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爾代夫卡尼島游記

作者: 快樂工作快樂旅行

導讀相信很多白領對馬爾代夫的向往都來自於幾個廣為流傳的PPT,其中多層次的海水和奢華的水上屋都極具誘惑。兩年前籌備蜜月,我就打算去馬爾代夫享受幾天,後來青青特別想去歐洲,我們就改成法國行了(歐洲游記請見http://www.go2eu.com/bbs/viewthread.php?tid=58725&forum=14#forumpost627262)。我們這次是7天5晚,包括最後在新加坡休整一天。客觀地說,馬爾代夫的確非常漂亮,島上的服 ...

相信很多白領對馬爾代夫的向往都來自於幾個廣為流傳的PPT,其中多層次的海水和奢華的水上屋都極具誘惑。兩年前籌備蜜月,我就打算去馬爾代夫享受幾天,後來青青特別想去歐洲,我們就改成法國行了(歐洲游記請見http://www.go2eu.com/bbs/viewthread.php?tid=58725&forum=14#forumpost627262)。我們這次是7天5晚,包括最後在新加坡休整一天。客觀地說,馬爾代夫的確非常漂亮,島上的服務也做得非常好,我們度過了一個美好的假期。但是大家以前見到的照片一般都來自於其中頂尖的一兩個島,大多數島到不了那個水平。如果從兩萬一個人的預算來說,應該有很多其他地方更加值得一去。

作為一島一賓館的度假島,馬爾代夫最大的優點就是日程比較寬松,既適合吃了睡、睡了曬的懶人,也可以像我們這樣參加各種活動,增加多種體驗。對我們來說,在島上的幾天可以用幾個主題詞來描述—吃喝、發呆、運動。卡尼島一價全包,不僅三餐免費,而且隨時可以去酒吧拿各種飲料、小點心,我喜歡吃肉、青青喜歡面包,我們都喜歡水果,所以吃東西是非常滿意的,吃飽了怎麼辦呢,最好就是大量的運動來消耗。卡尼島的另一大優點是水上運動全部免費,這個很不容易了,有些其他島吃也是免費的,但是水上運動一般一次就要二三十美元;而且卡尼島還有一個風景優美、設備齊全的高檔健身房,島上每天還會舉辦各種比賽(比如帆船、獨木船等)特別適合愛運動的人。我把島上的運動項目都嘗試過了,特別苦練了風帆衝浪(wind surfing),後來還經歷了歷險。為了防曬,青青則廣泛參加了各種戶內的活動,比如健身操、瑜伽還有烹飪課等等。

所以,我們典型的一天是這麼度過的。早上睡到自然醒,一般7點多吧,一起吃飯,繞島一周散步、拍照;到了9點多鐘,我去水上運動中心,青青則去參加戶內的活動;12點多我們到海邊泳池集合,找個躺椅聊天喝飲料;12點半吃午飯,這時候比較熱,就回空調房間午休到2點半,之後參加出海的活動或者繼續水上運動和課程。五點到7點半是我們最空的時候,這時候所有的活動結束了,而晚飯還沒有開始,這時候要麼我去健身房,要麼一起在海邊日落酒吧喝飲料、看日落;八點吃完晚飯,又有一個半小時無所事事,我們一般在另一個酒吧吹著海風欣賞樂隊表演;9點半一般有GO(工作人員)的表演直到 10點半,之後青青有時候喜歡參加GO組織的跳舞,不然我們就回房間看新聞了。

之前聽說馬爾代夫晚上沒有電視,現在有了,而且有BBC和國家地理台,可以滿足我零星的電視需求。我帶了本書想在無所事事的時候看,後來只在機場看了前言(新航上面電影很多,也沒時間看書)。奉勸大家不必要帶很多書去增加重量了。

另外,服裝方面需要帶起碼兩套游泳衣,因為早上游泳下午一般干不了。其他衣服如果沒有拍照需求就不需要太多了,因為我大多數時間都只穿著游泳褲。

卡尼島以前的客戶對像是西方人和日本人。現在正在中國全面促銷,所以島上中國游客很多,據我估計起碼有80%吧,為此,俱樂部特意招了6個華人服務員,可是一大半同胞不會說英語,所以還遠遠不夠。很多國人見到同胞多了,也就有了直把“杭州做卞州”的感覺。青青就看到一個中國游客對酒吧的黑人服務員用中文說“兩杯可樂”,那個黑人連連表示聽不懂,就給了他一杯冰水,他還是理直氣壯的用中文“我要的是可樂,可樂,你知道麼!”

好了,下面一天天日程開始。

第一天路上

第二天早上閑逛熟悉環境,下午參加島上組織的免費浮潛

第三天早上水上運動,下午自費包游艇參加漁村和無人島游覽、以及浮潛

第四天全天水上運動

第五天上午水上運動,下午離開卡尼,水上飛機、潛水艇和馬累參觀

第六天早上7點到新加坡,下午購物游覽,晚上牛頓街夜宵

第七天10點的飛機,下午四點到上海

第一天早上五點從家裡出發,一路暢通,五點半就到了浦東機場。新航的娛樂系統又增加了好多新電影,看完兩部片子就到了新加坡。這次轉機一共要等7個小時,機場的免稅店雖然多,但逛了三個小時後,即使青青這樣的逛街狂也感覺差不多了,我們就找到電影院看電影。所謂的電影院其實只是一個放映廳,裡面放星空衛視的電影,不過效果還是不錯的。

看了本電影,又找到電腦上了會網,差不多也該登機了。到馬爾代夫需要5個小時左右,由於時差賺了三個小時,晚上11點就到了馬累。馬累的機場看起來像個火車站,到處都是南亞次大陸黝黑皮膚的人,好在Club Med已經派人前來迎接,並當場分發了鑰匙,登上快艇25分鐘就到了卡尼島。即便是晚上,也可以看到碼頭的海水清可見底,GO們已經列隊相迎,有的遞上毛巾,有的遞飲料,讓人有種貴賓的感覺。一路上也累了,我們直接到房間休息,晚上黑黑的,看不清周圍的環境。

由於有時差,6點多我們就醒來,拉開窗簾,發現窗外就是大海。第一印像,卡尼島很像我們五一節去的菲律賓長灘島(Boraky),都是細細的白沙灘、茂密的椰林,不同的是卡尼島上一共只有200多個游客,更加清靜和私密。小島不大,繞島一周不過半小時,這個島上一共只有三種房型,水上屋、兩層別墅和單層的高級房,每間都是海景房,島中間沒有海景的是工作人員住或者其他配套設施。水上屋的價格是高級房的三倍,但是最難訂到。看來到馬爾代夫的要麼度蜜月、要麼是有錢人,只要住得舒服,不太在乎房價的高低。

早餐品種很豐富,和一般五星級酒店差不多,青青尤其鐘愛那裡的全麥面包和木瓜。這個主餐廳也挺有意思,沒有空調,只有幾個吊扇,好在馬爾代夫比上海涼快多了,也不覺得熱。

早上一個上海籍的GO先向我們介紹了一下村內的設施,主要是自助餐食堂和兩個酒吧。另外還有精品店、潛水中心等。

預約了下午的出海浮潛。這裡的浮潛也挺有特色,首先,要經過游泳測試,不會游泳的不行,而且規定浮潛的時候必須要穿救生衣。這個規定讓我非常不爽,我是喜歡沒有羈絆地自己帶著游泳眼鏡潛水,看到好玩的就潛下去與魚兒共舞,穿救生衣就職能一直浮在水面了。快艇開了10多分鐘就到了浮潛點,是在海中央,但是珊瑚並不多,還都是死珊瑚,對去過大堡礁的人來說吸引力不大,好在各種魚非常多,可以彌補一下缺憾。馬爾代夫號稱潛水天堂,為什麼活珊瑚那麼少?後來查資料才知道,幾年前的厄爾尼諾現像對馬爾代夫的衝擊最大,珊瑚成片死去,變成了硬梆梆的石頭,後來參加深潛的朋友也表示深海的珊瑚大多數也是死的,這真是一大遺憾。從潛水來說,我參加過的地方瓦努阿圖第一、大堡礁第二、菲律賓第三、馬爾代夫只能排第四,比海南好一些,當然,也有可能是我孤陋寡聞,沒有去到馬爾代夫最好的地方。

回卡尼已經四點多了,和青青玩了會兒獨木舟。這是水上運動中心最普及的運動,和在公園劃船差不多,最大的優點是可以親近海水。夕陽下海水波光粼粼,而且清可見底,有的海底是白沙、有的是水草、有的則是珊瑚,所以顯現出不同的顏色。

中午吃飯時,有GO在推銷下午的寄居蟹大賽,在一個木箱裡展示了五只寄居蟹,讓你猜名次,和賭馬差不多,不需要出任何代價,我們當然也投了兩個標。卡尼島的寄居蟹特別多,在沙灘散步,經常可以看到有各種海螺殼在移動,裡面都是寄居蟹。五點多過去一看大賽已經分出了勝負,經過兩輪爭奪,我猜的前兩名正確,而偏偏有一個人猜對全部,奪走了大獎。

晚上九點半有GO秀,村裡早早就排好了椅子,不外乎唱歌跳舞,水平一般。但是如果你考慮到這些演員就是前台的接待、水上運動工作人員、甚至廚師,那就應該覺得非常滿意了。GO制度是Club Med一大特色,他們從世界各地找來了一群年輕人,充分利用他們喜歡到處玩的心理,調動他們的激情為客人服務,但是支付非常低的薪水(兩三百美元而已)。GO簽約一般只有半年,時間一到,他們就會回去或者去其他的島服務。從網上調出Club Med的財務報表,他們的盈利能力非常強,一個主要原因就是廉價的勞動力。而對GO來說,他們年輕時可以周游世界,有吃有住有玩,也挺滿意的。GO的工作非常繁重,除了本職工作,他們還要負責客人上島的接待、晚上的表演、甚至吃飯都必須和客人一起吃,所以半年輪換是必要的。

看完表演已經10點半了,我們意猶未盡,又去隔壁的酒吧聊天,剛坐下,那批GO演員也過來了,一邊跳舞一邊招呼游客參加進來,其中一個法國GO非常會搞氣氛,一下子鼓動了二三十個游客上去跳舞,青青也加入進去跳了半個多小時,汗流浹背的回來。回房間已經快十二點了。

快艇出海、荒島奇遇

第二天醒來已經快9點了,匆匆吃了早飯我就趕去水上運動中心登記風帆衝浪的課程,青青則報名參加了室內的健身和水上健身操課程,下午我們這批人包了一艘游艇要出海看漁村和荒島。

水上運動中心主要三項活動,昨天玩過的獨木船、帆船和風帆衝浪。帆船相對比較簡單,有一個舵好比方向盤,然後就要掌握帆的高低,好比控制油門,我半個多小時就基本學會了。而風帆衝浪就很難了,它是一塊衝浪板加一塊帆。據說,需要一天練習才能在板上站起來,兩天才可能楊帆出海。教練是一個個子小小的日本人,說是水上運動專業的。但是他的英語實在不行,毫無語法,可能他自己也意識到這一點,所以聲音特別小,基本只能看他的動作來判斷。就這樣,我只稀裡糊塗學了個大概,摔了半個小時後,慢慢可以站起來晃晃悠悠走一段了。早上風不大,只在近海活動,我的問題是順風出海容易,但是逆風回來還沒掌握,偶爾回來一次應該還是瞎貓撞上死耗子。日本教練卻連連誇獎,說他到這裡後還是第一次見到學的這麼快的,可能是我在澳洲學過衝浪吧,呵呵。他也邀請我參加下午的風帆衝浪比賽,可惜我們已經包了游艇出海,參加不了了。

下午坐游艇先到了一個小漁村,資料說這裡生活著兩千人。可能是工作時間,我們轉了一圈居然只零星看到了四五個人,還都是包著頭巾的婦女。整個島只有一個小雜貨店,除了一排排房子就沒有什麼了。所以我們15分鐘轉了一圈就回船去了。

接下來去無人島,我印像中的無人島應該是有著茂密樹林和小動物、大家可以在海邊燒烤那種。開了一會兒,忽然眼前出現了一個電影裡才可以看到的奇怪的畫面—在大海的中央有一片一百多平方米的白色沙灘,寸草不生,而就在這片孤零零的沙灘上居然撐著一把大陽傘,下面放著一個冰桶,躺著兩個西方人。船夫說這就是我們要去的無人島。先頭部隊上島後,本打算向那兩個魯賓孫致以友好地問候,沒想到那對夫妻正在天體著呢,看到那麼多人上來,趕快手忙腳亂地裹浴巾,然後用斷斷續續的英語大叫。原來他們是法國人,在附近一個島的賓館度假,這次特意花了一筆錢,要求不被打擾地在這個島上獨處。我們一聽也有點懵,難道真的侵犯他人領地了?打電話回酒店,經理明確說這是一個無人島,任何人都有權利上去。這一下大家底氣又壯了,中國人民已經站起來了,憑什麼碰到洋人就讓步呀。於是那兩個法國人黑著臉在島的一邊,我們有說有笑在另一邊。如此過了二十分鐘,大家曬得無趣了就回船去了,遠遠看到法國人高興地又脫個精光開始天體了。

看看時間還早,讓船夫另外找了兩個地方浮潛,馬爾代夫到處是珊瑚礁、瀉湖,浮潛的地方當然也很多了。這兩個地方都比昨天要好,正好在珊瑚礁懸崖邊上。剛剛還是珊瑚水草和小魚,突然就到了深不見底的深海,落差感覺很好。

回到島上已經快五點了,所有的活動都結束了。想想這幾天運動量雖然不小,但是沒有系統的訓練,就去健身房做肌肉訓練。這個健身房配置非常好,有跑步機、啞鈴、踏板、瑜伽墊,還有冰水、毛巾以及自助式的音樂背景。在我練的一個多小時,先後也來了五六個人,可見愛運動的人還是很多的,可惜沒有中國人。

練完後到日落酒吧找青青,這個酒吧面朝西面,正好可以看日落,一邊喝雞尾酒、一邊在躺椅上看太陽西下,還是很舒服的。

風帆衝浪歷險記

第三天沒有安排出島的活動。為了防曬,青青一早起床就去游泳了,我則直奔水上運動中心。

遠遠就感覺不對,幾個教練—日本人、塞內加爾人和巴西人都懶洋洋地在躺椅上呢。日本人看到我,說了句我從來沒有想到的話,“今天沒風,不能出海。”這下可傻了,我從來沒有想過島上會沒有風。不過也沒有辦法了,先劃獨木舟到遠處的一個荒島轉了轉,然後回來和日本人有一搭沒一搭聊了半天,又喝了兩杯飲料,運動中心的旗子還是無力耷拉著。看來早上是沒有機會了,我只好去游泳池找青青。

到了游泳池,就聽到大呼小叫熱鬧得很,原來GO在組織獨木舟大賽,就是把兩艘獨木舟背對背綁在一起,看誰力氣大先撞線,原理和拔河差不多。看得我躍躍欲試,打算把衝浪省下的力氣用掉。開始很順利,連勝兩場就到了決賽,觀眾們的熱情也很高漲,助威聲不斷,很有參加奧運會的感覺。可惜最後功虧一簣,只得到亞軍。GO還想摸像樣地拿出兩塊獎牌頒獎—原來是金幣巧克力,呵呵!

也許是比賽太累了,午飯後看著電視就睡著了,醒來已經快三點了,我和青青同時跳起來:我約了三點的風帆,而青青則要去上壽司烹飪課。

日本人看到我又遺憾地指了指旗子說,“still no wind”。郁悶之下,我干脆繞著島跑步了。在海島跑步的一大好處是可以穿著游泳褲、光著上身,而且路過酒吧還可以喝上一杯。跑了兩圈,忽然遠遠看到風把旗子吹起來了,我立刻跑回水上運動中心,所有教練都被我的執著感動了,這個背帆、那個拿衝浪板,我也終於得以揚帆出海。只有我一個人出海,加上教練認為我已經掌握了技術,就自己在沙灘上踢足球了。

乘風破浪的感覺很好,可持續沒多久,我發現自己已經走得很遠,卡尼島都看不到了,想要掉頭,可是沒掌握逆風返航的要領,反而越漂越遠,這麼一路漂到另一個島,看到有兩個游客在劃獨木舟,就向他們借了一根槳,又用樹枝測了一下風向,決定逆風劃回去。小小的衝浪板拖了重重的帆劃起來很吃力,進展緩慢,更可怕的是,到了深海我才發現自己出來太匆忙,居然沒有穿救生衣。白花花的太陽曬得肩膀很疼,望著茫茫大海,真有種恐懼的感覺。我用繩子把自己綁在帆上以防止落水,劃到精疲力盡,終於看到卡尼島、看到水上運動中心了,這時候巡邏的快艇也發現了,過來接我回去。

回到陸地的感覺很好,青青卻嚇得不輕。其實,馬爾代夫的島嶼周圍都有一個很大的瀉湖,也就是有非常大的一圈珊瑚包圍,如同防波堤一樣。外面的風浪進不來,裡面的海水也不是特別深,所以對水性好的人來說,安全性還是挺高的。危險的地方在於珊瑚礁形成的海底不均勻,經常有一個個大的深洞。

晚上酒吧有菲律賓樂隊表演,看到我們說為我們獻上日本歌曲,我開玩笑的說現在中國游客越來越多了,該考慮學點中文歌曲了,那個歌手說他已經在學了,只是還需要點時間訓練,下次我來一定為我專門獻歌。

今晚的GO秀是巴西主題的桑巴表演,看了會兒就回去睡了。

水上飛機、潛水艇、馬累游

第四天也是我們在島上的最後一天。在島上三天多了,享受地差不多了,就想換個角度,從天上看看這個千島之國,並去首都看看,了解一下當地的風土人情。按照賓館規定,今天中午要退房,而航班則在半夜,有大半天無家可歸,所以決定兩點離島。

早上青青又出海浮潛去了,我打算悠閑一點,在島上晃半天。跑到水上運動中心,教練遠遠看到我手一攤,表示還是沒有風,不能玩衝浪。不過,為了不讓我這麼一個好學的游客失望,他們特意在沙灘上架起風帆衝浪板,一個人站在上面演示,另一個人拉著繩子代表風向,教我怎麼逆風返航。原來關鍵不是交換站立的位置,而在於通過搖動風帆將衝浪板掉頭。借著一陣小風,我自己練了一下,終於掌握了技巧,呵呵。

風來了一下又沒有了,我只好放棄風帆,劃著獨木舟出海過癮。即使搽了防曬霜,昨天光著膀子還是被曬暴了皮,特別是肩膀部位,今天學乖了,套上體恤衫和救生衣就好很多。

游了會兒泳,去酒吧聊天喝東西,一早上就這麼過去了。這次在島上三天半,基本天天運動休閑,沒有什麼景點誘惑,過得很是悠閑。難怪別人都說馬爾代夫最適合休息和度蜜月。

下午先去馬累機場存行李,快艇經過好幾個度假島,我們上次來的時候是晚上黑乎乎地看不到,現在看起來各具特色。馬累機場單獨占據了一個島,與首都島隔一個海峽相望,乘渡輪10多分鐘就可以到。

我們先坐水上飛機,是那種螺旋槳的小飛機,直接在海面起飛,駕駛艙非常簡陋,駕駛員居然光著腳開飛機,起飛後噪音很大,需要戴上耳塞才行。但是一看到窗外的美景,大家都忘掉不舒適了。先是首都、然後一個一個度假島,如同明珠一樣散落在海中。一直聽說水上屋作為馬爾代夫的特色,全賴珊瑚瀉湖的地理特征。上飛機一看,可不是,每個小島周圍方圓幾兩公裡都圍著一圈珊瑚,如同防波堤一樣呵護著水上屋。個別賓館的水上屋在海中央,也是因為正好住在瀉湖的中央,可以避免風浪的襲擊。離首都最近的卡倫布島周圍沒有瀉湖,所以也就沒有水上屋。我還看到了卡尼島-- 長長的棧橋和碼頭、水上運動中心,所有的帆船都在沙灘上躺著,看來下午還是沒有風,呵呵。二十分鐘,飛機回到海面。這一趟還是很值得。

上天後接著就下海,我們又坐渡船到了海上的潛水艇碼頭,乘坐鯨魚號深海潛艇。據說,全世界可以深入海底40米的商用潛水艇只有三艘。既然是商用的,船艙就非常舒適,一共兩排座位,每個都朝外,服務小姐還來回拿著圖片,告訴你這個是什麼魚。

沒有任何感覺,我們就到了四十米的海底,並特意沿著一條深海溝緩慢前進,潛水艇有一個小口放出大量的面包,各種小魚如同水族館一樣從窗外掠過。還可以看到奇形古怪的海草,以及魚兒捕食的過程。一般潛水都是到十米二十米,所以四十米的深海難得一見。在海底半個多小時,我也有點看膩了,畢竟,我們不是生物學家,這些小魚也大同小異的。

到海面已經五點半了,趁著天亮,到馬累看看這個國家的首都。遠遠看去,有兩個建築很引人注目。一個是中國大使館,像風帆一樣屹立在海邊,在一個就是清真寺的金頂。正好是祈禱的時間,高音喇叭向大家發出召喚,據說這時候商店、飯店會關門,大家會做祈禱。馬累不大,街上都是很小的店鋪,摩托車成群結隊的讓人心驚肉跳,不過街道還算整潔。以前,這是一個蘇丹統治的國家,後來共和了,現在總統是國家元首,王宮也變成了旅游景點。東南亞海嘯也波及到了馬爾代夫,中國無私地給了這個國家很大的援助,所以中國人的形像在當地不錯。

我們在當地一家高檔的餐廳吃晚飯,兩人份的龍蝦海鮮餐,60美元,包括兩只小龍蝦、大明蝦和各種魚,味道還不錯,但是價格也夠高的,而且前後等了一個多小時才上菜。算賬的時候加上飲料和消費,居然要多收一倍的錢,原以為到了黑店,後來才發現是算錯了。汗。。。

新加坡

第五天半夜上了飛機,五個小時的飛行加上三個小時的時差,早上七點到了新加坡。我來過新加坡好幾次了,覺得這是一個挺乏味的城市,加上飛機上看了本電影沒怎麼睡覺,到酒店碰到床就睡著了。

醒來已經快中午了,我們在市中心烏節路的文華酒店,出門就是商場,感覺這裡的大品牌店過於密集,比如LV在不長的路上就有三家。新加坡室內的溫度定在23度,穿著短褲覺著冷,而出了商場就是30度的悶熱氣候,溫差如此之大,進出幾次就感覺非常不舒服。從信義城逛到DFS,兩個多小時,也就差不多了。

青青第一次到新加坡,下午帶著她走了幾個景點,不外乎榴蓮劇場、魚尾獅、金融中心,一個小時左右就全走遍了。又讓司機帶我們上一個小山眺望馬六甲海峽和城市全景,四點多結束。

晚上在烏節路逛到快10點,想起新加坡的辣椒蟹非常有名,又趕到牛津街大快朵頤。牛津街是一個類似大牌檔的小吃廣場,但是做的口味非常好—黑椒蟹、老虎蝦、海鮮湯、再加上兩個大榴蓮,吃的我們快走不動了。可以說,這是我們這趟出來吃得最好的一頓。回想出租車過來不過三公裡,還繞了路,我們決定走回去消化一下,依稀記得方向,朝著鬧市區的高樓大廈,二十多分鐘就走到了。如果說新加坡給我留下什麼美好的印像,就是牛津街的美食了。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