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過幾次團隊境外游,省心、塌實和享受的感覺不錯,但時間約束、意想不到的自費項目、必去的購物景點、時常汽車拉著箱包滿街逛的尷尬,使人感覺不爽。這次春節長假考慮來一次境外自由行。因為是第一次,選擇了距離較近的泰國。具體目標鎖定泰國的曼谷、清邁、美斯樂、金三角、美賽。行前准備目標確定,就開始行前准備。首先是購買泰國地圖、介紹手冊書籍,網上搜索、下載有關泰國游覽介紹、游記,熟悉泰國的情況。接下來是辦簽證,為了省事,我們找了家旅行社代辦,只需要護照和一張照片,三天辦好。但後來發現,比自己去使館辦簽證多花了近一倍的錢。在網上、電話定酒店和機票,後來證明我們在曼谷、清邁預定的酒店都舒適,合乎想像,給我們在陌生的國度、陌生的城市有種踏實的感覺。最後的准備是換幣,泰國銖是小幣種,在國內一般需要到中國銀行預約,比例約為1元人民幣換5.1泰銖,需要等候2天至1星期。由於不知在泰國的費用,我們只換了2000泰銖。經歷在泰國各地各種換幣方式比較,在國內換泰銖是最合適的方式;在泰國的旅游,消費1萬至2萬泰銖是必須的。曼谷“行路難”飛機下午5點到達曼谷機場,出關、ATM換幣、找車等忙到晚上7點才坐上機場大巴。因為人生地不熟,不知酒店在何方,選擇乘機場大巴到酒店,每人150泰銖。坐車的都是外國人,臨座的是孟加拉人,後座的女士是德國人,右後座是一對美國夫婦,後面還有幾名西方人。主要是向他們了解曼谷情況,德國女士已在泰國呆了2周,曼谷情況很是熟悉。能和這些乘客聊天的原因是道路堵車,機場到酒店40分鐘的路,那天開了兩個多小時,到達酒店已接近晚上10點了。大巴司機還不錯,大巴車站Nana離我們定的酒店所在地Chidlom有兩站路,我們正考慮如何達到,大巴司機主動提出送我們到酒店附近,並指明酒店位置,司機的英語也不錯。到了曼谷大皇宮是必去的景點,到曼谷的第二天我們決定去游覽大皇宮。在地圖上看大皇宮離我們住的酒店距離較遠,需要打車去,TuTu(嘟嘟)車也許會便宜些。出了門就攔一輛嘟嘟車,說好60B(泰銖)到大皇宮,司機又說了些什麼,也許是我們英語不行,也許他英語不好,我們沒聽懂,怕上當就放棄了。又攔了輛出租汽車,要200B,太貴。接下來又打了輛嘟嘟車,說好40B,這個司機又說了與第一個嘟嘟車司機同樣的話,時間已過去半個小時,只好聽之任之了。結果嘟嘟車先把我們拉到了一個香港人開的寶石加工廠商店,裡面有各種寶石金銀首飾,司機拿到了優惠柴油票。停車時說買不買都行,我們急於去大皇宮,沒有在珠寶店買東西,結果司機把我們拉到了離大皇宮還很遠的一個小廟,就停下了,付錢時給他100B,他找我們30B就跑了,由於剛到泰國,還認不清各種泰銖,也想不到當地的司機會這樣。在那個寺廟轉了一圈,感覺很小,再問管理人員,才知不是大皇宮,又打了輛嘟嘟,50B才到真正的大皇宮,這時已經中午12點了。大皇宮是1782年以來 ,歷代泰國王官和玉佛寺等的一組建築群。泰國寺廟的一大特色是,眾多佛寺呈尖頂,每個尖頂常有賽璐珞、彩瓷、鏡片和金箔裝飾,可謂流光溢彩,金碧輝煌。從大皇宮出來回酒店又遇出租車司機道路不熟。我們住在曼谷假日酒店Holiday Inn bangkok,但在曼谷,假日酒店有兩家,除我們住的一家,還有一家是Holiday Inn Silom,在西隆路。出租車把我們拉到Holiday Inn Silom,搞得我們一頭霧水。感慨要是跟團,就沒有找車、問路的煩惱了。在我們不知所措的時候,路遇一對深圳來的朋友,得到指點:在曼谷打車不用講價,上車打表,到那都不會太貴。得到 “密籍”才發現從我們住地(七隆Chidlom)到大皇宮,打車也就100B左右。曼谷第三天,從酒店一出門發現,酒店大門正對輕軌車站的樓梯,乘輕軌很方便。從樓梯徑直上去就是輕軌七隆站(Chidlom Station),坐一站到暹羅中心站(Saim Center Station)可下車購物;換車到終點塔信橋站(Saphan Taksin Station)下車,下樓梯就是沙吞碼頭,可瀏覽湄南河風光,也可乘旅游快船,到達中國城、大皇宮等景點。乘坐輕軌是機器售票,購票方法與國內不同,先找到要去的站提示的數字,按下這個數字,會顯示需要的費用,然後投足5B或10B的硬幣,一次性車票就自動吐出。硬幣可在櫃台換,服務小姐或先生會告訴你要去的車站費用,換給你相應的硬幣,但不會賣給你票。清邁的夜市和大像訓練營清邁是泰國第二大的城市,全球最大的手藝業品工業中心,著名的夜市讓人流連忘返。清邁古城保留了部分的古城牆和城門,保留了完整的護城河。清邁的夜市主要有兩處,一個是Sunday Market,周日開放,在古城的Rajadamnoen 路周圍。另一處是昌康路(Changklan)夜市,也稱Night Bazaar。我們在清邁住了兩個晚上,第一晚去了Sunday Market,第二晚去了昌康路夜市。 Sunday Market在清邁古城內,古城東面的塔佩門經常人頭攢動,進了門就橫著一條馬路,汽車、摩托車、嘟嘟車川流不息,所以門邊有人維持次序,過一段時間讓車流停下,請行人通過。進了塔佩門就可見到各式各樣的攤位,有特色小吃,民間工藝品,各種民間藝人演奏泰國音樂。這個夜市以民間工藝品為主。昌康路夜市就在我們住的酒店附近,較大,商品高,中,低檔都有, 商品有手工藝品,服裝,手包等,都具有獨特的味道。市場內還有泰國歌舞表演,累了可坐下歇息。夜市尚有多家餐館,酒吧,各種泰國小吃,水果和水果干,其中也有中餐館。菜單上沒有的菜,可與廚師商量。我們在市場吃中餐,不貴,200B,味道也不錯;買了衣物、小工藝品和水果干。在清邁白天可以去景點游覽,夜晚到夜市逛逛,買自己喜歡的物品,可享受與商戶侃價的樂趣。清邁到處是歐美游客,穿著剛從市場上買來的有當地民族特色的裙子、短褲、上衣和拖鞋在街上亂逛,或流連在酒吧。亞洲人較少,主要有日本人、中國的台灣人、香港人,大陸游客很少。在清邁兩天,除了我們,只見到一個在新加坡工作的中國大陸人。到清邁的第二天,我們報名參加了一個大像訓練營一日游旅游團,每人1000B。這個團一共12人,是個“聯合國”:我們2個大陸人,5名台灣人,是一家,2名瑞士人,1名以色列人,1對美國人。早晨8點開始中巴旅游車到各酒店接人,然後開往清邁北部一個鄉村的大像訓練營。一到大像訓練營就看到數十頭大像,有的載著游客緩緩向山林走去,有的被趕像人牽到河裡洗刷。這樣近距離地接觸大像還是頭一次。大像在東南亞一些國家原先是運輸工具,在原始森林裡搬運木頭,現在主要用於旅游項目。我們首先觀看大像表演,大像踢球、用鼻子耍圈、搬運木頭,還可以畫畫。大家看得都很高興,尤其是西方人更是興奮,還坐到像鼻上照相。之後,我們先坐牛車,一車4人,向村外走去。那裡的牛多是白牛,頸後有個隆起的肉髻,有些像印度的牛,但我們乘的牛是棕色的。牛車在村外一處地方停下,我們下車,下車的地方有許多買當地手工藝品的攤位,有一些手工編的有特色的大小包、山地民族的帽子,牽線木偶等。我們相中一種木頭做的蛙,多漆成黑色,用木棒在木蛙背部的木棱上刮動,會發出“呱呱”類似蛤蟆的叫聲,應該是山地少數民族的玩物。接下來的項目是騎大像,一日游的主要項目。先上到一個高木台,與大像背上的木座相當,一頭大像能坐兩人,趕像人坐在像頭上。大像上山下河,但座上很平穩,到河邊有專門的人給照騎像照片,到村裡取,要付250B。自助午餐後,還有坐竹排,參觀蘭花種植園項目。總之,一天下來感覺這個一日游還不錯。在清邁還有寺院一日游,森林公園一日游等,都是不錯的項目,可惜時間有限不能逐一游歷。住宿美斯樂我們這次行程的目標之一,就是想看看美斯樂、金三角,這些世界聞名、令人驚恐、又有些神秘的地方。美斯樂曾經是1949年從國內潰退到金三角地區的國民黨軍隊的最後駐扎地,國民黨93師軍人、家屬及其後裔的定居的地方。美斯樂泰國人稱Mae Salong,與我們讀音不同。根據景點介紹,一早我們先到清邁長途車站,乘長途車到清萊,在清萊乘到美塞的車,在巴山Pa Shang下車,換宋條車到美斯樂。到清萊的長途車上還有幾個歐美人,到了去美塞的車上,除了我們都是泰國人。因為資料上都說下午就沒有去美斯樂的車了,心裡不免有些忐忑,怕當天到不了美斯樂。前面座一位帶墨鏡的先生很注意我們說話,不時地看我們一眼,終於他用緩慢、不熟練的中文問,你們是中國台灣,還是香港人。我們告訴他是中國大陸人。他還問去哪?是旅行,還是探親?怪怪的。車到美占Mae Chan,有軍人上車檢查證件,快到泰國邊境了。人們紛紛拿證件,我們拿出了護照,那位帶墨鏡的先生拿出的是警徽,他是警察!我們舒了口氣。而後,他很熱情地告訴我們在哪下車有直接到美斯樂的車等候,我們下車時還和我們握手,祝我們旅途愉快。我們在巴山Pa Sang站下了車,就見一個小伙子招呼“美斯樂,美斯樂”,他說的是漢語。後來我們知道了他姓鄧(音)。他又招攬了幾個人,但都在中途下,已經下午4點了,不會再有人了。因為去美斯樂的人少,他讓我們每人付100B。小鄧開的是宋條車,我們坐在駕駛室,其他人坐在後面條凳上。路過一個學校,小鄧又拉了一些學生,送他們回家,學生很多坐不下,就站在車外。途中經過幾個村莊,其中一個村莊許多家的門上掛著春聯,小鄧說這村中國人很多。一個多小時後,到達美斯樂村,小鄧要回去了,但答應明天上午來接我們下山。我們要住宿的櫻花賓館在山上,由於行李較多,行動不便,還需要找車,碰巧有輛上山的皮卡願意捎我們去,還不收費。到了櫻花賓館才發現那裡有些像國內的度假村,有排房,也有單獨的木屋。美斯樂海拔大致1300米,氣溫較山下涼爽。因為周圍遍種的櫻花,賓館以此命名。不是櫻花開花時候,但綠樹蔭蔭,滿院鮮花。房間都在長滿大樹的山坡上,雖在鄉村,但房間和床鋪都還干淨,衛生間的上下水也都還好。定好房間,我們就去櫻花餐廳吃飯。吃飯的人不多,還有個台灣團隊。主管能說中文,介紹特色菜燉肘子白饅頭,味道確實不錯,但肘子有些辣味,我們不好消受。來櫻花賓館住宿的人不多,以泰國人和台灣人為多,極少大陸人去。一些旅游團在山上吃飯,然後下山住宿。賓館中有一“美斯樂麗所簡史展”,進去一看,才知道,原來櫻花賓館也稱美斯樂麗所,1961年到1982年是93師整訓營地。1985年以後才建成現在的模樣。現在的櫻花餐廳是原來的聯合教室,花園是過去的操場和育苗圃,接待室時以往的障礙訓練場,度假屋是昔日的受訓連隊宿舍。我們住在了原國民黨93師整訓營地。所謂的“93師”1982年就解散了,官兵退役為農,鼓勵種植茶葉,果樹,開展旅游業。現在“美斯樂茶”在泰國已享有盛名,泰國人常到美斯樂消暑、品茶。台灣人主要是探望遺留在泰北的官兵及後裔,資助改建房屋。夜晚山林一片寂靜,不時傳來山下村裡的幾聲狗叫,屋外掛著一盞紅燈籠,提醒我們這天是大年初二。電視能收到國內的多個頻道,沒有在異國他鄉的感覺。早晨我們想去看一下段希文將軍墓。段希文是蔣介石在泰北最後任命的總指揮,向泰皇請求歸順的首領。下山路遇清真寺、基督堂和小市場,段將軍墓還有一段距離,因我們與小鄧約好上午10點下山,就放棄了。尋找“金三角”金三角一個與鴉片、販毒、犯罪聯系在一起的名字,在地圖上是指位於泰國、緬甸和老撾三國邊境地區的一個三角形地帶。旅游手冊說金三角在美塞河與湄公河的交彙點,清盛Chiang Saen古城附近的索倫Sobruak村。與當地人說去Golden Triangle他們可能不知道,要去金三角就說去Sobruak。美塞到金三角車站標志只是戳在地上的一個大牌子,周圍沒有看到車,問在附近買彩票的婦女,她說今天沒有車了,最晚一班車是下午2點,要去Sobruak就等明天。第二天我們就准備回曼谷了,不可能等到明天。問她是否可找輛車,她說要600B,最後講好500B。不一會就開來一輛宋條車,咣咣噹噹大約1小時,到了Sobruak村。索倫Sobruak村在湄公河畔,在那可以看見美塞河與湄公河的交彙處,旁邊有一個三角形的標志,標明湄公河這邊是泰國,對岸是老撾,兩河夾著的一塊三角地帶是緬甸。在標志旁邊豎立一座巨大的金燦燦的坐佛,面向東,好像在祈求和平、幸福和安康。周圍有許多買紀念品和工藝品的商攤。Sobruak村有一個標志性的金三角牌坊,大約距大佛1000米,但很少有人去,顯得冷冷清清。我們見到的金三角牌坊,門楣上有金三角地區的地圖,並用泰文和英文刻著“金三角”。但這個牌坊與我們在一本介紹泰國自由行的書上的照片不同,使我們有有點疑問,我們找到了金三角牌坊嗎?Sobruak村還有個鴉片博物館212 House of Opium,門票50B,並送一張精美的特制明信片。博物館講解鴉片的歷史、介紹罌粟的種植,鴉片的采制,販賣、運輸、吸食過程,展品有采集制作鴉片的工具,稱量鴉片的戥稱、天平,及其煙槍、煙燈、鴉片商標等物件。Sobruak村原先種植罌粟,現在是旅游景點。在沿途路上我們並沒有看見種植的罌粟,只見已經收獲過的玉米稈,和准備插秧的稻田,還看見幾片種植的煙葉。美賽——泰國最北端的城鎮我們在泰國的最後一晚住在美塞。美塞鎮不大,有一條主要街道,一頭通往清萊,一頭是通緬甸的關口。泰國與緬甸以美塞河分界。沒有想到兩國的界河—美塞河會那麼窄,不足10米寬。對面的店鋪、廟宇看得清清楚楚。河上有一座橋連接兩國,橋欄上以插著兩排國旗,以中心為界,分別插著泰國國旗和緬甸國旗。河兩邊都是店鋪,有的緬甸人白天在泰國做生意,傍晚過關回緬甸。美塞的店鋪很多,多有掛中文招牌的商店、餐館和旅店,店中常能找到一個懂中文的人,但其他人都不懂中文,英文水平也有限。美塞晚間沿街的小吃灘很有特色,除了河粉,各種炒菜、海鮮等,還見到一個賣豆漿的攤位,那裡的豆漿、油餅和油條與我們的不同。一邊是一個油鍋,老板帶著一小伙在做油條,用大笊籬撈炸好的油餅油條,一邊是攤車,裝著盛豆漿、姜湯的筒和油餅油條。一個姑娘先在塑料袋中加各色的小糯米團,果凍,煮熟的薏米等,買的時候老板娘加少量姜糖水,再加滿豆漿,味道甜美。油餅是甜的,大小像國內的小炸糕,但中空。油條是鹹的,和我們國內味道差不多,但很小,比油餅還小,也是兩條粘在一起的,像個領結。味道都特別好,買的人很多。小鄧小鄧是我們在去美斯樂的時候認識的,我們並不知道他的名字,只聽他說漢姓鄧(音)。他開宋條車每天從巴山到美斯樂上下接送游客和鄉人。我們在美斯樂和美塞幾天,他來回接送,並送我們到清萊機場。因為他能說一些漢語,所以和他多聊了一些。小鄧的父親是從中國大陸來的,但對父親年輕時候的事他一無所知,不知道父親的老家在哪,只知道他的阿公阿婆在大陸,但早已去世。他母親是當地的瑤族(音)人。他應該是華裔。但小鄧並沒有跟父親學習漢語和中文,他學的是泰語,他的國語就是在台灣學的,但只能說,不能認和寫,他父親寫的漢字,他都不認識。他曾經在台灣打工,老板很喜歡他,所以做了5年。但他覺得沒能發揮自己的才能,老板不能采納他的好意見,心裡不痛快,就回來了。他說在台灣時,那裡的人對他幫助很多,所以,他也願意幫助別人。小鄧有兩、三輛車跑客運,他父親還給他一片山地種荔枝。其實他們家裡還是很殷實的。我們從美斯樂下山時,因為他要回家取油桶,買汽油,我們就隨著到他家小坐。他家的房子是磚混,是周圍的房子中最好的,其它的都是木板房或草房。他家有田地和房產,他母親還開個小店,賣日用品和煙酒食品等。他母親很善良,只是語言不通,不能交談,只能道別時,和掌以示謝意。他說,要想過得好,需要用腦筋。他邀請我們下次來時,到他們家做客。

(清邁的Sunday Market)

(在清邁騎大像)

(美斯樂麗所簡史展室)

(索倫Sobruak村金三角牌坊)

(索倫Sobruak村金三角標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