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的五一,去了柬埔寨,除了震撼於飽經滄桑的吳哥窟,還有讓我忘不了的就是如火如荼的鳳凰花。今年的五一,為了親耳聆聽Bossa Nova女王的輕吟淺唱,放棄了長途旅行的計劃,又懷念起那如火般絢爛如日般嬌艷的一簇簇紅,於是踏上了去廈門的旅途,去找尋我心中的鳳凰花。。。。。。可到了廈門,才知道5月並不是鳳凰花盛開的季節,春末夏初才是鳳凰花綻放的季節,雖然心裡有些許失望,可這又何嘗不是為我可以再來鷺島找了一個很好的理由?來了廈門,不能不去鼓浪嶼。鼓浪嶼的美,幽雅而富有氣質,嫻靜而帶點恬淡,不用去人頭攢動的一個個已經眾人皆知的景點走馬觀花,悠閑地倘徉在一條條僻靜的小巷,聆聽著不知從何處飄來的曼妙琴聲,欣賞著那些被藤蔓纏繞的圍牆和調皮地露出牆頭的三角梅,便已經愜意到極致,而小巷深處的一幢幢老洋房,都是一段段歷史,都有一個個故事,讓人不由自主地想探個究竟。旗山路5號,鏤空雕花的大門緊閉著,從側門探頭朝裡一望,一棟似英國莊園似的洋房矗立在那裡,正在猶豫著是否可以進去一探究竟,一個長者迎面朝我們走來,對我們說進去看看吧,很漂亮的房子,隨後竟和我們聊起了這棟房子背後的故事,這棟房子是他一個叫陳清泉的菲律賓華僑朋友的,和陳嘉庚一樣地富甲一方,因為偏國民黨,所以國內並無多少人知曉,現在裡面還住著他的十幾個後代。。。。。。懷著好奇,走進了這所宅院,兩邊的松柏參天見日,三層樓高的洋房掩映在這之後,讓我想起“蝴蝶夢”中Manderley山莊,更平添了幾份神秘感。庭院深深深幾許,精致的亭台,考究的房檐,細徑、山石、花草,還有一汪應該曾經是有魚兒嬉戲的碧綠水池,而如今卻顯得有些破敗,可能是主人沒有再好好打理,獨自吟味滄桑。繞到房子的背後,看見一個老人家正品著香茗,出神地望著天空,是不是正在回憶著自己當年曾經的顯赫一時,我忙跟寶貝作了個“噓”的手勢,聲怕打斷了老人家的思緒。出來的時候,看見地上用鵝卵石拼成的1926字樣,想來應該是這棟房子的建成年代,那個年代的鼓浪嶼,會是什麼樣呢?歷史都會沉澱在這幢鼓浪嶼上的Manderley山莊。鼓浪嶼上類似這樣的老洋房比比皆是,還有很多更是以前各國的領館,散落在山坡、海邊的綠樹叢中,幽靜、別致,都在靜靜地述說著自己的故事。我一直對老洋房有種特殊的情結,小時候在上海的老洋房裡生活了八年,那時的我,還梳著兩個羊角辮,喜歡在大大的露台上跳皮筋,喜歡和兒時的玩伴捉迷藏時躲到三樓的閣樓裡,喜歡在後花園裡打排球,多少童年的回憶啊。。。。。。(過兩天,一定要去老房子看看,哈哈,又心血來潮了)不需要路標,不需要方向,隨著感覺,繼續悠閑地漫步在島上曲折迂回的小路上,好想讓自己一不小心就迷了路,永遠地留在了鼓浪嶼,突然我心儀的希腊藍跳進了我的視線,原來是家叫娜雅的家庭旅館,幾個老外和小孩在院子裡嬉戲,想來已經住了有一段時間了,原來在鼓浪嶼上浪費時間是那麼簡單,那麼容易。。。。。。此次廈門之行的另一個目的地是廈大。“李敖有話說”有一期是講林語堂的,其中也有提到廈大,魯迅去廈大,是林語堂介紹的,在裡面教了5個月書,林語堂自己也在廈大裡呆過一年,都是大文豪啊,一定要帶著寶貝去沾點書香氣。廈大的校園,與其說是大學,還不如說是一個天然植物園,放眼望去,林木蔥蘢,蒼翠欲滴。在那裡,似乎連靜謐的空氣裡都能聞出書的墨香.去的那天下起了霏霏細雨,沒有紅的花,只有綠的葉,廈大的紅瓦房掩映在翠色中,很有意境,而經雨水洗刷過的清新氣息,又令我心無旁騖,讓我不由自主地停下腳步,任憑雨點敲打在我的臉上,干淨而清新的味道,沁人心脾。從廈大的白城校門走出去,再越過一座有“上海第一彎”感覺的人行天橋,便是廣袤無垠的大海,狠狠地深呼吸了一下清新的空氣,仿佛已經覺得漂浮在海上,望著悠悠而過的白雲,毫無牽絆地享受著藍天、白雲和大海,只聽到海浪小野麗莎般地低吟淺唱,勾起我埋藏在心中的絲絲記憶,遺憾不是一個好天,可以慵懶地躺在沙灘上,讓自己暫時空白,過一下偷得浮生半日閑的日子。突然想起海子的那首“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詩,只可惜我找尋的鳳凰花不知開在哪?而我卻在心底許下一個小小的願望,期待著下一個鳳凰花開的季節,我能有幸流連於鳳凰樹下,陶醉在鳳凰花如火的花瓣間。。。。。。

(鼓浪嶼上的老房子)

(廈大風情1)

(廈大風情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