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入萬塔之國(五)

作者: 鵪鶉馬

導讀羅衣 * 英國王子下榻過的酒店 * 四百萬寶塔之城 * 蒲甘的黃昏裊烏(NYAUNG U)是蒲甘古城外的一個小鎮,喜歡這個名字的發音,實在是因為我的貓就是這樣說話的。在小鎮市場上買到了可心的羅衣。羅衣(LONGYI)是緬甸男女皆宜的傳統服裝,一塊桶狀的棉布套在腰上,向左折過去再繞回中間掖入腰間是女性的穿法,直接在腹部打結是男性的穿法。一點亂不得的。看著我穿新衣的 ...

羅衣 * 英國王子下榻過的酒店 * 四百萬寶塔之城 * 蒲甘的黃昏裊烏(NYAUNG U)是蒲甘古城外的一個小鎮,喜歡這個名字的發音,實在是因為我的貓就是這樣說話的。在小鎮市場上買到了可心的羅衣。羅衣(LONGYI)是緬甸男女皆宜的傳統服裝,一塊桶狀的棉布套在腰上,向左折過去再繞回中間掖入腰間是女性的穿法,直接在腹部打結是男性的穿法。一點亂不得的。看著我穿新衣的得意狀,LOK忍不住笑。極力慫恿他也買一條,沒有成功。也是,LOK穿上羅衣真能和阿瓦古城的貓頭鷹石像配對了,兩個都是胖胖的。

選THANTE HOTEL的理由是它在古城裡,而且靠著伊洛瓦底江,12美元一晚貴了點,但很干淨舒適,衛生間大的可以跳舞。房間在二樓,只能看到花園。樓下是餐廳,無意中看到餐廳門邊的銘牌,哈,這幢樓原來是專為英國國王愛德華七世訪問蒲甘建造的,當時他還只是威爾士王子。

公元1044年,阿奴律陀(KING ANAWRAHTA,1044-1077在位)在蒲甘(BAGAN)建立了緬甸歷史上第一個包括緬、撣、孟等民族的統一的封建王朝 -- 蒲甘王朝。蒲甘從此成為蒲甘王朝歷代君王的都城,前後長達240年之久。蒲甘的黃金時代源於1057年,那年阿奴律陀國王征服了直通王國(THATON),用三十頭白像馱回寶貴的《巴利文三藏經》,同時帶回的還有三百名博才的高僧和大批技藝精湛的各類工匠,隨後的兩個世紀裡浦甘開始營建大量佛塔、佛寺。據說佛塔多達一萬三千多座,另一種說法是在方圓數十公裡範圍內建了444萬余座,蒲甘因此享有“四百萬寶塔之城”的稱號。建築精巧、風格各異的佛塔遍布城內城外,山上坡下,江邊河岸。塔內佛像形態各異,壁畫精美。直到1287年的一天,蒙古騎兵的鐵蹄踏響了太平盛世的喪鐘。七百多年來,政治中心的轉移,戰亂,殖民者的入侵還有地震,天災人禍使得蒲甘的佛塔只留下了兩千多座。但它依然是真正的亞洲奇跡。

落日時分,騎著自行車穿梭於佛塔間,於光影變換之時感受滄桑歷史,猜測藏在每塊磚頭後面的故事。站在高塔上,看夕陽將幾千座佛塔鍍上黃金,然後慢慢褪色,只留下濃黑的剪影襯著滿天雲霞;或坐在江岸上,看伊洛瓦底江在余暉中流光溢彩,直至暮藹升起在對岸的山巒疊嶂中。然後找家鄉村小飯店,一邊吃飯,一邊和店主夫婦聊天。旁邊,店主的女兒和女友們鋪開繃床,就著燈光繡珠繡。

納特崇拜 * 蒲甘諸塔 * 被擄王子的臥佛 * 石刻蓮花和王傑的歌

納特(NAT)崇拜指的是東南亞特有的萬物有靈論和亡靈崇拜,從史前時代就已經廣泛流傳。佛教的傳入並沒有使它消亡,反而因和佛教相結合更具生命力。緬甸人相信全緬甸有三十七個重要納特,他們可能是動物,亡靈,山峰或是河流,簡而言之是自然萬物。事實上緬甸人的納特崇拜和佛教分工明確:來世的事找佛,今生的問題找納特。建於九世紀的蒲甘古城城牆如今只剩下東邊的撒拉哈門(THARAHA GATEWAY),一雙兄妹納特是此門的守護神,至今享受香火。右邊那個是兄,名慷慨承擔(LOAD OF HANDSOME),左邊的妹妹名金臉小姐(LADY OF GOLDEN FACE)。我吵著要和哥哥納特合影,只因為他的名字也可譯成“英俊負擔”。

瑞喜宮塔(SHWEZIGON PAYA)是蒲甘塔群中唯一用石頭建造的佛塔,實心的塔裡供有佛骨和佛牙,故為蒲甘最受崇奉的塔。買張金箔貼在塔下的浮雕上會帶來庇佑。阿南達塔(ANANDA PAHTO),建於1091年,高五十米,邊長六十米,四方加倒圓鐘的造型堪稱典範,是蒲甘現存佛塔中最大最美的一座。塔內四方位各有立佛一尊,被公認為蒲甘最莊嚴美麗的佛像。尤其是南面的大佛,當你走進佛塔時,大佛笑的非常慈祥和藹,但是當你走到大佛的腳下再抬頭,法相卻變得莊嚴非常,令人不由自主地跪地膜拜。蒲甘最高的塔當屬達比紐塔(THATBYINNYU PAHTO),高約61米,有神廟之稱。明噶拉塔(MINGALA ZEDI)和瑞山陀塔(SHWESANDAW PAYA)則是看日出和日落的好地方。

瑞山陀塔(SHWESANDAW PAYA)邊的佛廟內有尊20米長的臥佛,與眾不同的是,入口狹窄,廟內逼仄,游人只能側身而過,據說建此廟祈福的的是被蒲甘王朝擄為人質的驃國王子。昏暗中一束陽光正照在臥佛嘴角的那一縷笑容上,或許那就是當年支持王子活下去的希望。

明卡巴村(MYINKABA)在蒲甘古城以南,村後的小佛塔內有漂亮的浮雕。乍走進塔內,什麼也看不清,慢慢地,塔壁上雕的蓮花從黑暗中浮了出來,一瓣一瓣好像正在綻開。出得塔來,便聽到了“安妮,我用生命呼喚你,永遠的愛你”,很多年前,一個人就是唱著這首歌走近了又走遠。想不到多年後,在千萬裡外的異國,在蒲甘正午的陽光下,又聽到那首歌,過去猶如浮雕蓮花一點一點清晰起來......。唱歌的緬甸小伙子停下來,望著發呆著的我很是詫異。我笑了,對他說:“我就是安妮,謝謝你的歌。”就在那一剎那,我感到了生命裡正有蓮花怒放。

圖:阿南達佛塔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