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到廈門,周圍的人都推薦去吃海鮮,一到廈門,廈門的朋友更是首推海鮮,誰讓人家靠海呢。網上的小眼鏡大排擋很紅,我的理解是和三亞的春園海鮮廣場應該差不多,到廈門的第一天,就嚷著去了那裡。所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嗜肉如我面對豐富的貝類海鮮雖不能打過嘴癮,但也算小飽眼福。

((廈門特色-土筍凍))

(小眼鏡大排擋的招牌菜)
除了海鮮,其他的特色美食當然也不能放過,先說說中山路上的小吃吧,這裡可真算是薈萃了各色美食,雖然扁食是當地的特色,但對事物一向要求頗高的我們怕吃不慣沒有嘗試。在中山路上到處是手上拿著燒仙草飲料的學生,忍不住也買了一份,我選的是加蜂蜜,味道不太好,老徐說還是加奶茶好。上海也有燒仙草,但遠沒有在廈門這般popular。在八婆婆燒仙草的對面,有一家吳伯冰棒,現在改成了賣關東煮,味道實在不如淮海太平洋下面的關東煮。在廈門的最後一個晚上,我們決定將一頓晚飯分成小吃串串燒,先是在老字號思西烤肉嘗了烤肉,說實話,他們家的烤特香包味道真的很好,風頭蓋過了烤肉,嘻嘻。吃完烤肉,下一站是春卷,廈門的春卷和上海不一樣,他們不用炸直接吃的,額,味道的確不好。後面一站就是傳說中的蓮歡海礪煎,“最廈門”裡也有提到,吃海礪煎可以嘗一下廈門特別的那種醬,很8錯艾。

(沙茶面與燒仙草)
如果說,中山路是廈門島的美食總彙,那麼龍頭路商業中心則是鼓浪嶼的小吃基地。鼓浪嶼上有四大名吃:葉氏麻茲、原巷口魚丸、汪記餡餅、黃勝記肉脯。反正大家都好評如潮,我就不多做點評了。
美食總是與景點連在一起的,廈門當然不例外,南普陀的素齋盛名在外,我們一看價格真貴,很難想像純素食能作出很美味的齋飯,所以呢,我們將它自動過濾。吃齋飯的地方很像一個食堂,食堂外面是賣素餅的地方,生意好的不得了。
當然,早上我們也不會放過品嘗美食的機會,奈何廈門很polular 的沙茶面味道不太適合我,面包房裡賣的沒有烤過的特香包就和上海的面包片差不多。。。。。。

(大名鼎鼎的蓮歡海礪煎)
最後,值得一提的那裡的水果,還記得在三亞的水果大餐,可惜這裡的芒果只有一種雞蛋芒,很難吃。這裡的木瓜也不好吃,艾,而且價格比三亞貴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