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城苦旅之二

作者: dalaotu

導讀5/2衝古寺這一夜睡的不是很實,感覺有些發燒,這也是高山反應的正常狀況。五時藏女已起,走路震動樓板,無法入睡,心中念念不忘的是日出的美麗。起身才發現這屋裡睡的遠遠不止我們兩人,藏人大概是沒有太大忌諱的,而我們出門在外當然也不講究了。上樓,三頂帳篷中仍然毫無聲息,昨天Z還吹牛要早早地起來拍照。不打擾他們,下樓想出去走走,卻給門外的狗啡嚇了 ...

5/2衝古寺這一夜睡的不是很實,感覺有些發燒,這也是高山反應的正常狀況。五時藏女已起,走路震動樓板,無法入睡,心中念念不忘的是日出的美麗。起身才發現這屋裡睡的遠遠不止我們兩人,藏人大概是沒有太大忌諱的,而我們出門在外當然也不講究了。上樓,三頂帳篷中仍然毫無聲息,昨天Z還吹牛要早早地起來拍照。不打擾他們,下樓想出去走走,卻給門外的狗啡嚇了回來。藏式的建築都是三層結構,底下是養牲口的地方,二層是起居的地方,三層是儲存糧食的地方。藏人沒有廁所,一切隨意,這可苦了我們,在底層看著豬啊雞啊還有牛濟濟一堂那還有膽放心地解決這基本需求。後來聽一個男生帶了一臉壞笑地形容同行的女生上了一半的廁所就大叫著拎著褲子跑出來,後面還跟了幾只大黑豬。出門苦倒也罷了,這個問題往往成為最大的頭痛。

重新爬回三樓靜待日出,寒露侵體,頗感到有些冷,看他們的帳篷外面都結了薄薄的一層冰,C的一塊毛巾更是給凍得硬梆梆的,極有個性地立在帳篷上。亞丁村的地勢很好,站在露台上就可以看到三座山峰。正對的是美麗的少女央邁勇,冰清玉潔,給初升的太陽染成金色,可是有雲遮住,看不見全貌,有心等雲散去些再拍,卻只等來越積越厚的雲層,終於將雪山頂徹底給遮住了,心中遺憾不已,等到Z起來見到的就全是雲彩了。沒有什麼事出門走走,才仔細看了看亞丁村,總共不過幾十戶人家,一式的三層樓,全是木材和石質結構。據說稻城的藏民居是最有特色的,青灰的石頭使房子很自然的與周圍融為一體,門窗是很鮮艷的紅色黃色,然後用統一的色彩勾勒出來,醒目的是白色,亞丁村用的都是黑色,給人樸素和諧的視覺效果。有一家遠遠的座落在一大片田地中,背後是雪山,很美的景致。

比起昨日的路今天真的很輕松,從亞丁到衝古寺總共不過兩個小時,既然不趕時間,大家可以放慢了腳步,可以坐在草地上慢慢地吃些東西。對於藏人的飲食結構我一直感到相當的驚訝,他們似乎從來不吃蔬菜仍然能夠身體健康,而日常的酥油茶、藏粑和鍋盔不要說美味,我看是連營養也談不上,不知道他們從哪裡獲取身體所需的各種養分。看他們用手抓了米飯一邊塞到嘴裡一邊去喂到馬的嘴裡,也許在他們眼中彼此並無很大的差別。最讓人感動的是當地人的環保,不知道他們哪裡來的意識,但是看到仁清有時會揀起地上的垃圾我會很感動,他也常常地督促我們不要亂丟垃圾,比起他們,那些髒亂的游客應該感到害臊。看到一路上倒伏的碩大樹木真正心痛不已,美麗需要各方的呵護。

衝古寺原來是這樣破敗的一個小寺廟,四五個喇嘛對付這突如其來的游客忙了個手足無措。其實游客並不多,幾天的總量大概也就是百人之數,坐在車上,走在路上,大家即使不認識也都混了個臉兒熟,見了面打招呼“嘿,上來了?”“下去了?”熟絡得好似同村的人。很有趣的是這次來的人中倒有大半是從網上了解了這個真正的香格裡拉,都是網友,溝通起來十分容易。可是這一兩百號人也將稻城擠了個爆,衝古寺旅游季節才搭出兩個大帳篷,接待能力也就一二十人,床位不足是當然的事情,背包客的優勢此時方現,自帶的帳篷不知道吸引了多少人羨慕的目光。

從衝古寺再上行半個小時到達珍珠海。騎馬在山林中穿行一刻鐘來到平地,剎那間眼前豁然開朗,仙乃日像一座大佛將它的全姿展現給我們,沒有這樣近地面對過一座高山,這樣近,仿佛可以聽得見它的呼吸,這樣高,讓我必須仰視,面對它我的心中充滿的敬畏。左邊是一條干涸的河床,奇怪的是河床裡全是雪白的石頭,沒有一絲雜色,好像是山上白雪的化石,有些怪異。右邊是珍珠海,不大的一個海子,呈現出深深淺淺的綠色,雖然沒有九寨的多姿多彩,但是很純淨。海子邊沒有旁的人,和J靠這瑪尼堆仰面躺下,靜看這雪山、這海子和這海子中雪山的倒影。四面寂靜無聲,仙境一般的美麗與靜謐。因為吃了很多的苦,J總是說受了網絡的蠱惑,稻城其實徒負盛名。我倒覺得它有它的美,只是因為路上的時間太多,從經濟學的角度上講價值與價格比不夠高。就這樣躺著,曬著不太厲害的太陽,細看這雪山,雪山的右前側有一座小山峰,非常齊整的三角形,活脫脫是一座雪雕金字塔,因了這座山峰我倒寧可相信希爾頓筆下的香格裡拉是稻城,因為不曾在迪慶香格裡拉的介紹中看到有金字塔似的雪峰。仙乃日的半山處有巨大的一塊雪懸在山腰,似乎受了震動就要落下來的樣子,想像著這上萬噸的雪一旦墜落,如果將我埋住,我是不是也會成為億萬年後的冰美人(恐龍:->
),為自己的想法感到可笑,卻忍不住痴痴地看那雪。J也在看,突然指著說:“你說那塊雪裡是不是插了幾根經幡?”我說怎麼可能,多半是雪的縫隙,可是盯住了它看,也越發覺得它像經幡,似乎還在風中發出烈烈的響聲。可這怎麼可能呢,不要說沒有人能上得去,即使上去了這雪又怎麼承得住人,可是如果它是經幡那不是更神奇了嘛。心中保留了這神奇繼續做我們的白日夢,這一刻是這次稻城苦旅中最美好的一刻。可是美好總是不長久,仁清耐不住寂寞,頻頻地摧我們回去。只想在這裡睡下去,給仁清聒唣得不行,只好爬起來,揀了石子往水裡打水漂兒,仁清說不行不行會驚動山神的會下雨的。我笑笑,不想真的如鏡的湖面就起了波紋,幾片雲彩飄過來,落下幾滴雨點。J仍然不肯起身,我繞著海子走了一圈,山上的積雪衝下來沒有化掉,厚厚的就凍成了冰。有一顆松樹很奇怪,沒有葉子,枝頭卷曲著像一個個小拳頭,憤怒地伸向天空。有一顆倒伏了,半身浸在水中,沒有樹皮,裸露出全身雪白細致的紋路。剛剛在它身上坐穩了又聽到仁清的呼喚,煩他不過只好辭別仙乃日。

回到衝古寺,獲取了老喇嘛的首肯,三個人開始搭帳篷。這裡本是廟裡圈馬的地方,旁邊已有四頂帳篷,是同車來的那幫子清華學生的,本來就不大的地兒只剩下了犄角旮旯,還要和兩匹馬兒分享。看著他們樂顛顛地清掃馬糞覺得非常地有趣。從老喇嘛那裡弄了張床,雖然是兩個人擠一張鋼絲床,但是不用麻煩別人,不用走回頭路,我們倆已非常滿足。沒有什麼事兒四下裡走走,離衝古寺不遠有一片大草甸,可惜時候太早,不然一定是牧草豐茂十分的美麗。現在雖還只是黃綠的一片,仍有許多馬兒在上面悠閑地追逐吃草。旁邊的草棚中鑽出七八個人好奇地看我們,邀我們進去坐坐,草棚中什麼也沒有,幾個人就席地而坐席地而睡,他們對生活的要求真的很低。

感覺多少天沒有正經八百地吃過飯了,聚集到寺中去煮方便面,滿滿一院子的人,大概這個衝古寺從來也沒有這樣旺的人氣,看老喇嘛忙裡忙外倒像個大管家似的。清華的在帳篷旁邊燃了一堆篝火,我們開始籌備,不想出師不利,Z去拿寺中的木柴被老喇嘛捉了個正著,收了五元錢去,順帶收了清華的木柴錢。大家對這喇嘛印像都不好,我和J更是恨恨不已,因為發現他在安排我們兩人一床收了我們兩個人的錢之後又給後來之人安排出了床位,兩個人覺得大上其當又無法可想。天色暗下來,開始我們的篝火晚會,天上時時的落下雪珠來,劈啪生響,並沒有影響我們的興致,最大的遺憾是火上沒有什麼東西可以烤,引得我看見羊兒跑過就叫著要烤全羊,像個饞嘴狼似的,其實我要的只是烤東西的樂趣。環視四周,黑漆漆的,斷壁殘垣之中又飄飄的白色經幡,像極了恐怖片中的野墳場,想要制造點兒氣氛卻先把自己給嚇了個好歹,生出對無邊黑夜的怕。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