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7:00導游把我們送回酒店的時候,已經累得不想吃飯了,從早上10:00左右上車到現在,在這輛老式奔馳客車上已經待了6個小時左右!也就是說,今天一天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在路上,除了中途在batik蠟染村停留購物(又是蠟染村,像是指定購物場所一樣),在Bedugul和Pura ulu danau bratan旁邊的餐廳吃飯和參觀,在Tanah lot參觀之外,一直都在趕路。好在這樣的行程在整個過程中只安排了一天。但是,衝著Bedugul和Tanah lot的風景,幾個小時的路程應該算是值得的。
今日的導游叫Achen,也是家在蘇門答腊島的華人,潮州人,柯受良的長相和派頭,加上從台灣電視娛樂節目中學來的華語,活生生一個台灣馬仔。一路半真半假的批評著當地不好的現像,比如前任總統及其家人的貪污,被成為“口袋兵”的當地警察等等,不過印尼的公務員貪污情況的確在世界上小有名氣。昨天我們就發現本地鮮有高樓,無論是民居、商場還是酒店都不超過4層,老爸問我,我胡亂對答的解釋是“避免影響風景且印尼多地震”,Achen今天拆了我的台,原來Bali的教徒們(本地主要為印度教、伊斯蘭教、基督教等,其中印度教徒最多)認為椰子樹是神木,神仙都住在椰子樹上,既然如此,凡人就不應該住得比神仙還高,坦白說我的答案聽起來更可靠些。在前往Bedugul的路上天就開始下起雨來,而在前一刻還是曬得我直喊受不了的艷陽天,難怪這裡11月至次年3月的雨季是旅游的淡季,濕熱和變化太快的天氣對旅游有些影響。不過雨後的Bratan湖格外引人,由於地處Bali內陸山中、海拔較高,環繞的群山完全籠罩在雲霧裡,與近處飄渺水汽之中的寺廟相映成趣,仿佛置身仙境一般,Pura ulu danau供奉的是湖泊女神Dewi Danau,據說是半印度教半佛教風格,由於雨大我並沒有接近寺廟去看,只是遠觀和拍照,後來我發在這裡拍的照片在很多Bali宣傳品的封面都能找到。
在車上的時候,有一組從上海來的一家人就嚷嚷要到Tanah lot看日落,由於來之前的功課做得不足,我也不知道那裡會有什麼稀奇的景致,然而到了這裡,我就禁不住坐下來對著Tanah lot的海景發呆,面對海島邊緣雄偉的海景那一刻,我知道相機是沒有用的,它一定無法把這種美妙記錄下來,即便存形也無法傳神,於是我干脆放棄。據父母說我的發呆足足有20分鐘,因為他們在周遭狠狠的拍了一番照之後還發現我沒有挪動。Tanah lot是Bali最著名的寺廟,供奉的是被福建人稱為媽祖的海神,島民相信它能夠鎮服在海中的妖魔鬼怪。寺廟建在海邊的一塊巨大岩石上,與陸地相連的路要在落潮的時候才能通過,半晚時分,夕陽把海平線照得金輝燦爛,潮汐招惹得浪濤越來越凶猛的拍向岸邊,雖然景區的喇叭中不時的傳來警告,仍然有膽大的衝浪者在海邊游戲。往停車場走的時候,有人向我們招手招徠生意,但我們不敢上前、繞道而行,在他的手上是一條足有4米長的大蛇,正精神振奮的吐著舌頭呢,還真有游客把它當作圍脖一般戴著拍照。從Tanah lot回Kuta的路上經過Kuta的一個商業區,在地圖上看應該是Jl. Legian路,如路商店林立、非常繁華,Achen說這裡是洋鬼子經常來逛的地方也是Kuta最熱鬧的購物所在,老媽聽後一陣興奮,誓言晚上一定要來掃貨,老爸聞言立即做疲憊狀……
雖然裝了一把疲憊,回到酒店老爸還是換了泳褲就跑去top floor pool游泳,我則在房間抓緊時間補昨天沒有完成的日記(為後人種樹,辛苦啊)。直到肚子開始抗議才發現已經折騰到了晚上8:30多,於是我們弎兒出發尋饕餮之處――這裡絕不是為了記流水賬哦――之所以在晚餐處還要濃墨重筆一番,是因為今天發現了一家挺不錯的餐廳,名字叫B couple bar,在Jl. Kartika plaza路上――這條路上餐廳最多,日本菜、泰國菜、印度菜、中國菜等等都有,明天一定要繼續來這兒找地兒吃――經營中國菜、西餐、海鮮燒烤等等,為了慶祝我的口疾初愈,我們點得略豐:一對Jimbaran grill jumbo prawn、一份Gohiang beef、一份四川豆、一份spiced samcan、一份Duck fried rice和三瓶Bintang啤酒,加上服務費、稅金一定RP 481500,其中除了samcan點得有些失敗外,其他幾個菜都被一掃而空,尤其是明蝦和牛肉,超贊。
雖然Bali的時間跟大陸沒有任何區別,但在這裡仍然很容易忘掉時間,直到跟同事通電話的時候我才突然發現今天居然已經23號了,距離農歷新年只有2天了,昨天老爸還問:這兒能看到春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