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ak and Yeti)

(Dwarika)

(Temple Tiger)

(Paragliding)

(rainbow)
行程安排
10/1 晚上從上海飛成都。10/2 清晨成都起飛,經停拉薩,飛越珠峰,中午到加都。住Dwarika’s Hotel。 下午參觀Pashupathi 廟(火葬廟)/ Bodhnath大佛塔 10/3 上午在Dwarika閑逛,參觀酒店, 中午-> Bhaktapur,游覽古城 住Newa GH 10/4 上午->Changu Narayan中午回Bhaktapur午飯後->Nagakot 住Himalaya club 10/5 上午Nagakot view tower 中午->加都 住Fuji guest house 游覽加都古城,杜巴廣場10/6 加都–〉博卡拉 住Hotel Barahi,10/7 安排後幾天活動, 湖邊看書,劃船 10/8 滑翔, 湖邊看書 閑逛10/9 開始Hiking宿Hille 10/10 Hiking中 宿Ghorapani 10/11 Hiking中 poon hill –〉 宿Tikedunga 10/12 Hiking結束 中午–〉博卡拉, 住Fishtail 休整10/13 Fishtail休整 10/14博卡拉–〉Chitwan, 住Temple Tiger, elephant riding 10/15 elephant riding, 訓像表演, jungle trekking 10/16 Chitwan–〉加都 住Yak&Yeti10/17 游覽Patan古城, 加都杜巴廣場,猴廟10/18 加都–〉成都–〉上海功略部分見“08.10尼泊爾自由行攻略(奢侈版)”詳細過程10/1 晚班飛機飛成都。23點到,住機場賓館, 這家號稱2星的賓館是整個行程中最髒的, 甚至比尼泊爾山間的小客棧都髒。 好在離機場很近且有免費班車接送10/2 5:30乘賓館班車出發, 7:30起飛。飛越蒼涼雄偉的青藏高原9點到拉薩。 在拉薩要帶好隨身行李下飛機,辦理出關手續並換登機牌重新登機;是同一架飛機而且座位不變。所以在成都機場就應該要求靠右舷的窗口座位。 不必提托運行李。 拉薩邊檢的武警官員是我見過的最和藹可親的政府辦事人員, 檢查護照時會很客氣的和你聊天, 最後還會祝你玩得開心。 10點左右重新起飛。先沿著喜馬拉亞山脈北側向西飛行, 這時從左側的舷窗可以看到珠峰以東的連綿雪山, 當靠近珠峰時飛機會左轉, 貼著珠峰的東側穿越山脈進入尼泊爾境內。 這時從右舷可以非常真切地看到珠峰從機翼旁掠過。這時才知道什麼叫高聳入雲, 真正體會到世界第一高峰的雄偉,感覺非常震撼。同時,飛行員會在廣播中通知乘客飛機正飛越珠峰。 機艙裡所有人都撲向右舷, 飛機明顯傾斜。 下垂的右翼仿佛在向珠峰致敬。過了珠峰就可以收拾行李准備降落了。 飛機在山谷間盤旋下降。 11點降落加都機場。 當地時間比北京時間晚2小時15分鐘, 所以是下午13:15左右。在機場兌換店換了尼泊爾盧比 Dwarika’s酒店安排了接機,酒店離機場很近,大門很低調。 大堂古樸舒適, 熏香非常好聞,含酒精的歡迎飲料味道不錯。 安頓完後打車到pashupathinath神廟。 神廟離酒店不遠,不到5分鐘車程,事實上走路就可以。我們去時有好幾個葬禮正在同時舉行,而且恰好在儀式的不同階段。 所以有幸在很短時間裡了解了全過程。神廟內只有很少地方對非印度教徒開放。 奇特的是很多孩童就在火葬台邊的混濁河水中嬉戲,對於近在咫尺的正在燃燒的火堆和台階上的屍體毫不在乎, 而周圍死者的親屬顯然也並不覺得這些光著屁股嬉戲打鬧的孩童打攪了莊嚴的葬禮。 焚燒後的灰燼會和葬禮前覆蓋在屍體上的鮮花一起灑入河中, 流過那些歡樂的兒童, 最終將彙入印度教的聖河:恆河。 也許是風俗習慣, 也許是宗教影響, 許多中國人的禁忌話題對於尼泊爾人則毫不在意。除了死亡, 另一個例子是許多神廟上雕刻的千姿百態的性愛雕像。 這些引起外國游客很大興趣的色情雕像對於尼泊爾人好像完全不以為意, 當地大人孩子坐在神廟前的台階上休息聊天,年輕的學生們在看書或是談情說愛而頭頂上則是各種火辣做愛姿勢的裸體人像。 神廟周邊彙集了很多穿著鮮亮袍子臉上塗著油彩的苦行僧。 事實上,他們更像一群圍著游客乞討的職業乞丐, 用奇裝異服吸引游客的鏡頭然後索要費用。後來在Bhaktapur和Narayan神廟看到過真正的苦行者,非常低調的全身裹在黑布中,身邊僅有一瓶水而已。神廟對岸是一座小山, 沿著山路向東北,沿途可以看到很多大大小小的神廟, 最後是著名的陰道女神廟, 可惜也不對非教徒開放。在廟門口可以看到前方一大片雜亂的低矮建築中間矗立著一座金頂的巨大佛塔,就是尼泊爾境內最大的佛塔Bodhnath。 以佛塔為指引穿過彎彎曲曲的小巷(後來才知道, 這樣的小巷已經算是比較寬敞的道路了)。 路邊有用毛竹搭起來的高大的秋千架, 這是為了尼泊爾最重要的節日德塞節而准備的。 節日將於10月4日開始, 延續到10月底, 高潮在10月7日和9日。 蕩秋千是德塞節期間的傳統活動。 佛塔周圍是藏民聚居區, 也是遍布小店熱鬧非凡的商業區, 那裡的唐卡畫得很好, 當時我們沒買,但後來在別的地方看到的唐卡都沒有這裡的精致。最後在帕坦才找到比較中意的晚上回酒店。 下午出發前在前台預定了酒店裡Krishnarpan尼泊爾餐廳的晚餐。酒店前台及時阻止了我們預約24道菜套餐的瘋狂企圖。 實際上6道菜的套餐已經很飽了。胃口好的可以嘗試9道菜的套餐。我們住的房間在酒店院子深處, 靠近酒店主人自住的部分。 酒店的各棟建築是分開的, 我們這棟只有2,3套房間, 只有我們入住。10/3 上午參觀酒店,酒店本身值得花上半天時間仔細觀賞。 庭院中豎立著酒店獲獎的紀念碑。 尼泊爾的眾多世界文化遺產中獲獎的僅有這個酒店和Bhaktapur古城。 中午check-out後打車前往Bhaktapur。 車停在杜巴廣場前,買入城票7天有效,對中國人優惠。 我們原來預定的Bhaktapur GH 客滿,連它新的分店也客滿, 把我們發配到Taumadhi廣場另一邊的Newa GH. 幸好位置也還不錯, 房間窗口就在尼泊爾現存最高的紐瓦麗建築Nyatapola 神廟的側後方。 由於古城區經過修繕,而且禁止除摩托車外機動車進入,所以比加德滿都要安靜整潔的多。它的杜巴廣場是谷地的三個古城中面積最大的一個,相當開闊。 建築由此顯得更加雄偉。繞城轉一圈, 找到了傳說中的精美孔雀花窗。城裡的居民生活非常悠閑。黃昏時各個神廟前祈禱的人絡繹不絕。 也許是由於節日將近,入夜後一些老人聚集在一座神廟前的門廊上演奏著非常悅耳悠揚的音樂。 而不少年輕人則結隊敲著節奏強勁的鑼鼓在大街小巷穿行。 整個城市處在一種節日前夜的躍躍欲試躁動不安的氣氛中。 廣場上人來人往,人們從四面八方出現,又向四面八方消失,但又好像沒有什麼明確的目的10/4 早晨才4點多就被鑼鼓聲吵醒,等到天蒙蒙亮時起床, 看窗外空中一群烏鴉在追逐一只沒來得及回巢的貓頭鷹。 日出時又來到杜巴廣場, 王宮金門口,當地人絡繹不絕的進去祈禱,他們每天早晨作的第一件事就是到古城中的各個神廟神像前, 將手中托盤上的米,紅顏料,花瓣和香料塗抹在神像上,然後用額頭恭敬的輕觸神像。 吃過早飯出發去Changu Narayan。 結果一位英文不太好的司機把Narayan Temple 的Temple聽成了Themal, 載著我們直奔加都。 我們發現可能不對時還特地把地圖拿給他看, 可他還是沒有理解,一直快要開到加都機場了,在我們的強烈質疑下才停了車。 由於難於溝通, 我們找了路人甲來幫忙, 幸虧這位先生的英語不錯,而且極其熱情, 不但解釋清楚了目的地, 談好了車費, 還留下自己的手機和email說如果司機再有疑問可以打電話找他。 由此我們對尼泊爾人民的印像大大提高。 然後很順利的到達建在小山上的Changu小鎮, Narayan廟就在山頂, 也是世界文化遺產。廟中一些散落的石雕很精美, 其中一塊上的圖案還印上了尼泊爾的貨幣。 主建築還擁有一座華麗的鍍金大銅門,這是我們整個旅程中所見最壯觀的一座金門。 在神廟門外俯瞰山谷中的景色也很不錯。 回到Bhaktapur 再到老城裡轉了一圈, 打點完行李,前往Nagarkot。 這裡是加都附近眺望珠峰的著名景點。 可惜我們運氣不好, 天氣始終有些霧蒙蒙的, 而雪山絕大多數時間都躲在厚厚的雲霧後面, 只有第二天早晨露出過一點點。 不過酒店倒是很好。 夕陽下門外的走廊非常漂亮。 房間按樓層高低,以山峰的名字命名,我們在頂層第四間 Yulong Kang 8505m在酒店裡碰上了一群參加學校組織的旅行團的澳洲高中生。 晚飯時,帶隊的老師雖然不斷起身提醒, 但是40多個十幾歲的小孩子還是把頗有情調的酒店餐廳變成了吵鬧的學校食堂。
10/5清晨山谷裡雲霧彌漫,沒有看到日出。 吃過早飯酒店安排了向導帶我們前往Nagakot的制高點view-tower. 一共步行兩小時左右, 很輕松,都是很好的公路。 路過尼泊爾山地部隊訓練營地。 營房很破,但門口衛兵的裝備不錯。 防彈頭盔+軍靴+戰術背包+防彈背心+M16。 順便說一下, 尼泊爾部隊的裝備很雜亂, 機場門口警衛的士兵端著一戰時代的恩費爾德·李步槍, 街頭軍人有拿迦蘭德, Springfield和M14, 比較好的是印度的SLR自動步槍, 精銳部隊是M16。路上偶爾看到有雪山山尖露出雲縫。 回酒店checkout. 到加都後出租車司機費了很大的勁才幫我們找到藏在小巷裡的Fuji GH,中途同伴下車去拿定好的第二天到博卡拉的車票。 旺季車票很緊張,我們最後在golden-travel拿到了最後兩張分開的車票。 Fuji GH是日本人開的連鎖店,距離LP推薦的古城徒步線路起點很近, 離前往博卡拉的旅游客車發車點也很近。 後來在博卡拉也見到過。 房間很寬敞,設施能達到賓館標准。 而且遠比國內普通賓館干淨, 衛生間一塵不染。 下午准備出門時開始下雨,還不小,趕緊穿上衝鋒衣,開始按照LP的路線游覽加都的中心古城。 陣雨時斷時續,幸運的是我們每到一處重要景點總能及時雨住天晴。陽光從烏雲的縫隙中鑽出來照亮那些精美的雕刻和金光閃閃的神廟尖頂。雨中古城的道路狹窄泥濘混亂不堪。 由於正好是德塞節的前一天,街道上擠滿了為節日采購物品的當地人。 在寬度僅及上海弄堂的街道上, 行人,汽車 摩托,人力三輪,以及雞,狗,羊甚至牛各自尋找著縫隙向前擠, 而路邊的商店和攤販還在竭力向道路中間拓展自己的攤位。 但是這種無序的熱鬧嘈雜使之更類似於中古時代的集市而不是現代城市的喧囂。 狹窄的道路兩邊的古舊建築底層排滿了出售手工藝品,傳統服飾,香料, 染料, 銅器的商鋪, 路口的空地上則是出售農產品和小食的地攤, 街角上的神廟中香火鼎盛, 人們擠在門口等待神的賜福。 如果不是偶爾出現的電器店和街上的背包客, 簡直讓人懷疑不小心穿越到了3,4百年前的繁華都市。 如果說吳哥是一座古代大都市的已經死去的標本, 那加德滿都以及Bhakatapur就像是活生生的恐龍, 以他們中世紀風格的或無序或宏偉,或喧鬧或寧靜,或忙碌或悠閑出現在21世紀的世界上。 最熱鬧的阿山街口是有著數百年歷史的翻越喜馬拉雅山前往西藏的古商路的起點。這裡的銅器店出售從日用的茶杯水罐到精美的手工藝品的各種銅器。 而所有的銅器都是按重量計價的。 店家會把你挑好的銅器堆放在一架巨大而原始的天平上, 另一邊加上大大小小的砝碼,稱出重量乘上單價,這種頗有古風的銷售方法還是頭一次看到。 不得不佩服編寫LP的牛人, 能從如此混亂的街道小巷中整理出一條游覽線路, 並且能顧及大多數重要的景點。 有些景點是如此出人意料。 從泥濘嘈雜的路邊穿過一個非常不起眼的低矮的門洞, 眼前豁然開朗, 一片寬闊安靜的院落, 中間點綴著數百年歷史的雕刻精美的神像和佛塔, 一棵高大的菩提樹從一座古老的小佛塔頂端生長出來, 樹蔭覆蓋了小半個院子。 地面的石板被剛下的陣雨衝洗得干干淨淨。四周的居民房屋整潔美觀, 外牆的色彩在鑽出烏雲的夕陽映照下分外溫暖。 庭院的一角是一座低矮但是充滿傳說的古老廟宇。孩子們趁著小雨的間歇在院子裡放起了風箏, 就連雕像本身也分外和諧:四面雕刻著佛教神像的小佛塔底座卻是印度教的林迦的造型。 在尼泊爾, 那些精美的神廟和雕像並不是罩在玻璃罩裡賣票參觀的文物,或是供人憑吊的古跡, 而仍是人們生活的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隨處可見的大大小小的神像廟宇提醒著人們那些林林總總各司其職的神明依然徘徊在街頭巷尾,注視和主宰著他們的生活。 我們在路上花了比預計更多的時間, 到達線路終點的杜巴廣場已是黃昏。 迅速暗下去的天色使我們無法再看清LP的介紹, 於是請了一個當地導游為我們講解。 在節日前熙熙攘攘的廣場上走馬觀花了一圈。 據說後天將在這裡當場宰殺數百頭牛羊以向shiva獻祭。 可惜那天我們不在加都,不能親眼目睹那廣場上血流成河的樣子了。 尼泊爾的節日除了和中國的節日共同的家庭團聚等世俗內容外,還有很濃厚的宗教色彩。 晚上到Thamel 區的Helena餐廳頂樓露台吃飯。 晚風很冷,結果不幸著了涼。 更不幸的是余下的行程中我們兩個輪流感冒咳嗽。 10/6 清早到kanti path 乘車。 這裡是加都最主要的大街。 早晨路邊停滿了開往各旅游城市的游客大巴, 但我們的車上全是當地人。 後來知道是由於德塞節期間平時在加都工作的人們都舉家回鄉下的老家團聚, 加上旅游旺季造成車票緊張。 原說6:45發車實際等到7點半, 然後又在城裡轉了兩圈,再接一些人上車,開出城已經8點多了。路上的景物頗有點像江南丘陵夏末的樣子。 下午4點到博卡拉, 住到了湖濱區的Hotel Barahi.。這是一家躲在小巷內的非常雅致的酒店。 天很陰沉,不久下起了雨。 博卡拉最早只是個小山村,在6,70年代一些嬉皮士發現了這個有著媲美瑞士的湖光山色而又與世隔絕的寧靜山村, 更重要的是,這裡出產上等的大麻, 於是將其奉為嬉皮士的麥加,嬉皮之路的東方終點,由此聲名遠播。 現在的博卡拉早不再是當年那個頹廢迷幻而躁動年代的避難所,那些背著吉他抽著大麻留著長發的西方憤青們早已回歸了當年拼死逃避的文明社會, 大都成了大腹便便的中產或是資產。現在的博卡拉則是小資們的天堂。 費瓦湖東岸沿湖排滿了餐廳酒吧客棧和旅行社。 商店只有4類:超市,旅游紀念品店, 戶外用品店和書店10/7 早晨,雲層還是很厚,沒有日出,上午的時候我們到街角的一家LP推薦的旅行社blue-sky travel agent安排我們未來幾天的活動,包括滑翔傘,安納普納徒步和chitwan公園。 其中滑翔傘每人70歐元, 四天徒步poon hill環線一共200美元(包括兩人食宿及向導費用, 不含瓶裝飲料), Chitwan 我們選擇住在園內的temple tiger, 三天兩夜一共500美元,包含了所有費用以及從博卡拉到chitwan再回到加都的旅游大巴車費。 園裡最奢侈的Tiger Tops 居然要價800美元一晚,太誇張了。 安排好活動後,旅社工作人員送我們去安納普納保護區管理處辦理山區通行證, 每人2000盧比,加兩張照片。 中午最熱的時候, 我們躲進一家咖啡館臨湖的小院, 在樹蔭下邊聽音樂邊看書。 抬頭是粼粼的湖面上的點點帆影, 遠處的山坡上太陽透過雲層投下斑駁的光影,幾只鷹在頭頂盤旋。 下午4點左右太陽開始下山, 我們到湖邊租了一條腳踏船, 劃到湖心便隨波飄蕩, 看著夕陽西下,光影變換。 晚上在湖邊的kangaroo餐廳吃飯, 臨湖的院子裡有個小舞台, 表演當地的傳統歌舞。10/8,到屋頂天台上第一次看到了非常漂亮的雪山日出(當然和後來徒步時看到的不能比了)。陡峭挺拔的魚尾峰和屋脊般的南安納普納峰就在正前方。 8:30先集合到blue-sky paragliding club當天有7,8個游客。9點左右我們和pilot乘車去薩朗科。 車頂上堆滿了大包, 那是我們等會兒要用的滑翔傘包。 博卡拉有至少三家滑翔傘俱樂部,我們參加的這家總部在瑞士。 他們的pilot全部來自歐洲。到接近山頂的一個小小的山坡, 前方是面向fewa湖的陡坡。 Pilot們忙著展開傘面,整理索具。 我被安排在第一個起飛。 我的pilot 是個法國小伙子,但已經有15年飛行經驗。 他是職業的滑翔傘運動員,夏天時在瑞士的俱樂部總部飛, 冬天就到尼泊爾。 游客要先系好全套安全帶,戴上頭盔, Pilot面朝後方站在背後, 兩人的安全帶都聯在傘上。然後游客被要求面向陡坡向前跑。Pilot在背後先靠風力升起傘, 起飛的瞬間轉過身來面向前方。 第一次玩要說不害怕是吹牛, 而且我又是頭一個起飛。 第一次起飛時,跑到陡坡邊上的時候遲疑了。 結果傘失去了升力, 起飛失敗, 我們差點被傘帶下陡坡。 重新整理好傘具後再次出發。 這次很順利, 大概跑了6,7步就起飛了。 和預想的不同,起飛後並不是像降落傘那樣向下落, 而是平穩的向上升。 在pilot的操縱下,山谷裡的上升氣流托舉著翼傘盤旋上升,很快飛回到起飛點的上方。 平穩的飛行讓我不再有任何的擔心,於是很興奮的和地面上正在准備出發的人們say Hello。 盤旋兩圈後, 我們向山谷飛去。 經過了一開始的興奮, 開始享受寧靜的飛翔的感覺。這是真正凌空翱翔的感覺, 沒有機艙的束縛, 沒有發動機的轟鳴。 微風吹拂過臉頰,除了風聲和心跳沒有旁的聲音。 我們像風中的蒲公英般輕盈的掠過腳下的青山翠谷,乘著氣流忽高忽低。 經過村莊時, 孩子們興奮的揮手和我們打招呼。 飛了一段時間後, pilot帶我玩起了特技。 先是大角度傾斜著快速盤旋下降,然後乘著氣流快速上升。 很快我們上升到一片雲的底部, 在進入雲層前, 一只鷹從我們的正下方飛過。 雲層裡的感覺很奇妙, 四周白茫茫一片, 頭頂的傘翼沒入雲裡,腳下也空蕩蕩的, 人仿佛靜止懸浮在空中。飛出雲層後繼續向湖邊飛,可惜遠處的雪山已經又被雲層遮擋。 我們降落在湖邊的空地上。下降時沒有找到合適的氣流,結果只能就近降落在別的俱樂部的降落場地裡。 10/9 我們重新整理了行李,准備出發。把要帶上山的物品集中在我的大包裡, 暫時不用的物品寄存在travel agent那裡。 頭包拆下調整系帶變成可以雙肩背的小背包。 其實一般來說, 4天3夜徒步的物品只需要2個35-40升的中小型包就可以放下了。 這樣的包自己背問題也不大。 但是我們沒帶合適的包, 只能再請一個挑夫幫我們背大包。 不巧當天是德塞節期間的一個大日子,按習俗要全家團聚,所以挑夫很難找。 最後在一個當地老人的幫助下才找到一個非常靦腆的讀中學的小伙子, 他是信天主教的, 有個西化的名字叫桑托斯。他跟家裡打了聲招呼,什麼也沒帶, 穿了雙拖鞋就上路了。 對我們來說的艱苦跋涉對他只不過是一次輕松的郊游。 我們計劃順時針走poon hill 環線。 第一天的路程很短只走了大約4個小時。 10點正式出發後, 下午2點多到了Hille. 一路上基本上是在山谷的農田間穿行,很輕松。 但是氣溫很高,在烈日下行走很快就大汗淋漓了。 向導說到前方的下一個落腳點Ulleri有一段很長的陡峭山路, 如果今天上去可能到達時間比較晚,而且很難找到客房了。 於是我們就在Hille歇了下來。 我們的向導叫Tika, 是個能說會道的中年人,除了流利的英語,還能說幾種西方語言,但不懂中文。當了10多年的專業向導,有點老油子。好處是經驗比較豐富, 對游客照顧的很周到。 壞處是喜歡耍點小聰明。 比如由於向導的食宿費是包干制的, 所以他總是把我們帶到他的關系店,這樣他的住宿幾乎是免費的。 當然,如果我們提出另外的要求,他也會滿足。 不過由於山上客棧住宿條件基本是一樣的,對於游客來說差別不大。 山上的食宿收費標准是統一由山區管理處制定的, 連菜單也是統一印刷的。山中的客棧雖然簡陋, 但外牆都粉刷得干干淨淨。 尼泊爾人對色彩的感覺非常好。白色藍色棕紅的色塊在翠綠的山谷間顯得既醒目又清爽。 屋檐下還吊著成排的金黃色的玉米。 天黑下來後早早上床休息。 10/10 因為今天的路程比較長,所以早晨7點出發, 出發時天氣很好, 離開Hille經過一座小橋後就開始連續的上山路, 我們輕裝拄著登山杖還覺得非常累。 而我們的挑夫穿著拖鞋背著大包在崎嶇的山路上輕松自在。 不久經過原定的第一天的宿營地tikedungha,那裡附近有很漂亮的瀑布。 中午前終於到了Ulleri. 過了Ulleri 後的山路轉到山脊背陰的一面,這裡道路相對平緩而且森林茂密。 枝葉繁茂的大樹上松蘿垂掛, 遮住了炎熱的陽光。 午後不久天陰了下來,停下休息時,穿過叢林的山風頗有些涼意。 一路上各國游客絡繹不絕, 有幾步一歇的日本老年旅游團,也有不帶向導自己背著大包走大環線的牛人。 不時還有運貨的馬隊經過。 由於山路狹窄, 馬隊經過時行人都要避到路邊。下午天氣愈加陰沉,開始不時地飄起小雨。我們在濕滑的山路上加緊趕路,下午4點左右終於到了這次環線的中點gorapani。 剛剛安頓下來大雨傾盆而下。 這裡海拔已近3000米加上下雨, 氣溫比早晨出發時下降了二十多度, 感覺已經很有些寒冷。幸運的是旅店在底樓的餐廳裡有個取暖的火爐, 而火爐的煙囪正巧穿過我們在二樓的房間。 有了這根滾燙的“暖氣管”,我們的房間裡非常溫暖干燥。 有段時間簡直像干桑拿房一樣熱。 幸好後來溫度降低了一些。向導說根據他的經驗,今天這場雨下過後,明天早晨的天氣應該很好。 於是我們對這次徒步的重頭戲:明天早晨Poon Hill的日出充滿了期待。 臨睡前樓下的火爐已經熄火, 為防晚上冷,把外套,抓絨衣都放在睡袋邊。 果然半夜裡凍醒都用上了。 10/11 早晨4點半向導把我們叫醒,5點出發, 出門時滿天星鬥。 這時幾乎所有游客都從旅店裡出來了, 一時間漆黑的小村裡到處是晃動的頭燈和手電的白光, 向導帶我們穿過一道旋轉柵欄門上了一條山路。 山路上已經滿是人, 從各個岔路還不斷有人流彙集在一起, 抬頭望去一條閃爍的燈光長龍蜿蜒向上延伸。 想起以前中學一篇課文中,紅軍長征時舉著火把翻雪山的描寫。5:45左右到了山頂, 東面天邊剛剛開始泛白,小小的平地已聚集了很多人,和柬埔寨巴肯山上看日落的情形很有些相似。 而眼前的景色也沒有辜負這麼多早起的人們。天空非常清朗,晨曦中正前方的魚尾峰頂一片薄雲如旗幟般在山頂飄揚。而由此向西整整一列雪山毫無遮擋的一字排開,仿佛等待檢閱的軍陣。 天空的光線和色彩隨著時間推移飛快變化, 青白色的雪山漸漸被霞光映成粉紅。 然後毫無征兆的,人群中發出一陣歡呼, 西面遠處的最高的安納普納二號峰頂被第一縷陽光照亮,金紅色的峰頂如鑲嵌在白玉基座上的巨大寶石,鮮艷奪目光芒四射。 緊接著,它周圍的群峰如同燈塔般一座接一座被朝陽點亮,絢麗的光影變換令人目不暇接。最終,太陽從東面的山脊後面露出半個圓臉,山脊一側的雲霧像流水漫過山頂瀑布般傾瀉而下。 這時面前的群峰都已經通體透亮,光影秀進入了尾聲。 導游建議我們放棄環線原路返回。 這樣的話路程較短,山路也相對容易。 我們商量了一下後接受了他的建議。 雖然有些遺憾,有些不甘心。 但是考慮到安全原因和身體狀況以及今後的行程,平安下山還是最重要的。原路返回雖說相對容易,但也並不輕松。上午的路相對平緩而午後天氣就陰沉下來,接著下起陣雨。 高低不平的台階更加濕滑。快到Ulleri 時雨停了, 太陽在雲縫中隱隱露出臉來。 這時我們正在一間路邊茶室中休息, 面前的山谷中出現一道彩虹。 這樣的美景也算是對我們雨中艱苦跋涉的回報吧。 接下去又要面對Ulleri和 Hille之間的那段長長的陡峭山路,而這次是下坡。 到下午6點天黑前,我們終於到了兩地之間的Tikedungha。雙腿已經累得有點不聽使喚了。 10/12 休息一晚後體力恢復了不少。 很快走完到Hille的山路後剩下的路程比較輕松了。 天氣也很好。 向導還在路邊撿了些成熟掉落的野生栗子,剝來給我們吃,果仁甜甜的。 我一路拍了些蝴蝶小鳥。午後一點左右,終於回到了起點。我們告別了桑托斯,乘車回到博卡拉。 取回寄存的行李後前往著名的Fishtail Lodge,終於又回到了舒適的酒店。 我們的房間雖然靠山的後排,仍然在門口的院子裡就能看到雪山,而我們已經無暇欣賞, 進屋趕緊洗個澡睡了個午覺。 晚上到他的自助餐廳裡吃飯。 傍晚時夕陽下的玫瑰紅色的魚尾峰倒映在湖水裡,歸巢的鷺鳥從水面掠過, 別有一番靜謐安詳的韻味。 晚上清理了一下物品,洗了些衣服。然後早早睡了。 10/13 終於不用早起,睡到自然醒,去餐廳吃早飯,然後回房間繼續休息, 其間還到酒店的泳池裡游了一會兒。 下午4點多鐘時出發去湖濱區,做了個足部按摩。 手法比國內的要輕柔些, 晚上到一家叫Love Shake的餐廳吃飯。要了一份烤豬排,一份蘑菇汁牛排。 上菜速度很慢,但有免費的餐前爆米花。 等菜來了,烤豬排嚇了我們一跳。 那是長20多公分,最寬處15公分,厚3、4公分的一整塊排骨肉。 周圍還堆著炸薯塊和配菜, 滿滿的一大盆。 根本不能想像這是一人份的量。 最後把去掉肉皮肥肉和骨頭後的部分勉強吃了一小半就放棄了,牛排倒是很美味。10/14 早起, 最後再看一次雪山日出, 終於有些審美疲勞了。 到旅游車終點站搭乘前往Chitwan的游客巴士。 車票並不對號。結果我們擠著坐在了副駕駛的位置上。 雖然坐著不太舒服,但視野很好。 不過後來在路上看到的一起車禍殘骸讓我們心有余悸, 一輛客車頭部撞進了卡車尾部,卡車上裝載的巨大的原木把客車的副駕駛位置完全撞毀,如果這個位置有人的話必死無疑。 公路順著山勢蜿蜒曲折,大部分路段的路況還算不錯, 上午9點多到了一個有著非常漂亮的花園的休息站,可以吃早飯。接下去的路基本上是沿著河谷前行, 11點左右到一個叫Narayangarh的城鎮。 我們和同車的一對加拿大老夫妻在此下車,換乘Temple Tiger的越野車向西南前往園內酒店, 而剩下的乘客繼續向東南前往索拉哈。 來接我們的是一輛很有非洲Safari風格的舊越野車。 一開始的道路非常好, 這是我在尼泊爾境內見過的最好的道路,寬闊平坦筆直, 大約45分鐘後, 我們的車忽然開下路基拐上一條非常不起眼的鄉村土路。 越野車的優勢立刻顯現。 我們穿過村莊和大片農田, 沿途有些路標指示酒店方位。 大約半個多小時後, 我們通過公園的一個邊門進入到公園裡, 一進大門,路邊景色立刻變成了濃密的森林。 前行不遠, 我們的車停在了一條大河邊。 河邊泊著一條小木船, 顯然是要渡我們過河, 而抬頭望對岸卻是一片長滿蘆葦的河灘,再遠處就是密林, 完全沒有人煙的樣子。 除了我們一車4人,還有5個德國游客也已經等在河邊了。 9個游客加上一個船夫還有小山似的行李都上了那條破舊的小木船, 船舷幾乎被壓到了水面。河面雖然寬闊但很平靜。 船行至河心舉目四望杳無人跡, 四周除了遠處沙洲上的一只水鳥, 看不到任何的活物, 除了水聲也聽不到別的聲音。 一下子感覺從文明社會進入了蠻荒之地。 船順流而下接近對岸時,才看到河邊有一座小茅屋。 下船後在河邊的一片空地上等待, 空地中央有一座2米多高的木台, 根據在柬埔寨的經驗,知道這是乘像台。 於是我們認為會有大像來接我們。 在空地上等了很長時間,其間和我們同車的加拿大老頭發現自己小腿上叮了一條碩大的螞蟥。問我借了打火機燒了好幾下才把它弄下來。我們一致認為螞蟥來自那條破舊潮濕的木船。 最終我們等來得不是大像而仍是越野車。 這次的車是四驅的皮卡。 我們擠上敞篷的車鬥, 剛在兩邊的條凳上坐穩,車就咆哮著一頭衝進了濃密的蘆葦叢。 經過大片的長滿2人高的茅草的沼澤接著進入密林。 而道路不過是進出車輛壓出的深深的泥濘的車轍。 有時淤泥中的車轍深達4,50釐米。 我們在劇烈顛簸的車廂裡緊緊抓住扶手,還要不斷地擋開兩邊茅草和灌木橫掃過來的枝葉。 我們還沒到賓館就充分體會了叢林冒險的刺激。車子終於開上一段土路, 不一會前方的密林中出現了幾座茅草屋, 我們的酒店到了。 我們接下去幾天的所有費用都算在房費裡了,食宿活動全部由酒店負責,當然在這樣的與世隔絕的密林中除此之外你哪兒也去不了。 酒店建在一片密林的北面邊緣,由20幾座獨立的茅草屋組成。 小的是客房, 大的是餐廳, 前台, 商店等設施,酒店向北是一片開闊的濕地,再向北,西部是綿延的濃密森林,東面是長滿巨大茅草的平原。 一條小河從平原深處延伸到面前的濕地。 在酒店面向濕地邊緣,建有一座觀景平台。 吃完午飯我們到平台上張望, 遠處小河裡有個黑色的東西,粗看像漂在水中的朽木, 後來經旁人指點,再透過長焦鏡頭仔細觀察才發現那是一頭泡在水裡的犀牛。這裡的犀牛是印度犀也叫大獨角犀, 全世界現存的數量在1200到2000頭之間。 比野生大熊貓的數量還少。 可惜距離太遠,用了長焦頭還是看不真切。 不過很快遺憾就被彌補了。 下午4:30,我們開始騎像進入叢林。 大像不愧是陸上動物的王者,在訓像人的指揮下從人們難以穿越的長滿灌木藤蔓的叢林中直接開辟出一條通路。一共四頭大像, 排成扇形向前搜索。和想像的不同, 在叢林裡其實很難看到野生動物。 高大的喬木和低矮的灌木以及纏繞其間的藤蔓組成了一張巨大的綠色帷幕, 把我們的視野限制在幾十米甚至幾米之內。 但是林間沙地上縱橫交錯的動物足跡則說明身邊的密林裡確實隱藏著無數生靈。 我們凝神屏息的穿過寂靜的叢林進入草地。 這裡的茅草高達3米多,叫像草,據說大像很愛吃,我們坐在高高的像背圍欄裡視線才能勉強越過草尖。 太陽漸漸西沉,我們依然一無所獲。 突然大像加快了腳步, 穿過草叢到了一條小河邊,而河裡不遠處一頭碩大的犀牛正懶洋洋的泡在水裡,遠處河裡還有另外兩頭。也許已經司空見慣,犀牛對於突然出現的像隊毫不驚慌,轉過頭來用小眼睛瞥了一下就不再理睬我們。 訓像人驅像向前直到只有幾米之遙。 犀牛才慢悠悠的轉身“游”向遠處。 回來的路上在快要靠近酒店時,一頭體形和羊差不多大小的黑色野獸從我們面前一閃而過,轉眼消失在陰暗的密林裡。 速度之快讓我們根本來不及反應。 夕陽西下, 一群巨大的犀鳥“嘎嘎”叫著掠過頭頂,飛向我們身後的叢林過夜。 酒店在茅草屋外圍的樹林裡點燃落葉,用濃煙來驅趕蚊蟲或是可能有的野獸。10/15 5點多鐘出門,樹林中晨霧彌漫。 被青灰色霧氣籠罩的叢林更顯神秘莫測, 仿佛有一雙雙眼睛在暗處窺探。 四周不時傳來各種動物的叫聲。 其中有一種連續短促的低沉吼聲有點像汽車發動的聲音。身邊路過的酒店員工說那是犀牛的吼聲。 來到觀景台時,發現兩頭犀牛就在觀景台正下方的草叢裡吃草。 由於光線太暗,無法派到清晰的照片。 天色漸亮,它們才悠閑的轉身越過濕地返回叢林。 上午的項目仍是騎像, 這次我們向西一直在叢林裡走。 今天的運氣不錯,不多久前方的樹叢裡就閃過一群黃色的鹿, 接著發現一群白色的印度疣猴在頭頂的樹枝間穿梭跳躍。鹿群經常跟隨猴群行動, 既可以撿拾猴群從樹上搖落下來的果實和嫩枝,高高在上的機敏的猴子還可以及時發現它們的共同天敵-孟加拉虎,並用叫聲報警。猴群跑遠後我們繼續在森林裡穿行,大像小心的走過崎嶇的地面。 終於在一小片林間空地上又找到了一大一小兩頭犀牛。 小的那只的角還沒長成型,顯然是一對母子。 母犀牛明顯很警惕, 始終用鋒利的犀角正對著我們, 而小犀牛則躲到了母親身邊的樹後, 當我們再靠近時母犀牛發出低沉的吼聲,然後轉身帶著小犀牛逃進背後的密林。午飯後的訓像表演結束後,又到觀景台。這次一頭體形龐大的犀牛在濕地水中悠閑的吃著水草,然後慢慢走向觀景台一直走到正下方。 它的角磨損得很厲害, 是只年紀很大的老牛了。 同時,一條3米來長的短吻鱷悄悄的游過水面躲進蘆葦叢裡。傍晚4點半,在公園向導的帶領下開始叢林徒步。 向導先講了進入叢林需注意的事項以及遇見危險動物正確的應對方法。 然後每人發了一根木棍就出發了。 基本上沒有路,有時會沿著動物踩出的小徑,有時則要鑽過樹叢,翻過朽木。 向導講解了沿途看到的白蟻山,動物足跡,然後又遇到了疣猴群。 一直走到一條大半干涸的河床邊, 這裡是動物常來飲水的地方, 可惜我們今天運氣不好啥也沒有。 一共走了大約2小時, 雖然看到的動物不多,但是在原始森林中穿行的經歷還是蠻有趣的。 10/16 一大早起來, 因為要先到Narayangarh趕上上午從索拉哈開往加都的客車,所以6點就出發,晨霧中再次穿過來時的叢林和沼澤。返程渡河時是逆流。 兩個船夫在白霧彌漫的河面上奮力撐蒿,很長時間才到對岸。 8點左右到了Narayangarh。 公園的工作人員忙著聯系車輛,得知車輛誤點。 我們坐在尼泊爾的一個偏僻小鎮中心的三岔路口邊的雜貨店前, 看著小販,警察,行人,居民,老人,女人,乞丐,流浪兒,形形色色的人從面前走過。 足足等了2個小時終於等來了我們的車。 下午3點左右終於到了加都附近, 只要翻過一座山就是加都谷地了。 結果遭遇嚴重交通堵塞。 一段山路堵了3個小時。當天下午去猴廟的計劃被迫取消。 直奔這次旅行的最後一家也是設施最舒適的Yak & Yeti Hotel. 酒店由新樓和老樓組成。 老樓是殖民地風格的大樓。 曾經是尼泊爾國王的行宮。 現在裡面是宴會廳,會議室,餐廳,商店和賭場。 也許還有幾套頂級豪華套房。 主要的客房都在新樓。我們訂了商務間, 房間正對花園,落地窗口有個小陽台。 床非常柔軟舒服。 商務樓層有個專用的維多利亞風格裝修的小休息廳。 晚上到老樓裡的Chimney餐廳吃飯。據說這裡的俄式菜很正宗。 吃下來量很大,但味道太鹹。 也不知道是不是正宗的俄國菜都那麼鹹。10/17 旅行接近尾聲,今天是最後一個重頭戲。在底樓的餐廳裡吃了早飯後出發去谷地裡的另一座古城帕坦。 由於城市的擴張實際上已經和加都連成一體,僅以一條河為界。杜巴廣場的建築非常密集,游人如織。一些印度伊斯蘭混合風格的神廟相當精美。 廣場邊的帕坦博物館是由一座王宮院落改建的。 裡面收藏了大量精美銅器, 特別是印度教和佛教神像。 博物館的展品布置和介紹井然有序,而博物館建築本身也很有韻味,被某些評論認為是整個南亞最好的博物館。 離開杜巴, 我們匆匆瀏覽了LP上介紹的周邊幾個重要寺廟。 然後趕回加都。 因為上次加都的杜巴廣場游覽很匆忙,所以這次再去一次。 但是車行半路,司機忽然說前面走不了了。 原來是群眾示威堵住了加都最主要的干道。人們揮舞紅旗喊著口號,路邊有很多穿藍色迷彩手持棍棒的軍警,不過總體還算平靜。 我們只能下車繞行。 結果到達時也已經3點。 廣場上轉了約兩個小時。 再趕往猴廟。 猴廟建在城邊的小山頂上,可以俯瞰全城。 到達時正是日落時分。在山頂的一角,一些當地婦女分兩排席地而坐, 吃著一些食品, 似乎是某種家庭聚會或紀念儀式。西面天邊有些雲,柔和了夕陽的光芒,所以佛塔的金頂並不十分耀眼。 成群的老鷹在山腳下的城市上空盤旋。從山上俯瞰,這座城市真是城市規劃者的噩夢, 整個山谷鋪滿了高高低低雜亂無章的小樓房,既沒有大型建築也幾乎看不到一條整齊的道路, 滿天晚霞下,我們離開了本次旅程的最後一個景點。 晚飯是在1905餐廳,被點評為頗有緬甸風情。菜的味道不錯,但是上菜速度極慢。 10/18 要告別了。 早餐是在樓上的休息廳裡, 有管家式的服務,不用自己端著盤子去拿。 陽光透過木格的落地窗灑滿了房間, 歐式小桌上,英式瓷餐盤和銀質餐具閃閃發光,讓人恍惚到了英國的鄉村別墅。 乘酒店的班車到機場。 這次同樣幸運的拿到了左舷的AB座,可惜臨近珠峰時飛機飛入了雲層。 西藏的天氣不好, 雲層很厚,飛臨拉薩時顛簸得很厲害, 飛機在嶙峋的山峰間左搖右晃, 一個急轉彎後終於降落在拉薩機場。 可能是由於受了顛簸,高原反應比來時明顯許多。頭有些疼。晚上十點回到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