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游(2)

作者: s_fang_france

導讀1998年3月15日等人的滋味是十分有趣的一種心靈經歷,有點甜,有點急,有點期待,有點焦慮 無聊之際我細細觀察清早的南京人。因為是周六,行人並不匆匆。和上海一樣,打拳的老頭和跳舞的老太悠然自得。恰好是三一五活動日,有些年輕女子正在一家商廈前准備著座椅,像是要開什麼大會。女孩子們的服飾既不時髦也不落伍,頂普通的那種。但她們的笑臉是燦爛 ...

1998年3月15日等人的滋味是十分有趣的一種心靈經歷,有點甜,有點急,有點期待,有點焦慮

無聊之際我細細觀察清早的南京人。因為是周六,行人並不匆匆。和上海一樣,打拳的老頭和跳舞的老太悠然自得。恰好是三一五活動日,有些年輕女子正在一家商廈前准備著座椅,像是要開什麼大會。女孩子們的服飾既不時髦也不落伍,頂普通的那種。但她們的笑臉是燦爛的。

等沒多久,我就等來了我的婷。從人群中一眼就認出了她。她和貼在網頁上的照片挺像的,還有一點特別的,她在我們約定的那家沒開門的肯德基前徘徊。不是婷會是誰?在互相凝視之後,我們同時伸出了手。大家都笑了。這次約會有點浪漫的意思在裡面,這正是我們倆所追求的。在小吃店裡,我就很急的拿出了我的禮物。那是我在一家不起眼的禮品店裡挑道的。是架風車,也是個音樂盒,轉動風車,音樂就響起。是貝多芬的"致愛莉絲"。風車旁有個小兔子,它會隨著音樂跳動。整個禮品都是木制的,而兔子正是婷的屬性。婷很喜歡,我也很高興她的喜歡。 

我們坐在一起,開始商量我們的行程。她事先做了准備,規劃的很好。我挺感動。小歇一會兒,我們打車前往我們第一個景點:南京長江大橋。啊!在南京兩天中,出租車成了我們唯一的工具。南京車特便宜,才7元起步,元以下車資全免。司機也挺能聊的。如果不是最後一趟的司機的惡劣行為,我對南京司機的印像會是全美的。 

我們來到南京長江大橋的南端,開始上橋。南京長江大橋是文革時期落成的,當時作為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產物而被廣泛宣傳。其實大橋在1960年就已經開始動工,到了1966年,因為受文化大革命的衝擊而一度停工,當時南京軍區司令員許世友是位鐵腕人物,就連毛澤東都讓他三分,他將大橋工程接過去,排除了各方面的干擾,將大橋在兩年內修好。南京長江大橋是一座鐵路、公路兩用橋,鐵路橋全長6772米,公路橋全長4589米,正橋全長1577米,由九座屹立在江中的橋墩,把大橋凌空托起。橋的兩端的岸邊各有兩座橋頭堡。上有三面紅旗,在橋頭堡的前面有一工農兵的雕塑群,帶有強烈的時代色彩。一轉眼三十年過去了,當年剛修建的南京長江大橋看起來是那麼的雄偉,但現在已經跟不上社會發展的需要,四車道上一輛汽車跟著一輛汽車,不時會出現塞車的現像,據說南京正在修第二座長江大橋。長江大橋也學故宮的樣,層層收費。從大橋公園,到上橋,到上橋堡,收了三次費。不過合計也只7元,比上海南浦便宜多了。下橋後,在公園裡看一群武警出操訓練。他們重復做著簡單而艱難的格鬥動作。說實話,我很懷疑在F15戰鬥機,豹II型坦克,M16K全自動高速步槍的視距外射擊下,他們是否有機會施展空手入白刃的絕技?

出了大橋公園,我們打的前往莫愁湖。在識破司機繞遠路的企圖之後,帶著一種歉意的笑容,司機將我們送到莫愁湖。我們從最北的南京,來到城南。莫愁湖位於南京的水西門外,它本來是江道,後來江流改道,停而成湖,遂不與長江、秦淮河相通,傳說在南北朝時,有一位叫莫愁的洛陽少女遠嫁金陵城內的富商盧家之子,居於湖上,因而得名。莫愁婚後丈夫應征戍邊,她雖生活在富貴人家,但經常拿出財物接濟鄰居,深受人們的愛戴,但卻遭到愛財如命的公公的反對,她不堪公公的凌辱,投湖自盡。在湖畔的華嚴庵內有一座“勝棋樓”,傳說是朱元璋和徐達下棋之處,朱元璋以莫愁湖為賭注,結果徐達贏了棋。莫愁湖在明代為徐氏產業倒是事實,但徐達想必是不敢冒味取勝於皇上的,莫愁湖多半是朱元璋賞給徐達的。我最感興趣的是莫愁故居中的明清家具。是老紫檀木,做工采用"鑲木"工藝,很高級的一種木工手藝。我家有套外祖父傳下的紅木座椅,所以我很注意古家具市場動向。但當我要拍家具照時,卻被管理員阻止了。我不太理解為什麼?環莫愁湖走走,微風習習,陽光普照,很是愜意。湖並不大,湖邊正在營造一棟棟別墅 我一邊猜測它們的價格,一邊想有錢真好!

從莫愁湖出來,我們來到一家快餐店吃午飯。選擇它的目的,是因為它開在一家肯德基旁,還生意興隆,一定有所特色。二十元一份,有牛排,色拉,羅宋湯和面包,很價廉物美。我想起在上海西爾頓達芬奇西餐廳188元一份的牛排和60元一盎司的XO紅酒。吃完午餐,去夫子廟旁找了一家挺氣派的飯店投宿。稍事休息之後,我們開始下午行程。 

下午依舊打車前往中山陵。中山陵位於紫金山第二峰茅峰的南麓,始建於1926年,於1929年落成,陵墓由我國著名建築師呂彥直設計。整座建築由鼎台、石碑墓道、陵門、碑亭、祭堂、墓室等七部分組成,占地面積 8萬多平方米,依山而建,氣勢雄偉。陵墓正南是鼎台,上有一廣東的名校中山大學捐獻的銅鼎。從陵前廣場上台階是題有“博愛”二字的高大石牌坊,進了石牌坊,走過 480米長的墓道到陵門,門額鐫刻著孫中山先生手書“天下為公”四個大字,進陵門即是碑亭,石碑上刻有孫中山先生安葬日期。過碑亭拾級而上即抵達祭堂,祭堂有三拱形門,門楣上自東向西刻有“民族、民權、民生”的陽文篆字,正面雙楣之間嵌有“天地正氣”直額。祭堂中間有孫中山先生石雕全身坐像,高 5米,坐像石座四周是孫中山革命事跡的浮雕,祭堂石壁刻有孫中山的《建國大綱》。墓室緊靠祭堂後方,其外框橫楣刻有“浩氣長存”四字,墓室有二重門,內門刻有“孫中山先生之墓”七個大字,墓室圓頂穹窿上為國民黨黨徽,室中央設有長方形石棺,棺下地坪深五米處安放孫中山先生靈柩,棺上安放孫中山大理石臥像,供人瞻仰。天氣好的關系吧,中山陵的人特多,使墓地少了份莊嚴肅穆 我比較得意的是在中山陵的後面發現了一條小徑通後花園。後花園裡人不多,只有樹和一些照片陳列。我發現照片上的中山陵設計圖上的圖像比現在還宏偉,多了兩側翼牆。不知為何現在沒了也許是日本人破壞吧!我在墓道上見過被日軍炮火擊穿的銅鼎 

出了中山陵,我們又來到音樂台。音樂台是個天然露天劇場,回響效果極好的。廣場上鴿子飛翔,樹葉飄飄。人們都席地而坐,享受著大自然的恩賜。人在其中,心情就特別的好,祥和無極。音樂台的走廊出奇有名,據說走在上面會有音樂響起,可我踩了半天,唯我的喘氣聲。哈哈!

時間還早,我和婷決定步行前往靈谷寺。道路兩旁,古木參天,人跡全無,寧靜悠遠 可不巧的是,我們遇上了婷公司的主管和他妻子。他們也來踏青。在一陣假客氣之後,我冒充婷的表哥,蒙混過關。事後大笑不已。 

步行一小時之後,來到靈谷寺。靈谷寺位於鐘山南麓,中山陵之東,最早建於梁朝,明初為建孝陵移到此處,當時為天下第一禪林,後屢遭戰火,除了無梁殿外其余建築均已毀壞。1928年,國民政府遷都南京後,在此興建了“國民革命烈士之祠”,以紀念北伐戰爭中犧牲的革命烈士。在進烈士祠正門後 100米處在四十二層石階上建有牌坊一座,是有國民黨的青天白日標志,還有蔣中正的親筆題詞,牌坊後就是祭堂,祭堂用原靈谷寺僅存的無梁殿改成,祭堂內有三券洞,中間一券最大,正面壁上三個法券各嵌石碑一方,中碑鐫刻有“國民革命陣亡將士之靈位”,四面牆壁刻有陣亡將士姓名。無梁殿到處都有,但靈谷寺的奇高,加上每牆的烈士名字,真有一種理想的衝動。一將功成萬骨朽啊!過祭堂為陣亡將士的墓地,繞過墓的圍牆,就到了紀念館,館後 600米處為紀念塔, 塔為九層八面, 高66米,塔內外壁均刻有題字,塔頂為綠色琉璃瓦。

時間和精力再無余去爬塔,遂打車回市中心,到夫子廟覓食。不管有沒有到過南京,幾乎沒有人不知道秦淮河,秦淮河的歷史要比南京城的歷史久遠得多。秦淮河從安徽省流入,流過二百多公裡後進入南京,在南京城內蜿蜓流過注入長江。從六朝起,淮青橋至鎮淮橋一帶的秦淮一直是統治階層居住比較集中的地方和繁華的商業區,杜牧有詩雲:“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從某一角度,向我們展現了古代秦淮河兩岸的繁華景像。烏衣巷、朱雀橋等地住的都是當時的名門大族。劉禹錫有詩雲:“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就是指東晉權貴王謝兩大家族。而有名的桃葉渡,則是王獻之迎妾桃葉的渡口。到了明代,秦淮河的兩岸的建築雕梁畫棟,綺窗綠幛,十裡珠簾,盡日歌舞,河中燈船穿行,歌樂悠揚,燈紅酒綠,紙醉金迷,《桃花扇》、《儒林外史》,均以秦淮河為背景來寫。在夫子廟的前面,有著南京的小吃一條街。我們在魁元閣用餐,吃得是金陵小吃。一小碟,一小碗的,擺滿了一桌。說實話,味道並沒什麼特色,但形式很新奇。小碟小碗的。加之一天勞碌,胃口奇佳,風卷殘雲般過後,心滿意足的開始夜逛秦淮。今夜,夫子廟對面秦淮河兩岸的建築物上的彩燈全都亮起來,其中有一房頂有一“秦淮人家”的霓虹燈格外耀眼。在河邊有一船,上有一音樂茶座,游人可以坐在水中,欣賞著那河兩岸的燈飾和水池中的音樂噴泉。讀中學時我曾閱讀過朱自清與俞平伯所寫的《燈光槳影中的秦淮》,不竟神醉。秦淮河邊有小商品市場,形同上海福佑路。所不同的是,福佑路小店往往側重,而秦淮河邊則家家相同。不知他們生意可好?

沿白下路,一直逛到婷的家,才告別。一看表,十點多啦!忙打車回飯店。在服務台向小姐打聽後,得知二十四小時供應熱水,才定下心來。掛了個上海長途後,才回房間。水很熱很多,我走過不少地方,對南京的飯店最滿意,是婷的功勞。舒舒服服的洗了個澡後,躺在床上看衛視中文台的粵語長片。一回就睡著了。待續


精選遊記: 南京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