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虹橋邊一家小粉館吃完早飯(鳳凰這種小粉館很多,外省來的朋友一定要試試寬片米粉,只有湖南有,跟其他地方的河粉不一樣),當地的朋友幫我們報名參加了一個苗寨一日游的行程,後來證明是我們此行最大的錯誤。
基本上這所謂的“苗寨”就是以當地一個叫“長潭崗水庫”的小型水利項目為依托,把游客拉到離鳳凰縣城二十公裡開外的湖邊坐一段柴油駁船,到了村子腳下上岸,爬山進村吃頓“苗飯”(當然也有對山歌、喝“攔門酒”之類的余興節目),看看村民的竹竿舞、打鼓、唱山歌等表演,然後再爬山回到公路上坐車回程。水庫沿岸的村寨很多都搞了這種一日游項目,有的還加上一些鑽溶洞、看瀑布之類的行程,就要看那個村子附近有沒有相關的資源可供開發了。這種村子大多只有百十來村民,挑幾個文化程度高一些、普通話流利的年輕人當導游,再在鳳凰古城裡租個門面當接待處,就能賣票了。標價通常是128一個人,但實際上有當地人幫著砍價的話,能砍到48、58的樣子。
我們去的是一個叫“地潭江”的寨子。這一團好像特別背,送我們去的小巴司機開錯了路,沒把我們送到山腳下的湖邊,反而送到了山頂上。導游只好帶著我們翻山越嶺地去他們的寨子,中間還游覽了一個叫“臥龍洞”的溶洞,據說以前是土匪采硝石制火藥的洞子,裡面倒也有些溶岩地貌,但還處於“嬰兒期”的那種,而且開發得也不好,供游人上下的木制扶梯的狀況比Indiana Jones、National Treasure那些電影裡的好不了多少。然後還要穿越一道飛架在兩山之間的鐵索橋。可憐我穿的是及膝長皮靴、過膝長大衣的全套德式裝備,在這種山間小路上爬上爬下兩個多鐘頭,回來腿痛了三天。沒有准備參加減肥訓練營的同學,不推薦這種“一日游”。
好不容易進了寨子,仍然很失望,因為不是我想像中那種全是吊腳樓的苗寨。這裡的苗族自稱為“青苗”,大約因為他們的婦女喜歡穿青色繡花的衣服(電影電視裡那些穿黑色繡花衣服的應該是“黑苗”,大概得要到貴州才比較多)。但無論是居住還是耕作的習慣,都與附近的漢人村莊無異,所以我覺得應該還是屬於“熟苗”。
中午的“苗飯”其實就是農家菜,偏鹹、偏辣(後來發現湘西一帶的口味都偏重),但因為剛剛爬山的體力消耗太大,大家都還吃得挺香的。之後的民俗表演就完全是小孩子扮家家酒了,唉,不挑了,權當坐著歇會兒吧。
雖然這個“一日游”很讓人失望,但當地人的熱情還是挺感人的。爬山累了,導游帶我們到路上的一個寨子裡喝水、歇腳,還吃了人家好多橘子,主人家都很好客。進苗寨的對歌、攔門酒也沒有某些地方借機敲詐的惡習,唱了歌、喝了酒就老老實實放你進去吃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