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轉北疆(7)奔赴奎屯

作者: yangbubu505

導讀奔赴奎屯(一) 上午10點,我們才出發。其實奎屯只是我們的一個中轉站:從布爾津到奎屯,路上看烏爾禾魔鬼城,順便也看看克拉瑪依的油田;再從奎屯到伊寧,路上經過賽裡木湖、果子溝。因此,要在奎屯住一晚。 南北向穿過准噶爾盆地的國道有兩條,我們來時走的是東線,在那條路上第一次體會了什麼叫荒涼(那天晚上低得嚇人的月亮還深刻地印在我的腦海裡,有一 ...

奔赴奎屯(一)

上午10點,我們才出發。其實奎屯只是我們的一個中轉站:從布爾津到奎屯,路上看烏爾禾魔鬼城,順便也看看克拉瑪依的油田;再從奎屯到伊寧,路上經過賽裡木湖、果子溝。因此,要在奎屯住一晚。

南北向穿過准噶爾盆地的國道有兩條,我們來時走的是東線,在那條路上第一次體會了什麼叫荒涼(那天晚上低得嚇人的月亮還深刻地印在我的腦海裡,有一會兒,汽車迎著那月亮筆直地開過去,我以為要撞上了)。這次走的是西線,小劉說會好一些。我開始慶幸:最不好走的路已經走過了……小劉馬上掉過頭說:早呢。

不過接下來這段路確實比較好走了。黑油油的柏油路放心地延伸著,看不到讓人膽戰心驚的“請走便道”的牌子,偶爾有個坑顛一顛,我們都覺得理所當然:又不是坐飛機。也許是路好心情就好,小劉興奮地叫嚷要去喝新鮮的牛奶,濃濃的,一點水都不加,他對早上喝的奶茶則作嗤之以鼻狀。我想起昨天從喀納斯下來時在路上喝的酸奶和馬奶子,饞涎欲滴。昨天楊咩只喝了半碗酸奶就擔心會把牙酸倒,再也不喝了。至於馬奶子,也是酸的,而且不加糖,他更不能接受,我卻覺得那是世上最解渴的東西了,可惜昨天肚子太漲了,而且廁所是不容易找的。

車子開進一片黑黑的小山包,在裡面曲裡拐彎地走著。小劉說這裡叫黑山頭,以前有很多大頭羊,野生的,現在都快被打光了。我翻開地圖,黑山頭這個名字倒是赫然地標著,我原來沒太留意,以為是個村莊。現在我開始不死心地期待著大頭羊的出現,想到來的時候在卡拉麥裡自然保護區還看到野驢,我總覺得也許還有可能懈逅這種頭上長著盤旋大角的山羊。但事實是讓人失望的,直到車子走出這片黑石頭,我們甚至連鳥都很少看到,不要說山羊。這裡面似乎有個悖論,所謂的“沒有人煙”的地方其實並不是最荒涼的,我們來時的那條路走半天都很少見一輛車,一路上只經過了一個村莊,但是在那樣的荒漠裡,還有很多動物自由地也許不乏快樂地生活,我們的車子經常會驚起路上的鳥群,我們還遇見了大鷹、野驢和羚羊。而在這條路上,路好走了,車也多了,可是野生動物沒有了,路邊只有電線杆在單調而寂寞地延伸,要說荒涼,這才是荒涼。在《中國國家地理》專門做新疆的那一期上有位學者說:人類開發到哪裡,哪裡就成為斑禿。連塔克拉瑪干沙漠都修了貫穿沙漠的公路,我們這些旅游者在慶幸可以輕易地與夢想中的風景親密接觸的同時,其實也應該想到,當離塵絕俗的風景變得可以輕易接近時,也許就離它們的消亡之日不遠了。

路邊拋錨了一輛桑塔納,司機向小劉求援,他的手機沒信號,小劉的也沒有,只好到前面有信號的地方再幫他打電話給朋友了。這幾天不時看到車壞在路上,我就常常設想:要是我們的車也壞了,怎麼辦?答案是不知道,反正車到山前必有路,提前著急也沒用。但,看到這個司機,一個人守著車,路上氣溫已經開始高起來,不知什麼時候才有人來救他,真的有一種兔死狐悲的感覺。

車子拐上了直路,一大叢黃色的野花長在路邊,雖然不是特別漂亮,但也足夠讓我們興奮一下了,畢竟這裡好像除了石頭和電線杆以外什麼也沒有啊。於是,停車,拍照。(結果後來洗出來有一張是我在汽車後面向車走去,研究了半天不知道主題是什麼,想起我們一個朋友的經典笑話,去年在雲南中甸的那帕海她拍了一張照片,回來讓我們大家猜這張照片的主題,最後只有她老公一個人准確地指出,是馬——被我們所有人忽略的藏在照片一個角落裡的還沒有半粒米大的一匹馬。)

終於來到一個有水草的地方了,看到了哈薩克人的氈房,看到了羊群。楊咩說:平地上的羊變髒了。確實,這裡的羊群不是白白的,氈房也不是白白的,草也是半黃半綠的,總之,缺少一種純粹的顏色。在這兒放牧應該比在水草豐茂的喀納斯不易吧。昨天下山的時候我們在一個哈薩克氈房裡拍過照片,當時我非常驚訝於那座氈房裡的整齊與潔淨,甚至可以說豪華,牆上圍的、地上鋪的全是非常漂亮的羊毛毯,牆上還掛著他們獵得的老鷹的標本和狐狸皮,一方方被褥整整齊齊地疊放成一圈。照完相,女主人跟我們要了兩塊錢,因此楊咩認定她是特意擺放得那麼漂亮專供人家照相的。也許,未必吧,自己住得舒服的同時再賺點外快也是可以的嘛。

小劉徑直把車開向一座不怎麼白的氈房,他的鮮牛奶近在咫尺了。門口有一位老奶奶在煮什麼東西,她聽不懂我們的話,但是作著手勢讓我們進去。氈房裡原來有人,兩個男人,一個男孩,其中一個男人看來是老奶奶的兒子,也是這家的主人,能講漢語,男孩是她的孫子。我們熟門熟路地脫了鞋坐下,老奶奶忙前忙後,鮮牛奶斟上來了,我要的酸奶也來了,還擺了一桌子吃食——我只認得奶疙瘩和酥油。在我們和她兒子說話的時候,老奶奶也不時地插進來講著什麼,雖然我們聽不懂,但讀得懂她的眼神,那種熱情,是發自內心的。小男孩看見我們帶下來的空可樂瓶很感興趣,那是我本來要來裝馬奶子的,可惜沒有。於是我們把車上那兩瓶還沒喝的可樂拿下來送給他,其實我很想告訴他,可樂跟他們的鮮牛奶比簡直就是垃圾,既沒營養又容易發胖。楊咩一邊喝著牛奶一邊贊不絕口,說好像有一股雞蛋的香,又好像有一股花生的香,其實不知道是什麼香。管它是什麼香呢,反正喝了這牛奶以後我一想起以前天天喝的那種盒裝的所謂鮮牛奶,就有一種反胃的感覺,原來我天天喝的都是防腐劑。

臨走的時候,還帶了一點奶疙瘩。那個男人收了20塊錢。不知道是不是有點貴。但是那個老奶奶慈祥的笑影留在了我們的膠卷裡,留在我們的心裡。

(二)

中午最熱的時候出現了魔鬼城的身影,一座座風蝕城堡遠遠近近地挺立在公路兩邊的戈壁上,路邊還有解放軍在挖埋光纜的溝!

也許是正午的光線太強,雲淡天高,魔鬼城失去了詭秘的氣息,反而有點像人工造的游樂園。剛才在車上看到這一帶的柏油路都濕漉漉的,我還以為剛下過雨,現在才知道是柏油熔化了。我們從熔化了的柏油路上一蹦一跳地走過去,決定“深入”戈壁去接近一座比較大的城堡。戈壁上毫無規則地縱橫著一些越野車的車轍,稍微走快一點,發現碎石下面的土居然是松軟的,一不小心就會把鞋子陷進去。

那座城堡看起來近,其實還很遠。有一種磣人的靜,使一切都不真實起來,好像是在一種扭曲的光裡。我舉起相機,鼻子卻被燙了一下,原來風刮得我已經失去對熱的感覺了。我既不覺得熱,也不覺得渴,這其實是一種危險的狀態,人會不知不覺地中暑。這地方不能久呆了。

回到車旁,小劉在跟挖溝的解放軍聊天,這些溝要埋的是聯通的電纜,電信的已經挖過一回了。他們每天每人要挖1.2米深、20米長。簡直是,不可能的任務。我幼稚地想:干嗎不避開正午呢?

在一個風蝕景觀比較密集的地方,一條支路從主干道旁岔過去,竟然有人在路口搭了個涼棚賣票(我來之前收集到的信息是魔鬼城不需要門票)。趁他們攔住兩輛中巴收錢,我們的車開了過去。小劉憤憤地說:“憑什麼,他們賣票!這條路是國家修的石油專線。”裡面的景觀其實跟我們剛才在大路上看到的並無二致,所以車開了一小段我們又折回來了,正想停下來拍張照片,一輛掛著“旅游監察”嶄新的車從後面追過來,責問我們剛才為什麼衝過去。小劉瞪著眼睛:誰衝啦?好一個以惡制惡。

於是,揚長而去。

我在想,魔鬼城以後是不是會被做一堵大圍牆圍起來。沙漠呢?河流呢?

在路邊吃了個瓜,三毛錢一公斤,太便宜啦。賣瓜女人的家離路不遠,泥土和草築成的房子,連同院子、外面的圍欄、羊圈,呈現出一種黃不溜秋的顏色,和魔鬼城一樣的顏色。她告訴我們,瓜是自己種的。一季的辛苦,不知道能賣多少錢。我想,這就是這裡普通人家的生存狀態吧——雖然距風景只有幾裡之遙,卻絲毫沒有浪漫的情調,即使以獵奇的眼光來看。

干旱多風的天氣,使路邊的老楊樹沾滿了灰塵。

(三)

午飯在一家回民餐館。我要的是丸子湯,楊咩和小劉吃的是拌面。一吃之下才知道,這裡的丸子湯跟我原來概念中的丸子湯完全是兩回事。湯裡的牛肉比丸子多,丸子也不是我們吃慣的那種彈性很好的丸子,而是像獅子頭一樣的東西。不過,味道還是不錯的。這幾天,我的胃口好得出奇,我好像總聽見胃裡有一只小蟲子在叫:餓,餓,要吃。

午飯過後向克拉瑪伊進發,天氣驟變。遠處雲層密布,低低地壓在荒野上。天地灰白,黯淡無光。

經過克拉瑪依油田白堿灘區,一個不知該叫壯觀還是離奇的景像出現了:闃無一人的原野上,無數台“磕頭機”不停地磕頭,抽取著地下的石油,粗大的輸油管在地面匍匐爬伸,電線杆密密麻麻地樹著。一道閃電猛然撕裂天空,就砸在車旁不遠的地方。不知道這是上帝的怒意,還是魔鬼的發威。這片無人的機器叢林似乎比中午的魔鬼城更讓人心生懼意。我們的車越發的孤零。

我也從此知道,並不是所有的“田”都是一壟一壟的模樣。

經過克拉瑪伊市時,小劉說,拐進去看看吧,有名的石油城市啊,裡面都是有錢人。車子上了一道有石獅子的橋,簇新的水泥橋面,簇新的路燈。而城市裡面,更是無一樣不新:樓、路以及公共汽車。曾經燒死過幾百名小學生的地方現在蓋了一個新的影劇院,旁邊是一個城市廣場,被一些水泥建築和花花草草環繞。9.11之後美國人就世貿中心重建提出了多種方案,都突出了嚴肅的紀念主題。我沒有下去參觀,不知道克拉瑪依的這個城市廣場是不是為受難的小學生留出了一席之地,還是用花草和水泥將一切的記憶都遮蓋、抹平?

轉了一圈之後,沒有下車的欲望。楊咩說,太像一個廠區了。小劉說,那走吧,這地方不能呆,起風了,沙塵暴馬上就來。

還沒走出克拉瑪依城,雨點就跟在車後來了。巨大的、稀疏的雨點,砸在地上,到處都是泥土的腥味……趕快逃吧。

可是,這雨,只是徒有其表,我們的車沒被衝刷干淨,反而弄得更髒了。走過一小段,天又晴了,當然,不是很清朗的樣子。

進入奎屯。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