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雲南少數民族家中做客

作者: kevinkam

導讀由1987年2月開始第一次自助旅游以來,雖說旅游是為了觀賞各地風光,體驗當地的風土人情,但這體驗風土人情始終是掛在嘴上,2009年的自駕游就不一樣了,前後分別去了彝族,普米族和藏族的家庭做客,特別是還在藏民家中過夜。 1月22日下午六點15在從四川木裡藏族自治縣到瀘沽湖的路上,經過一戶彝族家庭的院子,看見裡面熱鬧非常,很多穿著民族服裝的彝族男女在跳舞 ...

由1987年2月開始第一次自助旅游以來,雖說旅游是為了觀賞各地風光,體驗當地的風土人情,但這體驗風土人情始終是掛在嘴上,2009年的自駕游就不一樣了,前後分別去了彝族,普米族和藏族的家庭做客,特別是還在藏民家中過夜。

1月22日下午六點15在從四川木裡藏族自治縣到瀘沽湖的路上,經過一戶彝族家庭的院子,看見裡面熱鬧非常,很多穿著民族服裝的彝族男女在跳舞唱歌,我很好奇就停車拿著相機前去拍幾張照片,剛開始我也不敢造次,拍的時候偷偷摸摸的,後來讓主人家發現了,熱情的拉著我們進去,說他兒子今天結婚,路過是緣分,請我們進屋坐坐,我表示還要趕路,他說再趕路也不差喝杯酒的時間,說罷竟馬上開了瓶白酒,倒在酒瓶蓋裡請我喝,雖然平時我滴酒不沾,但此情此景也無法推辭,就恭敬不如從命,一口干了,同時也請我兒子拿出我們隨車帶的糖果招待他們的小朋友們。因天色已黑,我現在拍照從不用閃光燈,也沒拍到她們表演的清晰照片,這時主人又請我們去他們屋裡坐會,見主人如此熱情,我們只能隨他意進屋坐會(其實心中百般不願意),進屋所見黑漆漆的屋裡只有五六個彝族男子圍著一個大鐵鍋,下面燒著火,很顯然這是他們今晚的主要食品,他們也不是坐在凳子上(因為根本沒有),而是坐在地上的墊子上,見我們進屋,他們幾乎同時站起請我們入座,我連忙說不用了,我們看看就走,但此時主人家這麼都不答應,一定要我們吃了晚飯才走,此時我兒子也吵著死活要離開,屋裡有位年長的男子,可能也覺得勉強留我們吃飯有點不妥,跟主人家說了幾句當地話後也就讓我們離開了,這次都虧了我兒子,不然真不知如何脫身。

川滇交接的瀘沽湖,分南線和北線,一般旅游者去的都是北線,其實由四川西昌經瀘沽湖往雲南的省道全部都鋪上了瀝青,南線則主要在雲南界內,旅游地圖上標注的很清晰,瀘沽湖的公路是環湖的,實際上南線由雲南洛水村到四川那段,根本不能算路,路窄肯哇那不再話下,如果是轎車很可能有進無出(把車抬起能出),越野車也得小心才行,部分路段則完全被瀘沽湖所淹沒。因在雲南洛水有標識將去四川指向南線方向,我想既然這樣,怎麼差的路肯定也能走出去,開進去以後發現已不可能再後退,只能硬著頭皮前進,我們當然還是有驚無險的通過了,但有技術沒有運氣絕對是過不了的。而駕駛途中經常下車看風景已是我的習慣,就這樣無意中於1月25日,被一位老人請到了瀘沽湖畔,一戶普通的普米族家庭做客,和彝族一樣,雖然窮但很好客,告訴我們他們族人現在還有約八千多人,在瀘沽湖畔已經生活了五百多年,其中一間木屋是他們的先祖在三百多年前建造的。

因馬上過年了,家裡有四個小孩,我只知道其中一人是老人的孫子,這是後來老人特意想請我幫他和孫子合影時我知道的。因我們的到來,他們除了那蘋果和綠茶招待外,將本來是過年時才吃的自制干點也拿出來招待我們,同游的小董開始不好意思吃,我跟她解釋,既然主人家拿出來招待我們,不吃是看不起他們,吃了他們只會高興,這樣我們大伙就都吃了,而主人家的小孩們反而跟著我們沾光,提前享用了他們一年中唯獨過年才能吃到的干點。

能看得出因為我們的到來,老人家今天特別高興,好特地換了新的民族服裝穿上,請我幫他拍些照片,當他想和孫子合影時,小孩死活不干,我就用長焦頭偷拍了幾張,給小孩看了想說服他和爺爺合影,還是無功而返。

拍完後又傳輸到了筆記本裡,先給他們看過,然後要了他們的地址就起身告辭了,老人家想留我們吃午飯,我們因已約好了去草海吃烤魚,所以就推辭了,臨走時我告訴老人家一定還會再去他家做客的。

#和普米族孩子合影#


#和普米族孩子合影#



#普米人家#



(普米族老人)



(普米族老人)



(普米族村寨)



(彝族婚慶)



(普米人家)


精選遊記: 瀘沽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