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徽州之宏村、西遞12月2日中午12點按計劃下山,在門口遇上2個拼車的女孩,四人包車下山,在車上司機對游黃山說了句經典:晴天上山的人希望看到雲海,陰天上山的人又希望看到日出,沒有滿意的。司機把我們送到黃山大門口的停車場,現在回想起來這是個已經停用的舊停車場了,距離黃山旅游集散中心還有幾分鐘的車程。但這裡也有到屯溪、宏村的班車,他們一般是承包的司機,先在這裡揀些客人,然後帶到新停車場再從那裡按時間表正點發車,這樣通常他就賺到了全部的車費,省下了車站的抽頭了。離發車時間還有半小時,停車場內的小飯館老板娘過來招攬生意,我本想吃碗面條了事,沒想到LP一坐下就點了個筍干燒肉,可見在山上幾天沒正經吃飯憋壞了,大有要把村裡的雞吃光的架勢。13點上車,一路招手停車後到黃山旅游集散中心,拉上客人正式出發,約1小時到宏村。這裡還發生了個小插曲,旅游集散中心上來的一對情侶買的票是1、2號,可是前面的座位都坐上了招手停車上來的附近村民,一個村民不同意讓座和司機發生了爭吵把車站管理人員招來了,結果車老板給我們都補了車票,一路把那村民好一頓訓斥。宏村門票80元,淡季九折72,如果宏村客棧代買是57/人。發車前,車老板一直給我們灌輸宏村客棧坑人的觀點,叫我們千萬不要輕信所謂優惠,自己買全價票進村多看幾家絕對可以找到跟便宜的,50足矣。之所以村民買票便宜是因為他們都有銷售任務,另外你只能住在他家,他絕對從住宿和餐飲上黑你許多的。呵呵,這個車老板一定不是宏村人而且在宏村沒有客棧!車老板的話有道理,但是想到門票節省的錢和多花的住宿費基本兩抵了,關鍵是我們剛下黃山實在沒有力氣步行找房了,也沒有做功課,就聯系了網上推薦的松鶴樓,80元/標准間。下車時松鶴樓老板已准時來村口接車了。宏村是個形如臥牛的古村落,村子北部的雷崗山是“牛頭”,山上高聳的參天古樹是“牛角”,村中的月沼、南湖是“牛胃”和“牛肚”,盤桓在南湖邊的長堤是“牛尾”,整個村落裡鱗次櫛比的老房子就組成了“牛身”。古人說牛臥馬馳是吉兆,牛主富貴,這也許只是一種期盼,但是宏村的居民們卻有著實實在在的體驗。這頭“臥牛”美麗而恬靜,生活在這裡的人們過著安詳、富足、自給自足的田園生活。一進村就看到一名農婦在水邊殺一只尺於長的田鼠,一定是一頓美味晚餐了。松鶴樓所處位置比較深,一路蜿蜒逆水而上就到了,他庭院裡的水榭樓台比較有名,似乎是申遺了。他家的老宅是17**年的,陰森森實在不敢住,選了個陽光最充足的2樓房間,很小,洗手間是放在房間裡的自制整體玻璃房,洗手間的門離床頭不到一尺遠,雖然有熱水器,但我們怕洗澡會水漫金床沒敢洗澡。當晚還有一對南京來的父子,像是藝術青年正住在這裡采風。參觀了他家的老宅,估計這個院子500萬老板絕對不會賣,當晚有個年青女子為大部隊來踩點,居然入住了老宅,勇氣實在可嘉,肯定是周邊南方城市的,不怕陰冷。放下行李我們趁著午後的陽光細細品味宏村,2米寬的青石板路蜿蜒在一棟棟老宅之間伸展,潺潺溪水流經每戶門前,白牆、灰頂、高挑的屋角,仿佛黑白電影一般,似乎一下回到了30年代。不知不覺就來到了月昭,半圓型的月昭在日落的余暉下美的讓人驚嘆,水中倒影著古老的徽式建築,農婦在池邊用木槌敲打著洗衣,旁邊老婆婆佝僂著洗菜讓池水泛起一片漣漪,這邊兩只大鵝相伴在池邊漫步,那邊兩只貓咪卷縮在陽光下打著瞌睡。村裡隨處可見三三兩兩寫生的學生,暖陽下瞌睡的老翁,與人和諧相處的貓貓狗狗,處處體現著和諧社會的景像。經常可以遇到導游帶游客在宏村的承志堂等幾個窮人家、富人家、官宦家老宅穿梭講解,想不聽都難。宏村的另一個村口有兩棵古樹,小橋的那邊是另一個非旅游景區的宏村,這附近有許多餐館,想起車老板的忠告,我們本想在此用晚餐,但太陽剛下山時間太早而且氣溫下降很快,決定還是回客棧挨宰。果然臭鱖魚58,筍衣燒肉38夠黑吧。比屯溪的第一樓還貴很多。飯後老板娘坐在當地特有的木桶炭盆上,居然手捧一本《**管理學》。當晚村裡請來縣越劇團演出“???劇目實在想不起來了”,雖然演員個個老的都掛不住粉了,但村民們裡三層外三層看得如痴如醉,熱淚盈眶,這本身就是一個可遇不可求的精彩。 第二天一早起來先趁著旅游團還未到去拍月昭,沒想到月昭四周全是專業攝影設備,三腳架比村民多幾倍。月昭誰都能拍,但表現出新意和特點,就需要創意了。提示:本人認為日落的月昭比日出的更有顏色。期間一個婦女挑著擔子叫賣豆花,於是招來長槍短炮的聚焦,但這裡人很有鬥爭經驗,買豆花的老頭躲在門後死活不露頭,那小販拿帽子遮住了臉,半轉身讓你始終無法拍到完整畫面,攝影師們滿臉遺憾。隨著新一天的旅行團入場,我們無奈的回到客棧吃早飯,5元/位還比較實在。之後順著路標來到雷崗十三塔,本以為可以拍到宏村全貌,結果只是個接待旅行團餐飲的地方,路標原來是給導游用的,呵呵。沒有看到“牛型村落”全貌,有遺憾才能有下一次嘛。退房後又到南湖一轉,垂柳、小橋、殘荷、倒影,很有味道。保安用長長的葦子杆捅水面下的河蚌,河蚌受到攻擊咬住攻擊者,哪知偏偏上了當,成為小保安的美味午餐了。生活真是處處有樂趣。宏村到西遞有兩種方式:1、可以在兩棵樹的村口坐2元一位的公交車(20分鐘一班)到黟縣汽車站然後再換黟縣到西遞的公交車也是2元,從宏村到縣城約30分鐘,西遞到縣城也是30分鐘,可惜這種方式我們從西遞回來時才知道。2、宏村到西遞也可坐旅游車,13元/位在村正門上車,9:30—13:30每小時一班,下午的間隔長一些。村口去西遞的班車要半小時後才發車,一個桑塔納司機搭訕我們100元包車,保證把我們帶進西遞村,可以不買門票(門票80元,淡季九折72),進村後付錢。20多分鐘就到了西遞,他一直把車開到半山的觀景亭邊,有個婦女領著我們穿過菜地,幾分鐘就進村了,有探險者可以試用一下這個逃票方法,呵呵。看來這裡村民的股權意識不如宏村了。西遞比宏村更小,冷清許多,建築風格都是一樣的,2小時就轉完了。流經每家門前的小溪幾乎干枯,經常能看到蹬高看全村的牌子,2元/位。期間迪慶堂老板熱情把我們領進後堂展示了他手抄的祖上家訓,老人家的小楷非常工整。這裡和宏村一樣,家家都是有股份的,依據老宅的完好程度每年村裡分給他們3000—8000不等。午餐我們隨便找個小食攤,吃了幾個糯米餅、菜餅。老板娘的兒子在鐵路上當官,本可以享福卻閑不住出來做小生意。西遞門口的牌樓看起來很壯觀,但要拍好比較難,有好的照片希望學習。出門前LP買了些梅干菜,老板在對面打麻將,根本無心做生意。從正門出村等了一會就上了到黟縣的公交車,2元/位。售票員和其他當地乘客看到LP買的梅干菜後熱情地介紹了梅干菜和筍衣的品種和價格,學到不少知識,並決定到黟縣這樣的非旅游點買些特產回去。再次遇到迪慶堂堂主領著70多歲的鄰居老太到縣上看手掌龜裂的毛病,LP說會北京後要買些藥寄給他們。

(著名的月昭)

(落日中都月昭最美)

(青石板路蜿蜒在一棟棟老宅之間伸展,潺潺溪水流經每戶門前,白牆、灰頂、高挑的屋角,似乎回到了30年代)
(南湖)

(南湖)

(和諧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