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從靠近梅花山一側的大門進入明孝陵景區。梅花山在南京市中山門外鐘山南,位於明孝陵石像路旁,處於神道環抱中。因山上多紅梅而得名。舊名孫陵崗,因東吳的孫權葬在這裡而得名。1946年國民黨政府將汪精衛墳炸毀,並在墓地建了一 座“觀梅軒”即現在山頂上的建築。梅花山現栽植了200多個品種的1.3萬余株梅花。南京植梅與賞梅的歷史悠久,歷六朝至今不衰。中國四大梅園之一的梅花山每當春季梅花盛開之時,梅花山的萬株梅花競相開放,層層疊疊,繁花滿山,一片香海。 史料記載,梅花山原為東吳孫權墓所在地。為了紀念這一史跡,1993年,陵園在梅花山東麓新建了一座孫權故事園。同時在孫權故事園中還引種了一百多種日本的梅品種,為梅花的研究工作提供了豐富的品種資源。現在梅花山占地420畝,擁有梅花品種200余種,梅花1.3萬株。今年春節好似又一暖冬,南京剛送走淅淅瀝瀝的小雨,腊梅,看來現在不是盛開的時候。真遺憾!梅花留著大大的花苞,還沒開放呢!不過漫山遍野的梅花樹看上去還是蠻壯觀的。等到梅花開放的那一天,撲鼻的花香迎面而來,可真是享受啊!可惜,來的不是時候!
梅花山一側便是東吳大帝孫權的墓,據載,當年孫權下葬時未起封土,而且在地面上基本未留遺跡。據最近考古探明,在梅花山一側地下存在大型“甲”字型甬道,因此可以佐證此處系孫權墓的可能性大增。

(孫權墓)

(梅花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