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桂林長途汽車站坐車1.5小時即到了陽朔,首先品嘗了著名的啤酒魚,然後開始尋找客棧,陽朔遍地的客棧,只要有耐心又不怕累肯定可以找到滿意的客棧。
第二天計劃是去漂流漓江,早上從陽朔汽車站坐上去楊堤碼頭的小巴,楊堤到興坪的這段漓江漂流是漓江中最精華的部分,最普遍的就是乘車從陽朔到楊堤,然後乘竹筏漂到興坪後再乘車回陽朔。在碼頭以110/人的價格談妥了竹筏,又在一個連腰都直不起來的老奶奶的纏功下買了些水果和零食便正式開始了漂流之旅。
漓江漂流采用的是馬達帶動的機器船,突突突的,稍嫌破壞情調,所以如果想靜靜的體驗在如水墨畫一般的風景中穿行,還是建議去遇龍河漂流啦(後話)。一路風光旖旎,吃著東西吹著江風說不出的愜意,有興趣的還可以試試自己撐撐竹筏,我試了,挺累的!在一處亂石嶙峋的河灘上吃了炸小魚、扎小蝦還有芋頭,挺好玩的,呵呵。玩玩鬧鬧間很快到達了著名的“九馬畫山”了,據說越是富貴之人越是能看到多的馬,毛主席就看到9匹,我看了半天半匹都看不出來,囧,沒有那個富貴命哦!
往前面一點就到了興坪碼頭,從碼頭步行穿越興坪鎮,坐車回陽朔。
下午回來時間還早,隨便逛西街,雖然逛了好多遍但我現在還是挺迷惑的,仍舊找不到東南西北。西街上有好多好玩的店鋪,琳琅滿目什麼都有,還有很多的手藝人,捏面人啦,畫肖像啦,做木雕啦,等等...
今天打算去遇龍河漂流,本來是想從遇龍橋漂到工農橋的,在陽朔被人忽悠改成從朝陽碼頭漂到工農橋了。一大早爬起來就發現在下雨,雨水那個大呀!登時心裡就涼了一半,想著這次的遇龍河漂流怕是要泡湯了。沒想到天公作美,到九點的時候雨漸漸停了,謝謝老天爺賞臉了!
船老大帶路一路從陽朔縣城騎自行車趕往朝陽碼頭,騎行在鄉間的小路上,雖然沒有牧童的短笛,但空氣清新,其中飄散著泥土的芬芳,風輕雲淡的正是一個漂流的好天氣。在遇龍河漂流,有躺椅可躺,還有特大號的傘可用來擋風蔽雨外加遮陽,看景聊天,悠哉悠哉,豈不是人生一美事。淡季的優勢顯現無遺,坐在筏上,放眼望去,河面上只有兩三只竹筏,隨波飄逸,煙雨中的遇龍河,的確很美。寧靜的田園風光很快抓住了我的心和鏡頭。青山層層疊疊,綠水緩緩前行,翠竹依水而立,實在是令人心曠神怡。
當然一成不變的安逸難免會讓人不小心瞌睡了,這個大可不必擔心,最刺激的就是過水壩。從朝陽碼頭到工農橋全程有九個水壩,在水量比較充足的地方船工可以憑借嫻熟的技術從壩頂一衝而下,好像坐激流勇進,最好玩了!遇到水量少的壩子就需要幾個船工來把筏子抬到下面去了。一路有驚無險的漂到了工農橋,雖然衣褲都打濕了,但是仍舊樂趣無窮。
從工農橋騎車到大榕樹和月亮山就很近了,可惜景點並不好看,當年劉三姐和阿牛哥拋繡球定情的地方被開辟成了旅游景點,不知道劉三姐該作何感想?月亮山不過是山的當中一個洞,不看也罷!
晚上的“印像劉三姐”表演我真沒想到有這麼火爆,門口混亂異常,幾乎所有陽朔的旅游者都堆到這裡來了,都受到老謀子的名氣加上少數民族風情的吸引。演出在漓江上進行,由於是晚上,看不清楚整個園子的景色,白天到這裡逛逛風景也應該不錯。實景舞台加上現代的燈光舞美設計,整個場面唯美而震撼,讓人嘆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