到的在這一地區最豪華,最好的寺廟。整個寺廟一定耗資巨大,也體現了當地人的虔誠。走了一圈也沒有看到名字,書上也沒有介紹,只能就這樣記錄了。等他修好的進修,建議大家去看看。最後一天真的很有驚喜,一個不錯的博物館和一個最好的當地寺廟,給我在吳哥的旅程畫上了完美的句點。

回去時路過暹粒河,河水黃色,很渾濁,但是岸邊的小景致到是不錯,種滿了花草樹木,大樹下面圍了一圈花或別的植物,有一棵樹上還掛了很多彩色的小燈籠,像是小號的孔明燈。有一種白色的花,像章魚一樣伸出幾只觸角,很特別。還有供人們休息的石桌石椅,在這裡坐了很久大約40分鐘吧,不知道為什麼就是不想回住處,也可能是不想離開這座小鎮,已經在這裡呆了七天,已經習慣了,像個當地人一樣在這裡生活了七天,每天都是匆匆忙忙的,趕著去一個地方然後又一個地方,每次路過這條河的時候都想著能用一個午後或者是傍晚的時間悠閑地在河邊散步,但是從來沒有實現,每次都只是路過,今天要好好品味一下這個小鎮,明天就要回曼谷了,在這裡坐一下也就當是補償了吧,我越來越喜歡上這個為了吳哥遺跡而活的小鎮,喜歡它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每一個景致,和那些純樸的人們。不想了,再想真的走不了了。這時兩張卡都照滿了相片,還有美景在眼前,不能不照呀,幸好帶了數碼伴侶,倒完相片繼續。路燈柱也很有當地特色,雕滿了花紋。對面就是暹粒最大的購物中心,裡面有個超市,和很多別的商品,在這裡算是最大的了,不過和大城市的比還是差遠了,品種少一點,不是很高檔,不過門口的廣告是一點也不遜色。有一幅巨大的冰激淋廣告很誘人,看著就想吃。門口還有猴子形狀的花盆。走過老市場,來到售票處,看了一下沒什麼問題,就買了第二天早上7點30分去 波貝 的票,5$一張,說是空調大巴挺值的。回到住處休息了一下,就出來吃晚飯了,下午吃得晚,現在也不太餓,林金真是真的不能再吃了,菜品全部吃了一遍,有點膩了。就要了三份炒面,2000R一份,有肉絲沒有雞蛋,比平時的便宜1000R,就是當地的價格了。然後買了幾個煎餅卷兒,因為看他的制作方法挺好玩,用一小塊面就像印度拋餅一樣弄成薄薄的一片放在鍋裡烙,然後刷黃油放雞蛋和一些佐料,最後在裡面散上煉乳,看來營養價值還挺高,最後用白紙包成一個小卷兒。先要了一個嘗嘗,甜的,有奶味,黃油味兒也很濃,很好吃,這時想把手裡的瑞爾全花了,問價,1500R一個,我說花10200R買7個行不行,他很痛快就答應了,這時覺得不太對,為什麼這麼痛快,1500R一個也還行了,把錢花完就完了,做好以後裝了袋,收了錢,後來看到當地人用700R就能買一個,我當時就問他,為什麼這樣,他的表情很不自然,也不說話,開始裝傻了,錢都給了也要不回來了,誰讓自己當時沒想好,太著急了,沒有等到本地人買完之後看付了多少錢再買,一定要小心別上當,又損失1$多,當地人真的要小心,無時無刻不在想方設法賺游客的錢,根本沒有誠信可言,游客們長的就是一張被宰的臉。所在花錢之前一定要多問,多看,不一樣的人就會有不一樣的價錢。回去吃完飯,那種小卷吃幾個還行,吃多了就覺得很膩,休息了一會,天也黑了,又去夜市轉了一圈。這幾天中沒有去酒吧和迪廳,每天都太累了,只想早點休息,回去就不想再動了。街上還有很多按摩店,有精力的朋友可以試試。

遠離人群

今天就完成了吳哥的全部景點,我個人認為人多是一個很大的問題,看到哪哪都是人我就煩,也看不好,如果到了沒有什麼游客的景點參觀起來就比較方便和自由。下面介紹一下遠離人群的方法。曾幾何時,人們在空蕩的廟宇間感受到了平靜與神聖,如今那樣的日子已經一去不復返了,吳哥的旅游業已經進入了快速發展的軌道,這裡一年比一年繁忙,喧囂,但也並不都是壞消息,如果你稍作安排,仍然有可能遠離人群。前人總結的經驗自然有一定的道理,尤其是關於日出日落時參觀哪些景點這一問題,不要跟隨眾人按常規路線游覽一個景點。人們喜歡早上游覽 吳哥窟,尤其是 皇家池塘 周圍。巴戒寺 也很受歡迎,但清晨明顯比吳哥窟 人少。皇家浴池 很安靜,這裡的日出非常迷人,寬闊的水面折射出絢爛的光芒,宛若仙境一般。巴肯山 也很有吸引力,因為人們一般都會在日落時分聚集在這裡參觀位於山頂的 巴肯寺,人越來越多到最後會站滿山頂,如果不喜歡人多就要錯過這個時段。在日落時分17點左右游客們都會趕往 巴肯山,這時的 吳哥窟 比較安靜。比粒寺 周圍是一片稻田,在這裡看日落別有一番田園風情,但此時游人會比較多,不過沒有 巴肯山 人多。傍晚小山頂上的 榮寺 景色更美,站在山頂上能夠俯瞰 洞裡薩湖 風光,但要在天黑後開很長時間的車才能返回城鎮。日落時分 西池 比較安靜。清晨的 榮寺 也會給人留下深刻的印像,但一大早就要離開這裡實在讓人戀戀不舍。那些最受歡迎的景點一般在中午最安靜,因為大批游客都回城裡吃午飯去了,但中午是全天最熱的時候,這個時候就盡量不要去那些暴露於炎炎烈日之下,缺少樹蔭的寺廟,比如 女王宮,巴戒寺。但這時可以去 塔布隆寺,聖劍寺,奔密列,它們被郁郁蔥蔥的植物所包圍,有陰涼,或者去參觀 吳哥窟 的浮雕,那裡有頂可以遮擋陽光。吳哥窟 游客最多的時候是6點到7點,然後是15點到17點,巴戒寺 一般是在7點到9點30分。女王宮 是上午到中午,而其他比較熱門的景點比如 塔布隆寺,聖劍寺,就很難預測何時游客比較多,其他多數寺廟不用特別設計,游客最多的是旅行團的客人,如果你在門外的停車場上看到很多旅游大巴,就證明裡面游客很多,如果你不想和其它游客擠在一起最好去其他景點,因為在吳哥有看不完寺廟,不過這樣比較折騰,也可以在裡面先看看,等團隊游客走了之後再細細品味,他們一般參觀的比較快。在吳哥基本上可以分為4個部分,小圈全長17公裡,大圈全長26公裡,吳哥周圍比較偏遠的寺廟,4個方向全有,還有就是 暹粒 周邊。暹粒 的中心位置有兩個大公園,一個叫 Lotus Gardens 蓮花公園,還有一個叫 Royal Gardens 王室公園,離吳哥大飯店很近,下面還有一個 Royal Residence 王室宅第,在當地還可以看傳統的高棉舞蹈和皮影戲,在暹粒以西16公裡還有一個 絲綢農場 可以參觀。

吳哥景區的廁所

還有一個地方是每個人都一定要去的,那就是吳哥的廁所,如今吳哥景點的公共衛生間堪稱亞洲一流,它們被設計成一座座小木屋點綴在景點周圍,這些衛生間設施便利,能夠自動衝水,絕不亞於高級賓館裡的衛生間,但美中不足的是管理人員經常不開發電機給衛生間供電,每個小隔間裡的光線就比較暗,還好可以手動衝水,幾乎每個主要寺廟附近都有公共衛生間,持吳哥門票可以免費使用,沒有門票要付費本國人也要付費不過比外國人便宜。記住不要去偏僻的地方,方便時被別人看到總比踏入雷區要好得多。

建築風格

如果大家對寺廟建築結構和風格興趣,我就按時間順序大概介紹一下各個時期的建築風格,首先是古印度建築風格635-700,荔枝山風格802-850,神牛寺風格889-908,巴肯寺風格877-889,比粒寺風格910-944,女王宮風格944-968,南北倉風格968-1001,巴方寺風格1050-1066,吳哥寺風格1113-1150,前後風格的過渡期,最後是巴戒寺風格1181-1220。還想了解更多信息,可以查閱 五月盛放 一書中第173頁,有關於建築風格的介紹,上面有各種風格的名稱,時間段,建造國王的名稱,主要特征和所屬寺廟的名稱,做成了一個表,一目了然。

D0820080523Angkor Wat吳哥窟 日出

Angkor Balloon吳哥氣球

War Museum戰爭博物館

Cambodian Cultural Village柬埔寨民俗文化園

Crocodile Farm鱷魚農場

Miniature Replicas of Angkors Temples吳哥遺址微縮景觀公園

Angkor National Museum吳哥國家博物館

Wat正在裝修中的新廟

Angkor Night Mart吳哥夜間市場

當日費用合計:D0820080523日出tuktuk 5$,熱氣球 15$,早餐 3.5$,tuktuk 4$,

戰爭博物館 3$*2,鱷魚農場 3$*2,微縮吳哥 1$*2,

吳哥博物館 12$+14$,tuktuk 3000 R,午餐14000 R,回波貝 5$*2,

水 5000 R,抄面 2000 R*3,餅 1500 R 1個10200 R 7個,共 39700 R,77.5$

更多內容請瀏覽本人博客:http://***/Andy03280730 更多相片在 博客相冊 中


精選遊記: 暹粒-吳哥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