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走上它,並如此不辭辛勞,並不是因為知曉盡頭有什麼天下奇景,只是想真正感受一下山的靈韻而已。而據說,靈氣往往是孕育在幽深之處的。果然,大山沒有讓我們失望,在“路”的盡頭,出現了一汪碧綠的潭。那水是那麼清,又是那麼綠,看起來好像很淺,連潭底的水藻都似乎要浮到水面上來了,卻又讓人感覺到十分幽深,深的就像一位哲人的眼睛,幽深而不可測。我站在潭邊感受著大山的心跳,我不知道“日落”是不是落入外面那一片紅色的汪洋中。

一條幽徑,曲折迂回。一段歷史,蕩氣回腸。
在領略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的同時,也能深深的感受到綿山的歷史文化。
走在回路上,心裡有說不出的愉快,樹枝纏住了我的衣服,但並沒有讓我懊惱,因為我知道,它是在挽留游人。真不願就此離開這楚楚有致而又氣像萬千,即能賞山又能觀水還可以了解古老文化的綿山。

來山西感受自然生態,最令人稱奇的要數水濤溝,最吸引人的要數水濤溝,不僅五步異彩,十步殊態,處處成趣;以瀑布稱奇,以水濤叫絕,以水景取勝,這裡冬春季溫和,夏秋季涼爽,一年四季美景紛呈。是一處人文景觀和自然生態薈萃的寶地。而我的眼球都已被四周那近乎聖潔的光芒吸引,一片紅葉相接的綿山,一片紅黃通透的綿山,是如此純淨,純到沒有一絲雜質,淨到沒有一片污濁,它蕩滌著人們的心靈,一切來自紅塵的污泥濁水,喧囂嘈雜,途徑此地,均遭淨化,剩下的便是歡暢的心情,美好的感覺。美不勝收!

說話間,便到了景點,抬眼望去,“水濤溝”三字躍入眼簾,挺有詩意的名字。這一個“水”字,帶出了些許的靈氣,對內中的景物也就多了一層期許。
果不其然,一池

清澈的溪水,一座凌空架於溪水上的廊橋,一簇簇戲水中的靈石,給了我們莫大的驚喜。我們急不可待地撲入水的懷抱,在較淺的石縫間穿行,玩耍、嬉戲。那水清澈見底,那山石經水流的經年衝刷失去了尖利的棱角,變得圓潤而光滑,沒有了任何的殺傷力,與汩汩的溪水融為一體。溪水石上流,水面清澈見底,的的確確的好景致!

美是流動的,是不斷變換的,是捉摸不定的。神情的大自然自由地支配著,把玩著,調配著色彩,帶給人們和諧的美,酣暢淋漓的享受。拾階前行,那水是一路與我們相伴的,那景色也是以水為主導的。然而,我卻似乎從這靈動的水中看到了先前期許的仙氣、靈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