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浪嶼,心情鋪滿明信片(廈門游記上篇)

作者: 翊翊

導讀如果說,要尋找行走廈門的關鍵詞,那麼腦海中一定回浮現這些詞彙:琴海 榕樹 舊樓 磚牆三角梅 幽靜的小路海邊的游樂園當然還有那些café shop而這些關鍵詞之外,還有一個單詞一定會縈繞心頭,那就是鼓浪嶼。鼓浪嶼,與廈門島只隔一條寬600米的鷺江,有“萬國建築博覽”之稱,美名又有“鋼琴之島”、“音樂之鄉”。島上氣候宜人四季如春,無車馬喧囂,有鳥語花香,素 ...

如果說,要尋找行走廈門的關鍵詞,那麼腦海中一定回浮現這些詞彙:琴海 榕樹 舊樓 磚牆三角梅 幽靜的小路海邊的游樂園當然還有那些café shop而這些關鍵詞之外,還有一個單詞一定會縈繞心頭,那就是鼓浪嶼。鼓浪嶼,與廈門島只隔一條寬600米的鷺江,有“萬國建築博覽”之稱,美名又有“鋼琴之島”、“音樂之鄉”。島上氣候宜人四季如春,無車馬喧囂,有鳥語花香,素有“海上花園”之譽。嶼上龍頭山、升旗山和雞母山並列,岡巒起伏,碧波、白雲、綠樹交相輝映,處處給人以整潔幽靜的感覺。以上是鼓浪嶼的官方介紹,如果要我用一些詞彙來形容它的話,那麼可以說它是小資標竿,悠閑的寫實等等,但這些都只是描繪出它的部分,而非全部;它浪漫卻不適合華麗麗的詞彙,幽靜但絕不超凡脫俗,所以它難以描繪。它不張揚,不炫耀,如一朵奇笆靜悄悄地在大海上開的絢爛無比;又或許如其名字-鋼琴島一般,和著海浪的聲音,譜一曲悠揚舒緩的旋律。上島後只要走過喧鬧的龍頭路商業中心,一個轉身就是一條幽靜的小巷,古舊的歐式建築,一個掛有花籃的窗台,或是一個爬滿桔黃色花的磚牆,又或是一扇鑲嵌著浮雕的拱形門,再或者是兩邊參天的榕樹,都是一道可以駐足的風景。這裡,是建築與樹木,花草的結合的最完美演繹。


雖然那張80元錢的日光岩等景點聯票,略有騙錢的嫌疑,但坐在通往日光岩的索道上,享受那暖暖的微風,亦是一種快樂。蔋莊花園很一般,不過海邊很美,陽光不是很大,沙灘很細,踩在上面有細細柔柔的感覺,海水也很干淨。說實話,來廈門之前,對這邊的海灘沒有多大期待,所以很驚喜。


(鼓浪嶼的海)

離開海灘的時候,已經鄰近下午一點,我們一支認為一定要去一家有情調的咖啡館午飯,於是走了很多路,放棄了離開商業中心不遠的“轉角遇到愛”,來到了我們一路上最中意的“嘉林閣咖啡館”,這家店的英文名字是“silly girl coffee”,小姐端上來的那碗美曰其名海鮮伊面竟然是碗方便面,至於藍莓松餅其實就是面包干上撒一點藍莓醬……,真是店如其名,大概只有silly girl 才會來這裡吃方便面。不過好在鼓浪嶼已經給了我很多驚喜,我願意忽略掉這一點點的“驚悚”,把方便面推到一旁,這麼優雅的環境裡,最適合做的事情是什麼呢?呵呵,當然是寫明信片拉。記錄下心情,分享一下快樂,雖然明信片上的風景不是我想表達的那種,但可以想像收到明信片的人在字裡行間讀到的快樂一定很生動,這才叫躍然紙上吧。寫完明信片,蕩一蕩秋千,好一個悠閑的午後。走出咖啡館,前面的一條小路又是那麼有意境,高高低低的斜坡,讓你看不到路的盡頭,從兩邊樓牆中探出的淡黃色花朵,紛紛揚揚,更是把小路點綴的無比動人。


(心情咖啡館)

鼓浪嶼,讓我徹底的愛上了那些洋房閣樓,在萬國建築群那裡,我們“邂逅”了兩批“帽子軍團”,第一批的導游指著這邊的白色建築說這裡曾經是西班牙領事館,建築是哥特式的,第一批剛走,第二批又浩浩蕩蕩地過來了,導游很興奮的告訴大家,這裡曾經是荷蘭領事館,拜占庭風格的建築……我們相視一笑,只能猜想可能那棟尖頂的白色建築是哥特式的,旁邊圓頂的是拜占庭風格,可能荷蘭和西班牙領事館曾經在這裡緊挨著。西班牙領事館也好,荷蘭領事館也罷,鼓浪嶼上美麗的建築比比皆是,誰也不會在意誰是誰的領事館。如果要問我心目中最美麗的那棟樓,那是安海路上的番婆樓,距離三一會堂不遠處。第一次走過這裡,就被它吸引住了,離開之後,想起鼓浪嶼上有一家很出名的咖啡館,叫花時間,於是找出地址,發現原來花時間就在番婆樓上,這裡有一句名言-“時間,是用來浪費的”,也許這是對鼓浪嶼的最生動的描述了。旅行中的我們,匆匆忙忙,能夠為一份風景駐足,是莫大的幸福,也是旅行的意義吧。

同樣平凡的風景,同樣美好的心情,在HK,因為在街道的盡頭可以看到山,讓我愛上了寫明信片;而在鼓浪嶼,我懂得了欲與風景邂逅,有緣不如有心。



(花時間-遇見才遇見,錯過就錯過)


精選遊記: 廈門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